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宇 閆詩崎
鄒彬,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砌筑項目優(yōu)勝獎獲得者。他還獲得了“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全國優(yōu)秀農民工”、“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央企楷模”等榮譽?,F(xiàn)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青聯(lián)常委、中國建筑五局總承包公司項目質量總監(jiān)。
鄒彬出生于農村,曾是一名留守兒童,初中輟學,15歲便跟著父母在工地上打雜,逐漸成長為新生代農民工。后因技能突出,被中建五局破格錄取,成為一名項目質量管理員,憑借勤學苦練的過硬本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把泥刀“砌”上世界大舞臺,22歲便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
鄒彬不善言辭,在磚瓦、水泥面前,卻能夠長袖善舞,成為新時代工匠精神的踐行者,走到了人民大會堂。
他苦練內功,致力于打造新時代產業(yè)技術工人的創(chuàng)新平臺。作為“鄒彬勞模和工匠人才創(chuàng)新工作室”領銜人,為多個重點工程項目解決了質量管控難題。
他不忘初心,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作為一名“95后”人大代表,抓住每一次機會為產業(yè)工人發(fā)聲,履行為人民服務的承諾,無愧“央企楷?!?。
鄒彬身上兼具多重身份和光環(huán),讓他備受社會關注,他也始終以一顆赤誠匠心砥礪前行,一步步成長為新時代的“大國工匠”。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鄒彬的成長亦是如此。鄒彬從小就跟隨父親在工地里挑磚,勤勞肯干,從不偷懶。好學的鄒彬借著“打小工”的機會,跟著老師傅們學手藝,吊線、抹灰、找平……他把每道工序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趁師傅們休息的時間不斷練習。兩年堅持下來,他砌的墻橫縱兩向的灰縫都能控制在1厘米的標準以內,磚面清澈不沾水泥,觀感極佳。2014年4月,鄒彬參加了中國建筑五局“超英杯”勞動競賽,一舉奪得砌筑項目青年組第一名。從此,開啟了鄒彬嶄新的人生之路。同年7月,鄒彬代表中國建筑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砌筑項目全國選拔賽,一舉獲得冠軍,成功進入國家集訓隊。
“藝癡者技必良”,“癡”就是專注。集訓中,鄒彬特別用功,早上6點到晚上6點,還有晚飯后的3個小時,他的日程安排總是滿滿當當。從理論知識學習到技能操作訓練,從體能訓練到腦力訓練,每項都有嚴格的時間安排,節(jié)假日也不例外。鄒彬把每天的訓練內容畫成圖紙,訓練時對照圖紙,將一堵墻砌了拆、拆了砌,按照圖紙在尺寸、水平度、垂直度、對齊、細節(jié)等五個方面的要求,反復練習,精益求精。憑著這種不服輸、不放棄的“拼勁”,鄒彬獲得了中國唯一一個參加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的名額,在大賽上獲得優(yōu)勝獎,實現(xiàn)中國在世界技能大賽砌筑組“零”的突破。
這段成功經(jīng)歷又讓鄒彬對工匠精神有了新的認識:干活“一定要堅持自己的標準”。面對紛至而來的諸多榮譽,鄒彬謙虛地說:“我是趕上了好時代,國家大力倡導工匠精神,讓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2020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長沙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會上,鄒彬作為10位發(fā)言代表之一,面對面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了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提出推動農民工轉型為新型建筑產業(yè)工人的建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點評:“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世界技能大賽后,鄒彬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不久,他被中國建筑五局總承包公司破格錄用為一名砌體質量管理員。崗位變了,但力求最好的工匠精神和嚴謹敬業(yè)的工作態(tài)度沒有變。他說:“原來只需要管好自己砌的那面墻就行了,現(xiàn)在要把關整棟樓,把關整個項目工程的砌筑質量?!编u彬覺得自己肩負的責任更大了。
走到哪里,鄒彬就把敬業(yè)奉獻的工匠精神帶到哪里。2018年,鄒彬主動請求加入“精準扶貧首倡地”十八洞村村容村貌提升改造項目建設中,為當?shù)仄鲋硕创錖OGO。鄒彬不僅把這項工作當作一項施工任務,更把它看成是一項政治任務。在沒有接到正式圖紙前,他就提前準備好專用的砌磚和工具,找車拖到了十八洞村。接到正式設計圖后,他馬上在電腦上認真細致地畫圖紙,連續(xù)加班幾個晚上才完成了圖紙。十八洞村LOGO由苗族阿哥阿妹頭像和文字組成,這增加了砌筑的難度,而此時鄒彬又接到去北京開會的通知。為了能完成施工任務又不耽誤去開會,鄒彬從早晨7點一直干到晚上12點半才完成了最后的砌筑和上色任務。目前,這個十八洞村LOGO就矗立在十八洞村精準扶貧展覽室外面。鄒彬用自己的作品將大國工匠的技藝和職業(yè)態(tài)度完美地展現(xiàn)給前來參觀的各地游客。
2021年,鄒彬成為長沙首個片區(qū)整體提質示范項目——洋湖片區(qū)城市環(huán)境整治工程項目的質量總監(jiān)。項目要對片區(qū)內的先導路等20條道路、瀟湘南風光帶等3個風光帶、洋湖景園小區(qū)等3個外立面,進行綜合整治、提質升級。在這里,如何把控好品質,是鄒彬面臨的新挑戰(zhàn)。幾個月的時間里,鄒彬與所在支部黨員積極開展學黨史、見行動活動,組織街道、社區(qū)聯(lián)創(chuàng)聯(lián)建,廣泛征求群眾意見15條,在品質管控方面,堅持較真認真,從源頭上對原材料進行把控,篩選并使用形象優(yōu)質、質量上等、綜合效益高的原材料;改造過程中制作工序樣板,分批定時對所有進場的勞務人員進行質量規(guī)范交底;還成立了有6名成員的品控小組,每天建立質量問題整改銷項表,逐項銷項,保障項目品質。經(jīng)過114天艱苦奮戰(zhàn),實現(xiàn)了20條道路的提質升級,暢通使用,辦成了惠民、利民的好事,滿足了當?shù)厝嗣駥γ篮蒙畹南蛲?/p>
鄒彬作為“鄒彬勞模和工匠人才創(chuàng)新工作室”領銜人,帶領整個團隊為湖南、江西等地多個重點工程項目解決了質量管控難題。2020年,團隊獲得國家專利授權25項,制作樣板156個,講解256次。依托這個工作室,鄒彬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言傳身教,鼓勵工友愛崗敬業(yè),精益求精,掌握實用技能,提高了建設工程品質。
2018年鄒彬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他把自己具有的工匠精神也帶到人大代表的履職過程中,認真參與每一次調研,精心撰寫每一篇建議。
作為一名“95后”人大代表,鄒彬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先后到北京、黑龍江、上海等地,就如何充分發(fā)揮建筑產業(yè)工人的積極性、創(chuàng)新性和創(chuàng)造力進行調研,陸續(xù)提交了關于加強新生代農民工就業(yè)技能培訓、推動農民工向新型建筑產業(yè)工人轉型等10余份建議。此外,鄒彬還參與指導湖南省直、常德、婁底等地舉辦的職業(yè)技能大賽及數(shù)次企業(yè)千人大型觀摩會,幫助公司2萬多名建筑工人提升技能。通過技能培訓、安全培訓、勞動競賽等形式,提升農民工技能,有效助力當?shù)貜凸彤a。
鄒彬最關注的是農民工群體的職業(yè)發(fā)展和權益保護問題。他說:“我來自這個群體,對他們的處境、訴求都非常了解,為他們代言是理所當然的。”工友肖瓊說:“鄒彬這個伢子好咧!當了人大代表后,還特意跑了幾趟我們這,問我們最想對政府說的話!很感謝他,自己做出了一番成績,還不忘我們這些工友,想方設法給我們謀福利。”
2021年全國“兩會”上,鄒彬作為湖南代表團唯一代表走上“代表通道”,講述自己的成長故事以及對工匠精神的理解,呼吁廣大工友干一行、愛一行,成長為大國工匠,為推動農民工向新型建筑產業(yè)工人轉型不斷發(fā)聲。各媒體對此報道3100多篇,其中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中央主流媒體發(fā)稿50多篇,閱讀瀏覽量超1200萬次。
在喜迎建黨百年之際,鄒彬還擔任了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頒獎嘉賓,向政府工作人員、校園學子、農民工友等不同對象宣講自身成長經(jīng)歷和國家針對技能人才、農民工友的福利政策,借助每一次媒體采訪、社會活動的機會,為農民工、產業(yè)工人發(fā)聲。
“干一行,愛一行,把這一行做到極致,這就是我所理解的工匠精神?!睙o論是砌筑一面墻,還是把控工程質量,還是代表群眾建言獻策,鄒彬始終以奔跑者、進取者的姿態(tài),奮斗在新時代的青春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