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芳 , 宋 寒 , 朱 雁 , 張 祥 , 謝亞雄
(河南省科學院高新技術研究中心 , 河南 鄭州 450000)
塞來昔布(celecoxib)是美國 Searle 公司研制的新型高選擇性COX-2型非甾體抗炎藥,可用于骨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疾病的治療,且胃腸道副作用明顯低于傳統(tǒng)非甾體抗炎藥。此外,由于對COX-2具有高度的選擇抑制性,在治療腫瘤和抑郁癥方面也有較好的療效[1-5]。鑒于塞來昔布在藥物化學領域的重要應用,對其合成方法和臨床藥理的研究近年來不斷被報道,但是對其結構的全面分析卻鮮見報道,難以在實際生產中對該類藥物的質量控制提供根本性的參考[6-8]。本文綜合運用IR、MS、NMR等多種現代分析手段對塞來昔布進行結構表征,探究其光譜特性和結構特征,解析質譜裂解途徑,對特征譜峰歸屬,準確推斷塞來昔布結構,為該類藥物的生產和鑒定提供了科學依據。
VarioEL cubeV4.0.4型元素分析儀,德國Elementar公司;Smart Lab 3KV型X射線衍射儀,日本理學公司;STA 449C型差熱分析儀,德國NETSCH公司;NICOLET 6700型紅外光譜儀,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波數掃描范圍4 000~400 cm-1;TRACE DSQ Ⅱ 質譜聯(lián)用儀,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配備EI源,電離電壓為70 eV;Agilent Technologies 400MR超導NMR譜儀,美國安捷倫公司。
氘代二甲基亞砜(DMSO-d6,Sigma-Aldrich公司),其他試劑為分析純,實驗用水為超純水。塞來昔布樣品為類白色結晶性粉末,溶于乙醇、甲醇、二甲亞砜等有機溶劑。
所有的NMR實驗均在Agilent Technologies 400MR超導NMR譜儀上完成,以四甲基硅烷(δH0.00,δC0.00)為內標,DMSO-d6為溶劑,實驗溫度為25 ℃。1H NMR的工作頻率和譜寬分別為399.79 MHz和6 410.3 Hz,13C NMR的工作頻率和譜寬分別為100.52 MHz和25 000.0 Hz,DEPT的譜寬與13C NMR相同。二維核磁譜(1H-1H COSY,1H-13C HMQC,1H-13C HMBC)均用標準脈沖程序,1H-1H COSY譜的F2維(1H)及F1維(1H)譜寬均為5 186.7 Hz,采樣數據點陣t2×t1=1 024×256;1H-13C HMBC的F2維(1H)及F1維(13C)譜寬分別為5 186.7 Hz和24 125.5 Hz,1H-13CHSQC的F2維(1H)及F1維(13C)譜寬分別為5 186.7 Hz和20 105.6 Hz,采樣數據點陣t2×t1=1 024×256。
采用CHNS模式,對樣品中C、H、N、S元素進行分析測試,各元素測量值平行性好,與理論值基本一致,結果見表1。
表1 塞來昔布元素分析數據 %
以N2氣氛、10 ℃/min升溫速度為實驗條件,測試溫度范圍為50~550 ℃,進行熱重分析(TG)和差示掃描量熱分析(DSC),結果見圖1。
圖1 塞來昔布TG-DSC曲線
DSC曲線表明,156.5 ℃處有一吸熱峰,峰頂溫度為161.8 ℃,推測156.5 ℃為塞來昔布的熔點。TG曲線表明,從350.5 ℃開始樣品快速失重,推測該溫度為塞來昔布分解溫度。
將塞來昔布樣品充分研磨后,取適量粉末進行XRD測試,測試條件為:管壓40 kV,管流35 mA,掃描速度6°/min,步長0.02°,輻射靶材為Cu靶,衍射圖譜見圖2。
圖2 塞來昔布的XRD譜圖
由圖2分析可知,主要衍射峰有5.35°、14.82°、16.08°、19.64°、21.50°、22.37°、23.45°、25.36°等,表明該樣品以結晶態(tài)存在。
圖3 塞來昔布的紅外吸收光譜
表2 塞來昔布紅外光譜數據及歸屬
使用TRACE DSQ Ⅱ 質譜聯(lián)用儀,EI電離方式對塞來昔布樣品進行測定。質譜圖有多個特征碎片離子,m/z分別為381.4、300.7、231.6、140.6、115.3、91.3、69.1,其中m/z(381.4)為分子離子峰,與塞來昔布相對分子質量相符,m/z(115.3)為基峰,結合離子豐度,對樣品可能的裂解方式進行合理推斷(圖4),特征性碎片離子均可得到合理解釋,符合塞來昔布化合物結構特征。
圖4 塞來昔布的主要裂解機理
綜合分析塞來昔布的1H NMR(圖5)譜、13C NMR 譜(圖6)、DEPT 譜(圖10),可知δH2.32為單峰,質子數為3,歸屬為H-11;在HSQC 譜(圖8)中,δC20.79與H-11相關,歸屬為C-11;在1H NMR譜中,δH7.19~7.24范圍內有5個質子,呈現多重峰,結合HMBC譜(圖9),δH7.20~7.24與C-11相關,而δH7.19與C-11無相關性,因此將δH7.20~7.24歸屬為苯環(huán)上H-6/7和H-8/9,δH7.19歸屬為H-3。 由于甲基對位取代苯環(huán)上的芳香氫信號基本重疊,在HSQC對應碳信號(δC128.80、129.45)出現在一個區(qū)域,結合HMBC譜,δC129.45與H-11具有明顯相關性,因此將δC128.80、129.45分別歸屬為C-6/7和C-8/9。在HSQC譜中,δC106.13與H-3相關,將其歸屬為C-3。在HMBC譜中,δC145.28與δH(7.20~7.24)和δH7.19均有相關性,將其歸屬為C-5,δC125.40與δH(7.20~7.24)相關,與H-3無相關性,將其歸屬為C-4,δC139.14與H-6/7、H-8/9和 H-11均相關,歸屬為C-10。根據13C NMR 譜,結合DEPT 譜和HMBC譜,δC142.26與H-3相關,譜峰裂分成四重峰,且與其他氫無相關性,將其歸屬為C-1,δC121.33與C-1峰形一致,在HSQC譜中無相關性,將其歸屬為C-2。在1H NMR譜中,δH7.52質子數為2,歸屬為活潑氫,δH(7.53~7.55)歸屬為H-15/16。 在1H-1H COSY譜中(圖7),δH(7.86~7.88)與H-15/16相關,將其歸屬為H-13/14。 在HSQC譜中,δC125.99與H-15/16相關,歸屬為C-15/16,δC126.86與H-13/14相關,歸屬為C-13/14。在HMBC中,δC141.17與H-13/14相關,歸屬為C-12,δC144.04與H-15/16相關,歸屬為C-17。具體的1H NMR、13C NMR及二維譜圖數據及歸屬見表3。
圖5 塞來昔布的1H NMR譜
圖6 塞來昔布的13C NMR譜
圖7 塞來昔布的1H-1H COSY譜
圖8 塞來昔布的HSQC譜
圖9 塞來昔布的HMBC譜
元素分析測定樣品C、H、N、S元素含量與塞來昔布相符,X射線衍射分析確定該樣品以結晶態(tài)存在,熱分析表明該樣品熔點是156.5 ℃,分解溫度為350.5 ℃,紅外光譜顯示了與塞來昔布相符合的特征峰,質譜測得分子離子峰與塞來昔布相對分子質量一致,結合特征碎片離子峰,對樣品可能的裂解機理進行合理推斷,核磁共振圖譜對碳、氫進行合理歸屬。綜合以上分析,確定樣品結構為(4-[5-(4-甲基苯基)-3-(三氟甲基)-1H-吡唑-1-基]苯磺酰胺,為塞來昔布的質量控制及同類化合物的分析提供了參考依據。
表3 塞來昔布的1H NMR和13C NMR數據及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