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彬 王召潔
1. 濟南天冠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山東 濟南 251600;
2. 濟南天冠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山東 濟南 251600
隨著建設要求的不斷提高,傳統(tǒng)施工技術工藝已經無法滿足新時期工作要求,必須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工藝特點,以避免造成嚴重的質量安全問題。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承重能力較強,在項目施工中可以改善結構整體性能,因此受到業(yè)內人士的歡迎。同時,高支模施工也具有專業(yè)性特點,需要結合項目特點和現(xiàn)場施工環(huán)境,針對技術工藝參數實施科學調整與優(yōu)化,以達到預期建設目標。
高支模主要是指高大模板支撐系統(tǒng),一般情況下支撐高度比普通模板更高,不低于8m,而且跨度在18m以上。高支模系統(tǒng)的應用,使得集中線荷載也逐步增大,通常在20kN/m以上,施工總荷載也不低于15kN/㎡[1]。由于高支模的高度較高且荷載較大,因此在施工中也會面臨一定風險,需要制定符合技術特點的施工作業(yè)方案和組織規(guī)劃,以避免對人員安全形成威脅,促進工程項目的全面化推進。對于高支模施工作業(yè)方案的論證,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其中的問題并實施調整,通過審核后才能應用于實踐作業(yè)當中。
現(xiàn)代化建筑項目的建設要求較高,除了要保障建筑的整體美觀性之外,還應該不斷改善結構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以確保人們的健康安全,避免造成較大的威脅。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高支模技術的應用,最大限度滿足了建設中對于結構安全性的要求,其承載力相對于傳統(tǒng)模板支撐系統(tǒng)而言更高。此外,該技術工藝也具有較好的經濟性特點,材料用量減少,避免在施工中造成資源浪費的問題,防止成本過大而給企業(yè)造成嚴重的經濟負擔。在施工中需要加強對各項參數的嚴格把控,這是提高高支模施工水平的關鍵,包括了結構性能和建筑高度等等,體現(xiàn)該技術的特點[2]。在施工作業(yè)方案編制過程中,也需要結合建筑間距和負荷情況等實施全面優(yōu)化與改進,以提高整體支撐效果,改善建筑的整體狀況。
高支模施工流程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因此在施工中需要制定有效的準備方案,以減少施工中意外狀況的干擾。首先,應該做好材料準備工作。明確采購人員的基本職責,按照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的具體要求選擇合適的材料類型,了解生產廠家的生產水平,通過對比的方式提高材料質量,避免存在質量問題而影響施工效果。為了能夠做好高支模支撐體系的穩(wěn)定處理,需要利用各類緊固件,因此在準備環(huán)節(jié)需要對其規(guī)格、尺寸和硬度等實施檢測,改善支撐體系的性能。根據設計要求確定模板的具體厚度和大小,為施工作業(yè)人員提供便利。其次,應該做好安全準備工作。高支模施工會受到諸多安全隱患的影響,隨著跨度的增大,也會加大施工的風險。應該針對過往施工情況加以全面總結與評估,了解引發(fā)安全問題的原因并制定相應的預案,確保高支模施工的穩(wěn)步推進。做好設計方案的會審工作,根據現(xiàn)場情況確定最佳施工方法,提高各個部門的配合度。最后,應該開展技術準備工作。運用計算機軟件模擬高支模施工流程,尤其是以BIM技術為依托構建三維模型,可以通過碰撞檢測的方式分析施工中的沖突和矛盾,并且對高支模支撐體系結構加以優(yōu)化與改進[3]。
搭設支撐架是高支模施工中的重點環(huán)節(jié),需要結合現(xiàn)場具體情況制定有效的搭設方案,提高施工安全性。各類配件的質量是決定支撐架搭設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現(xiàn)場應該積極開展檢查工作,確保其達到施工要求,鋼管中不能出現(xiàn)銹蝕和破損的情況,以消除施工中的安全隱患。提前清理工作面中的雜物,使其保持良好的清潔性,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實施測量放樣工作,明確底座、立桿和墊板的具體位置,防止出現(xiàn)較大的偏差[4]。通層搭設和逐排搭設方法在實踐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在搭建過程中應該借助于加固桿實施加固處理,使整個支撐架保持良好的穩(wěn)定性,避免對施工作業(yè)人員的安全造成威脅。做好立桿和水平桿的有效連接,嚴格控制地面和縱橫掃地桿的間距,一般在200mm以內。運用豎向連續(xù)式剪刀撐對立桿實施處理,通過水平剪刀撐可以改善整個剪刀撐結構的可靠性,需要結合施工高度在不同位置加以設置。腳手架立桿垂直度是影響結構穩(wěn)定性的主要因素,立桿偏差不能超過50mm,相對偏差值在H/600以內(H為腳手架高度)。運用扣件做好剪刀撐和水平桿的有效連接,根據施工具體要求確定合理的搭接長度。采用錯開的方式設置水平桿,錯開間距在500mm以上,同時要嚴格控制主節(jié)點和接頭的距離[5]。明確具體的支撐高度并完成可調托座和立桿的設置,一般在200mm以內,通過拉結節(jié)點的方式做好墻柱與承重架的連接,改善結構的穩(wěn)定性。
相較于普通模板而言,高支模安裝施工中面臨較大的安全隱患,因此在施工現(xiàn)場應該做好組織安排工作,制定專項施工方案,以協(xié)同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積極配合,防止對人員安全造成威脅。主體結構是模板安裝中的關鍵點,因此應該加強針對性控制,尤其是要改善基礎平整度和承載力,避免造成失穩(wěn)的狀況。針對回填土,可以采用分層壓實的方式,提高回填土的密實性,也可以運用加固技術和硬化技術來改善支撐效果。在施工中做好動態(tài)監(jiān)測工作,了解施工中可能出現(xiàn)的塌陷和沉降問題,以及時采取控制措施,避免造成嚴重的事故。在施工中做好測量工作,了解不同技術參數的設定要求,保障門架、梁線和軸線等位置的正確性,嚴格遵循設計要求,合理控制位置偏差。針對各類構件的固定情況實施檢查,包括了線釘和直角扣等,做好支撐體系穩(wěn)定性的監(jiān)測,如果出現(xiàn)松動和脫落的情況應該及時加固處理[6]。如果采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梁板的跨度在4m以上,起拱處理時應該遵循設計標準,同時也應該結合現(xiàn)場施工情況實施調整,一般在L/1000~L/3000之間(L為跨度值)。按照主梁和次梁的先后順序實施起拱處理,同時要明確底模、側模和斜撐的安裝順序,避免在模板安裝施工中造成混亂問題。
在高支模施工完成后及時做好檢查和驗收工作,確保達到驗收標準后再開展接下來的施工,這也是決定建筑工程整體施工質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通過全面檢查的方式,可以了解高支模施工中的具體問題并及時加以整改,防止質量隱患對后期施工安全形成威脅。尤其是要關注支撐架體的安裝效果,做好模板的保護工作,防止在施工中造成嚴重的損壞,針對檢查驗收工作中的問題加以記錄并實施全面分析。在高支模施工中也會存在較多的隱蔽工程,這也是檢查驗收的重點,針對地基平整度和壓實度實施檢查,確保其不會出現(xiàn)嚴重的沉降問題并記錄相關數據信息。施工中的允許偏差如表1所示,當立桿垂直度不同時,允許偏差值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比如當垂直度分別為10m、18m和26m時,允許最大偏差值分別為30mm、50mm和80mm,并采用吊線、經緯儀和卷尺等實施檢查[7]。立桿和橫桿間距、步距的允許偏差則應該控制在50mm以內。在檢查驗收中應該增進各個部門的交流,包括了技術部門、施工部門和監(jiān)理部門等等,通過“三檢”后才能繼續(xù)施工。
表1 施工允許偏差
混凝土澆筑作業(yè)也是施工中的重點和難點,澆筑質量也會對建筑結構強度和耐久性造成影響。因此,應該針對混凝土的質量實施檢驗,確保其配合比符合設計要求,結合施工現(xiàn)場溫度加以調節(jié),增強混凝土的和易性,為澆筑作業(yè)奠定基礎。針對運達現(xiàn)場的混凝土溫度實施檢測,確保其符合設計要求。按照由中間向四周的順序開展振搗工作,選擇性能可靠的插入式振搗器,合理控制彼此的間距和振搗位置,以保持混凝土振搗的均勻性。采用泵送的方式開展混凝土施工作業(yè),合理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避免造成離析的情況,做好散鋪工作,改善整體澆筑效果,防止漏振問題和過振問題造成較多質量隱患[8]。由專業(yè)人員對澆筑施工加以監(jiān)測,嚴格遵循施工流程實施澆筑,對支撐體系的穩(wěn)定性進行評估,及時處理澆筑過程中的變形和下沉等狀況。
在完成澆筑并確保其強度達到要求后,還應該對高支模實施拆除,由于高支模的跨度不同,因此在拆除施工中的要求也會有所差異。比如當高支模的跨度在8m以上時,則應該對混凝土的強度實施檢測,只有在達到設計值的95%以上時才能開展拆除工作;當高支模的跨度在8m以下時,對于混凝土強度的要求則更低,只要達到設計值的75%后就可以開展拆除工作。為此,應該由專業(yè)技術人員對混凝土強度實施檢測,未達到規(guī)定要求后嚴禁開展拆除施工。高支模的拆除流程和順序等,也是關系到施工質量的主要環(huán)節(jié),通常采用分級拆除的方式,了解各個結構的受力關系,防止對構件造成嚴重破壞。明確支架、散板和模板的類型并采取分類堆放的方式,做好現(xiàn)場管理,實現(xiàn)材料的循環(huán)利用,避免造成資源浪費的問題。完成拆除作業(yè)后要及時實施檢查,并針對性處理施工中的殘留問題,做好模板清理工作。
質量保證體系的構建,可以為高支模施工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以達到施工標準與要求。首先,應該加強現(xiàn)場監(jiān)督。增進施工單位和監(jiān)理單位之間的交流,通過旁站監(jiān)理等方式分析施工中的問題并加以上報,由技術人員針對施工工藝參數加以調整,達到現(xiàn)場作業(yè)消除,消除其中的隱患。特別是高支模施工具有較強的危險性,因此在施工中應該做好安全管理,構建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在現(xiàn)場開展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和質量。其次,應該做好人員管理工作。施工人員的操作能力及水平,是決定高支模施工效果的關鍵,因此應該制定科學的崗前培訓計劃,使施工人員了解施工技術及工藝要點,以便在作業(yè)過程中嚴格規(guī)范自身行為,降低對質量效果的影響。在施工前也應該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從高支模體系結構布局、構件連接關系和施工影響因素出發(fā),全面了解具體的施工流程和順序、控制方法,提高施工人員的專業(yè)水平。
高支模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可以有效降低材料用量,而且具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特點,加快了施工進度,創(chuàng)造良好的綜合效益。在技術應用中,應該做好全面的準備工作,同時掌握支撐架搭設、模板安裝、檢查驗收、混凝土澆筑和模板拆除等環(huán)節(jié)的要點,采取有效的質量控制措施,以改善高支模施工的整體效果,為建筑工程項目的持續(xù)推進創(chuàng)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