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麗那 陸 群
何靜華簡介:女,漢族,1934年出生,湖南省江永縣允山鎮(zhèn)溪洲尾村出生,嫁到江永縣城瀟浦鎮(zhèn)肖江村生活。從小受到良好的女書氛圍薰陶,精通女書唱、讀、寫、創(chuàng)和女紅技藝。早年除了到女書生態(tài)博物館(1)女書生態(tài)博物館坐落于湖南省江永縣上江圩鎮(zhèn)蒲尾島上,2002年由江永縣委縣政府籌資修建,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建筑面積1600平方米。館內(nèi)有六個展廳、一個女書學堂,主要通過實物、文字、圖片、現(xiàn)場講解教學等形式,充分展現(xiàn)女書習俗。資料由女書傳人胡欣 (1988-)提供,她在女書生態(tài)博物館負責講解、講授女書課等工作。女書學堂上課,還在家中創(chuàng)辦了“靜華女書院”,免費教女書愛好者學女書。她創(chuàng)作了《何氏修書訴可憐》《靜華思兒》《十念親娘》《十教兒女》等50多部女書作品。2011年,她積極參加著名音樂家譚盾的《微電影交響詩:女書》采風、錄制等工作,該作品已多次在全球巡演,為女書文化的傳承和傳播做出了積極貢獻。2012年4月18日至26日,何靜華隨團訪問紐約聯(lián)合國總部,參加第三屆“聯(lián)合國中文日”,展示女書習俗,成了首個訪問聯(lián)合國的“女書傳人”。2014年7月,中央電視臺推出的一檔大型紀實類公益節(jié)目《社區(qū)英雄》,在江永拍攝女書傳承保護工作專題,何靜華克服高溫酷暑、身體不適等困難,順利完成拍攝任務,通過同臺PK,奪得該欄目獎勵的20萬元女書傳承項目公益金。2015年8月,為盡早實現(xiàn)女字列入國際通用字符集,已是81歲高齡的何靜華每天8點不到,就趕到會議室與其他女書傳人一起核對《關于將女書編入國際通用字符集的提案》中的女字,每天工作10個小時以上,一干就是半個月。2016年2月19日,“女書習俗”國家級傳承人搶救性記錄攝制工作在江永開機,她積極配合,按照攝像要求,一首女歌反復吟唱十幾遍,一篇女書反復書寫十幾遍,直到拍出最佳效果。2016年6月,何靜華因腦梗塞中風,致使半身不遂?;疾∑陂g不忘傳承女書,收保姆周亞娟做徒弟,教她唱女歌,寫女字。病情好轉(zhuǎn)后,何靜華仍堅持坐著輪椅參加各種女書習俗宣傳活動,為傳播女書習俗做出了巨大的貢獻。2003年被江永縣政府授予“女書傳人”榮譽稱號。2008年被湖南省文化廳授予“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女書習俗代表性傳承人”榮譽稱號。2012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授予“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女書習俗代表性傳承人”榮譽稱號。
女書習俗主要流傳于湖南省江永縣及其近鄰一帶婦女中,這里的婦女大多不識漢字,但卻發(fā)明了屬于她們自己的一套文字系統(tǒng)——女字。女字是人類目前發(fā)現(xiàn)的唯一的一種女性文字。女字呈菱形,點、線、斜、弧是組成女字的重要筆畫,其形體特點的形成與當?shù)貗D女的紡織和女紅有關。寫在紙上的,叫做“紙文”;寫在扇面上的,叫做“扇章”;寫在手帕上的,叫做“帕書”,繡在布塊上的,叫做“繡字”;織在被子、帶子上的,叫做“字被”“字帶”(2)李慶福:《女書文化研究20年》,《廣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女字按其性質(zhì),基本上是一種表音的單音節(jié)文字,單字不過500余字,其特點是以形標音,通過同音借代手法表意,使用經(jīng)濟簡便。當?shù)貗D女用女字創(chuàng)作作品,這些作品寫的很有詩意、充滿感情,最主要的不是虛構(gòu)的故事,而是她們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寫照,作品因由女人創(chuàng)作而被稱為女書。女書以七言體最多,也有少量五言體。女書的閱讀方式包括吟誦和吟唱。內(nèi)容有自傳、書信、民歌、祭祀、紀事、轉(zhuǎn)寫翻譯等(3)趙麗明:《傳奇女書——花蹊君子女九簪》,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2頁。。多少年來,女書不為本地男人所識,更不為外界所知,傳女不傳男,靠母傳女、老傳少,一代一代傳下來,是人類歷史上一個神奇而獨特的文化現(xiàn)象。至20世紀80年代,經(jīng)宮哲兵、趙麗明、謝志明、周碩沂等學者的研究與推介,女書迅速成為學術界的熱點,并引起國內(nèi)外矚目。我國著名國學大師季羨林稱女書的創(chuàng)作能夠“驚天地泣鬼神”(4)趙麗明:《中國女書合集》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1頁。。女字、女書、女歌、女紅及其傳承的民俗構(gòu)成了豐富而立體的女書習俗。江永女書于2005年10月載入《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2006年,女書習俗經(jīng)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2019年12月5日,筆者跟陸群老師一起前往湖南省江永縣城,對女書習俗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何靜華老人進行了口述訪談,何靜華的老伴蒲秋成和保姆也在旁邊。訪談主要包括了何靜華老人的個人成長經(jīng)歷以及女書傳承等方面內(nèi)容。在兩個多小時的采訪過程中,何老師耐心回答我們的問題,講到動情之時忍不住邊講邊唱,期間一口水都沒喝,老伴蒲秋成兩次提醒她要休息一下,她都說不累,所以本次采訪可以說是伴隨著何老師的歌聲順利完成的。
何靜華小時候,每個村都有不錯的女書學人,她們是當?shù)氐摹熬优?。用女字寫結(jié)交書,見證她們深厚的姐妹情誼;用女字給自己的結(jié)拜姐妹寫信,互邀往來、互訴衷腸、互相慰藉;用女字給自己寫自傳,宣泄不幸;為出嫁的新娘寫三朝書(5)三朝書是女書作品的“經(jīng)典文本”,是婦女們婚嫁賀三朝的莊重、珍貴的饋贈禮品,是當?shù)貗D女的終身伴侶。三朝書的制作有一致的裝璜、縫制的方法。大約32開本大小。其布封面一般有三層,外面是黑色自織或機織土布,里子常見為藍綢緞的,中間還夾有一層墊布。裝訂線圖案均為雙線回字格紋。上下有紅布抱角。外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處有彩色花邊為接縫,內(nèi)為縱橫經(jīng)緯布紋,外為斜經(jīng)緯布紋。最外邊有包邊沿條。整個封面美觀、大方、堅固、厚實,便于經(jīng)常翻閱、保存。引自趙麗明《女書與女書文化》,北京:新華出版社1995年,第125頁。,表達祝福。這些女書作品基本都可以用歌唱的形式表達出來,有特殊場合的吟唱,如女書之鄉(xiāng)婚嫁習俗中的“坐歌堂”(6)坐歌堂是女子出嫁前在娘家舉行的最熱鬧的活動,一般在女子結(jié)婚前三天舉行,第一天稱“愁屋”,第二天稱“小歌堂”,第三天稱“大歌堂”。唱歌的形式有獨唱、對唱、合唱等,唱歌的內(nèi)容有伴嫁歌、哭嫁歌。引自宮哲兵《女性文字與女性社會》,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54頁。。也有不固定場合的吟唱,如閑時在家門口邊做女工邊唱女歌。何靜華老人這一代,見證了女書習俗從興盛到衰落的歷史演變,女歌早已成為老人兒時的記憶,讓我們跟何老師一起走進童年、走進女書習俗。
陸群(以下簡稱“陸”):何老師,您好!我是長沙理工大學的陸群,早就聽說您的大名啦,今天特意來拜訪下您。
何靜華(以下簡稱“何”):小名都沒有啦!(笑)
于麗那(以下簡稱“于”):何老師,我是中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的博士生于麗那,我在寫博士論文,對女書比較感興趣,有些問題想向您請教,您看可以嗎?
何:好的!好的!
于:請問何老師什么時候開始學女書的呢?
何:我8歲就開始學女書了,在我姨媽家,小時候在姨媽家長大的。
于:您為什么到姨媽家去呢?
何:我姨媽無兒無女,很悲傷,以前在農(nóng)村沒有兒子,人家會罵是“絕兜子”的、“絕豆巴”的,心里頭非常不好過的。我姨媽隔壁鄰居有一個老太太會女書。她就經(jīng)常勸我姨媽,后來我姨媽就跟著老太太學了女書。我就經(jīng)常聽她們唱歌,唱這些悲傷的歌。我聽到很好聽,我也很喜歡。我看她教我姨媽寫那些女書,我問寫的是什么?我姨父說你不要問,你不知道的,這個叫“長腳蚊字”,夏天到了,晚上嗡嗡的那個蚊子啊,又可以叫那個“螞蟻腳文字”,螞蟻腳也有點像這樣彎彎的(動作),后來我就聽她們唱歌好好聽,我就學,我就跟著學。
于:您姨媽那個村子是什么村???
何:叫白水木園村。
于:您學的第一首女書歌曲還記得嗎?
何:記得,唱那個《羅氏女采桑歌》(7)何老師先給我們解釋了這首歌的內(nèi)容,然后就給我們動情地吟唱。。
蒲秋成(以下簡稱“蒲”):那很長哦,你還記得到???
何:記得很多還,現(xiàn)在我還記得很多。
于:您知道這首歌講了什么內(nèi)容嗎?
何:知道,講的是羅氏女嫁過去的時候,她丈夫第四天就去當官了。羅氏女說:“你是嫌我不漂亮嗎”?他說:“不是,我是當官的為大事”。她說:“你嫌我沒有嫁妝嗎”?他說:“不是,我不是嫌你沒嫁妝”。丈夫姓路,叫路秋胡,丈夫說:“你在家里不要東思西想,你要安心在家,我當官期滿就回家的”。結(jié)果去了九年還沒有回來。羅氏女就去采桑養(yǎng)蠶,在一個路上,(碰到)她丈夫就騎一匹馬回家來了,羅氏女就問:“你是朝中的宰相嗎?你可看見我的丈夫路秋郎嗎”?他(路秋胡)說:“看見了,他(路秋胡)已經(jīng)死了,你是哪一方的無兆頭的女?為何一個女的出來采?!??她說:“我是羅家羅氏女,配我丈夫路秋胡”,他(路秋胡)就更加知道她是他(路秋胡)的老婆,可能這個老婆心思有問題了,他就試探她說:“人家當官三年滿,你夫九年不回家,九年當官十人死,路中白骨白如山,你還不于我為夫婦,成就一對好鴛鴦”。羅氏女說:“我是羅家君子女,不肯將心嫁別人,你有金子我不要,你有綢緞我不摸”。這個丈夫(路秋胡)又說:“我有黃金千萬兩,諸色綾羅無數(shù)箱”。羅氏女說:“你有黃金千萬兩,留著回家給爺娘”。丈夫又說:“我當官走盡東京路,不見世間容貌娘”。就是說羅氏女是最漂亮的。羅氏女說:“你心靜當官不起眼,心亂抬頭望四方”。說的官人(路秋胡)無言答,立馬回頭回故鄉(xiāng),先到家里,先要拜祠堂,再回自己的家,先拜家堂后拜娘。他就試探他母親說:“為什么我的妻子不出房門來”?母親就告訴他:“家中養(yǎng)蠶缺人手,手提籃子去采桑”。叫的丫鬟梅香出去報,報的羅氏緊忙忙,羅氏一聽心一跳,為什么剛才有個官人說他(路秋胡)死了,為什么現(xiàn)在我的丈夫回來了?她就很著急拿著桑籃子就回來,趕緊進房間打粉啊,換好衣裳,出來問這個丈夫:“你剛才在桑園看見我,為什么丑言亂語”?他(路秋胡)說:“我在桑園看見你,我怕你無心亂相郎”。她(羅氏)就嫌他說的不好,說:“我們女人做的精心女,你們男人做的鐵心腸,我還不早死陰間去,留在世間續(xù)不好的姻緣”。他(路秋胡)的親朋好友知道他當官回來了,就來恭賀啊,一個村子不是有祠堂嗎?大清祠堂貴客到,恭賀秋胡歸本鄉(xiāng),殺豬宰羊啊,羅氏女的家人都沒有來,羅氏女在自己的房子里就哭啊,一心想到去死了,一來辭別房中床,不來床上睡覺了,二來辭別搭衣架,不來架上搭衣裳,三來辭別點燈架,不來架上來點燈,四來辭別高寸鏡,不來對鏡來梳妝,五來辭別房中物,輕盈慢步出房門。太陽曬到西北方,羅氏跳進井中央。她丈夫到了晚邊的時候,這些恭賀的客人都散去了,回家沒看到妻子在家里,就很傷心。他就吩咐千萬不要弄笑(8)弄笑是當?shù)胤窖?,是開玩笑的意思。啊,他說一句弄笑話害了自己,也害了羅氏女的命,害了自己當寡公了吧。
于:這么長的一首歌,您一般要學多久呢?
何:學了很久,我母親也會唱這首歌,我也經(jīng)常聽我母親唱。
于:您什么時候回母親家的呢?
何:到了我人十多歲,能幫家里做事了,要我回來了。我問母親說姨媽有一首這樣的歌(《羅氏女采桑歌》),母親說你不會來,沒有那么容易的學會,很長很長的。以后我母親唱我聽。我們住的那里就我們一個房子,離很遠有個大村子,大村子的老婦人出來讓我母親唱給她們聽。我母親經(jīng)常唱《羅氏女采桑歌》和《梁祝姻緣》。
于:請問您媽媽生了幾個小孩呢?
何:我自己媽媽孩子是多,但是都死光了,說來是非常悲慘的,我有5個哥哥1個姐姐,死了4個哥哥1個姐姐。
陸:是什么原因呢?
何:以前出麻疹啊!到了春天那個季節(jié)出麻疹的時候,是最危險的。
于:您那時候知道《羅氏女采桑歌》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嗎?
何:那時候不知道,后來我母親唱給人家聽,她要解釋給人家聽這個意思,我就記下來。而且我到了這里,嫁給他了,四十多歲的時候,我沒有活路了,生活比較困難,我們這里是肖江公社,我們大隊辦了一個縫衣店,會做衣的女的在一起做衣服,縫衣店里的師傅就說:“靜華你唱個歌給我們聽”,我就唱這個《羅氏女采桑歌》、唱那個《梁祝姻緣》,她們也喜歡聽,我的女兒經(jīng)常在那里給我剪扣子釘扣子,她的扣子釘?shù)煤芎茫思矣腥プ鲆路?,看她做的好就說我的衣服讓這個小女孩給我釘扣子啊,她的扣子釘?shù)煤糜掷喂?,人家有些洗都沒有洗,扣子就脫落了,以后她就學會了做衣,自己的衣服自己做得起。她就聽我唱,所以她說在母親的歌聲中長大的。我的女兒叫做蒲麗娟,你們認識嗎?
于:認識,今天早上還打了電話給蒲老師。
陸群:您的女兒也是您的徒弟噢。
何:嗯嗯,是的,她也是傳人了,是市級女書傳人。
于:您的母親又是跟誰學的女書呢?
何:我的母親不認識女書,只會唱女書歌,女書習俗里的東西她都知道,坐歌堂嫁女的歌非常多,還有她哭嫁的歌,也哭得好聽,很好聽哦。
陸:您的女書最初是跟您姨媽學的啦,跟她學寫學唱。
何:是的,首先是唱,唱以后再學寫。那時候忙啊,很忙,做家務事啊,女的不出去做事,都是在家里做女工的,織帶啊,繡花,做鞋子,做衣啊,紡紗啊,織布啊,邊做活邊學。
于:您小時候?qū)W女書感覺難嗎?
何:難啊,很難!我沒有進過學校,我一個漢字都不認識,所以才學女書。我想寫一些會唱的歌,但是不會寫,有些字不會寫,寫不出來,就感覺比較困難啊。
于:您在姨媽那里大概學了多少首女書歌呢?
何:沒有統(tǒng)計,我感覺也有那么多(很多)哦,我想下把歌名說下,《梁山伯祝英臺》啊,《羅氏女采?!钒?,《正月天鵝望白鷺》 《十繡天上峨眉月》。還有嫁女坐歌堂的歌都是女書歌,很多很多。
于:您坐過歌堂嗎?都是做些什么呢?
何:坐過(歌堂),我姨媽那個村子嫁女我都有一份的,四月八斗牛節(jié)(9)傳說陰歷四月初八是牛魔王的生日,男子在這天都集中到郊外賽牛,要評選出膘肥體壯的大公牛為牛王。婦女們不甘寂寞,也集中起來“斗牛”。所謂“斗?!?,實際是姑娘們穿上美麗的衣服,拿著女書或?qū)懹信值恼凵?,攜上可口的食物,到幽靜的山間或河畔會餐、唱女書歌,暢談個人生活情趣,婚姻計劃,或傾吐苦情,同時互贈女書或?qū)懹信值氖纸?、折扇。有情投意合者則相約結(jié)為姊妹。引自楊仁里、陳其光、周碩沂《永明女書》,長沙:岳麓書社1995年,第4頁。都少不了我的。村里有好多女孩就統(tǒng)統(tǒng)都要請來(所有女孩都要請來),去出嫁這個女孩家里去陪伴新娘,最短的時間是十幾天,最多有半年的,一年的都有。在那里做女工啊,做女紅啊,繡花啊,做鞋子啊,邊做邊唱。
女書的特征是婦女苦情的載體,大家說唱女書的時候,婦女的苦情似乎有了一種釋放和轉(zhuǎn)移(10)駱曉戈:《女書與楚地婦女》,北京:九州出版2004年,第179-180頁。。女人結(jié)婚后,離開了自己的父母,來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面對一群陌生的人,心中難免會很傷感,尤其當遇到一些意外災難時,更會讓人感到生活失去了意義,從而沉浸在痛苦中不能自拔。這時就需要一種可以使人從悲痛中走出來的力量,而女書恰恰就有這樣的功效(11)趙麗明認為女書具有五種功能:(1)交際、凝聚功能,(2)娛樂、調(diào)適功能,(3)習俗、禮儀功能,(4)教化、傳授功能,(5)存儲、物化功能。趙麗明:《女書與女書文化》,第106頁。。這種舉世罕見的文字,通過各種習俗貫穿于女人的今世、來生(12)女書有人死書焚的習俗,筆者2019年1月份在江永縣調(diào)研時,高銀仙的孫媳婦義運娟告訴筆者:“高奶奶去世的時候也燒了一些女書,因為當?shù)貗D女認為人死后還有另外一個世界,在另一個世界里仍舊可以讀自己喜愛的女書?!?,為女性構(gòu)建了一個健康的精神世界。
于:您什么時候結(jié)婚的呢?
何:1961年結(jié)婚的,我們當時是父母包辦婚姻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陸:結(jié)婚之前你們認識嗎?
何:認識,兩家相距3公里,媒人介紹訂親后,兩家來往,請我的父親和母親來家里,后面他也來我家里就認識了。
于:您結(jié)婚后,從什么時候開始寫女書的呢?
何:1996年的時候,我的兒子車禍死了,我非常悲傷,我就想我姨媽能夠用女書來寫自己的悲傷,我也可以寫。我就自己創(chuàng)作一首歌《何氏修書訴可憐》。
于:開始是在自己家里寫、唱女書嗎?怎么被外界研究者發(fā)現(xiàn)的呢?
何:我開始在家里寫思兒的時候,我就寫啊寫啊,那時候不是有個叫周碩沂(13)周碩沂(1926-2006)允山鎮(zhèn)周家邦村人,退休前任江永縣文化館館長。將《女書之歌》收入《江永縣解放十周年志》,這是載入史冊的第一篇女書作品。又把當時被稱為“長腳蚊字”的女書,寫入《江永文物志》里。編寫了專著《女書字典》,多次被邀請到日本、武漢、桂林等地作學術報告。的嘛,個個都叫他女書專家,我寫的時候有些字不會寫我就去問過他,他就告訴我。這首歌寫好后,在路上碰見他拿給他看看,他老婆是這里的人,我叫她四姑娘,叫周碩沂四姑爺,他看了之后,馬上就過來了說:“不錯!還可以!以后像這樣的你要多寫”。我說:“有些字我寫不出來”。他說:“你可以找我啊,你去找我嘛”。他這樣說后,我就大膽地創(chuàng)作啊,創(chuàng)作寫不出來我就去問他啦。所以現(xiàn)在有人說我不是女書傳人,說我是男的教的。我現(xiàn)在是國家級的女書傳人,她們心理很不平衡。我現(xiàn)在是國家級女書傳人,樣樣要我來做的,她們都不要承擔責任的,我說作為一個女書傳人都有責任去傳播,因為這個是古文化,是社會遺產(chǎn)嘛,應該要發(fā)揚光大嘛。我現(xiàn)在這個年紀了,我還是要唱啊,我一心要把女書傳好,所以我自己也想了一首詩,我叫我老頭子聽一下可不可以,他說可以,還要看看有些地方能不能改下。
于:請問您寫下來了嗎?
何:有啊,我說給你聽:千年女書路漫長,自古深藏在閨房,神秘面紗清風透,啟開窗簾納彩光,九天攬月身優(yōu)健,傳承女書透清香,華夏姐妹心歡唱,女書香飄世界揚。我得病以后,我在五一橋扶著欄桿走的時候,我作了兩首詩,一首是早上,早上起來,老頭他說今天要出去散步哦,你不要天天坐在家里空氣不好,出去透透空氣好吧,早晨,這個瀟水河兩邊有一層白白的那個霧啊,太陽剛剛要還沒升起的時候,半邊天都是紅的啦,我坐這個輪椅推到那里,我慢慢扶著欄桿走的時候,我覺得非常舒服,那個微風一吹心里非常舒暢,我就作了一首詩,老頭在旁邊跟著我的,他說要的,你就是要舒爽舒爽一下,我說:瀟水曉霧沐朝陽,微風拂面心舒暢,東方云霞光七彩,紅日東升好風光,古剎凌風今不在,唯獨紅樟映江心,文昌老閣依然在,改建裝修更壯觀,瀟水流過女書河,碧波飄蕩入湘江,女書園里歌聲起,江永女書美名揚。還有一首就是晚上,那一天就是七月十四的晚上,我們這里的風俗是叫做鬼節(jié),十四要送祖宗,吃了晚飯,送完祖宗,我又坐上這個輪椅,他把我推到河邊,我扒著那個欄桿走路的時候,我也作了一首叫《夜游》:夕陽西沉夜幕降,中元時節(jié)月光明,依俗送完祖先后,我坐輪椅到江邊,手扒石欄慢慢走,腳踩石階慢慢行,起眼觀看夜景美,兩岸彩燈映江心,五一橋燈龍戲水,幸福橋燈鳳尾搖,龍鳳呈祥真美麗,還有女書更芳菲。
于:本來是出去玩,您怎么就想到了女書呢?
何:因為我是女書傳人嘛,本身就是寫女書的,看到這樣的情節(jié)當然用這個比喻啦。
于:您結(jié)拜了姐妹嗎?
何:結(jié)拜了,我現(xiàn)在結(jié)拜的也是我教她學女書,叫歐陽蘭淑。
于:她多少歲了?是哪里的呢?
何:她70歲了,她是黃甲嶺鄉(xiāng)谷母溪村的,嫁在了本鄉(xiāng)。
于:您怎么想跟她結(jié)拜姐妹呢?
何:她來我這里,她喜歡唱歌,她自己會唱歌,會唱很多歌,自創(chuàng)自唱。
蒲:但是她唱不好來,所以來向她(何靜華)學來。她經(jīng)常來這里唱歌,然后她們倆就熟悉了。
何:她唱的那個歌調(diào)好像發(fā)出的音沒有韻味。
蒲:還有一個羅婉儀,香港的,三個人一起結(jié)拜姐妹。
何:我是大姐,歐陽蘭淑是二姐,羅婉儀是三姐。
于:結(jié)拜姐妹有什么儀式嗎?
何:我們沒有儀式,只是交換了結(jié)交書。這一本是我寫給彭麗媛先生的。
于:真的??!您怎么認識彭麗媛???
蒲:譚盾拍那個電視,她們都參加了。讓譚盾把寫好的女書帶到中南海,還有一套女書的服裝。
何:這是政府布置給我們的任務,就是我寫了,沒有一個人寫。
于:您覺得女書有教育功能嗎?
何:有,你看那個《四字女經(jīng)》啊,坐莫搖身啊,笑莫露齒啊,話莫高聲啊,輕言細語啊,對人要有禮貌啊,女書這些對教育下一代的很有用處。解放了以后,我母親就總跟我說,你是個女人,女人要做成女人的樣子,我出嫁的時候,就吩咐我,要相夫教子啊,對公婆要孝敬啊,對丈夫要尊敬啊,這才是真正的君子女呀,讓我手上功夫要不停啊,要多做啊,要勤儉持家?。?/p>
于:您自己學了女書覺得有什么好處嗎?
何:因為女書是可以解憂解悶的,唱一唱歌就解悶了,比如現(xiàn)在在家里這幾天老伴沒有在家陪我,沒有事我就唱,我保姆就笑我,說你又唱啊,有一首歌叫《孤女怨》,那首歌我喜歡唱,有幾句話非常悲,燕子飛來錯度女,度女當今不低錢。
于:您覺得女書給您帶來了什么?
何:我覺得從我學女書以后,我這個人就非常得高興,女書給我?guī)砹诵腋#瑤砹丝鞓?,我說我的一生啊,我生在河岸中,長在陽光下,長在陽光下是非常快樂的,像我女兒就好,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瀟水兩岸是美麗的江永縣城,是我靜華的家鄉(xiāng),寬敞的永明中路,是我幸福的家園,我非常幸福。我們從結(jié)婚以后兩個人非常和和睦睦,共建這個家,到現(xiàn)在我有病了,我的老伴沒有離開我,經(jīng)常跟我說那個開心的話,使我開心一些,自己護理我還不夠,還花錢雇一個保姆來,你說我現(xiàn)在幸不幸福啊?所以我就是有一個幸福的家。
于:我感覺您的生活處處離不開女書。
何:因為這是女性文字嘛,都是我們女性用的,所以我的每一句話都要用上女書字,所以我都離不開女書,第一首也是江永女書美名揚,第二首也是還有女書更芳菲。
女書自80年代被外界廣泛關注時,只有少數(shù)高齡老人會寫女字、會唱女歌,其中水平較高的有高銀仙、義年華、陽煥宜、何艷新、何靜華等幾位老人(14)高銀仙1902年出生于江永縣上江圩鄉(xiāng)高家村,21歲嫁到蒲尾村,1990年去世,享年88歲;義年華1907年出生于江永縣上江圩鄉(xiāng)棠下村,出嫁到桐口村,后改嫁到黃甲嶺鄉(xiāng)白馬村,1991年去世,享年84歲;陽煥宜1909年出生于江永縣上江圩鄉(xiāng)陽家村,嫁到新宅村,后改嫁到河淵村,2004年去世,享年95歲。何艷新1940年出生于江永縣上江圩鄉(xiāng)河淵村,后嫁到河淵村,現(xiàn)還在世,她是第一代會女書的有文化的婦女,被評為女書自然傳承人。。但遺憾的是老人們相繼去世,現(xiàn)在只剩下何艷新和何靜華兩位老人在世。何靜華身為唯一一名國家級傳承人,深感肩上的擔子很重,即使現(xiàn)在下身癱瘓,都無法阻擋她傳承女書的決心。
于:您現(xiàn)在有多少徒弟啊?
何:徒弟很多,近十年一共有三四十個了,有些是學生,有些是弟子,弟子要拜師的,有上海的啊,江蘇的啊。
于:這些外地的學生您怎么教她們?。?/p>
何:她們暑假來我這里學。
于:她們一般學多久呢?
何:有的學一個禮拜,會寫自己的名字和一般的一些女書字。
于:她們?yōu)槭裁磳W女書呢?
何:覺得女書很有意思,因為是語言的文字,所以我現(xiàn)在最遺憾的是,我們這個女書是怎么來的呢?就是在過去不知道什么朝代,有那樣聰明的女子,能創(chuàng)造出這樣的文字來,以前男女不能一起進學堂的,想讀書也沒有書讀。我說:千年古字今猶在,不見當年的創(chuàng)始人。我最遺憾的就是這一點,沒有知道原創(chuàng)那個人是誰?
于:您是怎么教學生的呢?第一首歌曲一般教什么呢?
何:先唱歌再寫,先教《青山鳥兒也會飛》,這首好唱一些,短一些。還有一首祭祀的,我們這里有一座花山廟,在花山廟燒紙的時候唱的歌?!队柵~》也教,教完唱歌之后先學筆劃,然后你姓什么,你的那個姓怎么寫,你的名字怎么寫,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怎么寫,開始教她們這樣學。一定要有耐心,沒有耐心是學不好的。
蒲:唱出那些女書歌,還要教她們怎么寫出來,上面一個女書字,下面一個漢字。還有一些教材帶回去慢慢學。
于:這些學生回去之后,尤其比較遠的弟子,不懂的地方還要問您吧?
何:有時候打電話來問。
于:您在女書園“暑期女書班”是怎么教學生的?。?/p>
何:我去上課的時候,人很多,我女兒上課的時候人也很多,我上課先給學生解釋,把那些歌寫好,再教她們練一遍、兩遍、三遍,然后開始唱,開始教,我就這樣的,我還要教她們剪紙。
于:幫助您一起傳承的弟子中有沒有比較滿意的呢?
何:長沙的那個李愛蓮(15)李愛蓮,字艷平,號愛蓮居士,現(xiàn)任湖南省非遺保護傳承發(fā)展促進會副會長,瀟湘愛蓮女書研究院院長。在全國舉辦了近百場的女書公益講座,其女書作品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20多個國家友人收藏,事跡被40多家媒體采訪報道。(資料由李愛蓮本人提供),在長沙搞得很好,在長沙開了一個店子,在銅官窯都有她的作品。
于:您收弟子有標準嗎?
何:很難講這個標準,我要她愛好,心不要煩躁,專心地學,我就收,不專心地學,我不收的。
于:有沒有不專心學您不收的呢?
何:有哦,有一個覺得很難學,說不學了,不學了,你不學我就不收她了。
于:上個月看到女書群里有人發(fā)照片,您生日那天在勾藍瑤寨舉辦了“女書國家級傳人——何靜華師生書畫展暨傳統(tǒng)拜師儀式”嗎?
何:是的,來了很多人,舉行了拜師儀式。
陸:您的學生有沒有評上女書傳人的?
何:沒有,學生沒有一個評上,只有我的女兒是市級女書傳人,起碼要會唱我們的女書歌,都是我們的土話,土音土語唱出來的,所以現(xiàn)在增加了三個,有一個,好多人都說她不是江永本地的人,又不會土話,她為什么是傳人???有些人就這樣說啊。
蒲:但是她(何靜華)有個學生在外面辦得很好啊,這個女書,四川的王成(16)王成,女,四川籍女書書法家。2007年被江永縣政府聘為“永明女書文化宣傳大使”。2012年擔任世界文字書藝協(xié)會名譽會長。在女書書法上造詣頗深,首創(chuàng)大篆體、小篆體、甲骨文體、隸書體、簡牘體、女書體漢字等女書書法,并獲得國家知識產(chǎn)權保護。獨創(chuàng)以青絲寫女書。并提出:女書文字——筆尖上的文字、文字中的芭蕾,呼喚老同情誼回歸。2008年創(chuàng)辦女書書藝中心和王成女書學堂,向社會公眾傳播女書文化。女書學員弟子遍布海內(nèi)外。(資料由王成本人提供),書院辦的很大??!她也出過國,展示過??!
何:她還經(jīng)常到大學里去講課,到外國去了幾個國家。
于:您還記得學了女書之后第一次上舞臺嗎?
何:記得,我忘記了那一年是哪一年,就在市里面婦代會上寫江永女書。
于:您在國內(nèi)外都對女書做了很多宣傳吧?外國人對女書有什么看法呢?
何:在國內(nèi)去過四川啊,上海啊,北京啊,武漢啊,2012年的時候,去過美國,去了6個人,外國人聽了個個都喝彩,有個斯里蘭卡的外交官聽我唱歌說:“哇哦哇哦,OK,OK,我要到你們中國去,我喜歡,我喜歡”。
于:您覺得現(xiàn)在女書傳承有什么困難嗎?
何:困難有啊,因為我年紀這么大了,政府不太支持,不止我一個女書傳人,所有的女書傳人,政府都要重視一下,久而久之要通知上來,大家坐在一起要研討研討傳承方面的問題,互相溝通嘛,是不是?都沒有這回事的,有什么事我們也不知道,比如你看,現(xiàn)在新增了三個女書傳人,我們一個都不知道,我們的女書傳人都不知道,由他們自己(定),你可以了就把你搞個女書傳人,我們都不知道,蒙在鼓里頭。
于:由于受到方言的限制,傳承的時候就有點困難啊,您覺得現(xiàn)在想學女書的人多嗎?當?shù)厝藢W起來是不是更容易一些?
何:那就不知道啦,有些人想學,有些人不想學,有些人感覺有困難的,不學了。當?shù)厝藢W起來更快,因為你們不懂我們這里的方言。
陸:您那個四川的學生怎么帶班???
何:她就不說我們的土語啦,按照她們的成都話去講解啦,她還學會了幾首(女書)歌的。
于:女書寫法上有什么講究嗎?
何:女書的規(guī)范是從右寫到左,從上到下。
蒲:過去早幾年有日本、韓國的來采訪,她們說過,我們中國的女書是女人創(chuàng)作,女人用,但是她們的國家不同,她們的國家就是男人創(chuàng)作女人讀,有些是男人創(chuàng)作大家讀。她們說世界上沒有這種語言,就是中國有。
何:我們這里就是女人寫,女人創(chuàng),女人讀,女人用。
蒲:過去我們男人不管的,傳承的話只傳女人不傳男人。
何:傳女不傳男,母傳女,代代相傳,所以我在北京的時候,那個傳承人會讓我唱一首歌,我就唱了四句歌:“悠悠華夏女兒情,一筆一劃迎心聲,吟誦名言無數(shù)在,女書世代永傳承?!币院笪依C成了一條手絹,好漂亮!好多人要買我的,多少錢都要買。
于:您現(xiàn)在還能寫嗎?
何:現(xiàn)在寫不了了,沒有寫,這個手不能動,這些都是以前沒有癱瘓的時候?qū)懙摹?/p>
于:您覺得現(xiàn)在的年輕人唱的女書歌跟以前有什么不同嗎?
何:歌調(diào)唱的沒有那么韻味。
于:有什么辦法讓她們唱的更加有韻味嗎?
何:她如果喜歡的話就來問我,聽我唱然后就學啦,韻味有停頓、有張吸音,有一次我在一中上課,(學生)總唱不出韻味,我們的劉主席(17)劉忠華(1969-),2002年-2011年任江永縣委常委、宣傳部長,2012年任江永縣第八屆政協(xié)主席。多年來一直負責女書習俗宣傳等方面的工作。也在那里,讓大家打開手機錄,我就唱,能夠跟到我的去學,后面就唱出好的韻味來了。
于:您對女書以后的傳承持什么態(tài)度呢?
何:對女書的傳承我感到樂觀,我要多唱歌,但是年紀是這么大了,觀音如流水,日月在歡騰,傳承女書二十載,桃李滿行舟,我還是要堅持下去,今年人生八十六,耄耋要頤年,胸懷女書傳承志,夕陽余暉紅滿天,書寫女書創(chuàng)作新篇章,我還是有這個想法的,因為我是一個女書傳承人,不傳好女書,我心不安啊!我現(xiàn)在最高興的就是,我們的神奇女書歌聲飄向四方,飄向祖國各地,飄向五湖四海,傳遍神州大地,所以,我也期待有一天,有這樣一天到來,就是非常高興的事啦,我衷心地期待有一天,全世界的女性為我們的女書文化喝彩,那是多么好啊!這就是女書的光彩,也是我們女性的驕傲與自豪,我就有這樣想??!
蒲:這個女書是個古文化,是遺傳下來的,為什么要學女書呢?要保留這個文化,不然就失傳了,失傳了就沒有了嘛。
何:我說千萬不要失傳了,這是我最擔心的。我希望政府要重視,要年年舉辦(宣傳女書的活動),多培養(yǎng)一些女書新的傳人。
蒲:我的外甥女出嫁就按照女書習俗來的。
何:我蒲麗娟的女兒出嫁,坐轎子的來,接女孩進歌堂,從那個時候就開始拍起的,進了歌堂就唱哭歌。等我蒲麗娟來了放給你們看看。
于:是誰有這個想法按照原來的習俗結(jié)婚的呢?
何:我?。?/p>
蒲:她是國家級女書傳人,要傳一下那些習俗啊!
何:因為我嫁的時候也哭了嫁,也哭了歌,坐了歌堂。
陸:所以孫女這一代又重新?lián)炱饋砹恕D呐畠鹤烁杼脹]有?
何:我女兒沒有,那時候沒有。
陸:現(xiàn)在國家級女書傳人有幾個啊?
何:就我一個人,你說來采訪也是采訪我一個人,我打個比喻,一座花園里面,種了好多好多花,就是中間有一朵那個牡丹花,牡丹花最漂亮啊,牡丹花一開,啊呀!那朵牡丹花非常漂亮,都去看,看啊看??!就是那一朵牡丹花,旁邊那些不記名的花也一樣的芳香??!都沒有發(fā)現(xiàn)出來。我說牡丹雖富貴,幽蘭也芳香。牡丹再美麗也就那一朵,希望多培養(yǎng)一些年輕人,光是兩三個女書傳人,沒有那么芳香了,所以我說女書要飄向世界。我作了一首詩:千年女書路漫長,自古深藏在閨房,面紗神秘清風透,窗簾啟開納彩光,九天攬月身優(yōu)健,傳承女書透清香,華夏姐妹心歡唱,女書香飄世界揚。
于:今天非常感謝您,您趕緊休息一下吧!
何:沒事的,你們有機會就來嘛!
陸:好的,謝謝何老師!
于:好的,謝謝何老師!
后記:筆者因為博士論文研究女書,所以結(jié)識了一些女書研究專家和女書愛好者,第一次見到何靜華老師是在其弟子何躍娟女士(18)何躍娟是何靜華的侄女也是她的弟子,土生土長的女書家鄉(xiāng)人,2014年出版《君子女》。近數(shù)十年間,一直致力于女書文化尤其是女書中“君子女”文化的傳播、傳承、研究和實踐,是“女書·意象藝術館”“女書·意象藝術空間及公益推廣沙龍”發(fā)起人。(資料由何躍娟本人提供)舉辦的“2018主題文創(chuàng)交流會暨女書意象藝術空間開幕展”上。何老師作為特約嘉賓進行發(fā)言,還為女書意象藝術空間開幕剪彩。我當時負責拿彩帶,何老師因中風的原因手不是很靈活,一下剪不斷彩帶,但她非常努力地想把彩帶剪斷,那股倔強勁至今讓我印象深刻。第二天我隨同湖南商學院的駱曉戈教授、湖南女子學院的王鳳華教授和周紅金副教授、“天下女書”品牌創(chuàng)始人陳怡君一起來到何靜華老人家里,她為我們唱了很多女書歌,因為我博士論文需要,何老師還給我講述了花山廟的很多故事。所以這一次是第二次來拜訪何老師。來的路上我還在糾結(jié)要不要提醒下何老師我去年來過,沒想到進門后,何老師一看到我就說:“你去年跟長沙的幾個老師一起來過吧!”我一時竟感動得不知道說什么,回過神來后趕緊說:“是的是的”。相隔一年,何老師竟然還記得,也許她把我不再當作外人,也許她原本就是這樣熱情,接下來的采訪非常順利。從何老師的言語中,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她已將女書習俗跟自己融為一體,她對女書的熱愛之情和傳承女書習俗的精神,讓我敬佩不已,也許這就是女書習俗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