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飛飛,康云勤,富佳薇
(浙江省榮軍醫(yī)院 浙江嘉興314000)
腦卒中俗稱“中風”,主要是由于腦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或腦部血管梗死,使大腦血流量不足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類急性腦血管病[1]。該病起病急、進展快、致殘率及復發(fā)率極高,已成為我國居民第一死亡原因[2]。大多數(shù)腦卒中患者發(fā)病后需長期臥床靜養(yǎng),但隨著臥床時間延長,患者感受溫冷、潮濕的功能逐漸喪失,當缺少針對性活動時可能會出現(xiàn)血液循環(huán)障礙,進而導致皮膚組織缺血、缺氧,最終形成壓力性損傷[3]。與此同時,腦卒中會影響患者胃腸道功能、吞咽功能易出現(xiàn)誤吸,甚止可能會出現(xiàn)窒息或吸入性肺炎[4]。大多數(shù)腦卒中患者會有神經(jīng)系統(tǒng)后遺癥,如口角歪斜、視物模糊、肢體麻木等,嚴重影響患者心理健康狀態(tài),使患者產(chǎn)生焦慮、緊張、懷疑等負性情緒,影響治療依從性和康復進程[5]。因而,對腦卒中患者實施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降低誤吸和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促進疾病恢復,改善患者預后意義重大。2019年3月1日~2020年3月1日,我們對41例腦卒中患者實施保護性約束管理,效果滿意?,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同期收治的84例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輔以影像學資料確診為腦卒中者;②意識清醒,治療依從性較高者;③存在吞咽障礙、需長期臥床者;④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并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入院時已發(fā)生誤吸、壓力性損傷等癥狀者;②嚴重心、肺、肝、腎功能不全者;③合并中、晚期惡性腫瘤或惡病質者;④存在智力障礙、無法配合治療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43例和觀察組41例,觀察組男23例、女18例,年齡(55.23±6.37)歲;體重(75.36±11.23)kg;腦卒中類型:腦梗死22例,腦出血19例。對照組男27例、女16例,年齡(54.34±6.08)歲;體重(76.43±12.54)kg;腦卒中類型:腦梗死25例,腦出血1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取常規(guī)護理,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給予常規(guī)呼吸道管理、營養(yǎng)支持,且定時翻身并擦拭身體,保持皮膚清潔。一旦患者病情惡化,應立即搶救。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保護性約束管理,具體內(nèi)容如下。①成立保護性約束小組:小組成員由3~5年神經(jīng)內(nèi)科工作經(jīng)驗的護士構成,均接受腦卒中保護性約束管理有關培訓并通過考核。選取考核成績最優(yōu)異者為小組組長,并由組長制訂相關管理制度,小組成員需嚴格遵循該制度。②收集資料:小組成員需收集患者一般臨床資料,如病因、基礎疾病、家族遺傳史、身高、體重等,并建成電子檔案,以便查閱、熟悉病情。③管理措施:a.病房管理。小組護士為患者營造舒適的病房環(huán)境,定時檢查各種醫(yī)護醫(yī)療器械,并做好消毒、清潔工作,使病房保持干凈、整潔;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nèi)空氣新鮮;囑醫(yī)護人員不宜在病房大聲喧嘩,適當調節(jié)病房內(nèi)治療儀,為患者營造安靜、舒適的休息環(huán)境。若遇突發(fā)情況需緊急搶救,護理人員向其他意識清楚患者簡單闡述,疏解其緊張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b.宣傳教育保護性約束管理。在患者入院后,小組成員應及時對患者及家屬進行保護性約束健康教育,簡單介紹病房環(huán)境及住院注意事項。同時,重點強調保護性約束管理的重要性,有效避免患者發(fā)生抓傷、撞傷、意外拔管等情況,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小組成員應培訓家屬約束性保護相關知識,以便合理使用保護性器具,以防因器具使用不當,增加意外事件發(fā)生率。告知家屬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簡單、正確的處理措施,消除家屬對保護性器具疑慮。c.心理護理。腦卒中患者可能出現(xiàn)言語不清、口角歪斜、肢體麻木等癥狀,護患溝通難度增加,且自身癥狀嚴重,大多數(shù)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應激反應,故小組成員與患者有效溝通,了解患者需求并給予相應措施,最大程度地緩解患者心理應激水平。此外,小組成員需關注患者生理需求,解決患者因活動不便導致諸多問題,減輕患者因保護性約束產(chǎn)生的不適感;小組成員積極鼓勵患者,增強治療信心,縮短康復進程。d.合理應用保護性約束管理。小組成員應熟知約束正確知識,合理應用保護性約束器具,在使用約束器具時避開重要導管,約束松緊度適宜,保障血液循環(huán)良好。必要時在患者約束器具下添加棉墊等柔軟物品,避免出現(xiàn)皮膚壓痕甚至破損。對需長期臥床者選擇預防壓力性損傷床墊,并定時翻身、擦浴,注重觀察受壓部位血液循環(huán)狀態(tài),對受壓部位給予適當按摩。采用無菌方式為患者進行吸痰護理,使呼吸道保持通暢,并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訓練。e.密切觀察病情。小組成員應密切關注保護性約束對患者約束作用,知曉患者約束適應性,若出現(xiàn)負性情緒,小組成員應立刻上報小組組長,并與醫(yī)生共同探討可能原因,適時調整保護性約束管理相關措施。
1.3 評價指標 ①壓力性損傷:觀察并記錄患者誤吸和壓力性損傷發(fā)生情況。②生活質量:采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6]評價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包括生理機能(PF)、生理職能(RP)、軀體疼痛(BP)、一般將康狀況(GH)、精力(VT)、社會功能(SF)、情感職能(RE)、精神健康(MH)8個維度,共36個條目,各個維度總分100分,評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③生活自理能力:采用Barthel指數(shù)評定表[7]評估兩組干預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該表從10個方面評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總分0~100分,評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④心理狀態(tài):采用心理彈性量表(CD-RISC)[8]評估患者干預前后心理彈性水平,該量表從能力、忍受消極情感、接受變化、控制及精神影響5個維度進行評估,共25個條目,采用5級評分法,每個條目分為0~4分,總分100分,評分越高表示心理彈性越高。⑤滿意度:通過自制腦卒中患者及家屬滿意度調查表評估護理滿意度,從護理方式認可度、護理態(tài)度、護理效果、護理技巧等方面進行評價,總分100分,90~100分為非常滿意,70~89分為滿意,0~69分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shù)+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2.1 兩組干預前后SF-36評分比較 見表1。
2.2 兩組誤吸、壓力性損傷發(fā)生情況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誤吸、壓力性損傷發(fā)生情況比較
2.3 兩組干預前后Barthel指數(shù)、CD-RISC評分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Barthel指數(shù)、CD-RISC
2.4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見表4。
表4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隨著我國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生活水平及方式逐漸改變,腦卒中發(fā)病率呈逐年攀升趨勢,且具有病情危急的特點[9]。在治療期間腦卒中患者易出現(xiàn)并發(fā)癥,加之患者臥床時間長、免疫功能低下,故對腦卒中患者實施行之有效的護理措施勢在必行。
保護性約束是指危重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通過利用某些機械性、物理性的器具或材料,附加于或靠近患者身體,使患者無法輕易移動,從而限制自由活動,達到更好保護患者的目的[10]。保護性約束實質為身體約束,主要通過約束工具來保護腦卒中患者生命安全。保護性約束管理措施不僅約束因諸多因素導致患者出現(xiàn)自傷或傷人的行為,從而保障患者及其他人員的安全,同時,倡導以人為本,尊重患者人格尊嚴及知情同意權[11]。有研究表明,過度約束不利于患者恢復[12]。因此,在實施保護性約束管理時,密切關注患者病情變化,并做好相應記錄及存檔工作,以便醫(yī)生實施調整治療方案,且耐心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為患者營造舒適、安靜的治療環(huán)境,加強護患溝通,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13]。
誤吸和壓力性損傷是腦卒中患者常見并發(fā)癥,保護性約束管理針對影響患者病情的危險因素進行個性化護理,降低誤吸、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改善患者心理應激水平,促進疾病康復。梁賦等[14]研究表明,腦卒中患者發(fā)生誤吸與吞咽障礙密切相關,而壓力性損傷的危險因素包括活動受限、營養(yǎng)不良、理化刺激等。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誤吸和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保護性約束管理可有效降低誤吸和壓力性損傷的發(fā)生率。其原因可能是護理人員定期為患者翻身、擦拭、按摩、吸痰處理和呼吸訓練。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SF-36、Barthel指數(shù)均優(yōu)于干預前(P<0.05),且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表明保護性約束管理能促進患者恢復,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質量。其原因可能是護理人員對患者及家屬進行保護性約束教育,加深患者及家屬對腦卒中認知度,使其了解保護性約束重要性,從而提高患者或家屬治療依從性;為患者營造安靜、整潔、舒適的住院環(huán)境,并重視患者心理狀態(tài),適時溝通,安撫其不良情緒,利于疾病康復。心理彈性主要是指主體對外界環(huán)境變化后,心理和行為反應狀態(tài)根據(jù)訓練、教育發(fā)生變化[15]。因腦卒中患者病情危重、心理應激反應強、心理彈性水平低,故護理人員通過悉心護理、耐心健康教育及積極有效的溝通,能夠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提高患者心理彈性水平及護理滿意度。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CD-RISC評分高于干預前(P<0.05),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保護性約束管理可明顯改善患者心理彈性水平,提升護理滿意度。梁歡等[16]研究表明,保護性約束可降低誤吸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心理彈性,進一步證實本研究觀點。
綜上所述,對腦卒中患者實施保護性約束管理,能夠明顯降低誤吸和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質量,有效改善心理狀態(tài),提高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