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穎
提到飲酒,我們一直以來都有一種錯覺,認為只有人類才會喜歡這種帶有酒精、有著特殊香氣的飲品,動物是不會主動飲酒的。但事實上,許多動物對酒也情有獨鐘,比如筆尾樹鼩,雖說個頭不大,酒量卻不小,可謂千杯不醉,堪稱“酒仙”;黑猩猩鐘愛美酒,常常成群結隊去村莊偷酒,甚至還會因“貪杯”而大醉;北美旅鶇最愛發(fā)酵的果實,即便攝入過多酒精會令其丟掉性命也在所不辭;大象喝光人們珍藏的美酒后,撒完酒瘋還不忘順走一箱……動物界的這些“酒仙”們,總會讓人大跌眼鏡。
筆尾樹鼩,屬樹鼩科、樹鼩屬,是低等的靈長目動物,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的熱帶叢林中,喜食昆蟲和野果。雖然與人類擁有共同的祖先,但經(jīng)過漫長的歲月演化,筆尾樹鼩的外觀變化并不大,仍然是一副“獐頭鼠目”的“鼠輩”模樣:它們的體型十分嬌小,體長26厘米~41厘米,體重50克~270克,外形神似一只大老鼠,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在細長的尾巴尖端長有像羽毛筆一樣的白毛,這也是其名字的由來。
只看外表,你或許怎么也猜不到,筆尾樹鼩其實是動物界名副其實的“酒鬼”。它們的酒量可謂海量,甚至可以和人類叫板。
在筆尾樹鼩生活的熱帶叢林中,有一種叫作玻淡棕櫚的植物,能夠產(chǎn)生天然的酒精,這就是它們最愛的“甜酒”。與其他棕櫚樹種類相比,玻淡棕櫚的花序巨大,最多的時候可以開出上千朵花,并且每一朵都能分泌出大量的花蜜,這就是“甜酒”的“原料”。除了花蜜之外,在花蕾的內(nèi)部還存在著多種酵母,是產(chǎn)生“佳釀”的必要物質,再加上花蕾外部堅硬的木質外殼,就成了天然的酒壇。在“酒壇”中,酵母使花蜜發(fā)酵,產(chǎn)生酒精。研究人員將這些花蜜取出檢測,發(fā)現(xiàn)酒精濃度最大能達到3.8%,是天然食物中酒精含量最高的。
玻淡棕櫚開花的時候,就成了各種小型動物的“酒吧”,筆尾樹鼩便是其中的???。通過觀察筆尾樹鼩的生活習性,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它們通常會花費兩個小時甚至更久的時間來吸食花蜜,這個時間遠遠超過了它們獲取其他食物的時間。想來是花蜜釀造而成的甜酒過于美味,令筆尾樹鼩忍不住沉迷其中,欲罷不能。
研究表明,筆尾樹鼩的毛發(fā)中含有大量的乙基葡萄糖醛酸,是人體含量的60倍,這是乙醇經(jīng)過代謝后產(chǎn)生的物質。令人驚訝的是,人類若是在體內(nèi)存留如此之多的乙基葡萄糖醛酸,必定會引發(fā)酒精中毒。但筆尾樹鼩不僅沒有酒精中毒,反而毫無醉態(tài),依舊生龍活虎,甚至可以在棕櫚樹之間健步如飛。也就是說,筆尾樹鼩的酒量其實遠遠高于人類,對它們而言,“千杯不醉”并不是一句豪言壯語。這不禁讓人好奇,它們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遺憾的是,目前科學家尚未找到原因,他們只能猜測,或許在百萬年的時間里,筆尾樹鼩已經(jīng)進化出一套不同于人類的代謝酒精的系統(tǒng),這讓它們成為了“酒中豪杰”。
“勁酒雖好,可不要貪杯?!边@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膹V告語。在酒桌上,好酒貪杯是常有之事,但這并不是人類的專利,在動物界,也有同樣的情況存在。
例如生活在幾內(nèi)亞博蘇村附近森林的一群黑猩猩,就對酒青睞有加。在這里,有一種叫作科特迪瓦酒椰的棕櫚樹,樹汁含糖量極高,是當?shù)厝酸劸频脑希藗儠⒅阂鞯焦拮永?,發(fā)酵成“棕櫚樹酒”。曾經(jīng)有人觀察過當?shù)氐暮谛尚勺迦?,發(fā)現(xiàn)它們非常喜愛由科特迪瓦酒椰釀造出來的美酒,甚至常常組織偷酒行動,僅有記錄的就多達51次。
這些黑猩猩很聰明,它們會潛入人們釀酒的場地,還會用樹葉當做酒杯,伸進罐子中反復地舀酒喝。要知道,棕櫚酒平均酒精含量為3%,與度數(shù)較低的啤酒差不多。而黑猩猩所使用的葉子酒杯,一次能裝10毫升~50毫升,它們每隔幾秒就會舀一次,也就是說在1分鐘內(nèi),一只黑猩猩能喝下大約100毫升棕櫚酒,也就是3毫升酒精。而它們通常會自酌自飲長達半小時之久,差不多一次性要喝下3升啤酒,相當于90毫升酒精!就算和人類中的酒鬼相比,這也算是狂飲了。
不過,黑猩猩的酒量還是不及筆尾樹鼩,它們和人類一樣,在喝下大量的棕櫚酒后也會醉。有的會醉倒成一堆,呼呼大睡,有的則表現(xiàn)出極度的亢奮,在樹林里大發(fā)酒瘋,一邊跑來跑去,一邊大喊大叫。
類似的例子,在自然界中還有很多。譬如在非洲的東部和南部,盛產(chǎn)一種名叫馬魯拉樹的植物,在自然演化的過程中,馬魯拉樹為了保護種子,進化出一種奇怪的本領,那就是當它的果實被摘下后,會迅速地發(fā)酵,使果肉產(chǎn)生酒精。動物若是不小心誤食,就會醉倒在地,因此很多動物都對其敬而遠之。但生活在這里的狒狒卻十分喜愛吃馬魯拉樹的果實,吃完同樣會產(chǎn)生醉意,但醒來后又會去摘,看來這種酒醉的感覺,正是它們所鐘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