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和經濟的快速增長,人們在物質生活得到保障后開始尋求高層次的精神追求。國家不僅注重物質建設,也強調精神建設。在這兩方面的作用下,博物館的文化作用被社會聚焦,受到了人們的青睞。博物館成為人民群眾探索過去、拓寬視野的一大重要場地。文物講解作為博物館的主要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文章從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入手,探索并分析文物講解工作的重要性,希望對博物館文物講解工作有些許促進作用。
關鍵詞:文物講解;博物館;重要性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3.030
0 引言
伴隨時間的流逝,世界萬物都在改變,古人逝去后給我們留下了無數(shù)寶貴的財富,它們大多收藏在博物館中。博物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對于社會發(fā)展以及人類進步具有重要作用,文物講解工作在博物館教育工作中發(fā)揮著積極影響。本文從博物館社會教育工作入手,進一步探索文物講解工作的重要性,希望能夠對博物館文物講解工作的發(fā)展有促進作用。
1 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
博物館自建立開始就承擔著傳承文化的重要使命。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變遷,人民的思想水平不斷提高,價值觀念發(fā)生轉變,博物館行業(yè)也發(fā)生了轉變。博物館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不斷調整、改變,從最初名器重寶的收藏之所,到知識分子、研究者們的“沙龍”,再到今天全人類的“精神家園”。博物館功能由一開始的文物保存收藏逐步向文物的歷史內涵、文化內涵傳播轉變。整體而言,博物館的社會職能發(fā)生了改變,展覽功能地位逐步下降,社會傳播以及社會教育功能地位顯著提升,已經成為核心職能。博物館不僅僅是一個陳列機構,還具有重大的教育意義,這是一個社會進步的表現(xiàn),也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博物館一方面通過征集藏品進行展示來進行文化傳播,另一方面通過文物講解員的詳細解說來挖掘深藏在每一個藏品背后的歷史與文化內涵,在這樣雙方面的作用下,達到傳播歷史、以史為鑒的文化教育作用。
一個國家的歷史是這個國家無形的財富,它不僅可以增強人們的民族自豪感,形成一股巨大的民族凝聚力,而且可以讓人們懂歷史、知歷史,以史為鑒,更好地立足于當下。在現(xiàn)代社會,博物館的存在不僅可以讓我們了解古人的生存環(huán)境,借助文物向大家展示古代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以及禮法制度,還可以讓我們知道過去國家的發(fā)展變化,知道各個時代人們的生活習慣以及社會科技水平,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博物館每一件文物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與意義,而文物講解工作是傳播文物獨特價值與意義的重要方式,意義重大。
2 文物講解在博物館中的重要性
文物講解指的是在博物館中對館藏文物進行詳細解說,包括歷史來源、使用方法、當代價值等。文物講解在文化傳播中發(fā)揮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是普及歷史知識的重要手段,在文化傳承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從四個方面分析文物講解的重要性。
2.1 文物講解可以提高民眾的文化素養(yǎng)
博物館文物具有不可替代性,可以直觀地展示某一段歷史,訴說歷史的發(fā)展與變化。文物講解工作通過講述每一件文物的文化內涵和歷史背景,帶領參觀者隨著講解穿越時空來到文物的時代,領略古人的智慧、先人的艱苦,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每一位參觀者,提高其文化素養(yǎng)。文物講解工作在引導參觀人員觀賞藏品獲得感性認知的同時,系統(tǒng)性地梳理歷史文化知識,將其輸送給在場的每一位參觀人員,從而使其在較短時間內獲得豐富的知識。
文物是寶貴的科學、文化財富,是自然演變和社會進步的見證者,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證據(jù),為研究人員、參觀人員研究、了解歷史提供了物證。參觀者通過文物講解,感知歷史變化的痕跡,提高了歷史涵養(yǎng),提升了鑒賞能力。文物講解是提高人們文化素養(yǎng)的重要形式。當前中小學校常常組織學生去博物館參觀,在這其中文物講解起著關鍵作用,優(yōu)秀的文物講解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激發(fā)其對歷史的熱愛。
文物講解工作使普通觀眾得以了解文明發(fā)展的歷程和脈絡,甚至會促使大眾去學習人類文明發(fā)展史,在了解和學習的基礎上實現(xiàn)對于文化的認同。雖然在短時間內讓參觀者理解文物背后的原生文化比較困難,但是在博物館展覽環(huán)境下,文物講解如同一種穿越時空的對話,對于提高民眾文化素養(yǎng)有重要作用。文物講解的目的是讓展柜中的文物“活”起來,借講解員之口,讓參觀者了解文物本身及其背后的歷史、文化和故事。不同性別、性格、年齡的講解員會賦予文物講解不同的風格,真正吸引觀眾的,是解說中的知識含量,這對于觀眾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2.2 文物講解可以增強民眾的參與體驗
參觀者來到博物館,自身對于博物館的陳列具有一定興趣與了解,此時文物講解員通過對藏品特點、時代背景、使用方法、使用價值等的全方位講解,滿足參觀者的求知欲與探索欲,給予參觀者良好的參觀體驗。參觀者的職業(yè)以及年紀存在較大差異,個人興趣愛好也不相同,文物講解人員在熟練掌握每一件文物的知識的基礎上,根據(jù)不同人群的特點,依照參觀者的興趣來講解文物,不僅調動了現(xiàn)場的氣氛,而且提升了參觀者的參觀體驗,使其更加樂于接受新知識。文物講解人員需要不斷豐富知識儲備,在講解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參觀者的反應,為參觀者提供他們感興趣的講解,在講解過程中和參觀者保持互動,及時傾聽參觀者的想法。參觀者中可能也會有一些相關知識儲備非常豐富的人,他們也許是相關從業(yè)人員,或者是歷史、文物愛好者,在交流的過程中講解員自己也會學到很多知識,提升自我。
文物講解應該偏歷史還是偏文物,依據(jù)展覽性質而定:如果是瓷器、玉器等專題展,應該以藝術價值為主線;如果是歷史脈絡的綜合展,應該以歷史脈絡為主線。在這個大背景下,盡量結合聽眾情況設計講解詞,盲目求翔實、求嚴謹、求有趣都容易出問題,依據(jù)實際情況取舍講解詞。如果小朋友居多,就多講點有趣的文化知識和器物原理,但是注意不要講沒有具體出處的野史、軼事,以激發(fā)興趣為主;如果一般觀眾居多,就多講些器物映射出來的政治、經濟、生活內容;如果觀眾知識底子很好或者做了很多功課,就可以多講講器物分類、歷史考據(jù)。這些都是靈活應變的,可以有效提升參觀者的游覽體驗、推薦意愿以及重游意愿。gzslib202204051732當代,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許多博物館設有虛擬導覽以及講解系統(tǒng),年輕人在手機上通過掃碼或者App等方式,配合博物館文物,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面了解文物,可以實現(xiàn)具有針對性的講解,使參觀者得到視覺與聽覺兩方面的享受,極大提高了人們的參觀體驗。不少博物館為了照顧不同年齡段的人群,不僅配備了虛擬講解,還配備了真人講解,當觀眾進入博物館時,可以根據(jù)自身需求選擇需要的講解方式。
2.3 文物講解有助于歷史文化傳承
通過文物講解講述文物背后的故事,普及文物知識,突出文物保護傳承的重要性。文物是歷史的見證者,是各個時代人類技術和文化的結晶,是人類創(chuàng)造活動的實物遺存,是珍貴的研究材料。保護文物不僅是對歷史、文化的保護,更是對社會共同記憶和利益的保護,也是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文物講解中重點強調保護文物,突出文物的歷史價值以及社會價值,使參觀者明白文物中所蘊含的歷史知識和文化背景,汲取優(yōu)秀的文化知識。這樣的講解有利于歷史文化的繼承與發(fā)展。
文物是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具有文化價值的遺存,在今天,保護文物顯得極其迫切和重要。與此同時,對文物的合理利用,對其歷史價值、科研價值、教育功能、形象功能的充分開發(fā),將有助于社會的和諧發(fā)展,推動社會進步。文物可以讓人們直觀地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古人智慧,體會時代變遷。文物講解工作通過講述使更多群眾了解文物,知道文物背后的價值,從而更加廣泛地傳播歷史文化。文物講解工作使文物更加通俗易懂,不再遙不可及,使參觀者切實切身地接觸到實物,使歷史有跡可循。
2.4 文物講解有助于國家的民族團結
不同類型、不同地方的博物館所呈現(xiàn)的文物是不同的,都代表著一個時代或一個地方的歷史痕跡,文物見證著這一切。博物館通過陳列這些文物,讓人們了解歷史,立足當下,展望未來。文物講解工作通過講述每一件文物,再現(xiàn)文物的歷史脈絡,讓聽眾在細致全面地觀察文物顏色、紋理、形狀的同時,掌握文物的各類信息,讓人們在了解文物及其背后歷史故事的同時,提升文化素養(yǎng)。
中華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用聰明才智創(chuàng)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蘊含和體現(xiàn)著中華民族在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凝結起來的思想感情和智慧財富。不論在世界什么地方,只要講到中國的長城、絲綢之路、四大發(fā)明等,凡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都會由衷地感到驕傲和自豪。文物可以潛移默化地、深刻地影響和培養(yǎng)人們的愛國主義情感,成為團結中華民族各族群眾的力量。文物講解可以幫助參觀者了解古代文明,欣賞古代藝術,陶冶情操,培養(yǎng)其身為中華兒女的自豪感,增強民族凝聚力。
例如,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陳列的都是與抗戰(zhàn)有關的文物,每一件文物都訴說著抗戰(zhàn)的不易與艱難,通過文物講解讓參觀者明白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是先輩用血淚換來的,能夠顯著激發(fā)群眾的愛國熱情。革命文物承載著黨和人民奮斗的光輝歷史,記載著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與感人事跡,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激發(fā)群眾愛國熱情、民族精神的有利教材。
隨著校外教育重要性的顯著提高,博物館成為校外教育的主要方式。青少年參觀博物館,直觀觀察、感受文物,配合文物講解學習歷史知識,愛國精神與民族精神像一粒種子在青少年心里發(fā)芽生長,對古人產生敬佩與仰慕,對生活產生幸福感與滿足感,對于歷史演變做到心中有數(shù),對自身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起到積極作用。
3 對博物館文物講解的建議
博物館應該系統(tǒng)性培訓文物講解人員,并且制定嚴格的考核程序,定期培訓及考核人員。對于講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溝通解決,并且定期開會研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對于員工的獎懲機制要明確,采取暗訪以及問卷調查等方式考核講解人員的工作情況。
博物館要跟上時代的腳步,與科技相結合,多方面提供文物講解服務,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要做到服務完善。在文物講解的內容上做到嚴謹、真實、有趣,而不是枯燥乏味的書本知識。博物館還要及時做好線上系統(tǒng)的維護,既要照顧好年輕一代的文物講解體驗,也要照顧到年邁者的文物講解體驗。
博物館要多方面與社會機構以及學校合作,真正發(fā)揮社會教育的功能,也要做好其他職能的發(fā)揮,使各類人群在博物館都能夠得到良好的參觀體驗。新時代的博物館不僅要發(fā)揮社會教育的功能,也要發(fā)揮休閑娛樂的功能,在傳播文化的同時,涉及各類IP形象以及各類博物館活動,增強人民群眾對博物館展覽的興趣,充分發(fā)揮博物館的作用。只有參觀博物館的人變多,文物講解的傳播作用才能真正有效發(fā)揮,文化傳承才能更加有效進行。
4 結語
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越加顯著,隨之而來的是文物講解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文物講解不單單是普及文物知識,更是一種精神層次的交流。只有通過良好的引導以及系統(tǒng)的管理,才能使文物講解工作更加合理合規(guī),更好地發(fā)揮文物講解工作的作用。希望更多相關部門與職能建設更加完善,更多相關工作者深入研究,探討積極為文物保護與傳播工作貢獻力量,幫助更多群眾了解中國文化與歷史,推動文化保護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羅純新.文物講解在博物館工作中的重要性與藝術性分析[J].群文天地,2012(1):275
[2]趙蕭蕭.博物館講解工作對發(fā)掘文物展品內涵的重要性[J].科技資訊,2014(12):217.
[3]盛天文.與時俱進、拓展博物館宣傳教育功能[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S1):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