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慶
(中鐵十六局集團路橋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1500)
由于傳統(tǒng)施工方式具有生成效率低,施工質(zhì)量差,環(huán)境污染嚴重和資源消耗量大等缺點,因而裝配式建筑結構得到了廣泛的發(fā)展和應用[1-2]。通常,預制鋼筋混凝土柱作為豎向主要受力構件,是建筑抗震的重要防線。其性能直接決定結構的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
通常,預制鋼筋混凝土柱的連接方式主要包括濕連接和干連接兩種,其中濕連接包括灌漿套筒、漿錨搭接和疊合層搭接等。灌漿套筒連接由于其連接性能穩(wěn)定、利于安裝和檢測方便等優(yōu)點得到了廣泛的應用[3]。王建[4]采用機械套筒連接的方式連接預制鋼筋混凝土柱,通過對現(xiàn)澆和預制柱進行靜力試驗,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預制混凝土柱表現(xiàn)出與現(xiàn)澆柱相似的受力性能,并且在采用螺旋箍筋的情況下,預制柱體現(xiàn)出更好的耗能能力。Tazarv等[5]采用波紋管灌漿套筒連接圓形柱,并且在柱與基礎連接位置設置無粘結區(qū)域,對試件進行低周反復荷載試驗,研究結果表明預制試件表現(xiàn)出更好的抗震能力,且無粘結處理提高了試件延性能力。White等[6]對三組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柱進行了抗震性能研究,分別研究了貫穿插座連接、非貫穿插座連接,非貫穿耦合連接,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貫穿插座試件延性和能量耗散能力是最好的。非貫穿耦合連接損傷最小,但事后維修麻煩。非貫穿插座連接由于無黏結設置延性較好,但破壞較早。李銳等[7]對預制鋼筋混凝土柱進行了全灌漿連接,調(diào)查了軸壓比、配箍形式和灌漿料強度等參數(shù)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由于灌漿套筒的剛度較大,在連接區(qū)域形成了“剛域”,并且指出在軸向壓力作用下鋼筋混凝土預制柱的核心區(qū)混凝土會突然破壞,建議加密試件的配箍率。
綜上所述,采用灌漿套筒連接的預制鋼筋混凝土柱,通常都在相對較低的軸壓比作用下,而高軸壓比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研究較少。本文通過預制鋼筋混凝土長柱的數(shù)值分析模型,采用低周反復荷載試驗分析,對比其滯回性能、承載力、延性和耗能等抗震指標,為預制鋼筋混凝土長柱的設計和應用提供參考。
預制鋼筋混凝土長柱試件的尺寸及配筋如圖1所示。預制柱的截面尺寸為200 mm×200 mm,長度為1 600 mm,則長寬比為8。鋼筋混凝土縱向鋼筋直徑采用16 mm,縱向配筋率為2.5%,預制鋼筋混凝土柱的配筋率滿足設計要求。加密區(qū)的間距為50 mm,非加密區(qū)的間距為100 mm。預制鋼筋混凝土柱與地梁的連接采用灌漿套筒,安裝定位后在套筒內(nèi)部注入灌漿料。在預制鋼筋混凝土柱的上部設置加載梁,便于施加豎向荷載和水平荷載。
圖1 預制鋼筋混凝土長柱(單位:mm)
預制鋼筋混凝土長柱的混凝土抗壓強度為40 MPa,彈性模量和泊松比分別為3.25×104MPa和0.2。縱向鋼筋和箍筋的屈服強度和極限抗拉強度分別為500 MPa和650 MPa,其彈性模量和泊松比分別為2.02×105MPa和0.3。
本文采用有限元軟件對預制鋼筋混凝土長柱進行模擬分析。該軟件應用范圍包括熱傳導、熱力耦合、巖石力學分析、結構非線性分析和爆炸沖擊等領域,并已得到廣泛的應用。圖2為預制鋼筋混凝土長柱的有限元模型,混凝土采用C3D8R實體單元,鋼筋采用 T3D2桁架單元。鋼筋混凝土柱的網(wǎng)格尺寸為5 mm,為了便于提高計算效率,加載梁和地梁的網(wǎng)格尺寸為10 mm。
圖2 預制鋼筋混凝土長柱的有限元模型
根據(jù)文獻[8]可知,采用灌漿套筒連接的預制鋼筋混凝土構件中的灌漿料損傷較小,并且可以采用適當?shù)暮喕椒?。為了提高效率,減小有限元模型的計算,可以將套筒區(qū)域設置為“剛域”,具體如圖3所示。此外,由于坐漿層在試件加載過程中,容易發(fā)生開裂。根據(jù)文獻[9]可知,可以采用庫倫摩擦與彈簧耦合的方式模擬拼接界面的性能。
圖3 灌漿套筒簡化模型
本文混凝土本構模型采用塑性損傷本構模型表示,該模型被證明可以較好地表征其力學性能,并且被廣泛的使用[10-13]。一般而言塑性損傷模型分別包括兩組基本參數(shù),即5個塑性參數(shù)和單軸混凝土數(shù)據(jù)。5 個參數(shù)分別為φ、e、σbo/σco、Kc和μ,它們定義了屈服面函數(shù),材料的潛在流動趨勢和粘滯性能,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塑性損失模型參數(shù)
本文鋼筋的本構模型采用三折線強化模型表示,具體如圖4所示。該模型包括彈性階段、平臺階段和強化段,當鋼筋達到極限應變時,定義其失效。在圖4中可知,在屈服點對應屈服應變和屈服強度,峰值點分別對應鋼筋的峰值應變和峰值強度。
圖4 鋼筋的應力-應變關系
有限元模型的地梁采用固定約束的方式,限制其所有自由度。然后在試件的加載梁位置施加豎向軸向荷載,采用面荷載的形式進行施加。本文的鋼筋混凝土軸壓比分別為0.2、0.3、0.4和0.5。在鋼筋混凝土長柱達到預定的軸壓比后,通過參考點RP-1施加水平荷載,本文采用位移控制加載,直到試件發(fā)生破壞。
圖5為不同軸壓比作用下預制鋼筋混凝土長柱的破壞模式。從圖可知,預制鋼筋混凝土長柱的底部和頂部位置損傷嚴重,并且隨著軸壓比的提高而增大。在受到水平荷載的作用后,試件變形模式呈現(xiàn)彎曲模式。
圖5 不同軸壓比下預制鋼筋混凝土長柱塑性應變
不同軸壓比作用下預制鋼筋混凝土長柱的滯回曲線如圖6所示。隨著軸壓比的增大,試件的滯回曲線飽滿程度逐漸下降,從梭形往弓形發(fā)展。從滯回曲線的飽滿程度可知,試件的耗能能力逐漸下降。
圖6 不同軸壓比下預制鋼筋混凝土長柱滯回曲線
圖7展示了不同軸壓比作用下預制鋼筋混凝土長柱的骨架曲線。從圖可知,隨著軸壓比的增大,試件的峰值承載力逐漸增大。當軸壓比為0.2時,其峰值承載力為315.8 kN,而當軸壓比為0.5時,峰值承載力提高了約1.3倍。此外,從圖7可知,其屈服荷載也隨著軸壓比的提高,表現(xiàn)出增大的趨勢。
圖7 不同軸壓比下預制鋼筋混凝土長柱骨架曲線
通常,構件的變形能力采用延性表示,主要包括應變延性、曲率延性、旋轉延性和位移延性。本文采用位移延性表示,其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Δy表示構件發(fā)生屈服時的水平位移;Δμ表示構件的極限位移,即試件的承載力下降至峰值荷載的85%或者已經(jīng)完全喪失承載能力時對應的位移。
圖8展示了不同軸壓比下預制鋼筋混凝土長柱的延性系數(shù)。從圖8可知,隨著軸壓比的增大,預制鋼筋混凝土長柱的延性明顯下降。當試件的軸壓比為0.2時,試件的正向與負向延性系數(shù)分別為6.2與6.1。當軸壓比增大到0.5時,此時對應的延性系數(shù)分別為2.1與1.9。
圖8 不同軸壓比下預制鋼筋混凝土長柱延性系數(shù)
為了較好地評估預制鋼筋混凝土長柱的耗能能力,本文定義了總耗能,即試件破壞之前總的耗能能力。當軸壓比為0.2、0.3、0.4和0.5時,預制鋼筋混凝土長柱的總耗能分別為56.5 kN·m、42.6 kN·m、28.1 kN·m和14.7 kN·m。因此,提高預制鋼筋混凝土長柱的軸壓比,其總的耗能能力會逐漸下降。
通過建立預制鋼筋混凝土長柱的三維數(shù)值模型,調(diào)查了其在不同軸壓比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研究結果表明預制鋼筋混凝土長柱的抗震性能受軸壓比的影響。具體表現(xiàn)為隨著軸壓比的增大,其峰值承載力逐漸提高,但是其延性和耗能能力逐漸下降。本文調(diào)查的結果可以為預制鋼筋混凝土長柱的設計和應用提供參考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