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露聲音的宮殿君
瓊臺玉館照青紅,夢斷思陵檜柏風……故宮給我們的印象一定是恢弘壯麗的,也一定是“紅墻黃瓦”的!
紅色的墻壁和黃色的屋頂,是故宮眾多大殿的標配,就好像咱們中國人最愛的一道家常名菜——番茄炒雞蛋!為什么明清皇帝搞裝修,獨愛“這道菜”呢?這可不僅僅是為了好看,其中的“名堂”大了去了!
首先,在明清皇帝們看來,紅色是生命的代表,自古以來就在圖騰中體現(xiàn)出血和生命,山頂洞人習慣在逝去的人身邊撒上赤鐵礦粉末,活著的山頂洞人則會把貝殼和獸牙染紅戴身上。
其次,火和太陽也體現(xiàn)為紅色,代表光明和力量。
再者,紅色是權(quán)力的象征?!短接[》引《穀梁傳》是這樣說的:“天子丹,諸侯黝,大夫蒼。”這里的“丹”就是紅色。
故宮可不是第一個被漆紅的皇宮。有史可考,最早在周代,人們在修建宮殿建筑時就開始用上了紅漆。后來的漢長樂宮、未央宮,唐大明宮、興慶宮等都延續(xù)了這一傳統(tǒng)。故宮紫禁城作為最年輕的“宮中小輩”,其實是在效仿祖風。
其實,紅色受中國人喜歡不僅僅體現(xiàn)在天子,更體現(xiàn)在民間。老百姓眼中的紅色,歷來都意味著喜慶吉祥,每逢過年,家家戶戶無不是大紅燈籠高高掛,穿得也是紅紅火火!
說完了墻壁的紅,再來說說屋頂?shù)狞S。
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黃色是至尊的象征,是皇帝的特權(quán),黃色的衣服又稱龍袍,只有天子能穿,其他人穿了可是重罪。而黃色琉璃瓦,在明清時自然也是皇家專用瓦。
在《清式營造則例》里就規(guī)定:琉璃瓦的顏色很多,但以黃、綠二色為最基本。黃色主要是皇帝宮殿和廟宇所用,而綠色主要用于王府。
此外,黑、紫、藍、紅等顏色多用于離宮別館。
其實在中國文化中,顏色不僅僅是“顏色”,它往往被貼上很多神秘的標簽,最常見的,就是把紅、黑、黃、青、白五色,和陰陽五行、東西南北中五方聯(lián)系在一起,搞一些配對。基本形式如下:
紅色是火,代表南方。
黑色是水,代表北方。
黃色是土,代表中央。
青色是木,代表東方。
白色是金,代表西方。
顯而易見,最中央的黃色之“土”,就代表了皇帝和政權(quán)。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金木水火土不是“死”的五種東西,它們就像五個人,會“談戀愛”,也會“拉仇恨”。
比如水和木“愛”得死去活來,木頭得到了水的滋養(yǎng),長得又高又壯;相反,木和土就不對付,因為樹木會把土踩在腳下,二者就跟仇人一樣,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五行相生相克”。
故宮的紅黃配色之謎也和“五行”的愛恨情仇有關(guān),紅色代表火,黃色是土,火和土剛好就像“戀人”一樣“濃情蜜意”——土經(jīng)過火的淬煉,越燒越堅硬,可以變成牢固的磚、瓦,也可以變成美麗的陶器、瓷器,可以說,火真正是把土化腐朽為神奇了。
故宮里,紅色的宮墻和柱子“燒著”黃瓦的屋頂,這“紅火”燒得越旺,“黃土”象征的帝王們也就越旺,國家的政權(quán)也就越穩(wěn)固。
從審美的角度而言,大紅色的墻壁和柱子、黃色的屋脊與青綠色的彩畫都很是搭配??粗@樣的配色,不得不佩服宮里的“色彩搭配師”們的智慧?!胺殉措u蛋”讓故宮有了一種吉祥、美好之感,視覺上非常舒服,讓中國紅在世界的東方閃耀出最獨特的魅力。
趙燕 薦自《這里是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