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華,周江,郭靖濤,羅東雷
承德市中心醫(yī)院 心血管內(nèi)科,河北 承德 067000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圍內(nèi)死亡和致殘的主要疾病之一,性別差異導致疾病的結局不同,急性冠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見的類型,女性ACS患者較男性不良預后更差[1]。紅細胞分布寬度(re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是評估紅細胞大小異質(zhì)性的指標,與心血管疾病具有緊密聯(lián)系,RDW可作為評估心力衰竭[2]、心房顫 動[3]、ACS[4]等預后不良指標。研究發(fā)現(xiàn)女性RDW水平較男性更高[5]。SYNTAX評分是依據(jù)冠狀動脈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結果進行的精確、量化評分,對于冠脈病變嚴重程度的判定更準確[6]。盡管對女性心血管疾病的認識有所提高,但對于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尚不 足[7]。目前對于絕經(jīng)后女性ACS患者預后的評估相對較少,本研究評估SYNTAX評分聯(lián)合RDW與絕經(jīng)后女性ACS患者預后的相關性,對于絕經(jīng)后女性ACS患者預后具有指導意義。
研究選取本院2020年6月-2021年2月收治的絕經(jīng)后女性ACS患者127例,5例失訪,失訪率3.9%,入組患者122例,包括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8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18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22例)。
納入標準:①自然絕經(jīng),時間≥1年;②所有患者均符合JCS 2018關于ACS的診斷指南[8],行CAG術,冠心病患者診斷標準(至少一支直徑>1.5mm冠脈血管管腔狹窄≥50%),應用專用軟件(www.syntaxscore.com)計算SYNTAX積分。對于冠狀動脈直徑>2.5mm的罪犯血管,若管腔狹窄≥75%則行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出院后均給予規(guī)范的藥物治療。
排除標準:存在感染性疾病、惡性腫瘤、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應用免疫抑制劑、資料不全、未行冠脈造影術、不能按時隨訪的患者。
所有入組患者及家屬均已知情同意,且本研究通過了承德市中心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所有入選的研究對象于入院即刻采肘靜脈血,完善血細胞分析檢測白細胞計數(shù)(WBC)、RDW,完善超敏肌鈣蛋白I(cTNI)檢測。采集患者病史:年齡、絕經(jīng)時間、體重指數(shù)、吸煙及飲酒史、既往疾病史等,在我院臨床檢驗科檢測到的生化資料包括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肌酐(Cr)等。行心臟彩超檢查確定EF值(射血分數(shù))。
出院后以電話、門診復查等方式隨訪本人或親屬,以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為隨訪終點,每月隨訪1次,隨訪時限為6個月。MACE事件包括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惡性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再次血運重建治療(PCI或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將患者分為MACE事件組28例和非MACE組94例,其中MACE事件組包括:急性心力衰竭4例、急性心肌梗死4例、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12例、惡性心律失常4例、心源性死亡1例、再次血運重建治療3例。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頻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及校正的χ2檢驗;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以中位數(shù)(第25百分位數(shù)~第75百分位數(shù))[M(Q25,Q75)]表示,兩組間比較應用Mann-Whitney U檢驗;應用Cox回歸模型進行多因素回歸分析,計算OR及95%CI;繪制ROC曲線,計算出RDW、SYNTAX評分及聯(lián)合預測MACE事件的敏感度、特異度等指標。以Kaplan-Meier法繪制MACE事件的風險曲線。雙側檢驗水準α=0.05。
結果顯示,MACE組SYNTAX評分、RDW較非MACE組高,且MACE組EF值較非MACE組更低,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MACE組與非MACE組比較,年齡、絕經(jīng)時間、BMI、吸煙史、飲酒史、高血壓病史、糖尿病、WBC、TC、TG、LDL-C、HDL-C、Cr、cTNI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MACE 患者與非MACE 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以隨訪時間為時間變量,以是否發(fā)生MACE事件為結局變量,分組賦值(非MACE組=0,MACE組=1),以RDW、SYNTAX評分、EF值為自變量,行Cox回歸分析,RDW、SYNTAX評分高是MACE事件發(fā)生的危險因素(P<0.05)。EF值高是MACE事件的保護因素(P<0.05)。具體情況如表2。
表2 Cox 回歸分析結果
RDW、SYNTAX評分預測絕經(jīng)后女性ACS患者發(fā)生MACE的曲線下AUC分別為0.842、0.715,最佳截斷值分別為14.95%、23.5;聯(lián)合檢測的AUC為0.898,預測敏感度為82.10%,特異度為92.60%。SYNTAX評分聯(lián)合RDW預測MACE事件較SYNTAX評分、RDW單一指標價值更高。詳見表3、圖1。
表3 RDW、SYNTAX 評分對發(fā)生MACE 的預測價值
圖1 RDW、SYNTAX 評分及聯(lián)合預測MACE 的ROC 曲線
依據(jù)RDW截斷值14.95%及SYNTAX評分截斷值23.5,分為低危組:RDW≤14.95%組和(或)SYNTAX≤23.5,高危組:RDW>14.95%組和(或)SYNTAX>23.5,Kaplan-Meier曲線分析顯示高危組絕經(jīng)后女性ACS患者6個月MACE累積發(fā)生率明顯高于低危組患者(logrank檢驗:χ2=70.589,P<0.001)。如圖2。
圖2 Kaplan-Merier 生存曲線圖
ACS在老年女性患者中占很大比例,且隨著年齡的增加,女性ACS患者的預后更差[9]。針對老年STEMI的研究發(fā)現(xiàn),女性較男性患者平均年齡大、病情重,且不良事件發(fā)生率高[10]。本研究評估絕經(jīng)后女性ACS患者RDW及SYNTAX評分對預后的預測價值,以及早識別高?;颊撸霸缃o予強化治療,降低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中炎癥反應起著關鍵作用,絕經(jīng)后女性機體炎癥反應增強,冠心病發(fā)生風險增加,另炎癥反應通過誘導斑塊不穩(wěn)定性而引發(fā)ACS[11-12]。RDW是循環(huán)中炎癥和氧化應激的新生標志物,機體炎癥性應激、腎上腺素能激活、營養(yǎng)紊亂和紅細胞生成障礙等因素均影響RDW水平[13]。國內(nèi)研究發(fā)現(xiàn)在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組RDW水平明顯高于穩(wěn)定型心絞痛組,且RDW水平越高,冠脈病變程度越重,證實了RDW是早發(fā)冠心病的預測因素[14]。在急性心肌梗死危重患者中,較高的RDW與院內(nèi)死亡風險相關[15]。Topaz等[16]研究納入13018名就診于急診的胸痛患者,發(fā)現(xiàn)高水平的RDW與急性冠脈綜合征及全因死亡率相關。SYNTAX評分不僅提供了冠脈造影血管病變的數(shù)量、重要性和位置信息,可用于評價冠脈病變程度及復雜性,也是指導選擇適當?shù)难\重建策略的工具,還與PCI術后遠期死亡率和主要不良事件顯著相關[17]。另有文獻證實PCI術前SYNTAX評分高是冠心病行PCI術后患者發(fā)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的危險因素,對冠心病PCI術后預后具有預測價值[18]。本研究結果顯示,MACE事件組患者RDW、SYNTAX評分明顯高于非MACE組,進一步回歸分析證實RDW、SYNTAX評分高是絕經(jīng)后女性ACS患者不良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與既往研究結論一致[19-20]。而EF值高是MACE事件的保護因素,隨心臟射血分數(shù)的增高,發(fā)生不良心血管事件風險降低。
本研究結果證實SYNTAX評分聯(lián)合RDW預測絕經(jīng)后女性ACS患者MACE事件有更高的預測效能。生存分析可見高RDW值與高SYNTAX評分的絕經(jīng)后女性ACS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風險更高。RDW是血常規(guī)檢測必不可少的指標,方便易行,費用低,且紅細胞的壽命可長至120天,RDW隨時間的生物學變化不大,但單一的RDW檢測不能代表預測心臟疾病的最準確策略。而SYNTAX評分針對冠脈造影進行的量化評分系統(tǒng),能夠預測心血管事件風險,但未能結合臨床化驗指標,本研究采用RDW聯(lián)合SYNTAX評分能夠起到優(yōu)勢互補的作用,提高MACE事件的預測價值。RDW增加的可能機制:絕經(jīng)后女性ACS患者機體炎癥反應、氧化應激增強,炎癥反應抑制促紅細胞生成素(EPO)合成,增加促紅細胞前體細胞系的促紅細胞生成素抵抗,以及通過促進細胞凋亡,導致未成熟紅細胞從骨髓釋放至外周血,外周循環(huán)中的等細胞減少,紅細胞大小異質(zhì)性發(fā)生改變。而氧化應激通過降低紅細胞壽命、損傷成熟的紅細胞膜,導致紅細胞減少,從而使紅細胞過早釋放到外周循環(huán)中。ACS患者機體神經(jīng)內(nèi)分泌、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激活,影響機體骨髓造血,進而紅細胞成熟障礙。RDW的增加降低了紅細胞的變形能力,可能導致微循環(huán)的阻塞,進而外周血阻力增加,導致組織水平的氧供應減少,進而可增加不良事件風險。
綜上所述,本研究有助于臨床結合RDW水平及SYNTAX評分更好地預測絕經(jīng)后女性ACS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風險,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對于絕經(jīng)后女性ACS患者應及早評估,給予相應措施降低死亡率。但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單中心、樣本量小,且未進行多次測量RDW,尚需進一步行多中心、大樣本研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