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楊文
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貿(mào)區(qū)醫(yī)院 檢驗科,廣東 深圳 518067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HDP)是妊娠期常見的一種妊娠并發(fā)癥,可表現(xiàn)為高血壓、水腫、昏迷、心腎等重要臟器損害,甚至威脅胎兒及孕婦生命[1]。HDP導致的腎損傷是早產(chǎn)、流產(chǎn)和胎兒死亡的重要因素,故如何進行及時、精準的早期診斷及相關(guān)治療至關(guān)重要[2]。學者稂琳璐[3]指出Cys C與β2-MG能夠有效地反應腎小球濾過率進而敏感地診斷早期腎損傷,故本實驗對68例HDP患者和75例正常妊娠孕婦進行相關(guān)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取本院產(chǎn)科從2018年4月-2019年6月收治的68例HDP患者(實驗組)和75例正常妊娠孕婦(對照組)。實驗組年齡25~38歲,平均(28.86±1.58)歲,孕周為(22.46±1.45)周,其中妊娠期高血壓10例、輕度子癇前期21例、重度子癇前期37例。對照組年齡22~37歲,平均(28.03±1.89)歲,孕周為(22.25±1.39)周。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孕周等資料上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有對比價值。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的診治均符合《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治指南(2015)》[4];均自愿參與實驗且簽署知情同意書;皆為單胎妊娠。排除標準:合并重大心腦血管疾病、原發(fā)性腎損害、原發(fā)性高血壓、糖尿病、炎癥或惡性腫瘤者;參加實驗前服用過影響實驗指標藥物者。本研究已上報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并獲批。
所有患者分別于妊娠20~24周及30~34周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5mL肘靜脈血,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西門子ADVIA1800)檢驗血清Cys C(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正常范圍:0.51~1.09mg/L)、β2-MG(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正常范圍:1.00~3.00mg/L)、BUN(脲酶UV法,正常范圍:1.79~7.14mmol/L)和Cr(氧化酶法,正常范圍:35.0~105.0μmol/L)值,具體操作根據(jù)試劑盒(均為湖南海源醫(y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說明書。
兩組在妊娠20~24周及30~34周血清的Cys C、β2-MG、BUN與Cr值,并進行組間對比。各檢驗值超出正常范圍即為陽性,Cys C或β2-MG為陽性即為血清Cys C與β2-MG聯(lián)合檢測陽性。各生化指標陽性率=各生化指標陽性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運用SPSS 21.0軟件整合資料,計量資料如:Cys C、β2-MG、BUN與Cr等的檢驗值表示為均數(shù)±標準差(),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如:Cys C陽性率、β2-MG陽性率等,表示為例/百分比(n/%),行χ2檢驗。P<0.05則默認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實驗組妊娠30~34周的血清Cys C、β2-MG、BUN與Cr檢驗值均較妊娠20~24周大(P<0.05),而對照組妊娠30~34周與妊娠20~24周組間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實驗組Cys C、β2-MG在妊娠20~24周和妊娠20~24周均大于對照組(P<0.05);在妊娠20~24周時,實驗組BUN與Cr與對照組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而在妊娠30~34周時,實驗組BUN與Cr均大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對比二組血清Cys C、β2-MG、BUN 與Cr 檢驗值()
表1 對比二組血清Cys C、β2-MG、BUN 與Cr 檢驗值()
注:a 與妊娠20~24 周相比,P<0.05;b 與對照組相比,P<0.05。
實驗組妊娠30~34周的血清Cys C、β2-MG、Cys C+β2-MG陽性率均較妊娠20~24周時的對應陽性率大,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實驗組Cys C、β2-MG、Cys C+β2-MG陽性率在妊娠20~24周及30~34周時均較對照組大,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各檢驗指標陽性率[n(%)]
HDP在我國發(fā)病率達9.4%~10.4%,常發(fā)于中晚孕期,因外周小動脈收縮可繼發(fā)以腎臟為代表的重要臟器損害,是致使胎兒及孕婦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5]。目前對于HDP的預防尚無有效的措施,故研究如何及時、精準地進行HDP早期腎損害的診斷與治療迫在眉睫。喻垚等[6]學者指出:BUN和SCr反映腎功能的靈敏度較小,而CysC與β2-MG能夠有效地反應腎小球濾過率進而敏感地診斷早期腎損傷,故本實驗對血清Cys C與β2-MG聯(lián)合檢測在診斷HDP早期腎損傷中的價值進一步研究,結(jié)果如下:實驗組妊娠30~34周的血清Cys C、β2-MG、BUN與Cr檢驗值均較妊娠20~24周大,且實驗組Cys C、β2-MG在妊娠20~24周和30~34周均大于對照組,而在妊娠20~24周時,實驗組BUN與Cr與對照組無差異,說明隨著孕周增加,Cys C、β2-MG、BUN與Cr均增加,但相比BUN與Cr,Cys C、β2-MG在孕中期便能較好地反映腎損傷。Cys C與β2-MG分子量均不大,可由腎小球自由濾過,早期腎損傷時便可引起血中相應物質(zhì)濃度變化[7]。實驗組妊娠30~34周的Cys C、β2-MG、Cys C+β2-MG陽性率均較妊娠20~24周時的對應陽性率大,且實驗組在妊娠20~24周及30~34周的Cys C、β2-MG、Cys C+β2-MG陽性率均較對照組大,而BUN與Cr在不同時期的陽性率組間與組內(nèi)比較均無差異,說明Cys C與β2-MG的靈敏度明顯大于BUN與Cr。BUN與Cr的物質(zhì)代謝不僅與腎功能有關(guān),而且與高蛋白飲食、脂血、溶血等存在較明顯的關(guān)系[8]。而Cys C僅可通過腎小球完全代謝,與高蛋白飲食、脂血、溶血、年齡等無關(guān),且腎小管對其無重吸收過程,故輕微的腎損傷便可引起其在血清的濃度變化,濃度越大,腎功能受損越嚴重[9-11];β2-MG主要有血細胞產(chǎn)生,由腎小球過濾,少量在腎小管中吸收,在沒有合并炎癥、腫瘤等情況下,其對腎損傷的反映也較為靈敏[12-13]。
綜上所述,血清CysC與β2-MG聯(lián)合檢測對診斷HDP早期腎損傷具有較大的診斷價值,可應用于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