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章
(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zhèn)何家坪村二組,湖北 長陽 443599)
湖北省長陽縣位于武陵山區(qū)東南部,境內群山峻嶺,溝壑縱橫,有包含清江在內的八十多條大小河流,境內東低西高立體地貌突出。全縣雨量充沛,光照時間長,有250多天無霜期,天然植被豐富,是中華蜜蜂理想的棲息地,這里流傳著許多長陽養(yǎng)蜂故事。
《長陽縣志》里有記載過去當?shù)仞B(yǎng)蜂都是以“三峽桶”為主,管理上用艾葉煙熏防蟲治病,定期打掃蜂箱底板衛(wèi)生,可見長陽養(yǎng)殖中蜂的歷史悠久。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位中蜂愛好者的收蜂誘蜂故事。
5年前我到長陽縣都鎮(zhèn)灣鎮(zhèn)羊叉坪村開展養(yǎng)蜂技術培訓,推廣GN箱分區(qū)飼養(yǎng)技術,在一個朋友家里吃飯,朋友的父親80歲高齡,他聽說我是縣蜂業(yè)協(xié)會的,飼養(yǎng)百多群中蜂,他連忙把椅子搬到我身邊,咨詢他在養(yǎng)蜂中遇到的問題。老人叫胡廷樊,讀過高中,因過去交通和信息不方便,大學通知書隔縣沒有送到,導致他沒有圓大學夢而回家務農。他在當?shù)厮闶莻€文化人,當過村干部,農村紅白喜事都是他幫忙寫對聯(lián),管禮單,在當?shù)厮闶且恢ЧP,他跟我滔滔不絕地說起以前養(yǎng)蜂遇到的問題,我都跟他做了分析,他還告訴我他會誘蜂說到這里,老人頓時精神抖擻,連忙跟我展示收蜂的工具。
老人把家里的一把面篩和一個竹筒拿了出來,竹筒一頭有節(jié),另一頭無節(jié),有節(jié)的那頭用釘子打了個眼。他說他收蜂就是用這把面篩和這個竹筒把“向籠蜂”引到自己放好的誘蜂桶里,由向籠蜂回去把分蜂群帶到他的誘蜂桶來。我當時看了以后還有點懷疑,這應該不行吧?老人說:“我在5 km以外就能把向籠蜂弄到放蜂箱里,當天就能把蜂引來?!?/p>
他使用的誘蜂桶也跟我們現(xiàn)在的一樣,先用舊脾加水煮化后再把蜂箱放里面滾動煮一下,在蜂箱壁面刷上蜂蜜,就可以把蜂桶擺放好備用。
向籠蜂會在別人家的房前屋后,門口的護墻板周圍飛行,一雙后足伸直,并時不時還定向飛行,老人用面篩把向籠蜂罩上向黑暗的地方移動,向籠蜂就會隔著面篩向光亮的地方尋找出路,這個時候就用竹筒沒有節(jié)那頭把向籠蜂罩上,然后把面篩轉向,竹筒有節(jié)的那頭對著光亮的地方,再用紙團把無節(jié)的那頭堵住,抓捕向籠蜂就大功告成。
找好向籠蜂后,立即把向蜂放到已經(jīng)擺好的誘蜂桶里。首先把所有的巢門堵上,只留一個巢門,過去的“三峽桶”中間有5個圓行的巢門,把上下的巢門都堵住,中間的先堵4個巢門,留一個不堵,把裝有向籠蜂的竹筒堵住的紙團拉開,把它對準巢門然后用嘴在另一頭用力一吹,向籠蜂就被吹進蜂箱里,再用紙團堵住巢門,時間不能超過10 min,把中間的巢門打開,讓它自己出來,這個時候如果它出來了又進去或者在蜂箱周圍飛行,說明抓捕的向籠蜂已經(jīng)起作用了。過一會,如果進出的向籠蜂在增加,說明當天就有蜂來了。
聽老人講完他收蜂誘蜂的故事,感悟很多。一是我們的前輩掌握了中蜂的生活習性,知道向籠蜂與其它蜂的飛行姿勢不一樣;二是可根據(jù)蜜蜂所去的地方不一樣來判斷是否是向籠蜂。同時也啟示我們養(yǎng)蜂人要不斷地去觀察蜜蜂的行為,正確判斷蜜蜂的肢體語言,從而養(yǎng)好蜜蜂。
最后,祝所有養(yǎng)蜂愛好者身體健康!蜂事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