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1日是第18個中國航海日,也是鄭和下西洋618周年紀念日。這天,你——一個對航海充滿向往的孩子,早早地就起床穿上了媽媽送給你的水手服,然后捧起一本關(guān)于鄭和航海的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你多么希望自己也能跟隨航海艦隊,乘坐巨大的寶船,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前行。
迷迷糊糊中,你聽到有人在跟你說話。當你睜開眼睛時,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穿越到了明朝,還成了鄭和使團中的一員。一想到史書中記載的古代航?!昂诳萍肌奔磳⒄宫F(xiàn)在自己面前,你就興奮不已。
乘風(fēng)遠航吧
你站在甲板上,眼前上百艘巨大的寶船密密麻麻地鋪滿了整片海面。此時正值冬季,東北季風(fēng)吹得船帆獵獵作響。這是最適合出行的時節(jié)——在冬春季節(jié)利用東北季風(fēng)順風(fēng)南下,然后西出印度洋;等到夏季時,再乘西南季風(fēng)東歸北返。駕馭風(fēng),是開啟海上航行的必備技能。
順風(fēng)航行固然愜意,可還是會遇到逆風(fēng)前行的情況。這不,船剛駛出不遠,便遇上了逆風(fēng)。于是,船員們開始通過操縱一種叫風(fēng)帆腳索的裝置來變換帆角,同時,指揮船只航行的火長發(fā)出一聲命令:“調(diào)整尾舵和披水板!之字形前進!”
這便是你遇見的第一種航?!昂诳萍肌薄骘L(fēng)駛帆術(shù),通過巧妙地變換船帆和風(fēng)向之間的角度,從而確保船只可以在逆風(fēng)中前行。在船員們的通力合作下,大船緩緩前行,陸地漸漸遠去。慢慢地,你的視線中只有一片茫茫的海面。你的海上旅行正式開始了。
航海圖
火長站在船頭,手里緊緊地攥著一卷圖冊,那似乎是一件十分貴重的寶物。在你的懇求下,火長終于讓你見到了圖冊的真面目。
原來,在這本被稱為航海圖的圖冊上,標注著海岸線、離岸島嶼、礁石、淺灘、海灣、港口、江河口,以及陸地上可以用作航標的人文地物;此外,還繪有航線,并注明了航向、方位、航程等,有的地方甚至還標記了航道水深以及航行中的注意事項。
測深辨位
接下來,火長決定向你展示如何通過航海圖辨別方位。只見他將一個尾端吊著鉛錘的繩索丟入水中,等鉛錘沉底后,他一邊收繩,一邊用雙臂測量沉入水中的繩索的長度。等到鉛錘出水后,火長又細細端詳起其底部來——鉛錘的底部有凹陷,凹陷里事先被填上了能粘帶海底泥沙的油脂。結(jié)合海水深度及海底地表土質(zhì),火長就能大致判斷航船此時所處的位置了。
片刻之后,火長指著航海圖上的一個位置,胸有成竹地說道:“我們現(xiàn)在應(yīng)該是在這里。你看,船周圍一共有7座山,我剛剛測出水深為7托(雙臂展開的長度即為1托),而同時符合海底泥多沙少的標注地點只有這里??催@路線,我們應(yīng)該在不久之后就要轉(zhuǎn)向了?!?/p>
過洋牽星
事實果真如此,不一會兒,船便轉(zhuǎn)向駛?cè)肓恕拔餮蟆保船F(xiàn)在的印度洋)海域。等到夜幕降臨時,火長又準備向你展示他的看家絕學(xué)“過洋牽星術(shù)”。
火長拿出了一套共有12塊正方形的木板,每一塊板上都標有刻度,最大的一塊邊長為“十二指”(一指約為2厘米),最小的一塊邊長為“一指”。接著,火長眺望夜空,選定了北辰星(即北極星)作為目標。然后,他將一根繩子穿在一塊牽星板的中心,并把繩子拉直靠至眼前。見你一臉茫然,他說道:“注意嘍,要想確定位置,接下來的每一個步驟都很關(guān)鍵。首先,牽星板要和海面保持垂直;其次,牽星板的下沿要和海平面齊平;最后,看一看牽星板的上沿是不是剛好與北辰星重合,如果不是,就要更換一塊牽星板。”
在換了幾塊牽星板后,火長最終確定此時北辰星的高度“指數(shù)”為“四指”?;痖L以航海圖上記載的“過洋牽星圖”為依據(jù),參考圖上標注的星辰高度,略加思索后說道:“我已經(jīng)確定我們現(xiàn)在的位置了。”
流木法測船速
這次,火長并沒有直接告訴你目前航船所處的具體位置,而是不緊不慢地又拿出了一塊木片和一個沙漏。他先將木片從船頭拋下,再立即向船尾跑去。然后,他一邊跑一邊關(guān)注木片漂動的情況,并始終保持與木片相同的速度。在木片到達船尾的同時,火長也到達了船尾,并結(jié)束了計時。隨后,火長面帶微笑地朝你走了過來:“一炷香的時間后,我們就會到達古里國(今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的科澤科德一帶)?!?/p>
大約半個小時后,燈火通明的海岸線出現(xiàn)在你的眼前,航船真的到了古里國!這時,火長解釋說,由于他剛才跑步的速度和木片漂動的速度一致,在知道船身長度和從船頭跑到船尾的時間后,便可輕而易舉地測出船速。
你內(nèi)心對火長滿是崇拜,并對接下來的旅程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