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超 張鵬飛 王建軍
摘要:控制電纜對電氣設備的正常運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制造、施工等原因造成的電纜故障較為隱蔽,不易排查,控制電纜的直流電阻是電纜質量的重要指標,針對控制電纜直流電阻的測量較少,且誤差較大,設計一種便攜易用的控制電纜測試裝置是非常必要的,能極大減少施工維護中的工作量即工作時間,提高故障排除和施工的工作效率。
關鍵詞:控制電纜、回路、電阻、測試、壓降
0引言
控制電纜主要適用于直流或交流50~60Hz、額定電壓600/1000V及以下的控制、信號、保護及測量線路,常用于電氣控制系統和電氣裝置內,固定敷設,一般控制電路中負荷間斷、電流不大,芯線截面較小,線芯多采用銅導體。
控制電纜主要應用在電力系統、信息傳輸系統、電氣裝備及電器儀表內部連接,通過發(fā)送和接收電信號,實現設備間信息交互。在電力和信息系統中,從系統的起點,經過系統的各個節(jié)點到用戶終端,所有這些裝備都使用大量的電線電纜,控制電纜作為元器件之間的連接線,起著傳輸電能或傳輸信號的作用。
1.對控制電纜的相關要求
根據《DL/T 866-2015? 電流互感器和電壓互感器選擇及計算規(guī)程》,控制電纜直流電阻值計算公式如下:
《GB/T 50063-2017 電力裝置電測量儀表裝置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測量控制二次回路電壓降不應大于額定二次電壓的3% ;電能計量裝置的二次回路電壓降不應大于額定二次電壓的0. 2%;保護電流回路負載電阻還需滿足10%誤差曲線要求。
《DL/T 5136-2012 火力發(fā)電廠、變電所二次接線設計技術規(guī)程》規(guī)定:發(fā)電廠和變電站應采用銅芯控制電纜和絕緣導線。強電回路導體截面不應小于1.5,強電回路導體截面不應小于0.5
。當芯線截面為1.5
或2.5
時,電纜芯數不宜超過24芯。當芯線截面為4
及以上時,電纜芯數不宜超過10芯。
控制電纜的直流電阻值增大,將使控制電纜工作時電壓降增大,電纜末端不能提供電氣設備工作時所需的電能量或電壓值,或者是阻抗不匹配導致測量精度下降,只有準確測出電纜直流電阻才能判斷出是否滿足使用要求。
2試驗裝置和方法
2.1試驗原理
實際應用用兩根線芯接入設備構成回路,測試時首先需要識別回路,在識別出同一個回路兩根線芯的基礎上,測試出回路電阻值,以便于判別回路的正確性和阻值的匹配性。測試流程如下:
主控器控制電路給第一根線芯施加電壓U,依次采樣另外每根線芯的電流I,構成回路的兩根線芯能夠導通,電流值較小,通過判斷電流值可得知同一組的線芯,同時通過歐姆定律求出該組導線的電阻值R=U/I,依次進行測試,直至測出完成所有線芯的測試。判定為同一組的線芯,標記為同組,并測出電阻值。為了使線芯能夠每兩根導通構成回路、方便測試,需要在終端將線芯兩兩連接。測試接線示意圖見圖1,電路原理圖見圖2。
2.2試驗裝置
為了達到線芯自動識別并匹配成組,同時測量回路電阻值的目的,簡化電路并提高測試速度,綜合考慮按照一次測試10芯電纜設計,通過內部10mA恒流源電路對外輸出,從第一個端口輸出,依次次檢測其余端口電壓,導線連接可靠,阻抗較小,電壓較低,標記電壓較低端口為同組,并計算電阻值,一個測試流程完成。進行下一個流程測量,測量時不再測量已標記過的端口,直至全部端口測試完成。裝置原理圖如下:
3結論
控制電纜的電阻值超標直接影響控制信號的傳輸,進而影響電氣設備的餓正常運行。由于控制電纜的阻值測試在工程應用中不易實現,因此極易忽略,工程應用中較多的關注線芯的通斷??刂齐娎|阻值能否實現與設備匹配,對電氣系統的完好運行影響較大,尤其對控制回路、電流電壓回路、計量回路影響巨大。本查線測試裝置便攜易用,既可以測試控制電纜的完好性,也可以準確測試出控制電纜回路的電阻值,為設備施工、故障查找、減少測量計量誤差提供參考;也可以通過對建成工程的測量統計,為后期設計施工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DL/T 866-2015? 電流互感器和電壓互感器選擇及計算規(guī)程
2.GB/T 50063-2017 電力裝置電測量儀表裝置設計規(guī)范
3. DL/T 5136-2012 火力發(fā)電廠、變電所二次接線設計技術規(guī)程
作者介紹:
劉彥超(1981.10.12),性別:男;籍貫:河南;民族:漢;學歷:本科、碩士;職稱: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電力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