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娜,許 曄
(1.杭州第一技師學院,浙江 杭州 310023;2.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qū)花港管理處,浙江 杭州 310013)
盆栽養(yǎng)蘭,始于唐朝。傳統(tǒng)的盆栽養(yǎng)蘭方式注重蘭花個體,提倡單盆單株或同一品種單盆多株的栽植方式,以便于養(yǎng)護管理和突出國蘭端莊秀麗、高雅脫俗的風姿?,F(xiàn)代大都市的環(huán)境,人們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單一的栽植方式已無法滿足人們豐富的需求。將國蘭應用到組合盆栽中,通過人為設計將其合理搭配,展現(xiàn)國蘭特有的觀賞價值,更能突出花卉的群體美、藝術(shù)美和意境美。
國蘭作為“花中四君子”之一,在我國傳統(tǒng)的花卉栽培中有著悠久的歷史。國蘭姿態(tài)優(yōu)美,蘭葉線條流暢、色感清新,花色淡雅。春蘭一莖一花,花色以綠為主,含蓄高雅。蕙蘭、建蘭、寒蘭和墨蘭一莖多花,花色綠底有紫紅色線條居多,或以紅褐色為主,清新脫俗。國蘭在組合盆栽中的應用,重點突出姿態(tài)、花形、花色、花香、葉形、葉色和質(zhì)感的美學特點,充分體現(xiàn)自然特色和深遠意境,結(jié)合其他組合花卉,以達到和諧統(tǒng)一,相得益彰的效果。
國蘭生長的原始環(huán)境在山林幽谷之間,地勢高爽,四周有樹木遮蔭,構(gòu)成濕潤的小氣候,溫差小,空氣潔凈[1]。若要使其花繁葉茂,需設置相似的人工栽培環(huán)境。因此,國蘭組合盆栽中的其他植物通常也應具備與國蘭相似的生態(tài)習性,方能和諧一致,生長良好。相似的光照、溫度、水分、土壤酸堿度需求是組合盆栽植物選擇的重點。一般來說,適宜在組合盆栽中栽植,與國蘭喜陰耐旱生態(tài)特性相似的植物有蕨類(鳳尾蕨、狼尾蕨、鐵線蕨等)、矮生竹類(米竹、朱竹、姬翠竹等)、苔蘚類、文竹、常春藤、綠蘿、石斛、瓦韋和石韋等。在與國蘭組合時,部分植物如菖蒲、虎耳草喜陰涼潮濕的環(huán)境,可以植于假山、景石上,在空間上過渡,也便于不同生態(tài)習性的植物養(yǎng)護管理。
芝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吨芤住は缔o上》書“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孔子在《猗蘭操》中稱“蘭為王者香”,屈原在《離騷》中以蘭花比擬高潔的品格。對于國人來說,蘭花代表高潔、典雅,蘭品象征人品,蘭骨是風骨的寫照。因此,國蘭組合盆栽重點突出國蘭風骨,呼應主題。國蘭風姿飄逸,葉形線條流暢,花葶直立,可選用形態(tài)、姿韻和質(zhì)感不同的植物與之搭配,凸顯國蘭的自然美感,達到統(tǒng)一中有變化、變化中求統(tǒng)一的和諧效果。此外,亦可選用清雅澹泊的竹、堅韌頑強的綠蘿、脫俗出塵的菖蒲等有特殊寓意的植物與國蘭搭配,在氣質(zhì)上共鳴,突出國蘭風骨。
合理的布局設計是國蘭組合盆栽在平面和立面上取得平衡與和諧的基礎。一般來說,在平面上不應盲目追求即時效果而忽略植物的生長特性,布局不宜過于緊密,應預留出植物生長空間。在立面上,可采用上中下三段式設計,選用直立型植物作為組合盆栽的上層植物,選用葉美花俏的叢生性植物作為中間的視覺焦點,選用蔓生垂枝型植物來填補下層空缺[2]。通常情況下,體量較大、株形挺直的國蘭如建蘭、墨蘭可作為上段植物支撐骨架,植株較矮的春蘭可作為中段植物形成視覺焦點。總的來說,國蘭組合盆栽在布局設計上應注重層次分明,比例恰當,搭配合理、勻稱。
組合盆栽的色彩最能引起視覺上的美感,色彩搭配得當與否往往是作品是否成功的關鍵[3]。國蘭組合盆栽應針對作品的創(chuàng)意、用途來確定主色調(diào),通過植物的葉色、花色來調(diào)和與過渡。一般來說,以國蘭的花色作為主色調(diào),應選擇葉色較為素雅的觀葉植物與之搭配,襯托主色調(diào)。以國蘭的葉色作為主色調(diào),若蘭葉為綠色,與之搭配的植物花色和葉色選擇范圍較廣,多種色彩均能與綠色產(chǎn)生和諧的美感。若蘭葉有白色或黃色的斑塊及花紋,則可以選擇葉色為綠色,花色為白、黃等同類色或鄰近色的植物與之呼應,突出蘭葉美。為了色彩搭配協(xié)調(diào),所選色彩不宜過多,一般2~3種為宜。
組合盆栽的植物和容器應有機統(tǒng)一,共同烘托主題。容器形式多樣,包括杯碟式、箱槽式、盆缽式、玻璃式及個性化形式等。一般來說,常見的國蘭組合盆栽容器主要是盆缽式,尤以馬槽盆為主。國蘭花色、葉色素雅,與之匹配的容器色彩不宜過于鮮艷。同時,植株體量與容器大小要比例和諧,如果植株過高,二者比例過大,易給人頭重腳輕和不穩(wěn)的感覺。反之,比例過小,則易形成“見盆不見花”的感官體驗。一般來說,組盆中最高植株的高度應不超過花盆高度(對于高度大于寬度的花盆)或花盆寬度(對于高度小于寬度的花盆)的1.5~2倍[4]。在平面和立面上設計布局,植株與容器和諧統(tǒng)一,可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以國蘭作為組合盆栽的焦點,重點突出國蘭的風姿,是國蘭組合盆栽最常見的組合形式。在布局上,國蘭應置于整個盆栽的視覺中心以突出主題。當國蘭設置于組合的中軸線處時,兩側(cè)均勻分布體量基本一致的植物,在立面上總體呈現(xiàn)“等腰三角形”的格局(圖1)。當國蘭植于組合的中軸線兩側(cè)時,應選擇株形飽滿的植株,在平面構(gòu)圖上覆蓋全局,在立面上突出國蘭“一枝獨秀”的風姿(圖2)。在設計時,國蘭作為主景,在體量、葉色、花色或花序高度上應與其他植物有所區(qū)別,展現(xiàn)國蘭的風姿,同時選擇能突出蘭花風骨的植物與之搭配,主次分明。一般來說,以株形較低矮的或葉面奇特的植物為配景,襯托出蘭花的自然姿態(tài)和高潔品性,呈現(xiàn)出深遠的意境。此外,避免選擇植株形態(tài)過于高大和色彩太艷麗的植物搭配,以免喧賓奪主,模糊焦點。
圖1 [5]國蘭置于視覺中心,在構(gòu)圖上突出重點
圖2 [6]株形飽滿的國蘭成為視覺焦點
國蘭與其他植物均衡搭配,強調(diào)植物之間空間布局疏密有致,在植株形態(tài)上動靜相依,在色彩布置上調(diào)和過渡、相輔相成,進一步在組合盆栽中達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均衡式組合形式不以國蘭作為唯一的焦點,通常以花盆中軸為中心,一側(cè)以素雅的國蘭支撐骨架,另一側(cè)則植以花色、葉色、花形或葉形特殊的植物,使得兩側(cè)植物在色彩或形態(tài)上形成一定對比,在空間上達到均衡(圖3)。此外,亦可采用體量較大的文竹、竹柏、米竹等植物在空間上與國蘭相互呼應,通過合理組合和設計布局后,達到均衡和諧的效果(圖4)。同時,在組合形式上應注意協(xié)調(diào)一致,層次分明,否則易流于雜亂無章,起到一加一小于二的反效果。
圖3 [7]國蘭與文竹在空間布局上達到均衡
圖4 [8]國蘭與文竹互相呼應、寓意深遠
良好的背景能夠襯托出植物的色彩和輪廓,更好地展現(xiàn)組合盆栽的魅力。國蘭作為背景式組合,以國蘭株形、葉形、葉色的特點為基礎,突出前景植物或山石小品。一般來說,株形較高的國蘭,葉片細長,花序直立,將其作為組合盆栽背景,既提升了高度,又不搶風頭,以淡然自若的姿態(tài)襯托前景(圖5)。株形低矮的國蘭作為背景栽植,則通常以堆景、添景的形式填充空白,延伸空間感(圖6)。國蘭作為背景栽植的組合方式,前景和中景植物的選擇范圍較廣,還可以置假山、景石,擺放橋、亭、舟和塔等主題小品,在空間上層次分明、錯落有致,在色彩上相互協(xié)調(diào),共同烘托主題。
圖5 [9]株形高的國蘭襯托前景
圖6 [10]株形較矮的國蘭使空間自然過渡、延伸
國蘭氣質(zhì)優(yōu)雅、品性高潔,花色恬淡,含蓄而不張揚,擁有獨特的意境美。但是,現(xiàn)今蘭花在組合盆栽中的應用仍以花大色艷的蝴蝶蘭、大花蕙蘭等為代表的洋蘭較為廣泛。國人在選擇蘭花組合盆栽時,更容易被艷麗色彩形成視覺沖擊的洋蘭吸引。相對來說,國蘭之美,含蓄淡雅,需得細品。雖然國蘭在組合盆栽中的應用已經(jīng)見諸于各大蘭展,被越來越多人欣賞,但是在組合盆栽市場上的應用卻有限。在未來的發(fā)展中,將國蘭之美引入人們的生活中,讓國蘭組合盆栽大放異彩,是園林人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