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鵬
(中國鐵建昆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當前橋梁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多以橋梁設計圖紙為依據(jù),在建模時引入了多種理論假設,并且存在邊界條件近似以及節(jié)點連接剛度模擬不恰當?shù)葐栴},尤其當橋梁服役若干年之后,構件開裂等病害使得橋梁剛度下降,結構整體的力學性能發(fā)生變化。為了更好地模擬舊橋的力學性能,為日后的監(jiān)測、保養(yǎng)以及加固提供參考依據(jù),需要依靠模型修正技術來校正按照圖紙建立的理論有限元模型。
對于模型修正問題而言,可以將數(shù)值分析軟件看成一個輸入輸出系統(tǒng),即作為輸出量的目標函數(shù)和約束函數(shù)可看成是待優(yōu)化參數(shù)的函數(shù)。通過有限元軟件計算一次這個函數(shù)需要很長的時間,不利于很多啟發(fā)式算法的使用。如果可以通過建立一個模型繞過有限元計算,而直接擬合這兩個函數(shù),則可以大大提高計算效率。Kriging模型作為一種無偏估計模型,具有出色的非線性擬合能力,在特定的隨機過程中,能夠給出最優(yōu)線性無偏估計。在現(xiàn)有研究中,Kriging模型大量應用在地質(zhì)、水文、氣象、航空航天以及飛行器設計領域[1]。
首先在優(yōu)化空間通過抽樣方法,得到n個樣本點:
對這n個樣本點進行有限元分析,得出n個分析結果:
對這些結果進行插值,即:
只需要給出加權系數(shù)ω=[ω1ω2…ωn],便可得到任意參數(shù)對應的真實響應值。為此,Kriging模型先將預測值和輸入值之間的關系假設為:
式中,μ為常數(shù)項;z(x)是按N(0,σ2)分布的隨機變量。前者表示預測值的整體趨勢值,后者反映了預測值的局部波動偏差。
在優(yōu)化空間的不同位置處,隨機變量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對于隨機過程z(x),任意兩點隨著距離的接近,將趨于相同的函數(shù)值。Kriging模型將這種相關性表示為:
式中,θk為不同維度上相關性的衰減速率,決定了模型的擬合性能。
基于以上假設來尋找最優(yōu)的加權系數(shù),使得均方誤差MSE最小[2]:
可以得到未知點x處Kriging模型的預測值為:
采用極大似然估計的方法尋找θk,將問題轉化為尋找θk使式(8)的值最大[3]:
采用全局搜索算法尋找最優(yōu)的θk,θk也隨著樣本庫的更新而更新來獲得更好的性能。
建立好初始的代理模型之后,下一步就是選擇添加新的樣本點,以較少的樣本點最大程度地提高擬合精度,同時不斷添加樣本點直到優(yōu)化收斂[4]。
目前國際上已經(jīng)發(fā)展出多種基于代理優(yōu)化方法的加點準則,有代理模型最優(yōu)預測準則(MSP準則)、改善期望準測(EI準則)、均方誤差準則(MSE準則)等。
MSP準則尋找的樣本點是可能的最優(yōu)解,可以快速提高最優(yōu)解附近的精度;MSE準則尋找的樣本點是誤差期望值最大的點,可以快速提高全局精度。結合兩種準則的特點,通過計算均方誤差最大的點更新預測誤差最大的區(qū)域,同時計算更新代理模型預測的最優(yōu)解。在迭代的前期,計算預測均方誤差最大的點可以快速改善模型的精度;在迭代次數(shù)足夠多時,可以認為模型擬合的精度已經(jīng)達到要求,這時不再計算均方誤差最大的點而只計算代理模型預測的最優(yōu)解進行加點,加快迭代收斂的速度[5]1716-1718。
首先選取好優(yōu)化目標,針對每一個目標,分別建立一個代理模型。根據(jù)兩個加點準則,建立兩個多目標優(yōu)化問題[6]。
本文采用NSGA-Ⅱ方法求解多目標優(yōu)化問題,應用NSGA-Ⅱ算法求解式(9)和式(10)分別得到候選的更新樣本點集H1和H2,為了使Pareto解更加均勻,根據(jù)極大極小距離準則來選擇正式的更新點:
選擇的正式樣本與已有樣本的最小距離,在待更新樣本集中是最大的[7],即:
式中,x*為選擇的樣本點。
更新樣本集S中,再尋找H1中極大極小距離對應的樣本點,這兩個樣本點就是篩選出的正式更新點。如果沒有求解式(10),則從求解式(9)得到的樣本集中貫序選擇兩個點作為正式更新點[5]1720。
多目標優(yōu)化方法具體步驟如下[8]:
(1)首先確定好優(yōu)化計算的迭代次數(shù)Tm,加點時計算預測方差最大點的次數(shù)Tmse和初始樣本數(shù)n,定義優(yōu)化變量、約束條件、優(yōu)化目標。
(2)運用拉丁超立方抽樣進行實驗設計,通過有限元軟件精確求解得到初始樣本集S,從初始樣本集S中篩選出Pareto最優(yōu)解集A。
(3)基于樣本集S構建Kriging代理模型。
(4)如果迭代次數(shù)小于等于Tmse,則使用NSGAⅡ算法分別求解本文定義的式(9)和式(10),分別得到候選樣本集H1和H2;如果加點個數(shù)大于Tmse,則只求解式(9),得到候選樣本集H2。
(5)如果有H1,則先篩選H1中的點為樣本點,計算H1中每一個點與已有樣本點之間的距離的最小值,每個候選樣本點都有一個對應的最小值,從這些最小值中選取最大的那個對應的候選點加入樣本集S;再遵循這一準則從H2中選取一個點加入樣本集S和最優(yōu)解集A。如果沒有計算H1,則從H2中選取兩次,得到兩個點加入樣本集S和最優(yōu)解集A。最后維護最優(yōu)解集A,只保留非支配個體。
(6)判斷終止條件,若迭代次數(shù)大于Tm,則輸出A作為最優(yōu)解集合;否則,則轉到步驟(3)繼續(xù)迭代。
背景工程上構為5×16 m預制鋼筋混凝土簡支T梁,下部結構為柱式墩、樁柱式臺、樁基礎,如圖1所示。設計荷載:汽車—20級,掛車—100級(1972標準)。
圖1 橋型示意
利用有限元軟件對橋梁第一跨的上部結構建模,主梁、橋面鋪裝以及路緣石等使用實體結構單元模擬,鋼筋采用三維桿系單元模擬[9],如圖2所示。
圖2 有限元模型(第一跨)
根據(jù)橋梁檢測報告,橋梁靜載試驗加載車采用290 kN雙后軸車進行加載,如圖3所示。
圖3 軸重及軸距示意
荷載布置如圖4所示。
圖4 荷載布置示意
根據(jù)橋梁檢測報告,已知橋梁結構中存在損傷,實際結構與圖紙的理論模型的區(qū)別在于理論模型無法模擬出實際結構由于長期使用而產(chǎn)生的剛度變化,因此選擇4片梁的跨中以及1/4跨撓度(見圖5)和結構整體的一階自振頻率共9個量為修正目標[10]。根據(jù)檢測報告的損傷情況,選取3、4、5號梁(梁編號如圖4所示)跨中混凝土彈性模量e1以及密度ρ1,端部混凝土彈性模量e2以及密度ρ2,1、2、6、7號梁跨中混凝土彈性模量e3以及密度ρ3,端部混凝土彈性模量e4以及密度ρ4,橫隔板混凝土彈性模量e5,共計9個變量的系數(shù)作為修正參數(shù),其變化區(qū)間設[0.2,2],據(jù)此可以建立以下最優(yōu)化問題:
圖5 跨中及端部混凝土位置示意
式中,yn(X)為數(shù)值模型計算的撓度以及頻率與檢測結果的殘差;X為修正系數(shù)。
考慮到混凝土中箍筋、架立鋼筋等的布置以及混凝土后期強度的增長,并結合現(xiàn)場觀察橫隔板等結構的損壞情況,各參數(shù)初始取值定為:
對有限元模型進行靜力分析以及特征值分析,得到中梁、邊梁跨中、1/4跨撓度以及結構一階自振頻率[11],見表 1。
表1 有限元模型修正前結果與檢測結果對比
可以看出,修正前的有限元模型與橋梁的實際靜動力特性存在較大差異。
在進行了76次迭代后,最終得到一個包括15個最優(yōu)解的解集。為評估修正后模型的準確性,選取偏載工況下的位移檢測值與有限元模型計算值進行對比[12],選取其中一組結果如表2、表3所示。
表2 修正后結果與檢測結果對比
表3 修正后偏載結果與檢測結果對比
結合有限元分析結果以及橋梁檢測報告,第一組修正參數(shù)相較于其他幾組更加符合橋梁實際狀況。
(1)修正后的模型計算的最大相對誤差為3%,修正后的模型能夠較為精確地反映該橋的現(xiàn)有狀態(tài),為后期該橋的加固計算提供了一個基準模型。
(2)改良后的Kriging代理優(yōu)化方法可以通過較少的有限元計算次數(shù)得到較好的修正效果,且能夠忽略檢測數(shù)據(jù)中的奇異值,具有良好的魯棒性。
(3)相較于將多目標問題解決方法轉化為單目標問題進行求解,直接進行多目標優(yōu)化能夠獲得多個可行的修正結果,結果之間具有均勻性、多樣性。能結合工程實際和進一步的檢測結果選擇較合理的參數(shù),從而保證修正之后的結果不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