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王平 楊軍
(中鐵十九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遼寧大連 116000)
目前,隧道襯砌施工由過去的手工操作走向綜合機械化,提高隧道襯砌質量和工作效率是施工的第一要點。
一些專家學者進行隧道襯砌臺車方面的研究,并取得豐富成果。劉文武[1]等提出一種臺車的特別設計解決了止水帶施工問題。龔成明[2]等通過注入高流動性微膨脹早強速凝充填砂漿對傳統(tǒng)隧道襯砌臺車進行改造。李華[3]通過有限元軟件對無骨架臺車進行結構受力分析并匯總材料數據,提出鉸接式臺車方案。姬海東[4]等研制出一款可帶壓澆筑的新型隧道數字化襯砌臺車。陳文義[5]等提出以襯砌施工信息為基礎的襯砌病害控制方法,提高了襯砌施工質量。此外,諸多專家學者研發(fā)了一些新型智能控制臺車、檢測臺車等[6-8]。
本文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軟件對隧道襯砌臺車進行分析優(yōu)化,以達到節(jié)省原材料、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9-12]。
變截面隧道截面幾何尺寸不等,有些甚至相差較大,對隧道襯砌臺車提出更高要求。變截面隧道進行二次襯砌時所使用的隧道襯砌臺車需滿足以下要求:
(1)隧道襯砌臺車在隧道截面發(fā)生變化時可以輕松切換,并且操作簡單。
(2)臺車在多次尺寸轉換條件下,其強度、剛度以及穩(wěn)定性不發(fā)生明顯降低。
(3)隧道襯砌臺車輸送混凝土的效率要保持穩(wěn)定,以防止發(fā)生跑臺的情況。
針對以上幾點,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常用到的液壓頂推移動襯砌臺車無法滿足,需設計一種新型隧道襯砌臺車來適應變截面隧道。臺車襯砌頂模板長度為12 m,適用于寬度8 m、高度7 m的隧道。
頂模板襯砌長度:L=12 m;
門架榀數:k=6;
頂模板厚度:10 mm;
爬行能力:4%;
行走速度:8 m/min;
總功率:22.5 kW(行走電機7.5 kW×2=15 kW,油泵電機7.5 kW);
液壓系統(tǒng)壓力:Pmqx=16 MPa;
模板單邊脫模量:Amin=150;
水平油缸左右調整量:Bmax=100 mm;
頂升油缸行程:300 mm;
水平油缸行程:250 mm;
襯砌厚度:400 mm;
隧道襯砌臺車頂模板外部弧長:L1=8.7 m。
為設計此類隧道變截面襯砌臺車,特設計一種伸縮桿件,在需要小幅度改變隧道襯砌臺車尺寸時使用,由厚度10 mm、直徑108 mm的鋼管構成主體結構。變截面襯砌臺車如圖1所示。
圖1 隧道變截面襯砌臺車斷面
當伸縮桿伸長量達到最大仍未滿足尺寸要求,需大幅改變隧道襯砌臺車尺寸時,便需對變截面襯砌臺車進行切換,總體加寬,具體步驟如下:
(1)切換前隧道變截面襯砌臺車如圖2所示,由左右兩部分組合而成。
圖2 切換前變截面襯砌臺車
(2)將模板和門架臨時托起,在其下方臨時墊放鋼塊,保持模板以及門架穩(wěn)定,為之后操作打下基礎;鋼軌由豎向調整為橫向,將模板與門架下方車輪旋轉90°。
(3)在主橫梁上加設臨時可移動立柱,連接電動控制裝置及下方橫向鋼軌,如圖3所示。
圖3 安裝臨時可移動立柱
(4)將模板、門架連接回車輪,操作移動系統(tǒng),將臺車左右部分分別移動至工作位置,中間預留可用于安裝加寬塊位置。
(5)在臺車中間安裝加寬塊,各連接位置要保證連接質量,如圖4所示。
圖4 安裝加寬塊
(6)拆除臨時立柱,隧道襯砌臺車切換完成。
進行荷載計算時,工況主要有兩種:工作工況及非工作工況。工作工況以其承受的最大荷載為計算分析依據,非工作工況荷載為自重,由于自重較小,可忽略。本隧道變截面襯砌臺車承受荷載主要有三種,分別為:混凝土自重、輸送泵壓力以及注漿口封口處的壓力。
(1)混凝土自重
假定臺車上方混凝土自重全部由頂模板承擔?;炷烈r砌厚度δ=400 mm,混凝土密度ρ=2.45 t/m3。
混凝土自重:
單位面荷載:
(2)混凝土澆筑所產生荷載
通過查閱文獻取混凝土澆筑影響壓力μ=46.06 kPa。
則混凝土澆筑時產生荷載:
單位面荷載:
(3)頂模板總荷載
總單位面荷載:
(1)門架主橫梁荷載計算
模型頂模板承受總荷載W=583.2 t,則:
式中:n為隧道襯砌臺車豎向千斤頂個數;F為每榀門架主橫梁所承受的面荷載;W為頂模板承受荷載;g為自重加速度。
(2)門架主豎梁荷載計算
邊模板弧長L2=3 m。
邊模板水平荷載:
因此,每個水平千斤頂所受荷載為:
式中:n為隧道襯砌臺車單邊豎向千斤頂組數。
(1)頂模板模型網格劃分
頂模板模型網格劃分采用六面體劃分法,單元類型為20節(jié)點六面體以及10節(jié)點四面體。設定單元尺寸為30 mm,選取劃分場為物理場,最終劃分出430 070個節(jié)點以及139 669個單元。
(2)頂模板荷載、邊界條件施加
頂模板施加荷載分別為面荷載、自重,約束條件為接觸面約束。
(3)模型受力分析
對施加荷載以及邊界條件下的頂模板模型進行分析,位移云圖以及應力云圖如圖5所示。
圖5 頂模板位移和應力云圖
由位移云圖可知,最大位移量為0.244 65 mm,出現在頂模板頂部中間區(qū)域,遠小于設計要求的10 mm;由應力云圖可知,最大應力值為27.996 MPa,遠小于材料Q345的許用應力170 MPa。
(1)門架模型建立
各構件初步采用方案如下:主橫梁采用窄翼緣HN700×300型鋼,主豎梁采用窄翼緣HN450×200型鋼,斜撐桿采用 25b型鋼,橫撐桿采用 20a型鋼,其主要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各構件截面參數
模型采取八字門架構造方法,主橫梁正上方兩側各布置1個千斤頂,主豎梁每側布置4組千斤頂,模型簡化后如圖6所示。
圖6 門架模型
(2)門架網格劃分
型鋼材料為Q345,密度σ=7 850 kg/m3,彈性模量E=2.1×105MPa,泊松比μ=0.30。選擇關聯mesh板塊,最終劃分出133 717個節(jié)點及24 333個實體單元。
(3)門架荷載施加
臺車主橫梁上豎向千斤頂傳遞476.28 kN的荷載,主豎梁上千斤頂傳遞荷載為69.09 kN。
(4)門架受力分析
門架位移云圖、應力云圖如圖7所示。
圖7 門架位移和應力云圖
門架最大位移量為0.693 24 mm,遠小于設計要求的10 mm;最大應力值為151.56 MPa,遠小于材料Q345的許用應力170 MPa。
利用Ansys進行參數化優(yōu)化,主要由3個元素構成,分別為設計變量、目標函數以及約束條件。
(1)設計變量
設計變量的總體為1組變量,可以表示為1個列向量。主橫梁截面圖和主豎梁截面圖如圖8所示。
圖8 主橫梁和主豎梁截面(單位:mm)
針對門架的參數化優(yōu)化,將圖8兩截面參數分別設置為設計變量,并對該部分進行參數優(yōu)化,而橫撐梁以及斜撐梁保持不變。
(2)約束條件
約束條件是指對設計變量的變化加以約束,根據約束性質可以分為性能約束和側面約束兩大類。本文的約束條件為型鋼的選型,具體方案根據優(yōu)化結果選取。
(3)目標函數
根據實際工程以及規(guī)范要求,其目標函數如下:
式中:Q1為隧道變截面襯砌臺車頂模板重量;Q2為隧道變截面襯砌臺車單榀門架重量;Q為隧道變截面襯砌臺車總重量;N為隧道變截面襯砌臺車榀數;σmax為最大應力;[σ]為材料Q345許用應力,170 MPa;Smax為最大位移量;S為容許位移量,10 mm。
主橫梁寬度上下限設定為200~300 mm,高度上下限設定為400~700 mm;主豎梁寬度上下限設定為100~200 mm,高度上下限設定為200~450 mm。在152組數據中,只有第7組以及第10組符合設計要求。第7組數據計算結果:位移最大值為0.812 99 mm,應力最大值為165.29 MPa;第10組數據計算結果:位移最大值為0.817 4 mm,應力最大值為164.3 MPa;其余150組數據中位移全部滿足設計要求,但應力值全部高于材料Q345許用應力170 MPa。
第7組:通過優(yōu)化最終得出主橫梁與主豎梁幾何尺寸,結合型鋼規(guī)范得出最終優(yōu)化結果。優(yōu)化后主橫梁采用HM450×300型鋼,主豎梁采用HN350×175型鋼,具體參數如表2所示。
表2 第7組優(yōu)化后主橫梁、主豎梁參數
主橫梁與主豎梁長度不變,分別為4.5 m、3 m。經計算,主橫梁與主豎梁優(yōu)化前重量為1 043.7 kg,優(yōu)化后重量為668.1 kg,共計優(yōu)化36%。
第10組:通過優(yōu)化最終得出主橫梁與主豎梁幾何尺寸,優(yōu)化后主橫梁采用HM550×300型鋼,主豎梁采用HN350×175型鋼,具體參數如表3所示。
表3 第10組優(yōu)化后主橫梁、主豎梁參數
經計算,主橫梁與主豎梁優(yōu)化后重量為645.6 kg,較優(yōu)化前相比降低38.1%。
(1)設計一種新型隧道變截面襯砌臺車,當隧道截面變化不大時,使用伸縮桿件,當隧道截面變化較大時,需要對臺車進行切換。
(2)結合臺車受力特點以及施工工況計算出隧道襯砌臺車受力后,使用Solid Works建模軟件對門架進行簡化建模計算,門架總位移量為0.693 24 mm,應力最大值為151.56 MPa;使用Space Claim對頂模板進行建模,施加荷載以及邊界條件后,得出分析結果,總位移量為0.244 65 mm,應力最大值為27.996 MPa。
(3)對門架進行參數化優(yōu)化,最終選定第10組數據結果為最優(yōu),可為門架主橫梁以及主豎梁節(jié)省38%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