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耳樓地處長江南岸半山間,與下浩相近,南接老碼頭,西連棗子灣。相傳大禹離家治水,其母建“望兒樓”,終年遙望,盼其歸來。后諧音稱“望耳樓”。
望耳樓石梯長達(dá)幾百米。由于坡度大,外側(cè)無法建房,大部分街巷成為只有內(nèi)側(cè)房屋的半邊街。望耳樓一帶房屋依山建造,層層疊壘。建筑形式豐富多彩,有吊腳樓、騎樓、挑樓、走馬轉(zhuǎn)角樓等。
1912年,當(dāng)?shù)厥考澗栀Y,在望耳樓創(chuàng)辦巴縣縣立第一女子小學(xué)。1927年,第一女子小學(xué)改歸市屬,更名為市立第七初級小學(xué),兼收男生。1934年添辦高小,更名為市立第十一小學(xué)。1938年9月遷至涂山,后更名為龍門浩小學(xué)??箲?zhàn)時期,望耳樓80號曾作美國大使館辦公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