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彭孫貽的遺民心態(tài)與詩歌創(chuàng)作

        2022-04-07 03:59:03白雪皎
        華中學(xué)術(shù) 2022年4期
        關(guān)鍵詞:上海

        白雪皎

        (首都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北京,100089)

        彭孫貽(1615—1673)是明末清初的詩人與學(xué)者。明貢生,與同邑吳蕃昌創(chuàng)瞻社,為名流所重,時(shí)稱“武原二仲”。痛父殉國難,蔬食布衣二十余年,尚氣節(jié),終身不仕清。能詩善畫,有文名,邑中碑銘記頌多出其手。明亡后,杜門不出,留心史事。彭孫貽著作頗豐,詩歌存7500余首,詞230余首,另有著作十余種?!锻砬绾m詩匯》謂其詩:“沉壯郁勃,七言古間作初唐體,律詩亦偶涉宋法。”[1]彭孫貽自幼聰穎,博聞強(qiáng)記,王士禎《彭孫貽傳》記載:“幼穎異于書,一覽輒記,與兄孫求有機(jī)云之譽(yù),公博聞才辨,五試咸冠軍,以是名噪?!盵2]崇禎十五年,彭孫貽28歲時(shí)參加鄉(xiāng)試,但以病報(bào)罷,未能終場,次年,以明經(jīng)首拔兩浙。彭孫貽參加鄉(xiāng)試時(shí)得到陳子龍的賞識,并感知遇之恩,遂稱于門下。青年時(shí)期,彭孫貽和當(dāng)時(shí)的文人一樣希望通過科舉入仕,建功立業(yè)。但是隨著明王朝的土崩瓦解,其人生道路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轉(zhuǎn)變。父親殉國,親人罹難,華屋山丘的人生轉(zhuǎn)變帶給他劇烈的悲痛,他的詩歌是其悲苦人生的真實(shí)寫照。

        一、鴻鵠之志與命運(yùn)憂懼

        明末農(nóng)民起義爆發(fā),清軍侵?jǐn)_,內(nèi)憂外患之下,腐朽的明王朝搖搖欲墜,文人志士開始為挽救明王朝的統(tǒng)治危機(jī)而出謀劃策。馬積高指出:“在晚明,以東林黨人為代表的一些關(guān)心國家命運(yùn)的人已企圖用程朱理學(xué)來修正王學(xué),把強(qiáng)調(diào)道德實(shí)踐和注重經(jīng)世致用作為治學(xué)的指導(dǎo)思想?!盵3]憂國憂民的士人對王陽明后學(xué)的空談?wù)`國產(chǎn)生不滿,大力疾呼“經(jīng)世致用”,陳子龍就是其中一位代表,他認(rèn)為:“君子之學(xué),貴于識時(shí);時(shí)之所急,務(wù)之恐后?!彼麄兿Mㄟ^經(jīng)世致用之學(xué)挽救明王朝的統(tǒng)治危機(jī)。

        作為陳子龍的弟子,彭孫貽深受其思想的影響,年少時(shí)懷有經(jīng)世之志。徐盛全《孝介先生傳》記載:“先生明達(dá)剛果,少有經(jīng)世之志。大而國家治亂,細(xì)至里巷利弊,無不洞若觀火,處置纖悉俱盡?!盵4]彭孫貽的祖、父輩在明朝皆官列高位,父親教導(dǎo)其讀經(jīng)世之書,期望他能為國效力,這些都深刻影響了他的人生。

        彭孫貽年少時(shí)作《古詩》云:“鴻鵠志萬里,振翮摩蒼天。徘徊在霄漢,俯視六合間。稻粱豈不營,烏能入虞樊。朝啄蒼梧粟,夕飲華池巔。孤尚自有托,饑渴何足患?翩翩華堂燕,乃巢檐幕端。細(xì)娛足媮樂,廣廈非所安。”[5]詩人通過鴻鵠與堂燕的對比,抒發(fā)了自己的高遠(yuǎn)志向。詩人年少時(shí)亦充滿豪俠意氣,“少年重意氣,結(jié)客長安陌。千金買寶劍,燦若芙蓉色。相逢豪俠友,脫贈無所惜。烽火連朔方,羽書蔽白日。壯心縱橫起,結(jié)束吳鉤出。焉能老牖下,腰鐮事阡陌”[6]。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少年時(shí)俠肝義膽,意氣風(fēng)發(fā),渴望為國效力,建功立業(yè)的愿望。

        但是,隨著李自成率領(lǐng)的農(nóng)民軍逐步壯大與清軍的不斷入侵,朝廷形勢急劇惡化,彭孫貽對未知的命運(yùn)產(chǎn)生了深重憂慮,筆下常常流露出對人生的思考。“蟪蛄鳴桑條,焉知春與秋。浮萍泛大海,莫定東西流。人生非不朽,修短焉可謀?奄忽謝朝露,白骨歸山邱。生時(shí)長氣盛,泯沒委道周。萬物信所化,蚓蟻嘬王侯。朂哉保令德,千載長悠悠?!盵7]詩人如魏晉人士一樣,在動(dòng)蕩的時(shí)局中產(chǎn)生了對生命的憂懼,感受到生命的漂浮不定。生命如同朝露,瞬間化為虛無,白骨終歸山丘,化為泥土,建功立業(yè)的王侯最終埋葬青山,為蟻所噬。面對漂浮不定的命運(yùn),詩人常常借酒消愁,“明日未可卜,不飲當(dāng)何時(shí)?回樽酌美酒,自勸玳瑁卮。二八理朱粒,逸態(tài)世所稀。高音動(dòng)中曲,欲言難致辭。同聲意相悅,情諧心自知。為歡浩無方,顧景惜若悲。人生鮮百歲,憂樂常互俱。歡娛不宿昔,零落在須臾。無為感窮達(dá),刺促日摧眉”[8]。人生短暫,福禍無常,詩人只能通過飲酒來消解對未知人生的惆悵與迷惘。

        面對日益衰頹的明王朝,詩人早年的鴻鵠之志轉(zhuǎn)化為對人生修短的思考和對未知命運(yùn)的惆悵,心中的經(jīng)世報(bào)國之志逐漸幻滅,對未來漂泊的命運(yùn)感到不安。

        二、家國之痛與失志之悲

        明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破京城,五月清軍入關(guān),順治二年清軍南下,四月清兵屠揚(yáng)州,史稱“揚(yáng)州十日”。五月,清兵攻占南京,六月,清兵下蘇、杭,命降將金聲桓取江西。順治三年十月,金聲桓破贛州,平定江西。國變的劇烈動(dòng)蕩給彭孫貽的家族帶來深重的災(zāi)難,多位親人在戰(zhàn)亂中喪生,詩人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

        隨著戰(zhàn)火不斷擴(kuò)大,詩人憂愁萬分,夜不能寐?!陡星锸住?三)云:“愁人夜不寐,仰觀天宇澄。明月出東井,河漢直如繩。秀葽鳴草間,寒露凄既凝。歲暮換衣帶,蘿薜誰為盛。明發(fā)志遠(yuǎn)游,駑馬不可乘。黃塵蔽天地,山川變丘陵。孤鴻棲朔風(fēng),賤子懷履冰。起問夜何其,鳴者乃宵蠅?!盵9]山河破碎,黃塵漫天,詩人感到人生如同孤鴻無所歸依。

        三月十九日,莊烈帝朱由檢在北京煤山自縊,舉國皆哀,《甲申夏五聞大行挽詞八首》(一)寫道:“百六乾坤血戰(zhàn)年,驚看北極震幽燕。風(fēng)雷晦冥媧皇冢,神鼎沉淪泗水煙??c素萬方同野哭,英靈九廟正孤懸。遠(yuǎn)人空有敷天恨,淚盡田橫海島邊。”[10]縞素千里,萬方同哭,詩中寫出彭孫貽聽聞崇禎帝自縊后的沉痛心情。

        順治三年三月,清軍攻克浙東,兵臨浙西,戰(zhàn)亂中傷亡百姓不可勝數(shù)?!杜韺O貽傳》記載:“嘉興亦以倡義拒守,盡遭屠戮,太仆兄上海公及子弟四五人同日罹害?!盵11]彭孫貽的家族遭逢巨大災(zāi)難,其伯父、族弟幾人接連喪生。

        《哭伯父孝起徵君八首》(一)

        朝野傷心萬事違,茫茫天地竟誰依。生當(dāng)全盛真天子,死亦先朝老布衣。忌日止知?jiǎng)⑹吓D,秋嘗應(yīng)奠首山薇。秦溪橋畔鵂鹠語,櫪馬驚嘶隕少微。[12]

        《哭子羽弟四首》(一)

        翩翩公子有佳名,羨爾才華獨(dú)老成。閉戶經(jīng)年添茂草,看花三月惜流鶯。誰家王謝多昆季,此日塤篪即友生。不畏干戈催永訣,可能妝汝淚縱橫。[13]

        《哭伯父上海令公八首》(一)

        箕尾中宵夜有光,一時(shí)有道痛云亡。名流嘆息文章盡,小吏憂危鬢發(fā)蒼。未及遺編成正史,空馀解組報(bào)先皇。陶公歸后田園廢,慚愧成都八百桑。[14]

        面對國破家亡,彭孫貽承受著失去多位親人的巨大悲痛。而此時(shí),其父正任江西左布政使分守嶺北,同楊廷麟、萬元吉一同駐守贛州。徐盛全撰《孝介先生傳》記載:“甲申、乙酉之變,太仆以江西左布政使分守嶺北,駐贛州。時(shí)南京已陷,閩粵各有所立,不能相協(xié),遂相繼淪陷。太仆猶與太學(xué)士楊公廷麟督師,兵部侍郎萬公元吉協(xié)守贛以圖恢復(fù),城孤援絕,血戰(zhàn)逾年,卒不守。太仆與楊萬二公及文武將佐寓公辟士同日盡節(jié),無一人自屈者?!盵15]清兵陷贛州,彭孫貽之父彭期生與楊廷麟、萬元吉在贛州殊死抵抗,孤援絕戰(zhàn),以身殉國。戰(zhàn)火之中道路阻絕,其父以身殉國的消息并未及時(shí)到達(dá)家中,他冒著烽火入贛尋父?!吨匦拚憬ㄖ靖濉酚涊d:“贛州之變,聞降將金聲桓復(fù)反江西,道路阻絕,冒鋒鏑入贛,沿途物色,遭故部曲于道,始悉父盡節(jié)于章貢臺。至其地,遍歷榛莽而遺骨渺然。上下贛江,遠(yuǎn)涉長沙,尋故吏楊大器,又不遇。而人言藉藉,有謂期生逾嶺去粵西者。是時(shí),狐鳴魚帛,所在假托,禍機(jī)不測。孫貽乃詭為得骸,招魂臺上東歸。”[16]詩人冒鏑入贛,遠(yuǎn)赴他鄉(xiāng),到達(dá)其父盡節(jié)之地章貢臺,然而卻未找到父親遺骨,不得不刻木為骸,招魂東歸。在途中拜訪友人時(shí),共談家事,潸然淚下,《螺川晤黃交侯共談家難感憤書懷》云:“哀鴻斷處入江鄉(xiāng),再世論交款語長。一慟君親同涕淚,十年生死各凄涼。虔中南去桄榔暗,吉水西風(fēng)橘柚香。嗚咽相逢重賦別,云山渺渺路蒼蒼?!盵17]哀鴻聲斷,詩人與友再論世事,君親之痛,涕淚俱下,十年生死各凄涼,寫出喪失親人的無限悲涼。自此以后,詩人與世隔絕,隱居著述,《孝介先生傳》載:“先生素衣蔬食二十余年,恒若苫塊,不交人事,每從緇流羽士吟嘯野寺荒苑間,或獨(dú)行海上,浩歌激烈與朝夕互答,或獨(dú)立書空咄咄,或中夜揮杯痛哭……”[18]在極大的痛苦中,詩人只能獨(dú)行海上與潮汐作答,或中夜揮杯痛哭來排解內(nèi)心的悲痛。

        國破家亡伴隨著無人話凄涼的孤獨(dú)與沉重的失志之悲,《甬東鄔尺非見訪海上賦贈》中寫道:“臥病經(jīng)旬草正青,故人何意慰飄零。天涯生死知交盡,夜半悲歌醉眼醒。風(fēng)過赭山潮漠漠,江流甬口兩冥冥。憑欄共話凄涼事,燭灺紛紛下亂螢?!盵19]詩人在病中感嘆故人漸少,生死之交四散零落,此時(shí)只能與舊友憑欄共話往事。面對家國破碎、生不逢時(shí)的痛苦,詩人只能借酒消愁?!恫伙嫛?一)寫道:“飲酒以為歡,乃以益我愁。白露感素序,鳴飆忽已秋。頹齡焉可制,壯士成荒丘。霜雪何其多,古草榮陌頭。臨觴發(fā)浩歌,沉痛無良謀。年歲不我與,朱顏須臾留。千金餌落魄,缺釰悲無讎。棄此杯中物,萱亦助人憂?!盵20]時(shí)序更迭,壯志難酬,詩人只能在時(shí)光的流逝中感嘆人生的悲哀?!恫伙嫛?二)寫道:“良朋為我言,胡為愁不寐。酒國無圣賢,四時(shí)自成歲。欣然往從之,百杯不得醉。夫子何其愚,醇醪養(yǎng)無累。黃檗心不聰,抱苦自云智。憂生止蓼蟲,含辛本其嗜。良酒非黃虞,焉能藥悲恚。去年秫田荒,不了曲糵事。吾臥吾敝廬,雞棲不得志?!盵21]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心感悲悶,只能通過醉酒來消解人生的苦痛,抒發(fā)了獨(dú)臥敝廬,人生不得志的憂愁。

        在歷史的巨大變革中,詩人承受了家國破碎的深重悲痛,伴隨著悲痛的還有“欲言無予和”的孤獨(dú)與凄涼,時(shí)光流逝中充滿人生不得志的惆悵,詩人只能獨(dú)臥敝廬,借酒消愁,少年的鴻鵠之志化為灰燼,“有志不獲騁”的悲慨常常伴隨著他,使其在隱居的生活中亦充滿悲憤、惆悵與愧疚。

        三、窮達(dá)糾葛與躬耕安志

        面對歷史的巨變與國破家亡的悲痛,一批愛國志士,懷著對舊朝的忠貞,選擇了歸隱,但是他們面對生活,內(nèi)心依然經(jīng)歷了種種矛盾與糾葛。仕是求生的手段,隱則與貧賤為伴,面對難以維持的生計(jì),他們的人生將何去何從?這是擺在每一位遺民面前的問題。

        選擇了歸隱也就選擇了與貧窮為伴,清初遺民普遍經(jīng)受了貧病交織的人生考驗(yàn),王夫之《初度口占》云:“橫風(fēng)斜雨掠荒丘,十五年來老楚囚。垂死病中魂一縷,迷離唯記漢家秋?!盵22]詩中寫出王夫之在病中的孤獨(dú)凄苦與對故國的哀思。黃宗羲《山居雜詠》寫道:“鋒鏑牢囚取次過,依然不廢我弦歌。死猶未肯輸心去,貧亦其能奈我何?廿兩棉花裝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鍋。一冬也是堂堂地,豈信人間勝著多?!盵23]從詩中可以看出黃宗羲在艱難生活中的高潔之志,即使在貧苦與疾病的困擾中,他們依然誓不仕清,不做貳臣,堅(jiān)守著對故國的忠貞。

        彭孫貽的隱居經(jīng)歷具有清初隱逸詩人的典型代表性。其內(nèi)心經(jīng)歷了多次的掙扎,面對貧苦的生活,面對妻兒與老母,他常常感到愧疚與自責(zé),其早年的經(jīng)世之志亦常常敲打著心靈,人生理想破滅,生活艱難困苦,內(nèi)心時(shí)常充滿沖突與矛盾?!陡星锸住?九)中寫道:“不與物偃仰,猶以勞我身。無衣屢貿(mào)絲,拾火一負(fù)薪。麻鞋恥干謁,柴車非可巾。胡為曳毛褐,九頓丞相茵。不忍為此態(tài),洧盤有隱鱗。飛為九垓雨,隱亦三江春?!盵24]面對山河的變故,詩人寧可固守貧窮,亦不會隨波逐流,在賣絲、拾柴中過著貧苦的生活。詩人在隱逸生活中漸漸看淡了身外之榮,《感秋十二首》(十二)云:“意靜不役夢,形累勞吾生。鹿冢可與游,荷蓑?qū)嫽蛐?。忘歡樂乃足,外物斯身榮。何用同君婦,感此蟪蛄鳴。高掩兩荊扉,素書可移情。慮澹絕百憂,群動(dòng)自相攖。所不懌然者,一杯千載名?!盵25]詩人悟出“形累勞吾生”,感嘆自己為形所累并獲得釋然,高掩荊扉,素書移情,從而放棄功名,希望在隱居讀書中獲得人生的快樂。

        但是,面對現(xiàn)實(shí)生活的艱辛,詩人常常陷入有志難伸的悲憤。詩人在《歲暮三首》(一)寫道:“短褐謀卒歲,北風(fēng)雨流離。舟舟窮令節(jié),四序苦易馳。室戶共熏鼠,雞棲同伏雌。雖捫吾舌存,不敢更鳴悲。買馬千黃金,買士五羊皮?!盵26]《歲暮三首》(二)寫道:“瓶粟言既罄,南山多蕨薇。薇蕨亦長甘,稻梁始高飛。駑馬飽棧豆,賢豪長苦饑。蹲鴟喜云熟,貂破芰為衣。君子疾無名,誰能貴知希?!盵27]歲暮瓶中無粟,以蕨薇為食,以芰為衣,在無衣無食的生活中,詩人更加感到生活的辛酸與悲苦。國難帶給他的不僅是家破人亡的悲痛,還有生存的艱辛。逝者埋忠骨,而生者要面對的是艱難的人生,忠孝節(jié)義的觀念使其不會走上背叛明朝的道路,隱居山中又有著有志難伸的憤懣與貧病交織的痛苦,儒士之高潔之志使其恥于干謁,這時(shí)活著成為比死更難的課題。面對貧苦的生活,詩人再次陷入矛盾與痛苦中,《歲暮三首》(三)寫道:“鷙鳥必待秋,毛骨非不歷。傖父賦言工,亦既窮年歲。丘中不材木,乃甘老棄置。棄置何足悲,苦瓜抱壺墜。富貴吾自有,聊以安憔悴。帚敝不掃門,浸滅懷中刺。”[28]詩人感慨自己懷才不遇,接著又安慰自己不必為棄置而悲苦,用曾經(jīng)的富貴來慰藉今日的憂愁,轉(zhuǎn)而又陷入悲憤之中,心中的刺痛依然難以消解??梢娫娙说男睦矶窢?,他不斷地安慰自己達(dá)到內(nèi)心的和解,然而又不斷陷入愁苦的情緒之中,這種反復(fù)的矛盾心理正是詩人內(nèi)心掙扎的反映。

        詩人經(jīng)歷了多次內(nèi)心斗爭后,最終選擇了躬耕安志。《秋成雜詩》(一)云:“亂世無樂郊,山畬苦恒□。東薪以為囷,幸已刈新谷。鳥雀各言饑,飛鳴啄我粟。持桿逐鳥雀,呼兒補(bǔ)茅屋。未輸縣官租,何暇及饘粥。躬耕安吾志,義不言干祿。萬物自相求,余亦倦物役。羈禽任高翔,寒草無意綠。悠然閉茅堂,自摘籬下菊。”[29]在躬耕生活中詩人更加堅(jiān)定“義不言干祿”“悠然閉茅堂”,希望和陶淵明一樣采菊東籬,隱居田園。《秋成雜詩》(二)云:“黃菊生凜秋,不隨春卉榮。鳴蜩及寒候,寂寞亦無聲。窮達(dá)各有時(shí),令閑非可營。艱虞見士素,雖賤貴堅(jiān)貞。奈何高談?dòng)?,紛紛逐塵纓。結(jié)托盡巢由,馳騖公與卿。亦既樂□隱,胡為騖盛名。吾寧謝時(shí)尚,獨(dú)往南山耕?!盵30]詩人最終看淡窮達(dá)與貴賤,隱士固然貧賤但卻堅(jiān)貞不屈,這時(shí)對高尚人格與堅(jiān)貞氣節(jié)的追求戰(zhàn)勝了對功名的渴望,詩人的內(nèi)外達(dá)到了統(tǒng)一。在躬耕的生活中詩人愈加充滿對陶淵明的仰慕,《乞張遠(yuǎn)書淵明飲酒把菊圖》中寫道:“我愛陶元亮,飲酒藏其真。乞食從鄰叟,典午不可臣。庶物書搖落,獨(dú)游黃菊存。把杯滴落英,聊以謝眾榮。孤鳥既一舉,含嘆予何言。從君乞紈素,為寫遺世情。清風(fēng)入我懷,扇此萬古塵?!盵31]在追慕陶淵明的道路上,彭孫貽放下了窮達(dá)與貴賤的糾葛,在與自然的交融中,獲得了人生的慰藉。

        彭孫貽的少年之志在易代風(fēng)云中灰飛煙滅,國破家亡帶來的是瞬間跌落的人生現(xiàn)實(shí),面對由豐衣足食到貧病交織的人生轉(zhuǎn)變,詩人的內(nèi)心多次陷入窮與達(dá)的糾結(jié)之中。最終,在躬耕歸隱中看淡了身外之榮,消解了人生不得志的悲慨,內(nèi)心獲得了平靜。

        四、儒釋融合與悲憫蒼生

        清初學(xué)者邵廷采《明遺民所知傳》寫道:“至明之季,故臣莊士往往避于浮屠,以貞厥志”,“僧中多遺民,自明季始也”[32]。清軍南下之際,遺民們往往避難于佛寺之中,他們或暗自謀略復(fù)明之計(jì),或借佛教全其志節(jié),獲得精神的解脫。戰(zhàn)亂之中,彭孫貽亦攜家人在寺院中避兵,在佛道中緩釋內(nèi)心的痛苦,獲得心靈的救贖。接觸佛教的過程中,詩人擁有的儒家的仁者之心與佛教的悲憫情懷相融合,使其在艱難困苦的生活中充滿了對眾生的關(guān)愛。

        詩人在《四月八日齋居》中寫道:“萬方兵甲正頻仍,帶發(fā)逃禪學(xué)小乘。米汁自皈齋舍佛,同妻猶愧住山僧。雕胡飯熟香瓷椀,豆莢花稀遍野塍。簡點(diǎn)身心多自悔,靜翻宗鏡印南能?!盵33]詩中寫了戰(zhàn)亂中彭孫貽與妻子在寺院中避難,與僧人為伴的生活。詩人在佛教中緩解國破家亡的痛苦,安頓自己的身心。這時(shí),寺院不僅是其生命的庇護(hù)所,亦成為其靈魂的棲息地。彭孫貽除了寄身佛寺外,還常常信宿游樂?!度霔妓隆罚骸皩び娜牍潘拢芍駚y嚴(yán)扉。遲日山光靜,高天夕氣微。澄潭宿花影,清磬出煙霏。欲向中峰住,閑云去不歸?!盵34]在古寺靜幽的環(huán)境中,詩人的內(nèi)心獲得了安寧。在逃禪的經(jīng)歷中,貧病之痛得以消解,其心中不得志的感慨在佛道中得到救贖,詩人晚年也在佛道影響之下變得更加豁達(dá)與超脫。

        彭孫貽自幼接受儒家熏陶,擁有一顆憂國憂民的仁者之心,接觸佛道以后,更加充滿了悲天憫人的情懷。面對貧苦流離的百姓,詩人在自身饑苦的情況下,盡己所能給予救濟(jì)?!肚镳囯s感》(四)寫道:“行游出郭去,閔默愧流離。我有二頃田,八口??囵?。不能隱東皋,力耕躬耘籽。世亂久蔬食,每飯賦蹲鴟。脫粟兒不飽,所慚父母慈。鳥雀繞舍暄,飛鳴我心悲。天地豈無情,溝瘠委路岐。傾囷飼餓者,已罄釜中糜。鄰父擁高廩,閉戶徒相嗤。”[35]世亂無食,鳥雀悲鳴,詩人在貧苦的生活中更加深刻地體驗(yàn)到眾生之苦,于是將自己的糧食分給窮苦之人,體現(xiàn)了其深沉的悲憫之心。詩人不僅對百姓充滿關(guān)懷,對自然中的生靈也心生憐憫?!豆鄨@四首和李潛夫先生》寫道:“五畝荒塘繞卜居,野人生計(jì)復(fù)何如。饑常拾果猿余供,鳥閑亦投竿不在。魚跡菜傭逃物色,天留清味給園蔬。灌花卻喜逢山雨,拋甕高眠望太虛?!盵36]詩人在自己饑不果腹之時(shí),依然與山猿同分野果,體現(xiàn)出對萬物生命之同情與關(guān)愛。詩人在生活中亦充滿了對弱小生命的憐惜?!肚飮@四首》(三)云:“秋風(fēng)欺我貧,吹我壞籬倒。呼童拾籬竹,墻角旋自掃。斧薪惜行蟻,辟徑愛幽草。猶憶壯時(shí)年,恥作巢許槁。黍苗已離離,身遁惜不早。長歌動(dòng)短發(fā),沉憂結(jié)懷抱?!盵37]詩人在貧苦中,對斧薪下的行蟻,徑中小草,都充滿了憐愛,詩人自身遭受苦難的同時(shí)感到萬物生命之珍貴,體現(xiàn)了其民胞物與的博大情懷。

        古人云:“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迸韺O貽即使自己在貧苦中也不忘天下之人,擁有著杜甫一樣“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仁者之心。他不僅對苦難中的百姓充滿同情與關(guān)愛,對饑餓的鳥兒、幽徑中的小草、斧薪下的螞蟻、野居的山猿亦充滿憐憫之情,這是其博愛仁厚胸懷的真實(shí)體現(xiàn)。

        改朝換代之際,家國破碎,命運(yùn)浮沉,死者各得其所,生者更為悲辛。遺民作為前朝的剩余人,新朝的多余人,在歷史的夾縫中求生存。有人歸依新朝,有人遁入佛門,有人著述講學(xué),有人歸隱田園,他們以不同的方式延續(xù)著自己的生命。彭孫貽作為歸隱詩人之一,其詩歌充分展現(xiàn)了文人志士在朝代鼎革背景下經(jīng)歷的人生轉(zhuǎn)換與復(fù)雜心路。隨著明王朝的衰敗,其年少時(shí)的經(jīng)世之志轉(zhuǎn)變?yōu)閷ξ磥聿豢芍娜松鷳n懼。明亡以后,家國破碎、親人罹難的痛苦伴隨著有志難伸的悲憤。經(jīng)歷了種種窮與達(dá)的內(nèi)心糾葛后,詩人歸隱田園,而貧病交織的艱苦生活又使他充滿對妻兒與老母的愧疚,入仕而不能,歸隱而不安,詩人經(jīng)歷了多次的內(nèi)心斗爭后,最終看淡功名,抱守堅(jiān)貞,選擇躬耕安志,著書終生,在田園與詩書中最終獲得了身心的統(tǒng)一。易代之際的歸隱詩人普遍經(jīng)歷了此種復(fù)雜而艱難的人生,明朝滅亡的悲痛,有志難伸的悲憤,窮達(dá)糾葛的痛苦,貧病交織的考驗(yàn)。面對艱難的生活,他們或躬耕著書,或賣履、編筐,他們始終堅(jiān)守著對故國的忠貞。相對于貳臣而言,他們選擇了一條更加艱難的道路,但是其內(nèi)心最終是平靜的,也是問心無愧的。他們少了貳臣們內(nèi)心的愧疚、懊悔與煎熬,在艱辛的生活中,獲得了精神上的統(tǒng)一與內(nèi)在的寧靜。

        彭孫貽的詩歌是其人生經(jīng)歷的真實(shí)寫照,也是其內(nèi)心情感的真實(shí)流露,體現(xiàn)出“真性情”,王士禎《彭孫貽傳》謂其“生平憤悶抑郁,悉寓之詩”[38]。從詩歌中,我們看到詩人不同階段的人生經(jīng)歷與復(fù)雜心態(tài),并得以透見遺民在歸隱的過程中經(jīng)歷的種種糾葛與痛苦。潘成玉指出:“遺民詩作的審美基礎(chǔ)是以真為美,美在真性情、真歷史、真精神……這是正確把握清初遺民詩的重要前提?!盵39]清初遺民詩人普遍經(jīng)歷了家國之痛,生存之艱辛,進(jìn)退之糾葛,這使他們形成了復(fù)雜多變的心態(tài),他們將內(nèi)心的痛苦通過詩歌真實(shí)地抒發(fā)出來,走出了明七子復(fù)古的藩籬,提倡詩歌以“真”為貴。顧炎武特別強(qiáng)調(diào)詩歌中的“真”,他在《日知錄》卷十九《文辭欺人》中說道:“黍離之大夫,始而搖搖,中而如噎,既而如醉,無可奈何,而付之蒼天者,真也;汨羅之宗臣,言之重,辭之復(fù),心煩意亂,而其詞不能以次者,真也。”[40]寧都遺民詩人魏禧論當(dāng)時(shí)詩壇言:“天下能詩者多,而真詩絕少?!盵41]并且明確指出:“詩以真性情為貴?!盵42]申涵光在《喬文伊詩引》中指出:“詩之精者必真,夫真而后可以言美惡。范墐?yōu)檩喞X也,不適于用;削桐為偶,又衣飾之,雖豎子不信以為人。詩不真,即雕繪滿眼,只墐錢木偶耳?!盵43]遺民詩人們普遍推崇真詩,強(qiáng)調(diào)詩歌以真為貴,因此“真”成為遺民詩歌的主要特點(diǎn),他們的詩歌充滿強(qiáng)烈的情感體驗(yàn)和真切的人生感受,呈現(xiàn)出不同于明詩的另一番景象,從而造就了清初詩歌的繁榮。其中,彭孫貽堪稱一位典型的代表。

        注釋:

        [1] (清)徐世昌:《晚晴簃詩匯》卷十七,民國退耕堂刻本。

        [2] (清)王士禎:《彭孫貽傳》,《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57頁。

        [3] 馬積高:《清代學(xué)術(shù)思想的變遷與文學(xué)》,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頁。

        [4] (清)徐盛全:《孝介先生傳》,《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59頁。

        [5] (清)彭孫貽:《古詩》(一),《茗齋集》卷一,《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60頁。

        [6] (清)彭孫貽:《古詩》(八),《茗齋集》卷一,《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61頁。

        [7] (清)彭孫貽:《古詩》(四),《茗齋集》卷一,《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61頁。

        [8] (清)彭孫貽:《古詩》(六),《茗齋集》卷一,《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61頁。

        [9] (清)彭孫貽:《感秋十二首》(三),《茗齋集》卷二,《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90頁。

        [10] (清)彭孫貽:《甲申夏五聞大行挽詞八首》(一),《茗齋集》卷二,《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324頁。

        [11] (清)徐盛全:《孝介先生傳》,《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58頁。

        [12] (清)彭孫貽:《哭伯父孝起徵君八首》(一),《茗齋集》卷二,《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332頁。

        [13] (清)彭孫貽:《哭子羽弟四首》(一),《茗齋集》卷二,《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332頁。

        [14] (清)彭孫貽:《哭伯父上海令公八首》(一),《茗齋集》卷二,《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334頁。

        [15] (清)徐盛全:《孝介先生傳》,《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58頁。

        [16] 浙江省通志館編:《重修浙江通志稿》第十四冊,北京:方志出版社,2010年,第9508頁。

        [17] (清)彭孫貽:《螺川晤黃交侯共談家難感憤書懷》,《茗齋集》卷四,《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414頁。

        [18] (清)徐盛全:《孝介先生傳》,《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58頁。

        [19] (清)彭孫貽:《甬東鄔尺非見訪海上賦贈》,《茗齋集》卷五,《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457頁。

        [20] (清)彭孫貽:《不飲》(一),《茗齋集》卷二,《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90頁。

        [21] (清)彭孫貽:《不飲》(二),《茗齋集》卷二,《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90頁。

        [22] (清)王夫之:《初度口占》,《船山全書》第15冊,長沙:岳麓書社,1996年,第315頁。

        [23] (清)黃宗羲:《山居雜詠》,《黃宗羲全集》第11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34頁。

        [24] (清)彭孫貽:《感秋十二首》(九),《茗齋集》卷二,《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91頁。

        [25] (清)彭孫貽:《感秋十二首》(十二),《茗齋集》卷二,《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91頁。

        [26] (清)彭孫貽:《歲暮三首》(一),《茗齋集》卷二,《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93頁。

        [27] (清)彭孫貽:《歲暮三首》(二),《茗齋集》卷二,《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93頁。

        [28] (清)彭孫貽:《歲暮三首》(三),《茗齋集》卷二,《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93頁。

        [29] (清)彭孫貽:《秋成雜詩》(一),《茗齋集》卷五,《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431頁。

        [30] (清)彭孫貽:《秋成雜詩》(二),《茗齋集》卷五,《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431頁。

        [31] (清)彭孫貽:《乞張遠(yuǎn)書淵明飲酒把菊圖》,《茗齋集》卷六,《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484頁。

        [32] (清)邵廷采:《明遺民所知傳》,《思復(fù)堂文集》卷三,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12頁。

        [33] (清)彭孫貽:《四月八日齋居》,《茗齋集》卷二,《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342頁。

        [34] (清)彭孫貽:《入棲霞寺》,《茗齋集》卷三,《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362頁。

        [35] (清)彭孫貽:《秋饑雜感》(四),《茗齋集》卷五,《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430頁。

        [36] (清)彭孫貽:《灌園四首和李潛夫先生》(一),《茗齋集》卷二,《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345頁。

        [37] (清)彭孫貽:《秋嘆四首》(三),《茗齋集》卷三,《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357頁。

        [38] (清)王士禎:《彭孫貽傳》,《清代詩文集匯編》第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57頁。

        [39] 潘成玉:《清初詩壇:卓爾堪與〈遺民詩〉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323頁。

        [40] (清)顧炎武著,陳垣校注:《文辭欺人》,《日知錄校注》卷十九,合肥:安徽大學(xué)出版社,2007年,第1058頁。

        [41] (清)魏禧:《唐邢若詩序》,《魏叔子文集》卷九,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第468頁。

        [42] (清)魏禧:《徐禎起詩序》,《魏叔子文集》卷九,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第463頁。

        [43] (清)申涵光:《喬文伊詩引》,《聰山文集》卷二,《清代詩文集匯編》第7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90頁。

        猜你喜歡
        上海
        上海電力大學(xué)
        我去上海參加“四大”啦
        上海,及上海以南
        散文詩(2021年24期)2021-12-05 09:11:54
        上海城投
        上海之巔
        上海城投
        上海城投
        上海諦霖鄒杰 Hi-Fi是“慢熱”的生意,但會越來越好
        上海的新使命
        上?!斑M(jìn)博”開創(chuàng)未來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久久| 97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尤物yw无码网站进入| 亚洲黄片久久| 91l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a级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成人乱色一区二区| 久久这里有精品国产电影网| 成人影院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毛多水多高潮高清|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三区二区一区视频| 青青草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三级全黄裸体| 妓院一钑片免看黄大片| 国产精品98视频全部国产| 永久免费看黄网站性色|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狼色在线精品影视免费播放 | 69堂在线无码视频2020| 国产传媒精品成人自拍| 男女高潮免费观看无遮挡| 四虎精品视频| 久久国产亚洲av高清色| 偷拍一区二区视频播放器|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2021|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本黄色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av二区| 青青草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987|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播放| 麻豆精品国产精华液好用吗| 日本午夜精品理论片A级APP发布| 亚洲码无人客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无码av免费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