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
烏克蘭危機被普遍認為是冷戰(zhàn)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地緣政治危機,它對未來世界格局的影響將延伸展現,波及世界各國。當事方有限,事關方極廣,各方反應各異,立場不同。拉美各國態(tài)度分野鮮明,折射出除俄烏美歐等當事方之外國際社會反應的基本態(tài)勢。
拉美遠離沖突中心,其反應主要基于區(qū)域各國對是非曲直的判斷和同當事方,主要是同俄羅斯與美國的關系。
第一,盼和反戰(zhàn),勸和促談是主流。各國領導人、各種政黨和主流媒體都認為戰(zhàn)爭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給沖突各方和世界帶來聲重后果。鑒于此,多數拉美國家在聯合國特別緊急會議和美洲國家組織會議上投票譴責俄羅斯,但并不贊成對俄實施制裁。
第二,古巴、委內瑞拉、尼加拉瓜三個深受美國長期制裁的左翼當政的國家旗幟鮮明地支持俄羅斯,認為俄烏沖突的根本原因是美國和西方不斷加強軍事壓力和北約東擴,俄對烏采取特別軍事行動是維護自身安全的絕地反擊。
第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這三個拉美大國的態(tài)度耐人尋味。巴西現政府雖以“親美”著稱,但總統博索納羅自烏克蘭形勢危急以來,一直與俄保持密切關系,甚至不顧美國施壓而堅持訪俄,沖突爆發(fā)后,巴明確拒絕美方要求其“共同壓俄”的脅迫行為,表示巴并非美“盟友”,沒有必要按美方要求行事。墨西哥總統洛佩斯雖對俄出兵烏克蘭有所批評,要求俄停止軍事行動,但明確反對美西方對俄制裁,并宣布不會對俄采取任何制裁措施。阿根廷政府遲遲沒有就俄烏沖突正式表態(tài),并與巴西一樣拒絕在美洲國家組織會議譴責俄羅斯的聯合聲明上簽字,招致美國“嚴重不滿”,至今未見阿有配合美西方的行動。巴、墨、阿三大國都不諱言保持與俄羅斯友好合作關系的重要性。
第四,哥倫比亞、秘魯、烏拉圭等與美國關系密切的右翼主政國家高調追隨美國,但這些國家“助美挺烏”多屬雷聲大、雨點小,迄今無實際行動,更無一家實施對俄制裁。
烏克蘭危機化解尚須時日,沖突升級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危,根本機對世原界因是始政治和作俑經者仍在拱火澆油,干攏和談。濟格局的震蕩效應將延宕 這場顯現。就拉美而言,地區(qū)國家的態(tài)度分野或可預示以下趨勢:
美拉關系正在進入一個微妙復雜的新時期。拜登政府期待利用俄烏沖突重新把拉美收攏旗下,這樣既可壯大強壓俄羅斯的聲勢,又可把俄擠出拉美,坐收解除“后院之憂”和“榻旁之患”兩利,進而達到復活“門羅主義”的目的。拉美國家的態(tài)度分野表明美國的如意算盤沒那么容易實現。
拉美探索自己的發(fā)展道路,在國際上尋求合作伙伴的獨立自主傾向在加強,美國雖軟硬兼施,.恩威并重,但難以成事。拉美大國帶頭不聽號令,雖然不排除有競選等因素在起作用,但也表明今日之拉美已非美國可任意驅使的拉美。
俄烏沖突對世界格局的沖擊或為拉美國家提供了機遇。對俄極限制裁已對制裁者造成反噬效果,能源危機已經爆發(fā),美西方四處尋找出路;糧食危機如果接踵而至,則將直接危及人類生存。拉美是世界“糧倉”“肉庫”和“油?!?,必將成為緩解菜日危機的重要“福地”。拉美國家如能緊緊抓住這個機遇,調整發(fā)展政策,堅持獨立自主,聯合自強,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當能別有一番新作為?!?作者是前駐委內瑞拉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