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春榮
未婚妻是朝鮮族姑娘,我倆談戀愛半年后,她讓我去她家吃飯。臨行前,我向她打聽朝鮮族的習俗,了解到除了吃食上和我家有些不同外,別的區(qū)別不大。我安慰自己,只要能和準岳父喝到一起、吃到一塊,估計這關便過了。
到了未婚妻家,準岳父招呼來親朋四鄰陪我喝酒,酒過三巡,準岳父喝高興了,起身跳起了手鼓舞,親朋也紛紛起身跳了起來,一家人邊唱邊跳,偌大的房間,只剩我一位觀眾,十分尷尬。正在這時,準岳父走過來一把將我拉起,示意我跟著一起跳,我哪里會跳舞呀,呆站在那里,一動不動,一家人圍著我跳來跳去,我更尷尬了。
準岳父見我不跳,臉上表露出不滿。未婚妻小聲告訴我,朝鮮族能歌善舞,用歌聲表達快樂,用舞姿送出祝福,用鼓敲出希望,是他們待客之道,他們請你跳,你跟著蹦跶就行,貴在參與。我嗔怪她,怎么不早告訴我,她卻壞笑了一下,說早告訴怕我不去了。
第二次再去她家,我早有準備,和準岳父喝了兩杯酒,就開始裝醉,沒想到準岳父也一喝便醉,醉了之后愣是將我拽了起來,拉著我的手載歌載舞起來。我這次洋相也出大了,被準岳父“舞”得團團轉,根本由不得自己,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回到家后,越想越沒面子,誓要學會朝鮮舞。于是第三次登門,我也不怕了,可這次準岳父沒邀我跳舞,他說:“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習俗,得互相尊重,你不愿跳不勉強,看我們跳就可以了。”
咳,真浪費了我一身好“舞”藝。
后來才知道,通過三次舞蹈考察,準岳父覺得我人不錯,便不再為難我了。5年前,岳母因病去世,岳父也得了偏癱,我將岳父接來我家伺候,每逢節(jié)日,我都會和妻子跳一段手鼓舞給他看,我知道,遠離故鄉(xiāng)的他,唯有以此可以慰藉鄉(xiāng)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