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華 劉梅秋 周靜 張玲 肖姣娣
摘? ?要? ?2010年,婁底職業(yè)技術學院從廣西引進臺灣長果桑試種,通過幼樹3次摘心,培養(yǎng)開心形樹形,迅速擴大結果面積,第2年初步結果,第3年進入盛產期,畝產量達到600 kg以上。第一季果采摘完畢后養(yǎng)樹45~60天,再對結果枝進行短截,并采用200倍液50%單氰胺破眠,10月上旬第二季果成熟,畝產量175~225 kg。配合采用果桑園生態(tài)養(yǎng)雞防蟲,經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顯著。
關鍵詞? ?臺灣長果桑;一年兩季;生態(tài)栽培
婁底職業(yè)技術學院農林實訓基地于2010年引進臺灣長果桑進行露天栽培試驗,2011年初步掛果,表現糖度高、香味濃、品質好。2017年進行二次果栽培取得成功?,F將臺灣長果桑在湘中地區(qū)“一年兩季”生態(tài)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引種地概況
婁底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降水量1 300~1 600 mm,春季到初夏陰雨天氣多,尤以4—7月降水多,盛夏至秋季多旱。全年無霜期265~280天。土壤為沙壤土,pH值6.7~7.2,有機質含量2%。配備水肥一體化設施。
2? ?臺灣長果桑生物學特性
2.1? ?植物學特性? ?臺灣長果桑是臺灣林果專家培育的鮮食果桑良種。喜光照充足環(huán)境,在? ? -2~40 ℃溫度范圍內均可生長結果,但萌芽開花期不耐寒,如果在此期遭受0 ℃以下低溫會導致減產甚至絕收,所以3月上旬要嚴防霜凍危害。果實以鮮食為主,口感甜美,帶有蜜香,富含糖類、有機酸、花青素、維生素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
2.2? ?果實經濟性狀? ?在引種地,一季果(春果)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熟,成熟果實呈紫紅色,長8~15 cm,最長可達18 cm,單果質量7~14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6.5%,按每畝定植75株計算,盛產期每株春果可產8~10 kg,畝產量600 kg以上;采用破眠技術可生產二季果(秋果),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單果質量5~7 g,最大11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7%,根據肥水條件不同,每畝可產秋果175~225 kg。見圖1。
2.3? ?經濟價值分析? ?臺灣長果桑果實較長,采摘更為方便,但果實不耐長途運輸,適宜作為觀光采摘園果樹種植,就地銷售,價格可達60~80元/kg。當天未能銷售的果實可在冰箱冷藏室貯藏1~2天,也可以加工成果桑發(fā)酵酒等加工品。
湘中地區(qū)種植臺灣長果桑第一季果產量高,但幼果發(fā)育期正值枝葉旺盛生長期,容易與幼果爭奪養(yǎng)分,導致嚴重落果,必須采取相應技術措施防止落果;二季果發(fā)育期正是湘中地區(qū)少雨季節(jié),光照條件好,病害較少,應注意防蟲,及時灌溉,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成熟的二季果單果質量略小于一季果,品質較好,可作為特色果品滿足國慶節(jié)休閑觀光采摘需要。
3? ?臺灣長果?!耙荒陜杉尽备咝г耘?/p>
3.1? ?園地規(guī)劃與土地整理? ?選擇靠近城鎮(zhèn)、排灌方便的坡地建園,避免占用基本農田,避免在工業(yè)區(qū)附近等污染物排放區(qū)域建園。園地選擇好后,清除園內雜樹、雜草及其他雜物,地勢較為平整的地塊可全園深翻25~30 cm,再用旋耕機將土壤整平。
栽植前按3~3.5 m一行打石灰線,在石灰線兩邊各50 cm范圍內均勻撒施基肥,每畝撒施腐熟有機肥2~3 t、磷肥100 kg,15-15-15的復合肥25 kg,撒肥后用旋耕機將肥土混勻,并在行間開溝(深35~40 cm,寬40~50 cm),將開溝挖出的土均勻攤在廂面上,廂面中間稍高于兩邊以便于排水。
在坡度較大的地塊或梯田建園,可以開定植溝施基肥,按3 m一行打石灰線,沿線開定植溝(深60~80 cm,寬80 cm),溝底鋪20~30 cm厚的農作物秸稈,適當填入表土,再按上述基肥配比與表土混勻施入,最后用底土回填,在行間開溝瀝水。
3.2? ?苗木培育與選擇? ?臺灣長果桑繁殖以嫁接為主,一般以湖桑作為砧木進行袋接。為保證苗木長勢強旺,一般選擇苗徑超過1 cm且根系強健的壯苗種植。
3.3? ?苗木栽植
1)栽植時間。在果桑落葉后至萌芽前的休眠期栽植,即12月至翌年2月栽植。如果選擇營養(yǎng)缽假植苗,則在5月1日前栽植較理想。
2)栽植密度。臺灣長果桑樹形開張,樹勢較強,適當稀植培養(yǎng)低干開心大樹形結果有利于緩和樹勢,保證產量與品質的穩(wěn)定。肥沃地株行距3 m×4 m,畝栽55株;瘠薄地、山坡地株行距3 m×3 m,畝栽75株。
3)栽植方法。栽植時先將苗木保留30~40 cm主干剪斷,根系保留15 cm剪短,并將粗根傷口剪平;然后在定植點開穴栽苗,注意將根系附近用細碎土壤填充壓實,栽培深度合理,不可露出根系,也不可過深。栽后澆足定根水。
3.4? ?整形修剪
1)幼樹整形。培養(yǎng)低干開心形。苗木發(fā)芽后,選留定干口下25 cm整形帶內3~4個新梢培養(yǎng)成主枝。待新梢長至30~40 cm時掐頂促發(fā)二次新梢,再采用同樣的方法培養(yǎng)三次新梢,單株能發(fā)出結果母枝20條以上,利于第2年結果。
2)1年生樹冬季修剪。當年果桑落葉后,剪除枝條頂部的不充實部分,以及位置不當的枝條、徒長枝等。
3)第2年及多年生樹夏季修剪。第2年春臺灣長果桑開始結果,對長度達到20 cm以上的當年生帶果枝(結果枝)留5~6葉摘心,有利于防止落果和促進果實發(fā)育。
5月下旬采收果實后,對全樹噴施500倍液縮節(jié)胺抑梢促花芽分化,養(yǎng)樹2個月左右,其間疏除過旺枝與位置不恰當的枝條,對生長過旺的枝條摘心或扭枝,抑制營養(yǎng)生長,促進二季果花芽分化,并保證樹體結構勻稱。7月中旬對全株結果枝保留3~4個芽短截,然后立即全樹噴施50%單氰胺(如榮芽等)200倍液,1周后老葉脫落,腋芽整齊萌發(fā),抽生帶花序的結果枝,進一步發(fā)育成二次果。
4)第2年及以上結果樹冬季修剪。在冬季落葉后,即可對全樹輕剪,一般對著生二季果的枝條保留基部2~3個飽滿芽短截,剪除過密、細弱枝條。
3.5? ?施肥? ?基肥以有機肥為主,追肥以速效性化肥為主,氮、磷、鉀適當搭配。
3.5.1? ?基肥? ?桑樹落葉后于種植廂面一邊離樹干40 cm開深、寬20 cm左右的溝,按每畝1 t生物有機肥、50~100 kg磷肥、適量中微量元素肥料(按說明書)混合均勻鋪灑于溝里,與溝土混勻后平溝復原。
3.5.2? ?當年種植的幼樹追肥? ?在第1次摘心后開始施肥。沒有水肥一體化設施的采用土壤施肥,每隔10~15天追肥1次。方法是:在小苗樹干20 cm以外開穴施肥后蓋土,每株苗施2~4個點,可以采用背負式鏟式施肥器施肥提高工作效率。前期以尿素等氮肥為主,20 g/株,每畝每次施尿素等速效性肥料5~10 kg;中后期施用15-15-15的復合肥,每畝每次施用8~10 kg。最后一次追肥不要超過9月底。下雨前施肥或施肥后澆水有利于肥料溶解并利于根系吸收。
如采用水肥一體化滴灌施肥,前期采用氮、磷、鉀元素等比例的平衡型水溶肥,中后期采用磷、鉀元素為主的水溶肥,施肥液濃度不超過500倍液,每次畝施肥量2~5 kg。
3.5.3? ?栽后第2年及以后結果樹施肥
1)催芽肥。對于結果樹,2月下旬至3月初萌芽前,畝施15-15-15的三元復合肥15 kg,行間開條溝施入。對于生長勢強的植株,施肥量可適當減少。如采用水肥一體化滴灌施肥,可使用平衡型水溶肥3~4 kg/次·畝,間隔5天施用1次,根據樹勢強弱施用1~2次。
2)膨果上糖肥。4月上旬幼果迅速發(fā)育期,畝施10-5-39的硫酸鉀復合肥25 kg,并配施硫酸鉀5~8 kg。如采用水肥一體化滴灌施肥,則使用高鉀型水溶肥5~8 kg/次·畝,間隔5天施用1次,根據樹勢強弱施用2~3次。
3)破萌肥。夏剪后(7月上中旬),為促進枝芽萌發(fā)抽生結果枝,每畝追施15-15-15的三元復合肥10~15 kg,沿行向距植株60~80 cm處開條溝施入,覆土并澆水。如采用水肥一體化滴灌施肥,則施用氮磷鉀比例一致的平衡型水溶肥3~4 kg/次·畝,間隔5天施用1次,根據樹勢強弱施用2~3次。
4)秋果肥。8月上中旬,畝施高鉀型復合肥10~15 kg,距離植株60~80 cm處開條溝施入。如采用水肥一體化滴灌施肥,則施用氮磷鉀比例一致的平衡型水溶肥3~4 kg/次·畝,間隔5天施用1次,根據樹勢強弱施用2~3次。
3.5.4? ?根外追肥? ?無論幼樹還是結果樹,均可結合病蟲防治進行根外追肥,噴灑枝葉與幼果。在幼果發(fā)育期噴施氮磷鉀平衡型葉面肥500倍液+磷酸二氫鉀500倍液;在果實膨大期葉面噴施0.01% 蕓薹素內酯2 000 倍液+磷酸二氫鉀500倍液或氨基酸500倍液+高鉀型葉面肥500倍液,以顯著提高果實品質與產量。
3.6? ?土壤管理? ?對果園土壤進行科學管理,創(chuàng)造良好的土壤理化性狀以利于根系健康。
1)清耕法。對地勢平緩的園地,在勞動力充足的情況下,可經常性對果桑園地松土除草,改善根區(qū)環(huán)境。
2)生草法。采用自然或人工種草覆蓋樹盤,對于生長過高的草可以采用機械割掉過高的部分,作為青綠飼料為果桑園養(yǎng)雞補充飼料。
3)覆蓋法。一是采用銀黑反光膜覆蓋,二是采用黑色無紡布或防草布覆蓋,二者均可防止雜草滋生,大大減少除草用工,保水保肥。覆蓋反光膜還可以增加下部光照,促進果樹著色成熟,但覆蓋法不適合采用生態(tài)養(yǎng)殖的果桑園。
4)藥劑除草法。針對大面積園區(qū),如果人力不夠,也可以在雜草旺盛生長期到來前,采用草銨膦等A 級綠色食品生產中允許使用的除草劑,分別于4月上旬、6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進行藥劑除草,基本能控制草害。如果一季果采收后在桑樹下養(yǎng)雞、鵝等禽類除草,則可不使用除草劑。
5)土壤排灌。湘中地區(qū)3—5月份陰雨天氣較多,地面容易積水,要經常性清空種植畦間排水溝,保障排水通暢;6—9月份高溫干旱天氣多,久旱缺水要注意灌溉抗旱,最好設置滴灌等水肥一體化設施滿足灌溉需要,同時可以通過滴灌施肥提高施肥效率。
6)深翻改土。在秋冬開溝施肥后,用尖齒耙深翻土壤,不打碎土塊,增加土壤通透性,改良土壤理化性狀。
3.7? ?病蟲害防治
3.7.1? ?病害防治? ?臺灣長果桑果實抗病性強,可以大大減少農藥施用量。但多雨年份應注意桑椹菌核病、灰霉病的防治。
具體防治方法:每年冬季徹底清園;萌芽后到果實成熟前半個月(湘中地區(qū)一般是2月底至4月上旬)根據天氣情況每7~10天交替噴施30%吡唑嘧菌酯懸浮劑1 000倍液+430 g/L戊唑醇懸浮劑1 0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1 000倍液、50%腐霉利或40%嘧霉胺1 000倍液對果桑枝葉與幼果和地面仔細噴灑。疏除過密的枝條,合理確定結果枝條數量,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降低田間濕度,可大大減輕灰霉病等病害的發(fā)生。
3.7.2? ?蟲害防治
1)藥劑防治。湘中地區(qū)主要蟲害有蛀干害蟲桑天牛,食葉害蟲桑尺蠖、桑螟、斜紋夜蛾、野蠶等,危害成熟果實的害蟲桑癭蚊等。
桑天牛成蟲可在6—7月晴天中午人工撲殺。對已經蛀入主干的天牛幼蟲,可用鋼絲插入有新鮮排泄物的蟲孔內旋轉鉤殺,也可向蛀孔注入適量80%敵敵畏或20%氰戊菊酯乳油500倍液,再用黃泥封口熏殺。
對桑尺蠖、桑螟、斜紋夜蛾、野蠶等食葉害蟲,可用5%甲維鹽水分散粒劑1 500~2 000倍液、蟲螨腈懸浮劑2 000~3 000倍液交替噴霧。萌芽開花期結合殺菌劑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或80%滅蠅胺水分散粒劑? ? ? 1 500倍液或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2 000倍液可以有效防止桑癭蚊危害。
2)物理防治。每5~15畝安裝1臺太陽能輻射殺蟲燈,可以有效誘殺野蠶、天牛等害蟲成蟲;在果實成熟期懸掛黃色粘蟲板,可以誘殺蒼蠅、果蠅;采用藍色粘蟲板懸掛桑癭蚊。
3)生物防治。在長果桑第一季果采收完畢后,每畝放養(yǎng)1 kg左右的青年雞30只,除了在二季果成熟期集中暫養(yǎng)一段時間外,其他時間都可以讓雞在桑園內放養(yǎng),減少蟲害發(fā)生,減少或避免使用殺蟲劑。
3.8? ?果實采摘與加工利用處理? ?湘中地區(qū)長果桑第一季果成熟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果時間持續(xù)20天左右,此期天氣晴好,利于產量與品質提高;如果時晴時雨,則要在雨停果實表面水分干燥后再采摘,一般不會影響果實風味。二季果成熟期在10月上旬至中旬,持續(xù)時間略短于一季果。
臺灣長果桑成熟不一致,當果實充分膨大,顏色轉為紫紅色即說明已經成熟,可用食品級BOPS材質小型透明塑料盒采摘包裝銷售,也可用1~1.5 kg的果籃采摘銷售。
參考文獻
[1] 曾玉華,陳海含,周靜,胡松梅.臺果
72C002果?!耙荒陜杉尽眱?yōu)質高產栽培與利用技術[J].現代園藝,2017(17):65-67.
[2] 唐坤寧.優(yōu)良果桑品種——臺灣長果桑[J].農村新技術,2016(09):38-39.
[3] 王照紅,趙東曉,董亞茹,耿兵,王德波.一種臺灣長果桑多次結果的大棚栽培方法[P]. 山東?。篊N110637629A,2020-01-03.
[4] 曾玉華,周靜,周永勝,肖姣娣.2010年湖南婁底果桑霜害調查[J].中國果樹,2010(06):61-63.
[5] 本刊綜合.臺灣長果桑栽培技術[J].農家之友,2016(03):53-54.
[6] 李秀岐.冬暖式大棚長果桑高效栽培技術[J].落葉果樹,2021,53(03):60-61.
[7] 薛忠民,蘇超,陳旗,焦鋒.果桑支架式栽培試驗初報[J].北方蠶業(yè),2017,38(02):24-26.
[8] 張正煒,沈慧梅,陳艷芬,黃蘭淇,陳秀.2020版《綠色食品? 農藥使用準則》的變化解析[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21(05):17-22.
[9] 任杰群,陳力,張明海,喬興華,王青,劉格格,呂志遠,馬冠華,陳國康.一株桑椹核盤菌的鑒定及拮抗放線菌和化學防治藥劑篩選[J].蠶業(yè)科學,2020,46(06):700-705.
[10] 陳懷玉.優(yōu)質果桑品種引進與栽培[J].安徽農學通報,2017,23(22):63+65.
[11] 潘換來,潘小剛,范婷.桑天牛的危害與防治[J].果農之友,2018(06):42.
[12] 周真,訾婷,李麗春,孟琳,薛建萍,王士龍,劉文兵.不同種類殺蟲劑防治斜紋夜蛾藥效試驗初報[J].農藥,2010,49(04):293-294.
[13] 林蔚紅,陳偉國,楊一平,戴建忠,孫海燕,錢秋杰,張芬.蟲螨腈防治桑樹害蟲及對家蠶安全性的研究進展[J].蠶桑通報,2019,50(03):8-12.
[14] 喬興華,任杰群,陳力,張明海,向蘋葦,李麗.五種藥劑對果桑椹癭蚊的田間防效初報[J].南方農業(yè),2020,14(28):43-44+52.
[15] 鄧永進,丁天龍,印玉萍,劉和洋.南疆皮山縣優(yōu)質果桑的生態(tài)栽培技術[J].特種經濟動植物,2016,19(02):48-49.
[16] 李智念,陳力,向蘋葦,任杰群,張明海,楊義,郭銘建,鄭章云.粘蟲板不同顏色和懸掛高度對桑椹癭蚊誘集效果的影響[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8(2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