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生活中,難免會有尷尬的時候,但如果我們多多積累語言素材、運用語言的藝術,就能巧妙應對不快的局面哦。妙妙柚整理了幾個名人小故事,以供大家學習借鑒……
紀念品
一個美國記者在采訪周恩來總理的過程中,無意中看到總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國產的派克鋼筆。那記者便以帶有幾分譏諷的口吻問道:“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的中國人,為什么還要用我們美國產的鋼筆呢?”
周總理聽后,風趣地說:“談起這支鋼筆,說來話長,這是一位朝鮮朋友的抗美戰(zhàn)利品,作為禮物贈送給我的。我無功受祿,就拒收。朝鮮朋友說,留下做個紀念吧。我覺得有意義,就留下了這支貴國的鋼筆?!泵绹浾咭宦?,頓時啞口無言。
妙妙柚:美國記者本想挖苦周總理:你們中國人怎么連好一點的鋼筆都不能生產,還要從我們美國進口。結果周總理說這是抗美援朝的戰(zhàn)利品,反而使這個記者丟盡顏面。這就是典型的“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周總理,反將一軍,贊!
沒有最重,只有更重
一天,德國詩人海涅收到朋友寄來的一封厚厚的信。信超重了,海涅替朋友補交了郵費。然而當他拆開信后,發(fā)現(xiàn)一大捆包裝紙里只夾了一張小字條:我很好,你放心吧。你的梅爾。
幾天后,梅爾也收到了海涅寄來的一個大郵包,因為這個郵包也超重了,他領取時不得不交了一大筆錢。他打開郵包后發(fā)現(xiàn),原來里面裝的是一塊大石頭,也附有一張小紙條:親愛的梅爾,當我知道你好時,我心里的這塊石頭也就落地了!
妙妙柚:海涅的這個朋友不管是出于故意還是調皮,但海涅的舉動既回應了朋友的信,也接住了朋友的惡作劇,正所謂“一山更比一山高”?。?/p>
將錯就錯
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和意大利音樂家、樂隊指揮托斯卡尼尼是一對老搭檔。每年圣誕節(jié)時,普契尼都要給他的朋友送一個蛋糕。有一年圣誕節(jié)前夕,普契尼和托斯卡尼尼吵了一架,因此想取消送給他的蛋糕,但為時已晚,蛋糕已經送出了。
第二天,托斯卡尼尼收到了普契尼的電報:“蛋糕送錯了?!彼S即回復了一份電報:“蛋糕錯吃了?!?/p>
妙妙柚:普契尼和托斯卡尼尼像不像極了你和好朋友吵架的樣子?妙妙柚真想說一句:既然蛋糕都送出去了,那就和好吧!
你是我活下去的動力
有個自命不凡的同行,有些冒失地對作家海明威說:“先生,我早就有心為您寫一本傳記,希望您死了以后,我能獲得為您寫傳記的榮幸。”
海明威知道他的文筆很爛,只會吹牛,就淡淡一笑道:“哦,先生,我知道你想寫我的傳記,所以我就不得不想盡辦法活下去?!?/p>
妙妙柚:面對對方的冒失與諂媚,海明威的回答既保持了基本的禮貌,又起到了拒絕的效果。果然,文學大家都有當段子手的天賦!
一起吃掉法西斯
周恩來總理設宴招待外賓。上來一道湯菜,冬筍片是按照民族圖案雕刻的,在湯里一翻身恰巧變成了法西斯的標志。外賓見此,大驚失色。
周總理對此也感到突然,但他隨即泰然自若地解釋道:“這不是法西斯的標志!這是我們中國傳統(tǒng)中的一種圖案,念‘萬,象征‘福壽綿長,是對客人的良好祝愿!”接著他又風趣地說,“就算是法西斯標志也沒有關系嘛!我們大家一起來消滅法西斯,把它吃掉!”
話音未落,賓主哈哈大笑,氣氛更加熱烈,這道湯也被客人喝得精光。
妙妙柚:在外交場合出現(xiàn)法西斯標志很容易引起外交糾紛,這樣一個被動場面,經周總理反意正解,反倒起了活躍宴會氣氛的作用,再次為周總理點贊!A222225E-1F04-4AB6-934C-5DE3504D37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