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美玲,辛欣,張穎,王瑞梅,小春
(1.赤峰學院附屬醫(yī)院 a.口腔正畸科,b.口腔影像科,內蒙古 赤峰 024005; 2.赤峰學院口腔醫(yī)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99)
口腔正畸是治療口腔錯頜畸形、矯正牙齒的主要手段,可促進患者口頜系統(tǒng)形態(tài)和功能恢復[1]。傳統(tǒng)固定矯治器主要為托槽和弓絲,粘固于牙齒上,能夠有效控制牙齒的移動,廣泛應用于正畸治療,但存在需要安裝托槽和弓絲等矯治裝置、患者不能自行摘戴、牙面清潔困難等缺點[2]。尤其對于青少年患者,往往因為學習任務重等而不能及時刷牙,再加上不良口腔衛(wèi)生和飲食習慣,極易導致牙釉質脫礦、牙齦炎等牙體及牙周問題[3]。與固定矯治器相比,隱形矯治技術是利用數(shù)字化分析和新型口腔高分子生物材料來實現(xiàn)對錯頜畸形矯治的模擬和矯治牙套的預成。隱形矯治器因具有美觀、舒適、衛(wèi)生且可自行摘戴等優(yōu)勢被廣大患者所接受,但是否有利于維護牙周健康尚待進一步研究。本研究擬對比分析隱形與固定兩種矯治器對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的影響,旨在為青少年患者提供最佳矯治方案。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赤峰學院附屬醫(yī)院口腔正畸科收治的82例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療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1例。其中,對照組男15例、女26例;年齡11~18歲,平均(15.13±1.05)歲;上頜擁擠度4~11 mm,平均(7.24±2.67) mm;下頜擁擠度3~10 mm,平均(6.63±1.47) mm。觀察組男14例、女27例;年齡11~18歲,平均(15.18±1.02)歲;上頜擁擠度4~11 mm,平均(7.17±2.65) mm;下頜擁擠度3~10 mm,平均(6.65±1.43) mm。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經(jīng)臨床檢查診斷為安氏Ⅰ類錯頜畸形[4],上下牙列輕度擁擠,且非拔牙矯治;②口腔狀況良好,矯治前牙齦指數(shù)(gingval index,GI)、齦溝出血指數(shù)(sulcus bleeding index,SBI)、菌斑指數(shù)(plaque index,PLI)、齦溝探診深度(sulcus probing depth,SPD)均在正常范圍內,牙周組織健康無附著喪失;③患者家屬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存在主要臟器疾病、血液病、免疫系統(tǒng)疾病、癌癥、精神疾病及合并其他炎癥者;②存在可能影響口腔健康的不良習慣;③合并外傷及正畸治療史。
1.3方法 對照組應用固定矯治器正畸治療,運用Shinye MBT金屬托槽直絲弓矯治器,安裝矯治器后每月復診1次。觀察組應用無托槽隱形矯治器正畸治療,由正畸醫(yī)師依據(jù)患者錯頜畸形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由天津正麗科技有限公司制作匹配的隱形矯治器,醫(yī)師根據(jù)設計方案采取相應操作,包括粘接附件和鄰面去釉,患者根據(jù)相關流程佩戴矯治器,2周更換1副并按照醫(yī)囑及時復診。
兩組均于佩戴矯治器前1周進行齦上潔治,于矯治器佩戴當日實施口腔衛(wèi)生宣教,指導患者正確刷牙(BASS刷牙法)、使用牙線。
1.4觀察指標 患者均建立牙周記錄卡,由同一位口腔醫(yī)師予以牙周檢測。在佩戴矯治器6個月后對指數(shù)牙的牙周健康指標進行檢測,并評估患者的咀嚼功能以及生活質量,記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①牙周健康指標:包括GI、SBI、PLI、SPD。檢測牙位選擇Ramfjord指數(shù)牙,即16、21、24、36、41、44。GI:0分為健康;1分為輕度腫脹、無炎癥;2分為腫脹且輕微炎癥[5]。SBI:0分為輕探未出血;1分為輕探出血,視診未出血;2分為視診可見輕微出血[6]。PLI:0分為無牙菌斑;1分為少量菌斑但視診不可見;2分為視診可見少量菌斑;3分為牙齦溝、牙齦鄰面有大量垢斑、菌斑[7]。各指標連續(xù)測量3次,取平均值。②齦溝液炎癥因子:包括白細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使用Whatman濾紙條輕輕插入牙周底袋,停留30 s獲得齦溝液樣本,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進行檢測[8]。③咀嚼功能:讓患者咀嚼5 g去皮花生米30 s,漱口,咀嚼物置于容量瓶內,定容1 000 ml,攪拌1 min、停頓2 min,得到渾濁液,取5 ml置于可見光光度計進行檢測,波長越大提示咀嚼功能越好[9]。④生活質量:采用口腔健康影響程度量表(the oral health impact profile,OHIP)進行評估,包含7項內容,共14個條目,各條目評分為0~4分,滿分56分,評分越高提示生活質量越好[10]。⑤并發(fā)癥:包括牙齦增生、口腔炎癥、牙周膿腫、不適感。
2.1兩組牙周健康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GI、SBI、PLI、SPD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GI、SPD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SBI高于治療前(P<0.05),兩組PLI高于治療前(P<0.05);治療后,兩組間GI、SPD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SBI、PLI均小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齦溝液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IL-1β、TNF-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IL-1β、TNF-α水平均高于治療前(P<0.01),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2。
2.3兩組咀嚼功能和生活質量比較 治療前,兩組咀嚼功能的檢測波長和OHIP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咀嚼功能的檢測波長長于治療前(P<0.01),且觀察組長于對照組(P<0.01),兩組OHIP評分均高于治療前(P<0.01),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3。
表1 兩組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療患者牙周健康指標比較
表2 兩組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療患者齦溝液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表3 兩組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療患者咀嚼功能檢測波長和OHIP評分比較
2.4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發(fā)生牙齦增生1例,口腔炎癥1例,牙周膿腫1例,不適感5例,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9.51%(8/41);觀察組發(fā)生口腔炎癥1例,不適感1例,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4.88%(2/41);觀察組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χ2=4.100,P=0.043)。
錯頜畸形指兒童在生長發(fā)育期間因先天遺傳因素或后天環(huán)境因素而引發(fā)的牙齒、頜骨、顱面畸形,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牙列不齊、頜骨異常、面部形態(tài)異常等,其容貌、牙周健康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11-12]。隨著口腔衛(wèi)生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口腔健康及牙齒整齊問題越來越受到廣大患者及家長的重視,尤其是青少年患者,約占正畸臨床的80%[13]。正畸治療指利用各類矯正材料對牙齒、面部骨骼等進行連續(xù)施壓,以達到矯正畸形牙齒的目的[14]。口腔正畸治療是糾正錯頜畸形的有效方法,可盡快恢復口腔功能,且能提高牙齒咀嚼功能,美觀牙齒[15]。人體頜骨的改建主要包含吸收與增生,這是正畸治療的基礎,治療后患者的頜骨會出現(xiàn)破骨與成骨的生理變化,使牙周膜、牙周間寬度、牙槽骨及牙骨質等恢復到正常水平,面部牙齒、骨骼及頜面部神經(jīng)和肌肉形成新的平衡,達到相互間穩(wěn)定性和美觀性的效果[16-17]。
傳統(tǒng)的固定矯治器正畸治療是將矯治裝置粘著在牙面上,因其可通過弓絲對托槽產(chǎn)生力量促使牙齒移動繼而能夠精準、高效地矯治錯頜畸形,但也因構成復雜,患者不能自行摘戴,導致牙齒清潔困難,從而對口腔衛(wèi)生保健造成一定影響,嚴重時甚至會誘發(fā)牙周病等[18-19]。無托槽隱形矯治器有獨特優(yōu)勢,可利用數(shù)字化分析及高分子生物材料制成的活動矯治器對牙齒進行有序可控的移動,以達到矯正錯頜畸形的目的。該技術在成人正畸治療中已廣泛應用,同時研究發(fā)現(xiàn)其在青少年中也有顯著優(yōu)勢,青少年對美觀、舒適、方便的矯治過程要求較高,因此隱形矯治更受關注[20-21]。
然而,與傳統(tǒng)固定矯治器相比,無托槽隱形矯治器是否更利于患者牙體、牙周健康尚不清楚。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的SBI、PLI均小于對照組(P<0.05),提示隱形矯治器在改善患者牙周健康指標方面優(yōu)于固定矯正器,分析原因與隱形矯治器使用更方便、易于清潔有直接關系。劉娟[22]研究發(fā)現(xiàn),無托槽矯治組與固定矯治組矯治后6個月時的GI、SPD、SBI、PLI均較矯治前有顯著改善,且無托槽矯治組的PLI明顯優(yōu)于固定矯治組,本研究結果與該報道結果基本一致。IL-1β可提高牙周成纖維細胞中基質金屬蛋白酶的表達水平,對牙周組織有崩解作用,加重牙周病炎癥破壞程度[23]。TNF-α參與牙周病炎癥的破壞過程,且與IL-1β有協(xié)同作用,會刺激骨吸收,引發(fā)牙周組織破壞[24]。因此,臨床上常將這兩項指標作為評價牙周病病情的參考。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IL-1β、TNF-α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1),提示觀察組患者牙周病的炎癥破壞情況較輕微,牙周健康水平更高。錯頜畸形還會影響咀嚼功能,因此提高咀嚼功能可作為評價口腔正畸治療效果的參考指標之一。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咀嚼功能的檢測波長大于對照組(P<0.01),提示隱形矯治器改善咀嚼功能方面優(yōu)于固定矯治器,分析原因與患者牙周健康水平較高有一定的相關性。本研究生活質量對比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的OHIP評分高于對照組(P<0.01),提示隱形矯治器在改善患者預后方面優(yōu)勢更明顯。任少春[25]研究顯示,采用無托槽隱形矯治技術治療的口腔正畸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各方面評分均高于采用傳統(tǒng)固定矯治器治療的患者,本研究結果與該研究結果相符。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提示隱形矯治器可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提高治療的安全性,分析原因可能是隱形矯治器可拆卸,有利于清潔,食物殘留少。
綜上所述,隱形矯治器正畸治療對牙周健康指標的改善效果優(yōu)于固定矯治器正畸治療,可降低齦溝液炎癥因子水平,提高咀嚼功能與生活質量,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少,有待進一步增加樣本量進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