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早春時節(jié),詩人來到錢塘湖(西湖)游玩。西湖的美,眾所皆知。此刻,草綠、花紅,黃鶯鳴唱、新燕銜泥,到處都洋溢著春的活力,大自然從冬天的沉睡中漸漸蘇醒過來,令人欣喜。
因為是“ 早鶯”,所以搶著向陽的暖樹,來試它清亮的歌喉;因為是“新燕”,所以當(dāng)它啄泥銜草營建新巢的時候,就會引起人們一種乍見的喜悅。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這首兒歌耳熟能詳。你們有沒有好奇過:燕子為什么春夏生活在北方,而秋冬就會舉家南遷呢?這要從燕子的食性說起。
燕子是公認(rèn)的益鳥,主要以蚊、蠅等昆蟲為食,一個季度就能吃掉25 萬只害蟲,平均算下來,春夏季節(jié),每天要吃掉近3 000 只害蟲,對我們?nèi)祟悂碚f,可真是大功臣呢!
可是,燕子習(xí)慣于在空中捕食飛蟲,而不善于在樹縫和泥土中找尋昆蟲,北方的秋冬季節(jié)是沒有飛蟲可供燕子捕食的。燕子不得不離開北方,飛向遙遠(yuǎn)的南方,在溫暖的陽光和濕潤的天氣中,謀求過冬的口糧。等北方春暖花開,燕子才會再次回到北方。
小燕子喜歡和人親近,身形嬌小可愛,鳴唱音調(diào)也算婉轉(zhuǎn),所以,古代文人墨客經(jīng)常會將燕子融入自己的詩作之中。只是詩人心境不同,筆下燕子的寓意也大不相同。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杜甫《絕句》
晴絲千尺挽韶光,百舌無聲燕子忙?!冻纱蟆冻跸摹?/p>
這兩首詩中的燕子“本色出演”,展現(xiàn)給我們的,就是春夏之際鄉(xiāng)村景色,給人一種悠閑舒適的感覺。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yuǎn)送于野?!对娊?jīng)·燕燕》
燕子家家入,楊花處處飛??沾搽y獨守,誰為報金徽。——孟浩然《賦得盈盈樓上女》
燕子的家庭觀念較強,通常成雙成對進(jìn)進(jìn)出出,共同撫育后代,因此,這兩首詩是詩人借用燕子來渴望比翼雙飛,期盼有情人終成眷屬。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獎⒂礤a《烏衣巷》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淌狻朵较场?/p>
燕子秋去春回,不忘舊巢,但時光荏苒,盡管還是熟悉的身影,世界卻已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兩首詩中,詩人借用燕子,表現(xiàn)時事變遷,抒發(fā)昔盛今衰、人事代謝、亡國破家的感慨和悲憤。
描寫燕子的古詩句有很多,同學(xué)們?nèi)绻信d趣,可以找來讀一讀,你會有更多的感悟。
“新婚燕爾”現(xiàn)在常用在新婚的夫婦身上,形容他們新婚時的歡樂,但你知道嗎,這個詞語最初曾是一位棄婦的怨歌,《詩經(jīng)·邶風(fēng)·谷風(fēng)》還留有記錄:
習(xí)習(xí)谷風(fēng),以陰以雨。黽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德音莫違,及爾同死。
行道遲遲,中心有違。不遠(yuǎn)伊邇,薄送我畿。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宴爾新昏,如兄如弟。
這首“怨歌”大意是:想當(dāng)年,家里一窮二白,但經(jīng)過我們夫妻倆的共同努力,家境終于變好了,可是你竟然變了心,要娶其他女人,還對我拳打腳踢,把我趕出家門,我只能在家門口看著你喜迎新娘,兩人好得跟兄弟倆似的。
后來,在流傳過程中,發(fā)生了一些訛誤,因為“宴”與“燕”同音,就變成了“燕爾新婚”,除了兩個字讀音相同外,還因為燕子銜泥在人們居住的屋檐下筑巢,生兒育女,自古以來,燕子就有居家的含義,也是生育的象征。因此,人們干脆丟開原本那個凄慘的“宴爾新昏”,換成了“新婚燕爾”,新婚本就該是一件喜事,何必把它搞得令人垂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