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健松,羅嘉慧,李康艷,鐘雨詩
(1.廣東茂名幼兒師范??茖W(xué)校 理學(xué)院,廣東 茂名 525000;2.嶺南師范學(xué)院 化學(xué)化工學(xué)院,廣東 湛江 524048)
堿式硫酸鎂晶須是一種重要的功能材料[1-4]。對于在實驗室制備多種晶須,各種方法都比較成熟[5-10]。但是很多實驗室方法存在不能進行大規(guī)模生產(chǎn),或者方法根本就不能面向?qū)嶋H的生產(chǎn)應(yīng)用。文章采取湛江雷州鹽場苦鹵鎂資源作為生產(chǎn)原材料,氫氧化鈉和硫酸鈉組成的混合液作沉淀劑,利用太陽能(風(fēng)能)照射蒸發(fā)水分析晶生產(chǎn)堿式硫酸鎂晶須,對科學(xué)利用太陽能有一定的開創(chuàng)性。雷州苦鹵鎂資源廢液一直沒得到科學(xué)利用,探索如何將其合理利用,使其作為生產(chǎn)鎂類晶須的原材料,對實現(xiàn)變廢為寶具有積極意義。堿式硫酸鎂晶須是具有一定長徑比(比值一般不小于10)的纖維材料,晶體結(jié)構(gòu)比較完整,晶體缺陷少,強度和模量接近其完整晶體材料的理論值,是一種環(huán)保、性能優(yōu)異的無機補強增韌劑。同時,堿式硫酸鎂晶須還是制備氧化鎂和氫氧化鎂晶須的重要中間體。利用太陽能和自然風(fēng)的方法制備目前還未檢索到相關(guān)報道,利用太陽能(和風(fēng)能)制備堿式硫酸鎂晶須具有能耗低、成本低、制備流程簡便的優(yōu)點。文章探索利用太陽能蒸發(fā)的手段制備堿式硫酸鎂晶須,得到較優(yōu)的太陽照射時間、沉淀劑濃度等各種制備參數(shù),這些參數(shù)可為下一步小試提供理論依據(jù)。
分析純NaOH和Na2SO4(均為廣州化學(xué)試劑廠生產(chǎn))。塑料盤(直徑為80 cm,圓底);掃描電鏡(HITACHI S-4800,日本);X射線衍射儀(D/Max-3C型,日本日立);元素分析儀器之一是(ULTIMA型,法國JY公司,非金屬元素類型),元素分析儀器之二(PE2400 SeriesⅡ CHNS/O,金屬類型元素,美國);熱分析儀器是采用 TG-DTA320 (Seikoinstruments),N2氣氛,溫度范圍:50 ℃~1 030 ℃,升溫速率10 ℃/min。
堿式硫酸鎂晶須樣品制備過程如下:
(1)配制NaOH/Na2SO4混合液。其中,NaOH濃度為0.20 mol/L,Na2SO4濃度為1.2 mol/L。
表1列出了雷州苦鹵主要離子組分分析結(jié)果(Na+、K+對晶須的生長無影響,它們的濃度未列表1中)。
表1 雷州苦鹵主要離子組分Tab.1 Main ionic components of Leizhou bittern mol·L-1
2.2.1 太陽照射時間對晶須的影響
保持加入的NaOH/Na2SO4混合液體積2.5 L不變(各組分的濃度也不變,即在這混合液中NaOH濃度為0.20 mol/L,Na2SO4濃度為1.2 mol/L),考察太陽照射時間對晶須的(分散性、長徑比、晶須質(zhì)量分?jǐn)?shù)(也即)晶須比率)影響。表2列出了晶須比率隨照射時間的變化情況,表2中晶須比率在掃描電鏡下估算。
表2 太陽照射時間對晶須比率的影響Tab.2 Effect of solar irradiation time on whisker ratio
從表2可知,太陽照射時間180 h是最優(yōu)的,延長照射時間無意義。圖1列出了三個不同時間樣品的SEM圖,圖1中的a、b、c反應(yīng)時間分別為60 h、140 h、180 h樣品的SEM圖。圖1(a)表明樣品均為絲帶狀,還不具晶須狀;圖1(b)表明樣品大部分(約60%)呈晶須狀,小部分(40%)為顆粒狀,晶須表面光滑且無明顯雜質(zhì)沾染,長徑比大于10,分散性一般。圖1(c)表明樣品全部呈晶須狀,晶須表面光滑,純度高且無明顯雜質(zhì)沾染,長徑比大于10,分散性好,表明照射最優(yōu)時間為180 h。
圖1 樣品的SEM圖(a、b、c分別為反應(yīng)60 h、140 h、180 h對應(yīng)的樣品)Fig.1 SEM image of the sample (a,b and c are the samples corresponding to reaction for 60 h,140 h and 180 h respectively)
圖2是樣品(c)的XRD衍射圖,如圖2所示,樣品的特征衍射峰(201)、(202)、(203)、(714)等都比較尖銳,根據(jù)標(biāo)準(zhǔn)衍射(JCPDF-861322),可確定樣品(c)是堿式硫酸鎂。經(jīng)熱分析和元素分析,可知其化學(xué)式為5Mg(OH)2·MgSO4·3H2O。又經(jīng)定量化學(xué)式分析,可知其純度為96.61%(達(dá)到阻燃要求的純度)。
圖2 樣品(c)的XRD衍射圖Fig.2 XRD diffraction pattern of sample(c)
2.2.2 加入NaOH/Na2SO4混合液體積對晶須影響
保持其它條件不變,考察加入的NaOH/Na2SO4混合液體積對晶須品質(zhì)的影響。表3列出晶須比率隨NaOH/Na2SO4混合液體積的變化情況,表3列出的晶須比率在掃描電鏡下估算。
表3 加入的NaOH/Na2SO4混合液體積對晶須比率的影響Tab.3 Effect of volume of NaOH/Na2SO4 mixture on whisker ratio
從表3可知,加入NaOH/Na2SO4混合液最優(yōu)體積是2.5 L(苦鹵體積為10.0 L)。圖3列出了3個不同的混合堿體積得到樣品的SEM圖,圖3中(d)、(e)、(f)對應(yīng)堿的體積分別為0.5 L、1.5 L、3.0 L對應(yīng)的樣品的SEM圖。從圖3可見,樣品(d)沒有晶須生成;樣品(e)約0.5%為晶須狀;樣品(f)僅有15%為晶須;當(dāng)加入NaOH/Na2SO4混合液體積為2.5 L時得到的樣品是圖1中的樣品(c),即樣品全部為晶須(由于在圖上中已經(jīng)將最好的樣品(c)列出,因此在圖2中不再插入樣品(c)的SEM圖)。因此可知NaOH/Na2SO4混合液最優(yōu)加入體積是2.5 L,低于或高于這個體積都是不理想的。
圖3 樣品的SEM圖(d、e、f分別為反應(yīng)0.5 L、1.0 L、3.0 L對應(yīng)的樣品)Fig.3 SEM image(d,e and f are samples corresponding to reaction for 0.5 L,1.0 L and 3.0 L respectively
2.2.3 堿式硫酸鎂晶須生長基元的指認(rèn)
根據(jù)文獻[11]的方法,將樣品c晶須生長液pH值隨時間變化的函數(shù)關(guān)系(通過matlab程序)作傅里葉變換并作圖,得圖4。
圖4 傅里葉變換譜線圖Fig.4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um
2.2.4 太陽光熱利用討論
此前,從苦鹵中制備堿式硫酸鎂晶須主要是利用電能、天然氣燃燒放出的熱能,至今沒有檢索到利用太陽光熱作為熱源的,文章合理地利用太陽光熱作為熱源,成功制備了堿式硫酸鎂晶須,有效節(jié)約成本,且生產(chǎn)工藝簡單可行。太陽能作為天賦能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我國太陽能資源十分豐富,具有大規(guī)模開發(fā)利用太陽能的資源潛力。近年來,國家扶持太陽能光熱利用力度不斷加大,先后啟動實施太陽能光伏發(fā)電項目特許權(quán)招標(biāo)、太陽示范工程,制定出臺太陽能利用優(yōu)惠政策和分布式光伏發(fā)電財政補貼政策等。因此,在不久的將來,利用太陽能從苦鹵中提取各種工能材料將成為必然。
利用雷州鹽場苦鹵為原料,NaOH/Na2SO4混合液為沉淀劑,科學(xué)利用太陽能為熱源成功制備了堿式硫酸鎂晶須,生產(chǎn)成本低,化學(xué)工藝簡單可行。用正交法試驗了最優(yōu)加入NaOH/Na2SO4混合液體積是2.5 L,最優(yōu)太陽照射時間是180 h,這些制備參數(shù)可為下一步從苦鹵中提取堿式硫酸鎂晶須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