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孔子林 張帥
無論是民營企業(yè)或是國有企業(yè),人們對品牌的認知度都很在意,也很重視品牌的選購,因為它是營銷渠道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最終獲得客戶認購該產品的關鍵一步。
好的商品要具有材質好、做工細致、價格低廉,消費者能接受商品的價格。事實上,好商品是商標認知的體現。首先,好的商標,是建立在品質基礎之上,有助于把商標緊貼于受眾群體。如果用戶熟悉該商品,那么用戶就會變得放心去購買該商品。
好產品形成了好商標。常言道:眾捧火焰高,好口碑就會慢慢形成。我們希望好字當頭,提供好的服務,選購好的商品,可以幫您實現多元化品牌效應。它可以擴大產品的受眾群體,增加電商粉絲數量,建立品牌親和力,是培養(yǎng)潛在的消費客戶。消費者認知意識的提高,從而刺激或產生濃厚的購買欲望。比如,國產美妝品牌火烈鳥,以樂活美妝為主,把該產品首次鎖定在馬來西亞市場,尋找當地美妝博主,利用名人效應與網紅主播合作,在視頻上線的當天,就銷售2000+產品,僅此視頻就帶3.18%的營銷值。消費者正是看重品牌的重要性,打開了產品的受眾行情,才獲得了大量的新用戶。
由此看來,從昔日的“中國名牌產品”的取消,到“中國馳名商標”的宣傳禁用。2012 年,據原國家質檢總局《中國名牌產品管理辦法》規(guī)定,名牌產品標志使用到期。從此,“中國名牌產品”標志成為歷史。這標志著品牌、名牌返樸還淳到產品真正的品質、服務和信譽上來!
對于消費者而言,名牌似乎就代表著一種歸屬和安全感。因此,品牌也就成了企業(yè)和消費者認知的選擇手段。對企業(yè)自身而言,品牌意味著一種文化,一種形象,使其成為企業(yè)對外宣傳的主要信息渠道,從而強化企業(yè)商品的競爭力。同時,品牌又是企業(yè)文化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而先前持有的“中國名牌產品”標志,則是對品質和信譽企業(yè)的最好獎勵,有了它的標識,在同一商品市場競爭中,就加了分量不小的分數。然而,“中國名牌產品”的取消,到“中國馳名商標”的宣傳禁用,對消費者來說,是一個重大的利好。彰顯了靠質量求生存,靠科技求發(fā)展,體現了公平正義,發(fā)揮市場博弈作用,競爭中展示優(yōu)勝劣汰,市場營銷中讓消費者說話。對過去未獲殊榮企業(yè)來說,卻無形贏在了競爭的起跑線上,無疑給處于弱勢的企業(yè),增強了研發(fā)的信心,打了一劑強心針。在消費者眼里,“中國馳名商標”的標志,是信譽的象征,是商品的商標、文字、圖案綜合展現因素;而信譽則包括上述的名牌承諾、馳名商標商品對消費者的影響和表現。這兩個方面構成的兩大主題,使得消費者在選擇商品時,注重了商品的品牌和商標所帶來的表象,左右了在其購買時的思維和認知。在某種意義上破壞了商品在市場競爭中的優(yōu)先發(fā)展,也使得“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的擁有者,忽視了品質的提升,放棄了科研的研發(fā),完全成了擺設和傍牌逸勞,更有甚者不思進取,產生了一勞永逸的依賴思維。而那些未得此雙牌的商品企業(yè),本身有著自我完善、不斷進取和創(chuàng)新的優(yōu)勢,卻在這種不對等的市場競爭中,步履艱難。
最好的產品不是產品本身,而是人們對產品觀念的反映。任何產品都要經演變發(fā)展過程,都會被不斷更新的產品所替代,產品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如果只有最好產品,而沒有更好產品的話,產品就不會向前發(fā)展,就不會有更新換代,就不會推動社會進步了。所以,沒有最好產品,只有更好產品,任何企業(yè)都需建立自己的當家品牌,不管是B2B,還是B2C 企業(yè),提升品牌知名度是企業(yè)營銷的首選。
優(yōu)勢在新的地方擴展。通過與網紅合作,來擴大產品品牌的傳播,獲取新的粉絲受眾,甚至可以建自己的企業(yè)賬號,每天發(fā)布不同的品牌信息,在通過網紅推廣,向受眾推廣新產品,提升品牌的認知度上,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通過企業(yè)品牌宣傳,讓更多人了解新產品,像美的電器、小米電器、騰訊游戲等都是通過與網紅博主的合作,樹立了品牌宣傳,建立了品牌的知名度;通過投放官方廣告,可以獲取受眾數據,再借助這些數據,創(chuàng)建獨特的受眾群,制定或優(yōu)化未來的廣告投放,總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營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