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新莉
如何區(qū)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一直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高考復習中不可回避此考點。筆者在此淺談二者區(qū)別,期待能夠喚醒同學們的記憶,再次激發(fā)興趣,觸動思辨欲望。
在辨析之前,同學們需先熟記一些知識,特別是畫線部分內容。
①主次矛盾存在于復雜事物中,從數量上看,主要矛盾=1,次要矛盾≥1。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存在于一個矛盾中,從數量上看,主要方面=1,次要方面=1。
②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的發(fā)展,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
③主次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依賴、相互排斥,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一、細分邏輯層次,瞄準關鍵詞匯
【例1】(改編)2021年5月,A市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得到進一步鞏固,復工復產總體取得重要進展,但由于A市是口岸城市,人口總量特別大、聚集度很高、流動性強,特別是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國際交往也很密切,防范疫情輸入壓力不斷加大。中央指示,A市各級黨委和政府需要增強緊迫感,在重點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也要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因地制宜完善疫情防控措施,統(tǒng)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材料體現的唯物辯證法原理是( )。
①認識事物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
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著矛盾的次要方面
④主次矛盾相互依賴,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從材料總體結構來看,材料是“看問題”(評價事情),“但”字前后是對當前抗疫情況的雙重評價,體現兩點論,“重要進展”一詞體現了積極的一面,也就是進一步體現矛盾的主次方面;后文的“增強緊迫感”“重點搞好疫情防控”“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因地制宜完善疫情防控措施”是解決措施并明確了哪個是“重點”,故選A。
此題具體思維導圖如下所示。
思路引導
第一,明確材料是“看問題”(評價事情),還是“做事情”。主次矛盾一般用于怎樣“做事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一般用于“看問題”,評價事物或現象,判斷事物的性質。
第二,看材料有幾個層次,有沒有“但是”這樣的轉折詞。
第三,找關鍵詞。
可用于區(qū)分主次矛盾的詞語:關鍵、重點、中心、重心、根本任務、核心、重中之重、牽牛鼻子、突出任務、核心問題、首要地位、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好鋼用在刀刃上、打蛇打七寸、十個指頭彈鋼琴、眉毛胡子一把抓、五位一體有重點等。
可用于區(qū)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詞語和句子:詞語為抓主流、識大局、全局意識、主體、總體、主題、本質、辨方向等;句子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三分成績,七分錯誤”“一趾之疾,喪七尺之軀”“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等有質變體現的句子。
有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詞語和句子: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量體裁衣;對癥下藥;千篇一律;生吞活剝;生搬硬套;張冠李戴;入鄉(xiāng)隨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刀切,一風吹;不問青紅皂白,各打五十大板。
【例2】(2021·北京卷)(圖略)淺溪曲澗,步石幾點。汀步本是小溪中的渡水設施,現在被廣泛應用于園林,鋪設在草坪上,營造出獨特的意趣。有人說,汀步的間距不合理,一步太小,兩步又太大;也有人說,汀步間距的設計就是為了讓人放慢腳步,邊走邊欣賞,而且這種設計還能照顧到老人和小孩。對此,評論恰當的是( )。
A.草坪汀步作為園林道路,其個性寓于路的共性之中
B.草坪汀步說明審美追求和以人為本可以有機結合
C.同一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區(qū)別因人而異
D.矛盾的解決是以犧牲矛盾雙方的某一方為條件的
解析 根據上述思路,此題材料是“看問題”,即對汀步的雙重評價,涉及矛盾的主次方面,而不是主次矛盾,排除C選項;共性與個性的問題沒有體現,D選項本身說法不科學,排除A、D兩項,故選B。
二、立足教材知識,巧妙銜接材料
【例3】(2021·山東卷)“哐當哐當……嗚……”綠皮火車緩緩停下,車門被打開,有人扛著一蛇皮袋土豆,有人背著一籮筐花椒,一個個登上火車,車廂里,還有不少特殊的“乘客”——活雞、活豬等。在“八縱八橫”不斷加密成型、時速越來越快的高鐵時代,我國仍然運行著81對“慢火車”。“慢火車”通常指鐵路部門在出行不便的革命老區(qū)、少數民族地區(qū)、邊遠山區(qū)、貧困地區(qū)開行的平均時速只有四五十千米、每站必停、票價低廉的公益性旅客列車。在大涼山,它是與外界聯(lián)系的紐帶;在秦嶺山區(qū),它是上學的“校車”;在東北百里無人的林區(qū),它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它還是沿線地區(qū)群眾的“致富車”。
在“快”的步伐中,也需要“慢”的腳步?!奥疖嚒闭凉M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穿行于崇山峻嶺中。
結合材料,運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說明為什么“快”步伐中也需要“慢”腳步。
解析 本題設問簡單,但是不易得高分,難在需要從不同的角度考慮矛盾的特殊性,這也是該題的巧妙之處,考查了學生多角度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遇到這樣的題,我們不妨先明確理論知識的范圍,再聯(lián)想理論知識的內容,然后跳出理論,借助材料情境和生活經驗,思考為什么“快”步伐需要“慢”火車。此時使用分角度思考法,再與理論一一對接,恰恰與給出的參考答案十分吻合(見左頁表格)。
總之,不管試題如何千變萬化,只要我們牢牢把握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內涵,理解上述思維方法,就能撥開云霧見天日,守得云開見月明!
親愛的同學們,思想政治課是一門集各類知識于一體的社會科學,其中的哲學智慧最能啟迪我們感悟社會、思考人生。細思靜悟試題是一種方法,一種狀態(tài),一種過程,更是一種智慧。同學們要通過研磨試題,提升闡述論證科學準確、邏輯清晰的能力,培養(yǎng)終身學習、終身探索的興趣。
小試牛刀
1.(2021·河北省高三模擬題)區(qū)塊鏈已經成為全球技術發(fā)展的一個前沿陣地,被認為是互聯(lián)網之后的又一大浪潮。區(qū)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yè)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區(qū)塊鏈技術還不夠成熟,在面對新的復雜應用場景時還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對此,從哲學角度來看,我們應該( )。
①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fā)展推動整體的發(fā)展
②看問題要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有機統(tǒng)一
③抓住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事物的主要矛盾
④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明確事物性質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原創(chuàng))古詩文蘊含豐富的哲理。古文云:“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下列選項中與此句所包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
①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②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
③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④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1.材料是“看問題”,也就是評價事物,涉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區(qū)塊鏈技術起著重要作用,這是主要方面,又存在安全隱患,這是次要方面,體現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tǒng)一,明確事物的性質,排除③;材料未涉及整體和部分的關系,排除①;②④符合題意,故選B。
2.“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币痪涫侵浮半y”和“易”在“為”或者“不為”這樣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選項中,“噪”和“靜”、“白”和“碧”、“青”和“燃”三組詞都是指雙方相互依賴,相比較而存在,沒有體現轉化,排除①③;②和④則體現了矛盾雙方相互轉化,故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