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把中國執(zhí)行太空任務(wù)的人稱為“航天員”,而外國的稱為“宇航員”。
從詞源意義上看,宇航員(Astronaut)一詞來源于希臘單詞,“Astr”代表“星星”或“外太空”,“naut”意為“船只”“水手”“航?!?。
“航天”一詞是由中國航天之父、火箭院首任院長錢學森提出,從航海、航空“推理”而來的。他認為,“宇航員”一詞用來形容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有些夸大,人類當前在太空中的活動范圍還遠遠稱不上宇宙航行,頂多算是在近海游弋,用“航天員”不僅能概括人類目前對航天探索的進度和范圍,還能激勵后來的航天繼承者們,同時表現(xiàn)了人類在探索未知世界時的謙卑態(tài)度。
言少摘自微信公眾號“兒童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