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鷹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可與眾不同了,他們擁有一塊真正屬于自己的菜園。這是飛鷹小學的傳統(tǒng),因為四年級是隨時可以噴發(fā)的“活火山”!挖土種菜,這引起了全校師生的矚目。
第一次翻土挖地,出人意料的事情發(fā)生了,四年級(1)班紅樹林小組的左又同學挖到了“寶藏”——一只神奇的瓶子,瓶子里竟然藏著一張紙條,同學們算了一下時間,是一封寫于60年前的道歉信,一封丁人杰同學寫給錢大富同學的道歉信。于是,原本只是種菜、寫觀察筆記和作文的比賽又加入了神秘的色彩。因為有了秘密,對孩子們的成長就有了別樣的意義,這是一次精神和情感的歷險,更是一次心靈的考驗。
經(jīng)過孩子們的調(diào)查,得知丁人杰是一位世界知名的環(huán)保專家,60年前畢業(yè)于飛鷹小學,而錢大富竟然是班上錢嘟嘟同學的爺爺,生活在上海近郊的一位老實憨厚的農(nóng)民——種菜高手。同學們尋找到錢大富爺爺之后,把道歉信拿給爺爺看,知道了事情的真相,錢爺爺也原諒了老同學丁人杰。
作為通俗兒童文學,一般“謎底”已經(jīng)揭開了,故事至此,基本上滿足了讀者的好奇心,也得到了比較完滿的結(jié)局。但是,作為純粹的兒童文學,就要在通俗的外殼下進一步挖掘出四年級孩子們“心靈”深處“活火山”的原動力,追求正義——公平公正公開的當面的賠禮道歉。丁人杰正好將要返回母校做一個演講,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但是讓一位著名的科學家為60年前的一件小事道歉,怎么可能?那是何等尷尬的場面,校長絕對不允許這種事情發(fā)生。更令人不安的是,當年錢大富看到了丁人杰做壞事,告到了老師那里,老師為什么不相信他?為什么偏袒丁人杰和冤枉錢大富呢?多種矛盾交織在一起,看似平靜的校園生活下面聚集著巨大的力量——活火山隨時隨刻要噴發(fā)。
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起承轉(zhuǎn)合,人物形象也活脫脫地出現(xiàn)在讀者面前,錢嘟嘟、左又、丁咚、吳佳佳、商芷蘅、趙立昂等都是當下小學生的典型代表,仿佛就生活在我們的左右,雖然性格迥異、愛好不同,但具有一種活潑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更可貴的是他們懂事、多思、聰明、善解人意、榮譽感極強,這種健康“集簇”的少年兒童形象的出現(xiàn),極富現(xiàn)代氣息和青春活力,滌蕩了一段時期以來中國兒童文學形象中的“病態(tài)”和“不足”之癥,令人耳目一新。
故事用幽默風趣、富有現(xiàn)代氣息的語言來寫班主任嚴老師,“她的一雙仿佛具有透視功能的眼睛,從左到右、從右到左、從前到后、從后到前,來來回回掃視著大家。每個人都感到自己的胃抽搐起來了?!弊x到這里,正在上學的孩子們和已經(jīng)畢業(yè)曾經(jīng)上過學的大人,有身臨其境之感,一下回到課堂上,遇到了嚴老師,靈魂都仿佛被看“出竅”了。作為農(nóng)民的錢大富,語言也符合他的身份,他說:“種菜呀,第一個要舍得施肥!土里沒有肥,就像娃娃沒奶喝,那種出來的菜一定像那營養(yǎng)不良的娃娃一樣細胳膊細腿、面黃肌瘦的!”語言形象生動,又很有生活哲理?!皝戆?,來吧,誰怕誰呀!”這樣快節(jié)奏的兒童語言也比比皆是,淺顯直白,具有感染力和煽動性,學習和挑戰(zhàn)自我成長中的孩子們,仿佛是一群戰(zhàn)斗中的勇士,令人拍手稱快。在明快歡樂的語言背后,是以“兒童為本位”的創(chuàng)作觀和“詩性正義”價值觀的潛移默化的流淌。
小說在敘述上體現(xiàn)了無技巧的技巧,在關(guān)鍵時刻敘述人跳出來說“無巧不成書,很多老話為什么會成為老話?就是因為它們一再地被不斷發(fā)生的事實所驗證,它們就變成了類似于真理這樣的東西,就變成千古流傳的老話了?!边@對孩子理解中國語言的表面意義和深刻隱喻有一定的作用,兒童文學這時候很好地實現(xiàn)了教育功能。故事里也埋伏了很多寫作技巧,對學生們的閱讀和寫作起到了很好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