隋璐陽
合作是社會互動的一種方式,所謂的幼兒合作就是幼兒之間為了實現(xiàn)教育活動、游戲活動或生活活動的目標和要求而進行與他人協(xié)調、商量、分工的目標活動,并以合作來達到所預期的某種教育效果。本文主要探討如何培養(yǎng)大班幼兒的合作能力,教師通過科學有效的方式來引導,幫助幼兒能夠在游戲中快樂的與別人交流合作;同時培養(yǎng)、促進、強化了幼兒的合作能力。
隨著幼兒的年齡增長,幼兒身心不斷地發(fā)展,開始有了與同伴交流合作的愿望。但當今大多數幼兒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父母、爺爺、奶奶眼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要什么就給什么,久而久之讓幼兒養(yǎng)成了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所以造成了在游戲中有種想合作卻不知道如何去合作的疑惑。這時,就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幫助。
一、大班幼兒合作行為現(xiàn)狀
機會的缺乏。當今社會,大多數家庭中,作為獨生子女,他們合作的機會大大減少了。而幼兒園雖是幼兒集中的場所,但是不管是日常生活中還是教學活動中,大部分任務都是讓幼兒獨自完成的,這樣就減少了孩子們合作的機會,也不能鍛煉孩子們的合作能力。
意識的淡薄。當幼兒碰到難題時(抬不動輪胎、不會拼搭積木等),不敢去找老師和小伙伴幫忙。周邊的小朋友都是自己玩自己的,根本不去理會其他人。當一個孩子想要一件玩具時,不知道怎么去和同伴溝通,小朋友就會用爭搶來解決問題。這些都是缺乏合作意識的表現(xiàn)。
要求不明確。大班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觀念,但由于年齡小,沒有充足的社交經驗,在做每一件事情時,需要家長再三地引導和提醒。不過,有時候老師和大人,也有大意的時候,經常會忘記了提醒孩子合作任務,只是在嘴邊反復嘮叨“你們自己好好合作一下,互相合作啊”,至于怎么合作、從哪里開始,小朋友根本不知道,也體會不到含義。
二、培養(yǎng)大班幼兒合作能力的措施
(一)提供同伴合作的機會
在游戲中,教師應主動為幼兒創(chuàng)造良好的合作機會。在家里幼兒往往都是一個人,什么事都被安排好了,所以幼兒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更多的是在幼兒園。教師是幼兒最佳的指路人,基于幼兒對老師的信任和依賴,教師可以把握住游戲中的每一個機會,去鍛煉幼兒,引導幼兒的合作能力。
在今天上午的建構區(qū)域中,我看到了這樣的一幕:楠楠和沖沖一組在商討著用“多米諾骨牌”來完成《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的青青草原,楠楠說:“我們先把不同顏色的骨牌分開來,然后再來造青青草原,好嗎?”沖沖說:“是個好辦法?!庇谑牵瑑扇碎_心地按照顏色的不同,開始把骨牌區(qū)分開來。但很快碰到問題了,放骨牌的小籮筐只有三個,可是顏色一共有四種,這下怎么辦呢?沖沖很機靈,跟楠楠說:“楠楠,我再去拿個籮筐來。”楠楠一邊答應著一邊把不同顏色的骨牌放到相應的小籮筐里,骨牌按照不同的顏色分好了。沖沖對著楠楠問:“你覺得青青草原的大門應該朝哪邊呢?”顯然,這樣的提問是以商量的口氣在問楠楠。楠楠手一指:“大門就建在這里吧!你覺得怎么樣?”“嗯!好的,那要多大呀?還有,整個青青草原要多大呢?”面對著這么多的問題,他們有商有量,兩個人通過協(xié)商,一一把問題都解決了。“圖紙”設計好了,就要開始動工啦!兩個小孩子有說有笑,在搭建著屬于他們的“青青草原”。這樣的案例說明了同伴在交往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教師應多提供這樣的機會,并且在集體面前表揚有合作行為的幼兒,這樣有助于其他幼兒產生合作意識,有興趣來學習合作。
(二)尋求根源,挖掘合作機會
參與到游戲中是幼兒最喜歡做的事情,不僅增強幼兒對學習的積極性,萌發(fā)幼兒再次合作的欲望,讓幼兒對合作感興趣,同時也為幼兒合作提供機會,從而使幼兒的合作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區(qū)角活動中,大家拿自己喜歡的娃娃。大家用不同的道具擺弄著自己的娃娃,有些給娃娃梳頭發(fā);有些把娃娃抱在懷里,哄娃娃睡覺。楠楠提出來要分配一下娃娃家的角色,大家都照做了。又有其他兩位幼兒想要加入娃娃家,但是楠楠說角色已經滿了,所以大家都不同意她們兩個進娃娃家,后來我提出:讓他們當娃娃家的客人,最后大家都同意了。在活動過程中,起初我并沒有參與,只是讓她們自行分配角色,組裝玩具等。只是后來有了問題,我以教師的身份給予了一點提議,并且這個建議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家園合作,共同成長
幼兒一天在幼兒園的時間只有8個小時,遠遠沒有在家的時間長,所以父母擔任著教育的主導地位。但父母的忙碌忽視了幼兒在某些方面的發(fā)展,家長的言談舉止也隨時影響著孩子的行為。比如在搭積木的時候,家長陪孩子一起搭積木。在搭建過程中詢問寶寶這兒怎么搭,那個該放在哪里,這時孩子會很樂意告訴你他心中的想法。當孩子搭玩之后,家長立即表揚“寶寶你真棒!”之類的話語,幼兒會很有榮譽感,并且期待下一次和家長一起游戲。這樣在不經意間培養(yǎng)了孩子的合作能力,使他們感受到在游戲中合作所帶來的快樂,并且喜歡與他人合作,熱衷與他人合作。忙碌永遠不是借口,家長與孩子經常在游戲中合作,可以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合作意識。
幼兒有了合作意識能夠讓幼兒親身體驗到合作的本質,它具有的探究性、趣味性與挑戰(zhàn)性非常切合幼兒合作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需求,它的獨有特性也是激發(fā)幼兒互相合作學習的一條通道。我們遵循3—6歲幼兒學習規(guī)律和特點,依據活動生成的原則,設計現(xiàn)象明顯、變化直接且操作難度在幼兒可接受的范圍內的合作教學內容,讓合作帶給幼兒最直接的經驗,通過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挖掘合作的機會,讓幼兒親身體驗到合作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