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
江蘇省鹽城市科技局原副局長周捷的單筆受賄金額大都只有一兩千元,但正所謂積少成多,他在地市級科技局任職14年,陸續(xù)向44名行賄人“伸手”321次,最終匯聚成210萬余元的巨額受賄賬單。
該案由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于2021年11月5日作出終審裁定,被告人周捷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7年6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40萬元;扣押的贓款12.35萬元予以沒收,上繳國庫;剩余贓款繼續(xù)追繳,上繳國庫。
周捷于2001年12月開始擔任江蘇省鹽城市科技局綜合計劃處處長,2007年6月轉任該局科技管理處處長,同年12月升任該局副局長,分管科管處、市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高新技術發(fā)展及產(chǎn)業(yè)化處、產(chǎn)學研合作處等部門。
周捷因任職的部門具有審批職能,擁有一些權力,就動了權力尋租、以權謀私的心思。
周捷在科技局擔任部門主要負責人及副局長期間,絕不輕易放過任何一個“交易”的機會。
周捷喜歡將為他人謀取私利當作人情來送,一旦與對方達成某種默契,便會受賄。在起訴書指控的周捷受賄犯罪記錄中,其大部分受賄都具有連續(xù)性,且受賄頻率高、時間長。行賄人大多在節(jié)日出手送錢,為賄賂交易貼上了“人情往來”的標簽。
這種“人情”戲碼,在周捷與江蘇某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的“交易”中體現(xiàn)得很明顯。
為了享受政府給予高新技術企業(yè)的相關優(yōu)惠政策,該公司早在2005年就與時任科技局綜合計劃處處長的周捷建立了聯(lián)系,并在此后其任科技管理處處長和副局長的多年時間里始終保持聯(lián)系。在此過程中,周捷崗位變動過,該公司的董事長也換過,但該公司與周捷之間的“交易”卻始終沒有斷過。
周捷供述稱,其在2005年至2013年,先后20次共收受該公司兩任董事長所送的4.5萬元現(xiàn)金和價值3.1萬元的購物卡。該公司向周捷送錢很講“技巧”,并非常見的“一事一送”,而是注重過年過節(jié)的時間節(jié)點。這樣一來,在有具體請托事項時就未必“有所行動”,從而制造“純屬人情往來”的假象。
九年間,周捷每年都會在辦公室收到該公司董事長親自送來的現(xiàn)金或購物卡。對方送來的錢款不多,每次只有一兩千元。在此期間,哪怕該公司換了董事長,但這種默契的賄賂交易依然延續(xù)。
周捷收了該公司的錢后,對與該公司相關的審批事宜從不為難,甚至積極促成。在周捷的幫助下,2005年至2013年間,該公司相關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申報、監(jiān)管檢查、資金撥付等事項均進展順利。
也許是習慣于細水長流、收受一兩千元相對小額的“禮金”,周捷對單筆金額較大的賄款往往心存戒備,非常謹慎。案件卷宗顯示,周捷單筆收受超過10萬元的賄款只有一次,且在這個過程中他顯得“矜持”和猶豫。事后聽到風吹草動,他“堅決”退贓,并向行賄人索要收條。
向周捷“進貢”大額賄款的人叫何涌,是江蘇某遠洋船舶輔機有限公司(簡稱“輔機公司”)的股東。2008年初,輔機公司與哈爾濱某大學聯(lián)合撰寫項目建議書,準備申報江蘇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彼時的周捷剛剛升任科技局副局長幾個月,分管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之前已與之有交集的何涌,此時找到周捷,請其支持、關照輔機公司的項目申報事宜。周捷表示“可以推薦”。項目送審后,他帶何涌等人專程到江蘇省科技廳匯報,當面推薦并爭取立項。在周捷的全力爭取下,該項目順利立項。
何涌對周捷心存感激。2008年底,待第一筆項目資金600萬元到賬后,他就對周捷說想送50萬元以示感謝。周捷沒有爽快地答應,而是說“感謝可以,但要等項目產(chǎn)業(yè)化賺到錢再說”。
2009年下半年,何涌聽說北京五環(huán)外有一處小產(chǎn)權房不錯,就準備買一套。巧合的是,周捷當時在同一小區(qū)訂購了一套房產(chǎn),且尚有57.15萬元房款未支付。何涌覺得,這是個讓周捷放心接受回報的機會,于是主動聯(lián)系周捷,表示要替他付房款。
周捷答應先由何涌幫他支付房款,并表示“過一段時間會把錢還給何涌”。過了一陣子,何涌將周捷所購房產(chǎn)的款項全額付清,并對周捷說“不用還了”。周捷覺得收下如此巨額的購房款風險太大,并沒有表示同意。
2010年1月,周捷先后兩次匯給何涌共17.15萬元。周捷這樣做,讓何涌覺得非常過意不去。何涌明確表示“剩下的40萬元不用還了”,周捷這才表示同意。
2010年7月,江蘇省審計廳在對輔機公司進行項目審計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輔機公司存在弄虛作假、騙取專項資金的行為,遂責令輔機公司限期將專項資金退回,并將相關情況通報給鹽城市紀委。
一個月后,在鹽城市紀委對項目進行介入調查的過程中,辦案人員找周捷核查相關情況,問其在輔機公司造假項目上有無責任。周捷當時沒有如實交代。他覺察到了些許不妙,于是趕緊將40萬元如數(shù)退還到何涌提供的銀行賬戶中。
2014年,由于退還何涌40萬元的銀行轉賬憑證找不到了,周捷擔心“到時說不清楚”,特意讓何涌寫了一張“收到退款40萬元”的證明。周捷這么做,是想制造一個向何涌借款的“事實”,一旦案發(fā)就以此為由進行辯解。但是,法院最終并未采信,將相關金額計入其受賄賬單。
2018年10月12日,周捷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留置,2019年1月28日被刑事拘留,同年2月11日被逮捕。
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經(jīng)審理查明:2004年至2018年期間,被告人周捷利用擔任鹽城市科技局綜合計劃處處長、科技管理處處長及副局長的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先后收受何涌等人賄送的財物,合計價值人民幣210萬余元。
2020年6月5日,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周捷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7年6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40萬元;扣押的贓款12.35萬元予以沒收,上繳國庫;剩余贓款繼續(xù)追繳,上繳國庫。
一審宣判后,周捷不服,提出上訴。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經(jīng)審理,于2021年11月5日作出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文除周捷外,其余人名均為化名)
(摘自七一網(wǎng) 七一客戶端/《檢察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