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靜 艾皖平 李嬌嬌 王 偉 杜 飛 王曉紅
近年來,多重耐藥菌已經成為醫(yī)院感染重要的病原菌[1-2]。在我國多重耐藥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MDROs)感染情況也非常嚴峻,特別是耐碳青霉烯類肺炎克雷伯菌已經成為世界性的公共衛(wèi)生威脅[3]?;颊甙l(fā)生MDROs感染后,可供選擇的抗菌藥物極少,因此,病死率顯著增高?,F(xiàn)回顧性分析本醫(yī)院2019-2020年MDROs的檢出及分布情況,為加強MDROs醫(yī)院感染日常監(jiān)測管理,強化預防與控制措施提供參考依據。
1.1 資料來源 選取我院2019-2020年全院各臨床科室住院患者送檢標本,剔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的重復分離的菌株。
1.2 細菌鑒定及藥敏實驗 采用梅里埃VITEK-2-Compact全自動細菌鑒定儀及配套藥敏卡片對送檢菌株進行鑒定及藥敏分析;根據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標準(2015版)對檢驗結果進行判定[4]。
1.3 MDROs判定標準 同時對臨床上使用的3類或3類以上抗菌藥耐藥的細菌[5]判定為MDROs。
1.4 監(jiān)測方法 院感專職人員每日通過微生物檢驗系統(tǒng)查看MDROs檢出情況并登記,同時督促醫(yī)生對MDROs患者及時下達接觸隔離醫(yī)囑,并每周深入臨床查看MDROs患者的各項隔離措施是否落實,持續(xù)監(jiān)測MDROs調查對象,促進臨床科室及時落實各項隔離預防控制措施。
1.5 觀察指標 MDROs的標本來源、種類及科室分布。
2.1 MDROs檢出情況分析 本醫(yī)院2019-2020年各類微生物培養(yǎng)出病原體中分離出的MDROs的整體檢出情況見表1。2019年、2020年間分別檢出790株、639株MDROs,分離陽性率分別為24.52%、24.24%。常見MDROs中產β-內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類肺炎克雷伯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的兩年檢出率均呈下降趨勢;ESBLs大腸埃希菌、MRSA和耐碳青霉烯類鮑曼不動桿菌的兩年檢出率均呈上升趨勢,見表2。
表1 2019-2020年多重耐藥菌整體檢出情況
表2 2019-2020年主要類型多重耐藥菌檢出率
2.2 MDROs科室分布情況分析 2019-2020年本醫(yī)院檢出的MDROs分布于臨床38個科室,主要見于危險因素高的臨床科室,前十位分布科室依次為老年科、ICU、泌尿外科、呼吸內科、燒傷整形科、腫瘤內科、產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和干部病房,主要集中于老年科,總占比達到50%左右。見表3。
表3 多重耐藥菌主要科室分布情況
2.3 MDROs標本類型分布 2019-2020年MDROs廣泛分布于各類臨床送檢標本,主要有痰、尿、分泌物等,其中以痰標本數(shù)量最多(見表4-1)。MDROs檢出前兩位老年科和ICU標本類型中均以痰標本為主(見表4-2)。
表4-1 2019-2020年多重耐藥菌臨床送檢標本類型分布情況
表4-2 2019-2020年多重耐藥菌主要科室臨床送檢標本類型分布情況 株(%)
2.4 MDROs感染的危險因素 多重耐藥菌感染來源分為社區(qū)感染(院外感染)、醫(yī)院感染(院內感染)。2019-2020年本院多重耐藥菌感染來源以社區(qū)感染為主,兩年總占比分別為80.89%、75.43%;主要來源科室為老年科,其感染主要類型為社區(qū)感染,具體見表5-1、5-2。
表5-1 2019-2020年多重耐藥菌感染來源分布
表5-2 2019-2020年本院多重耐藥菌感染來源主要臨床科室分布
3.1 MRDOs的主要典型及感染來源 本院2019-2020年檢出的MRDOs都主要以ESBLs大腸埃希菌為主,兩年總占比分別達到39.30%、43.64%,與相關文獻報道一致[6]。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住院人數(shù)劇減,但ESBLs大腸埃希菌總占比仍居高不下,這與該菌株主要來源于我院老年科,而我院老年科患者大多數(shù)為長期住院患者,疫情期間住院人數(shù)與往年持平,導致ESBLs大腸埃希菌檢出率高于2019年。老年科和ICU為MRDOs主要分布科室,主要與此二科室患者長期住院、免疫功能低下、長期應用抗菌藥物和接受各種侵入性操作相關。本院兩年的MDROs標本檢出類型以痰、尿標本為主,與多數(shù)文獻報道相符[7],分析其原因可能與此二部位標本取材、送檢均便利有關[8];其他無菌部位取材的標本也在逐年增加,得益于相關部門加強了對臨床醫(yī)生的取材培訓。2019-2020年我院MDROs感染來源仍以社區(qū)感染為主,這就提示我們臨床醫(yī)務人員和陪護人員仍需加強手衛(wèi)生及環(huán)境清潔消毒,減少通過接觸導致的院內感染;院感專職人員同時加強各類人員MDROs相關知識培訓,并深入臨床進行監(jiān)督指導,防止交叉感染導致的醫(yī)院感染及感染爆發(fā)。
3.2 MDROs預防與控制 醫(yī)院感染管理科專職人員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預防與控制多重耐藥菌感染:①每日進行多重耐藥菌監(jiān)測,登記并查看臨床醫(yī)生接觸隔離醫(yī)囑下達情況。②每周進行多重耐藥菌防控措施執(zhí)行情況督查,查看臨床科室隔離措施是否落實。③每季度向全院通報常見多重耐藥菌及細菌耐藥情況,便于臨床對抗菌藥物合理選擇使用。④每半年對醫(yī)護人員進行多重耐藥菌相關知識培訓,便于臨床更好地掌握及執(zhí)行各項隔離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