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基于植物群落學及和合美學的植物造景
        ——以第十三屆中國(徐州)國際園林博覽會徐州—上合友好園為例

        2022-04-16 11:38:24舒婷婷羅玉蘭鄭思俊路岳瑋
        園林 2022年4期
        關鍵詞:家園景觀植物

        舒婷婷 羅玉蘭 張 浪* 鄭思俊 路岳瑋 徐 亮

        (1.上海市園林科學規(guī)劃研究院,上海城市困難立地綠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城市困難立地綠化造林國家創(chuàng)新聯(lián)盟,城市困難立地生態(tài)園林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重點實驗室,上海 200232;2.上海上房園藝有限公司,上海 201114)

        植物造景注重科學性和藝術性之融合,為園林景觀營建重要組成部分,既可滿足時空維度變換中的審美需求,又可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以第十三屆中國(徐州)國際園林博覽會“徐州—上合友好園”為例,基于植物群落學及和合美學理論,圍繞科學與技術、審美意境兩個方面,從植物與植物、環(huán)境的適配性設計闡述生態(tài)科學與技術應用原則;從平面差異化布局以及豎向與空間、園內外邊界、色彩、質感、特色景觀等方面的設計,闡述植物景觀元素在沖突與融合中呈現(xiàn)審美意境愉悅感的景觀營造,以期為相關項目的植物景觀營造提供借鑒和參考。

        展覽園;上合組織;植物群落;抗逆植物;和合美學

        好的植物景觀是科學性與藝術性的高度融合,既滿足植物與環(huán)境在生態(tài)適應性上的統(tǒng)一,增強植物種間關系的平衡,又通過藝術構圖原理展現(xiàn)植物個體與群體的形式美,營造意境美[1],具有自然性、藝術性、社會性,并不排除養(yǎng)護管理。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全球化發(fā)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自然資源過度開發(fā),生態(tài)環(huán)境不斷惡化,景觀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越來越受到重視。園林綠化作為景觀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基本要素為植物造景?,F(xiàn)階段國內植物造景存在植物種類貧乏,新優(yōu)植物品種選用和展示不充分,科學性和藝術性結合不夠等問題,關注植物景觀的觀賞性,而忽視植物自身的適應性和功能性,造成資源浪費,影響整個園林景觀效果[2-3]。園林展園作為一種節(jié)事性園林景觀,旨在展示園林園藝成果和發(fā)展趨勢[4],而備受關注和支持。其中室外展園在各大園林展中占很大比例,目前國內參展的室外展園大多是永久性的,以展示展園主體的城市風貌、新技術、新成果和新理念為目標,展示內容包括園林規(guī)劃設計、材料、技術和植物配置等方面,是風景園林行業(yè)的風向標。而室外展園的植物配置對于植物造景行業(yè)來說,也具有代表性和引領性。但是當前針對展園植物造景少有系統(tǒng)性研究成果,植物選擇和植物配置模式趨于大同,導致展園創(chuàng)意、展示技術的意義缺失。本文以“徐州—上合友好園”(以下簡稱上合園)的植物造景為例,基于植物群落學與和合美學理論,以營造的綠色空間為載體,展示植物配置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創(chuàng)新性,同時兼具美學層面的元素表達,體現(xiàn)綠色可持續(xù)性背景下,如何將生態(tài)性和藝術性設計相融合,營造令人愉悅的植物景觀,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昂投煌愔星笸笔瞧鋵崿F(xiàn)的基本途徑。

        1 植物群落學及和合美學的定義

        植物群落學,即研究植物群落與環(huán)境間的相互關系及植物群落中植物間的相互關系,闡明植物群落的形成、種類組成、結構、生態(tài)、動態(tài)、分類及地理分布的基本規(guī)律[5]。其對象包括自然植物群落和人工植物群落。自然植物群落更多考慮的是植物共同適應環(huán)境的特征,以及植物與環(huán)境間的相互作用。而人工植物群落則是模擬自然群落的結構特點,利用不同植物生長的時間差、高低差、養(yǎng)分吸收差、光熱需要差和生理、生化特性,選擇最佳組合模式種植[6]。本文討論的人工植物群落,主要指園林植物群落,是一定地域范圍的園林綠地空間內,具有特定的群落生態(tài)學意義、滿足特定視角的群落生態(tài)學要求的不同植物種個體的聚合[7]。其研究和營造,更多追求的是有機體論觀點的內容[8],即圍繞群落的組成成分、垂直結構與分層、外貌、季相、多度與密度以及與周圍環(huán)境的關系等方面,以植物種間關系為核心,營造整體有機統(tǒng)一的植物群落。

        和合學以和合①和合是指自然、社會、人際、心靈、文明中諸多形相和無形相的相互沖突、融合,與在沖突、融合的動態(tài)變異過程中諸多形相和無形相和合為新結構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總和。它是中國文化精神的精髓,也是中國傳統(tǒng)造園的核心理念。中國傳統(tǒng)造園哲學,重視“天、地、人”的三位一體結合,追求的是三者之“和”。的義理為依歸,既涵攝又超越沖突、融合的學問[9]。和合美學是和合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合美學,是美學跨越了空間、時間和學科的界限,在互動互補互滲中化身而出,是東西方美學的圓通,也是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美學的貫通。和合美學所面臨的不僅是本體與非本體、合理與工具、抽象與經驗、哲學與藝術的沖突和融合,而且有情感與理智、獨創(chuàng)與同一、個性與共性的沖突融合,以及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西方與東方、本土與外來等的沖突融合[10]。和合是審美情感的境界,亦是審美活動關系的本質,無融突的和合,不構成審美活動的關系,無所謂審美活動。和合美學存在于審美主客體、心與物、情與境的關系之間,其本身就意蘊著沖突和融合。

        植物群落學是從科學層面定義植物與自身、植物與植物、植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有機統(tǒng)一,是一個生生不息的動態(tài)過程,其內在關系的和諧和穩(wěn)定是多樣統(tǒng)一、多元互補的;而和合美學在植物造景的應用本質是從哲學和藝術層面注解人在超越植物本體本身,并不止于植物與植物、植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審美關系,而產生的審美感性和愉悅。二者之于植物景觀,其定義對象和對象之間的關系是一致的,即有差分的融合。

        2 結合植物群落學及和合美學的設計策略

        2.1 因地制宜,合理選用植物

        植物群落的設計需考慮場地的地理位置、氣候特征、地形地貌、土壤性狀等現(xiàn)狀概況,根據(jù)植物的生長特性,兼顧場地建設的功能需求,合理選用植物,才能確保植物個體本身的健康成長,實現(xiàn)良好的生態(tài)效益;同時,植物的選用還要協(xié)調好與場地內的建筑等人文要素的相互關系,與周圍環(huán)境的有機融合,讓生態(tài)性、功能性和文化性發(fā)揮聯(lián)動效應而更為和諧。

        2.2 模擬生境,豐富生物多樣性

        不同植物之間存在寄生、競爭、依存關系,園林植物群落的配置,要依據(jù)植物的生克關系協(xié)調配置,促進植物的互助、共生,降低病蟲害的發(fā)生概率,維護生態(tài)穩(wěn)定性。同時,為提升植物的多樣性,更有效地利用土地、空間資源效能,采用復層結構的植物群落,合理設計喬木、灌木、草本植物的比例,展現(xiàn)群落豐富的空間結構,也體現(xiàn)植物的種類差異。并在此基礎上,充分考慮不同植物各季節(jié)形態(tài)和維護的可持續(xù)性,營造具有動態(tài)性、延續(xù)性的植物景觀。

        2.3 巧用構成,提升景觀藝術性

        園林植物景觀的營造還需要強調審美功能的發(fā)揮。審美功能的實現(xiàn)產生于人與場所各要素之間的和合,即因場所各要素的對比產生變化、多樣的效果,而其重復則帶來整體的統(tǒng)一感和秩序感,從而為游人帶來審美意趣。植物造景要巧用這些構成與美學的設計原則,如均勻與對比、重復、比例等[11],合理布局植物群落的平面、豎向和空間,展現(xiàn)植物群落內個體和整體的形態(tài)、色彩和質感之美,營造可感、可觀、可觸、可聽的植物空間,使游人真正投入其中,調動各種感官,最大限度地感受和享受植物景觀表達的內涵和傳遞的審美愉悅感。

        3 “徐州—上合友好園”植物造景解析

        上合園位于第十三屆中國(徐州)國際園林博覽會(以下簡稱徐州園博會)國際園區(qū)游客中心以東,占地面積為2 032 m2,現(xiàn)狀場地為裸露石灰?guī)r地形,標高72~79 m之間,整體呈東北高西南低的地勢特征,無保留植被。基于上合組織的核心精神“上海精神”,結合徐州園博會的規(guī)劃主旨“綠色城市 美好生活”[12],以“和合”文化為貴,以“上合之美 美美與共”為設計主題,構筑“一帶、一環(huán)、八園”的景觀結構[13]。其中八園是以上合組織8個成員國為主題的臺地“家園”,環(huán)形的園路串聯(lián)其間,通過提取8個國家國旗典型的圖紋元素和色彩意向,形成8個平面各不相同的花園,各有特色又和諧統(tǒng)一。植物造景以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相結合為主,點狀種植特色喬木。以植物群落學理論為基礎,考慮植物自身、植物與植物、植物與環(huán)境整體的動態(tài)和諧性,同時借用和合美學的精神,延用構成藝術的設計原則,準確把握場地的功能需求,通過平面、豎向與“家園”內外邊界等方面對植物的合理布局,應用樹形、色彩、質感等形貌要素的對比和平衡關系的表達[14],結合空間的虛實交替、疏密變化,強化景觀的感知體驗,營造具有愉悅感的綠色生態(tài)可持續(xù)景觀,傳達“和而不同”的配置構思。

        3.1 科學與技術的應用

        3.1.1 植物群落構成

        植物群落結構越多元,種群關系越復雜,該群落也就越穩(wěn)定。上合園植物群落設計采用自然式的群落結構,協(xié)調植物之間的種間關系,強調植物的互惠共生,保持物種的多樣性??傆嫴捎?33種植物(包括相同種類的不同品種),其中常綠喬木1種、5株;落葉喬木6種、18株;亞喬及花灌木6種、27株;其余為地被植物。依據(jù)調查研究,喬—灌—草復層搭配,為生態(tài)功能最佳的群落配置;上合園以喬—灌—草復層搭配為主,結合喬—灌、喬—草、灌—草的群落搭配方式(表1),既符合各個家園不同的主題定位,又展示植物群落設計的多樣性,豐富了展園的植物構成形貌。

        表1 八國“家園”植物群落構成Tab. 1 Composition of plant community in eight countries“Home”

        植物品種選用方面,兼顧季相設計,常綠植物配置比例達50%以上,輔以春、夏、秋、冬的觀花、觀枝干的植物。春季,在各不同的群落中可見,清新潔白的白玉蘭和噴雪花、粉紅色的矮婆鵑、橙色的火炬花等,為明媚的春季增添了絢麗的色彩。夏季的群落一片綠色,由于樹種不同,葉片的綠色度也各不相同,有嫩綠、淺綠、深綠、藍綠等;6、7月份,除了粉紫色系的紫薇、紅花繡線菊、繡球花、藍雪花等,白色系的玉簪和礬根也相繼開放,整個“家園”呈現(xiàn)紛繁熱鬧的景象。秋季紅葉如火如荼,有紅色調的叢生烏桕、雞爪槭、日本紅楓、朱蕉等;黃色調的叢生元寶楓、櫸樹等,還有粉色的大麻葉澤蘭、五色梅點綴其間。秋末紫薇、紅瑞木的枝干,完美冬青紅通通的碩果,再加上進入成熟期的觀賞草隨風搖曳的花絮,展現(xiàn)了秋季的成熟美。冬季常綠的喬木和花灌木、冬綠型多年生草本和不落葉觀賞草的結合配置,彌補了冬季的蕭條景象,比如造型黑松、厚皮香、花葉柊樹、銀香菊、小兔子狼尾草等。通過花期的疊加,不同株型、葉色葉形和質感的植物結合配置,形成動態(tài)、多變的季相景觀[15](表2)。在可持續(xù)設計方面,上合園應用70%左右的木本植物,30%左右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保證展前、展中、展后植物的低成本替換,降低資源消耗,保證景觀效果的延續(xù)性[16],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更大的生態(tài)效益。

        表2 “徐州—上合友好園”主要植物品種觀賞期Tab. 2 Display period of main plant varieties in“Xuzhou - SCO Friendship Garden”

        3.1.2 抗逆植物篩選

        植物的生長環(huán)境包括適宜性生境和逆境兩種類型。其中逆境定義為所有不利于植物存活和生長的環(huán)境因素,包括干旱、洪澇、低溫、高溫、鹽堿、輻射、病害、污染物、缺素等,以上這些因素可以單一出現(xiàn)或者多種同時出現(xiàn),植物在逆境中會產生形態(tài)和生理方面的特異性反應,逆境中也生長一些特異適應性極強的抗逆植物[17]。

        上合園現(xiàn)狀土壤發(fā)育程度較低,存在土層薄、結構差、養(yǎng)分缺失、保水保肥能力低等問題。土壤pH8.27,電導率123.45 μS/cm,土壤有機質含量僅為0.81%。基于當?shù)貧夂驐l件,通過對現(xiàn)狀土壤進行常規(guī)改良,遵循適地適樹的理念,配置適生植物品種,保證植物對環(huán)境的適宜性和個體的健康生長,包括徐州當?shù)氐泥l(xiāng)土樹種和已馴化外來引種的植物,具體可以參見3.1.1 植物群落構成小節(jié)。同時,設計根據(jù)上合組織成員國①上合組織8個成員國家多高原山地與荒原沙漠地貌,均存在極端氣候問題,逆境脅迫類型多樣,但也存在干旱、高溫、低溫、缺素、鹽堿等共性逆境脅迫問題。和徐州當?shù)氐乩盹L貌特色②徐州目前以城鎮(zhèn)搬遷地(采煤企業(yè)搬遷后)、土層瘠薄崗地和山坡地(采石造成山體植被破壞)以及垃圾填埋場等為主要城市困難立地類型。,選擇具有普遍性特征的城鎮(zhèn)搬遷地,土層瘠薄崗地、山坡地、鹽堿地、垃圾填埋場、立體綠化空間等五大城市困難立地逆境類型,以展示逆境植物的選用。抗逆植物的篩選針對城市困難立地的不利因素,以植物主要抗逆性為首要條件,以低維護、少管養(yǎng)、可自然更新的木本植物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為主要選擇對象,兼顧考慮植物的觀賞性,提升植物生態(tài)價值的同時提高植物景觀的可讀性。最終所選的用于展園的20種抗逆植物(表3),生命周期長、生長穩(wěn)定并易于管理,既豐富了植物群落層次、增加了物種多樣性,也強化了季相景觀的節(jié)奏感;其中75%為優(yōu)美的觀花植物,盛花期正值徐州園博園展覽期4~7月,比如:紫粉色系的醉魚草、穗花牡荊、花木藍、地被月季和華北香藿,黃色系的海濱木槿、鷹爪豆以及白色系的珍珠繡線菊等,而綠色系的觀葉植物如藍冰柏、蜈蚣草、絡石以及佛甲草則在各色系中起到了調和作用。展園內觀賞性抗逆植物的選用,展示了其惡劣的生長環(huán)境、優(yōu)良的生理特性,也傳遞了一種自然、野趣、頑強的生命之美。

        表3 “徐州—上合友好園”主要抗逆植物應用Tab. 3 Main environment stress resistant plants of“Xuzhou - SCO Friendship Garden”

        3.2 審美意境的營造

        3.2.1 差異化的平面構成

        中國畫講究“置陳布勢”,所謂“遠觀其勢,近觀其質”。植物的種植平面同樣也需要勢的安排,其平面脈絡就是它的勢,需根據(jù)場地地形、地塊形狀等確定總體的布勢,注意主次對比,疏密對比。上合園的植物配置主要集中在入口區(qū)域和八國“家園”,結合現(xiàn)狀地形高差,保留原有的場地肌理,比如現(xiàn)狀自然石,布局入口區(qū)域和八國“家園”平面。其中入口區(qū)域整形石楠柱和石楠球成排種植于自然式草甸中,形成規(guī)則與自然的沖突對比。而八國“家園”平面形式源自八國國旗的基本圖樣(圖1),由于主題各不相同,平面也差異明顯,其中有規(guī)則三段式塊面分割的“家園”,比如烏茲別克斯坦園、塔吉克斯坦園、俄羅斯園和印度園,通過不銹鋼鋼板分割結合不同塊面種植不同植物的形式,呈現(xiàn)個性與普通、彰顯與消隱的對比,而各個“家園”中的不銹鋼雕塑反射周圍植物,又形成相映成趣的景象,既有雕塑的剛直感,也有植物的柔軟感。各個主題“家園”雖然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融合。喬木、灌木和宿根草本相結合的自然式種植形式是八國“家園”種植設計的統(tǒng)一基調(圖2);相同形態(tài)的構成元素,比如圓形、塔形灌木,月牙形、星形和半球形等不銹鋼雕塑以相同節(jié)律間隔跳躍在不同“家園”內,增加了彼此之間的聯(lián)系;而不同家園的交界面則采用品種相同或者形態(tài)相似的植物來進行過渡銜接,這也是家園彼此主題的相互回應。八國“家園”雖彼此獨立,又相互伴奏,構成差分融合的和合體,猶如一曲美妙的交響樂,應用各種不同的樂器,發(fā)出各種不同的聲音,正因其不同,卻以其內在的和諧、深刻的意蘊,呈現(xiàn)作曲者和演奏者對于自然、社會、人生和心靈的真諦感受。

        圖1 “徐州—上合友好園”總平面圖Fig. 1 Master plan of“Xuzhou - SCO Friendship Garden”

        圖2 “徐州—上合友好園”植物配置總平面圖Fig. 2 Master plan of plant landscape in“Xuzhou - SCO Friendship Garden”

        3.2.2 豎向與空間設計

        植物景觀豎向設計,是由場地地形與植物的高差和形態(tài)共同營造而成。運用對比、重復等設計手法,將植物精心安排和合理布局,形成高低錯落、富于變化的林冠線,表現(xiàn)起伏曲折的韻律美,營造疏密有致、開合有度的植物空間。林冠線,既是植物空間的分隔線,又能表現(xiàn)出植物群落的外貌與風格。植物的高差變化是林冠線曲折變化的直接因素。上合園既有強高差豎向立面喬木+低矮灌木(圖3、圖4),如高大喬木叢生樸樹+造型黑松+叢生紫薇+海檳木槿+水果蘭+紅瑞木+菲油果等;也有中高差豎向立面小喬木/灌木+地被植物(圖5、圖6),如日本紅楓+瓜子黃楊+黃金噴泉+噴雪花+紅花檵木+宿根花卉等?!凹覉@”中點植的高大挺拔的叢生樸樹、造型黑松、叢生紫薇、秋色葉樹種叢生烏桕和叢生元寶楓、常綠大灌木金桂以及石楠形成的林冠線,明快、利落、變化有致,與遠處的山巒和自然植物群落的舒緩曲線形成強烈的對比。除了高差對比,植物個體的形貌對比包括自然與規(guī)整、直與曲、虛與實等都構成了豎向變化的重要元素,比如自然形的喬木、宿根地被和球形、塔型灌木的并置。而相似形態(tài)的植物間歇性的重復出現(xiàn),又構成豎向立面的韻律感(圖7)。植物的空間設計強調疏密有致、開合有度。開即對應開敞空間,合即對應封閉空間[18]。八國“家園”植物布局疏密得當,開敞與封閉空間相呼應,并以相同的節(jié)律轉換著,彼此輔助和制約,于開合中融和貫通,于變化中求統(tǒng)一。

        圖3 強高差植物群落平面Fig. 3 Plant community plan of big height difference

        圖4 強高差植物群落立面Fig. 4 Plant community elevation of big height difference

        圖5 中高差植物群落平面Fig. 5 Plant community plan of medium height difference

        圖6 中高差植物群落立面Fig. 6 Plant community elevation of medium height difference

        圖7 “徐州—上合友好園”植物配置豎向立面圖Fig. 7 Vertical elevation of plant landscape in“Xuzhou - SCO Friendship Garden”

        3.2.3 園內外邊界設計

        上合園八國“家園”的邊界通過白色景墻來圍合,起到限定空間的作用,同時各“家園”彼此之間又不封閉,相互串聯(lián)。其中塔吉克斯坦園和中國園為屋頂花園,考慮到安全的因素,白色景墻的高度為1.2 m左右;西南側哈薩克斯坦園白色景墻高度為1.5~2.1 m,既遮擋外圍不佳景觀,又把游覽視線往東北側引導。其余5個“家園”的白色景墻高度均在1.5 m以下。每個“家園”內外景觀的過渡銜接主要是通過整形綠籬和花籬的形式(圖8),其在平面體量上基本保持一致,但是高度和品種的豐富度上有所區(qū)別。從入口北側烏茲別克斯坦園開始往東至巴基斯坦園,園內外邊界是由白色景墻內側的瓜子黃楊綠籬和月季花籬與其外側的法國冬青綠籬組成,法國冬青綠籬高度高出白墻或與白墻基本保持一致。而至屋頂花園,法國冬青綠籬則從“家園”外側轉化至“家園”內部,以單一品種為主,高度低于白墻,立面形式與周圍遠山形成拓撲同構。從屋頂花園,沿園路臺階拾級而下,至印度園,則以瓜子黃楊綠籬作為“家園”內邊界,和北側烏茲別克斯坦園取得一致。不同“家園”通過相同材質和形式的邊界設計取得風格上的統(tǒng)一感,而白色景墻和植物綠籬高度的變化以及兩者內外關系的相互轉換,又增加了邊界的層次和動感。

        圖8 “徐州—上合友好園”園內外綠籬分布平面圖Fig. 8 Layout of hedgerow inside and outside“Xuzhou - SCO Friendship Garden”

        3.2.4 色彩設計

        通過植物色彩的對比、協(xié)調來烘托家園的景觀氛圍是上合園植物景觀表現(xiàn)的重要手段。整體植物配置以觀葉植物為主,不同季節(jié)的開花植物跳躍其間。色彩組合上,綠色為主色調,黃色和紅色為輔助色調,白、粉、紫色為填充色,并充分利用類似色、鄰補色和對比色的色彩原理來配置植物。類似色植物的層疊配置,變化相對緩和,相互間更為融合,于近觀之處可清晰分辨植物個體種類、質感的差異,遠觀則可感受漸變中展現(xiàn)的整體感和美感[19]。比如深綠色的造型黑松、厚皮香,綠色的綠杉,藍綠色的藍冰柏、銀香菊,黃綠色的黃金海岸線柏;暗紅色的紅花檵木,紫紅色的朱焦;以及開白色花的噴雪花、大花六道木、玉簪等,在時間上、色彩上,這些植物互相彌補,形成整體感和調和感較強的景觀序列。鄰補色植物的配置效果相比類似色活躍一些,色彩相互映襯的效果更強,但是也不乏溫和之感,比如以千葉蘭為底,紫色墨西哥鼠尾草和橙色龍船花結合配置的植物組團;又如,以綠色瓜子黃楊、六角珊瑚為背景,前景配置紫紅色矮婆鵑、粉色大麻葉澤蘭、藍色藍雪花和黃色金葉女貞。對比色的應用是色彩調和設計中,對比最強烈,色彩效果最鮮明活躍的。秋色葉叢生烏桕、日本紅楓等在“家園”周圍深綠色的圓柏和側柏等針葉樹的襯托下,更加明艷而富有感染力。法國冬青綠籬與高低起伏的紅花檵木球組合配置,對比強烈,又富有動感。

        3.2.5 質感設計

        質感設計主要是應用植物的葉片形狀、大小,枝條的長短疏密和樹干的紋理等因素的搭配設計來展現(xiàn)植物的美感。上合園的植物質感設計體現(xiàn)在植物與植物以及植物與硬質景觀兩個層面的對比呈現(xiàn)(圖9)。株型挺拔的藍湖柏,呈下垂狀生長、枝條細長柔軟的金線柏,底層配置橘黃崖柏組成的小群落,上下層次間彼此對比又彌合強化。線性葉并從基部放射狀生長的藍羊茅、匙形葉聚生枝頂?shù)能饺鼐张c不銹鋼星形雕塑并置,互相融合,互相映襯,展現(xiàn)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關系。枝條彎曲、質感細膩柔軟的多頭小葉女貞 “檸檬之光”與枝條挺立、質感粗糙的六角珊瑚種植于自然石與廊架的連接區(qū)域,弱化了人工與自然材質的差異,既是過渡兼融又增加了節(jié)點整體的生命氣息。

        圖9 植物與植物以及植物與硬質景觀的質感對比Fig. 9 Texture comparison between plants and plants, also between plants and hard landscape

        3.2.6 主要節(jié)點植物景觀

        (1)規(guī)則與自然:入口植物景觀是由整形修剪的石楠柱和自然式草甸組成,是上合園植物景觀展開的序曲,暗示上合園造景的核心立意,尊重多樣性,于沖突中融合,于變化中形成共鳴。隨風搖曳的觀賞草和星星點點的宿根草花,映襯著整型石楠柱,使其不再那么呆板僵硬,而石楠柱又給自然式草甸附加了一層秩序感。

        (2)統(tǒng)一與變化:穿過彩色的連廊,沿臺階拾級而上,是塔吉克斯坦園,其植物品種相對簡單。三棵喬木點植在“家園”三個重要的節(jié)點位置,形成“家園”的骨架,下層主要由大小不一的綠色系灌木球組成,包括銀綠色的銀姬小蠟球、翠綠色的瓜子黃楊球和黃綠色的亮金女貞球,少數(shù)幾個紅花檵木球作為鑲邊植物種植在“家園”入口區(qū)域,并與上層的雞爪槭在色調上取得統(tǒng)一。“家園”中央是從塔吉克斯坦國旗圖紋抽離凝練出的不銹鋼雕塑,其底部種植胭脂紅景天、細葉銀蒿等,整體植物景觀于統(tǒng)一中包含變化,而主要的球型構成元素也與其他“家園”植物形態(tài)形成呼應(圖10)。

        圖10 塔吉克斯坦園植物景觀Fig. 10 Plant landscape of Tajikistan Garden

        (3)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造型黑松風動墻立面景觀是中心廣場的主視面,由造型黑松組群和風動墻組成。造型飄逸清雅,婀娜多姿的斜飄式黑松緩緩探向俄羅斯園,宛若一位淑女在拂袖起舞,而姿態(tài)高雅的叢生黑松挺立中間,安靜中顯示蒼勁有力的氣勢,最靠近建筑一側則配置迎客式黑松,枝條如游龍般伸向建筑一側,與其完美搭接,又仿佛在以熱情的姿態(tài)歡迎到來的游客;風動墻立面效果則是通過提取上合組織八國的典型建筑的剪影拼貼而成,在叮咚流水聲的伴奏下隨風搖擺和閃耀著。蒼勁瀟灑的黑松與黑白風動墻的組合藏著幾分中國畫的飄然神韻,又影射著西方建筑藝術的典型特征,是靜態(tài)與動態(tài)的共現(xiàn),是東方與西方的對話,更是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碰撞(圖11)。

        圖11 造型黑松風動墻立面Fig. 11 Wind wall fa?ade with modelling Pinus thunbergii Parlatore

        (4)個性與共性:巴基斯坦園植物景觀主要是由不同高度、不同品種的塔形灌木,結合少數(shù)球形柏和低矮地被組成,其中塔形灌木包括藍湖柏、綠杉、完美冬青塔、厚皮香塔、藍冰柏等。不銹鋼的月牙雕塑豎立于“家園”中間,材質上是突變的、個性的,但是形式上和“家園”內的各種塔形灌木是存在共性的,和“家園”外圍的圓柏、側柏背景林是遙相呼應的。同時,月牙雕塑又通過鏡面材質反射著天空、園內和園外的風景,充滿著曠野氣息,又是一幅藍天繁花的美麗景象。窗口很小,里面的空間卻無限深遠,有種詩意的浪漫,更有種童話般的天真(圖12)。

        圖12 巴基斯坦園植物景觀Fig. 12 Plant landscape of Pakistan Garden

        (5)抽象與經驗:中國園位于上合園建筑屋頂,是一座屋頂花園??紤]到屋頂承重的關系和觀賞視線,主要種植灌木和宿根草本。以中國的山水文化為意象,通過種植深色系、高低錯落、大小不一的紅花檵木球,來營造豐盈敦實、層層疊疊的山川景象;淡雅的白色千鳥花、亮紅色的火焰南天竹和橙色的火炬花形成的蜿蜒種植帶穿行于紅花檵木球之間,色彩清雅又活潑,寓意清亮明澈、活潑生動的溪流景象,表達了山的厚重、水的綿柔,用具象的物體、抽象的形式,轉譯了中國崇尚自然的文化精髓(圖13)。

        圖13 中國園植物景觀Fig. 13 Plant landscape of Chinese Garden

        4 結語

        植物是園林環(huán)境要素中,除了園林建筑、山石、水體之外,最具有生命力的要素,其自身生長本身就已經給靜態(tài)的景觀注入了活力。一個優(yōu)秀的植物造景作品,必定是生態(tài)群落在審美基礎上的藝術配置,包含對場所原有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保護和尊重、穩(wěn)定的植物群落結構、優(yōu)美的植物景觀、多樣的景觀形式和可持續(xù)的后期維護和管養(yǎng)。上合園的植物造景,基于場地現(xiàn)狀自然資源,兼顧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地理風貌特色和徐州當?shù)氐臍夂蛱卣?,同時考慮展園對新技術、新成果的展示要求,從生態(tài)效益和審美功能兩個角度出發(fā),圍繞植物群落學及和合美學理論,對植物群落內的各個要素進行整合設計,包括多度和密度、垂直結構、季相變化、可持續(xù)性以及植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等,并以沖突的融合為核心設計原則,對植物的平面布局、豎向、空間、色彩、質感等設計元素作綜合考量和設計,形成內部和諧統(tǒng)一的“家園”空間,同時又與外部環(huán)境形成景觀上的拓撲關系,功能上的有機融合。上合園的植物景觀具有系統(tǒng)性、動態(tài)性、延續(xù)性和獨特性的特征;其設計方法為當下植物造景提供了新視角和新觀點,是理性與感性的并置,亦是生態(tài)性與藝術性的結合,是一種可復制、可推廣的設計模式。

        猜你喜歡
        家園景觀植物
        將大自然帶進室內的家園
        英語文摘(2022年9期)2022-10-26 06:58:32
        家園
        景觀別墅
        尋找失落的家園
        少兒美術(2021年4期)2021-04-26 13:45:40
        火山塑造景觀
        包羅萬象的室內景觀
        哦,不怕,不怕
        將植物穿身上
        植物罷工啦?
        植物也瘋狂
        国产视频精品一区白白色| 国产精品丝袜久久久久久不卡| 色一乱一伦一图一区二区精品| 免费国产99久久久香蕉| 亚洲视频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乱码av中文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做受视频播放| 极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亚洲最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二级一片内射视频播放|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pp| 99在线无码精品秘 入口九色|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又色又爽又黄软件|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高清|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l| 欧美又粗又长又爽做受| 亚洲av无码资源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青草| 久久久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成人综合网站| 欧美在线a| 日韩激情av不卡在线| 日韩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天堂影院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987| 日本午夜理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高潮|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一区| 中文字幕乱码熟女人妻在线|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 久草热8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内射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女同精品av在线观看| 久久和欧洲码一码二码三码| 中文字幕第一页亚洲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