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思宇(江蘇沭陽縣衛(wèi)生進修學校)
大地寬廣得讓人憂傷,沂河延伸到天邊看不到的地方,閃著幾許朦朧的煙火……
腳下的大地,飽含我的熱淚。十七個年頭,我在這片沃土上生根、發(fā)芽,看那一日秋風一日疏的落葉,以為這就是生老病死,這就是悲歡離合。卻不知在這沉默數(shù)十億年的大地前,再多的起伏都是滄海一粟。
踏過的每一片熱土,都是如此的厚重與深沉。它一定目睹過千年前那風姿綽約的月。也一定被那豐腴月色淘洗過,以至于無論世事怎樣變遷,它都能如此的高潔深沉。亙古不變。
大地,也一定被烈士的鮮血浸染過,才變得如此的厚重深沉,甘將熱血沃中華。踏過的每一片土地,或許曾經(jīng)都尸橫遍野,血流成河。我的腳步變得沉重,多想匍匐在這片土地上,聽它訴說那被歲月塵封的歷史。我想俯身感受它永無止境的心跳,可惜早已被大雪掩埋。
大地的寬廣讓人憂傷,以至于一片葉子的落,一個人的逝都是那么的悄無聲息,好像不曾來過一樣,令人惆悵。有誰知道,在這千丈深的地底下,藏著一群怎樣的精靈?
踩在坑坑洼洼的泥地里,一步一個腳印,頓感生命的充實。十七年來,走遍山川大海,走得越遠,越發(fā)對曾經(jīng)腳下的熱土充滿眷戀。它散發(fā)著一種無法訴說的人情味,這種感覺無法用語言描述。那是一種帶著樟腦般的惆悵和糖果般的甜蜜與寂寥。仿佛包含了你人生的所有,可是當你回首努力尋找它,它卻變成了一種虛無縹緲的幻影,讓你看不見摸不著,卻又不能忘……
我喜歡在大地上行走,喜歡那份充實和自由。彳亍環(huán)城河畔,看對面人來人往。汽笛聲叫喊聲響成一片。婀娜的柳條。把水面裁開一道道波紋,風又輕輕把它們合上……端坐在沂河岸,或踽踽獨行。這時最容易看到時間,看到時間的流逝。你試圖去追趕,那浩浩蕩蕩的一江春水卻桎梏你的步伐。腳下的土地好像在告訴你,你不能去試圖追趕時間,你只能和滔滔不絕的春水一樣,被時代的大輪裹挾前行。當然,也不能后退。他典型的朝鮮族漢子的方臉,他的寸頭,他那上唇微伸、下唇微縮、在下顎不停轉(zhuǎn)悠的呵呵笑聲,他靦腆時右手中指和無名指來回快速摩擦左手掌的習慣動作,他遠少于笑容的言語,他來者不拒的人緣,他大受歡迎的朝鮮辣白菜,他挺著身板兒急匆匆走路的樣子,他作為中鋒在足球場上傳球的姿態(tài),他那顧城一樣純凈的心地,他廣泛的興趣和童心般的好奇心,我們一起在中關(guān)村口對面那家朝鮮冷面館吃的冷面,我們一起去中央民院觀看的朝鮮族運動大會,我們一起騎車去中國美術(shù)館看的畢加索畫展、中途在路邊小店喝的瓷罐酸奶,我們一起在香山紅葉中看的西山日落……
還有,他頭頂用膠布貼著的那塊白色紗布。那是他在系里班上的專用教室考研復(fù)習時,以習慣性的動作突然從窗邊的座位上起身,結(jié)果腦袋蓋正好撞上開著的窗戶下垂的插銷。
“金兀珠,金兀珠……”的召喚聲從宿舍樓道傳來,那是對《鹿鼎記》爛熟于心的馮大俠在邀他下圍棋;經(jīng)由大俠制造傳奇的廣告,他成了傳說中會中、韓、英、日、德五種語言的神人。
他父母在和平里南口民旺工廠宿舍區(qū)的家。那是我第一次去他家,路上不時能看到戴著禮帽或留著連鬢胡須的朝鮮族男子。我們受到朝鮮族男人般的禮遇,像大老爺們兒一樣坐在門廳里聊天,等著開飯,而他母親和妹妹則在廚房里忙活。
他騎在28永久牌自行車上全速前沖的身影。那是從清華西門往體院的路上,我們剛從校慶夜晚喧嚷的校園出來。也許是氣氛的感染吧,記憶中行人稀少的路面一派節(jié)日的明亮。
圓明園廢墟周圍的農(nóng)田:金黃的稻穗,荷花與蓮藕,紅薯與菜地。腐葉黑土的雜林小道,西邊廢棄高墻下的開闊草地:中午耀眼的陽光下,我們躺在草地上望著晴朗無云的天空,恍惚中仿佛面臨湛藍的深淵,浩瀚無邊,讓人絕望。不遠處雜草叢生的荒地上,有《紀念劉和珍君》主人公的墓碑,碑身一層陳舊的干土,碑文幾近無法辨認,墓碑前有一把枯萎的野菊。
他動作相互抵消、頭始終抬在湖面的泳姿,前面遠處是毛式側(cè)泳的樹勝。那是大學畢業(yè)前,我們一起騎車去密云水庫。雖然我們窘迫的預(yù)算最后只夠買一根冰棍,但頭天晚上我們還是不計后果地在水庫旁的小旅館搓了一頓奢侈的晚餐:鮮美的鯽魚湯,木須肉,熘肝尖,還有自帶的午餐肉和豆豉鯪魚罐頭。那個水面的鏡頭里沒有老姚和宇波,他們在鏡頭之外的船上?還是上岸去準備野炊了?
他直挺挺躺在拼接的椅子上,不省人事。那是大學畢業(yè)離校前,部分北京的同學還有宿舍剩下的外地同學一起出去吃飯喝酒,先在中關(guān)村一家還算不錯的飯莊,后又轉(zhuǎn)到五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唯我摯愛的土地卻亙古不變。它諦聽過千載盤旋的歷史鐘聲聲震寰宇。也聽過水滴從古檐頭滴落到水洼的聲響。
在這個季節(jié)里,大地是最深情的。它將見證一場盛大的離別。我相信大地即使再寬廣,寬廣得再讓人憂傷,也會記得一片葉離開枝頭時的從容,記得它們落地歸為寂靜的剎那。那曾經(jīng)的深沉,曾經(jīng)的厚重,已為它們奏響了秋的提琴。那旋律像風中綻放的菊,深沉而熱烈。那曾經(jīng)漫天的綠,將變成一地的黃。仰首之間天寂寥……
在亙古不變的大地面前,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在彈指一揮間,一切的一切又都是那么的渺小。但在廣闊的宇宙面前,寬廣的大地也都只是飄浮于天地之間的塵埃。而我,這塵埃中,蕓蕓眾生中的一員,卻深深地摯愛著腳下的大地。無論春夏秋冬,無論風吹雨打,它承載了我太多太多無法變成語言的溫馨與寂寥,承載著一個生命的所有……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在大地上走走停停,順著月光留下的痕跡。我就像一位旅人一樣,步履不停。像在這片土地上尋找著什么,雖說不清在尋找什么,但有一點可以確定,我一直在向前走,并且隨著時間,從未停下,更不一可能后退。我就像個過客一樣,呼地從草地上冒出來似的,我不知道我從哪里來,我只知道后面有一只無形的手推著我走,不容我回頭望。前方地平線有一團黑乎乎的東西,看不清,也不必看清。在大地上我能留下的,只有腳印。最后連唯一留下的腳印,都會被歲月抹平。好似不曾來過。慢慢地發(fā)現(xiàn),那只無形的手,是時間,而那地平線處黑乎乎的東西,是墳。
時間與墳,在大地上并存。我雖厭惡它們的存在,是它們帶走我的青春,偷走我的回憶,最終我的什么都會被它偷走。但走到最后,我又無不感謝它們。是時間賜予我青春與死亡,讓我有摯愛這片土地的權(quán)利,盡管我?guī)е備D,依然像大海一般歌唱。是墳,讓我死后的靈魂能安詳?shù)亻L眠在我摯愛的土地里,讓虛無縹緲的我有了一片安息的地方。盡管年輕的時候向往海洋的暴怒,沙漠的廣闊,宇宙的無垠……但都不及我對土地的半分熱愛。
雖說不上為什么這么熱愛腳下的大地。但我知道,它會一直陪著我走完這一生。它知道我的一切,知道我和一棵梧桐樹的約定,知道我又揮霍了一天的青春,知道我從哪里來,又將往哪里去……它或許有雙隱形的眼睛,來洞察世間的一切,它用那雙慧眼管理著日月星辰,四季更替。在大地的看管下,日和月似乎也變得和諧,當月亮忘了下班就會把它拉去唱歌,與繁星一起。由太陽來換班。大地,竟也是如此的溫柔……
對腳下的大地,有太多太多的話想說。大地啊大地,為何時間走得那么快?大地啊大地我們曾經(jīng)也輕狂過嗎?……大地卻總是沉默,沉默得如同死神降臨一般。但它卻用博大的深沉告訴你,關(guān)于你這一生的答案,并要我用一生去領(lǐng)會去感受。是的,有些問題太宏大,太厚重,太深沉。土地告訴我們要用一生去尋找答案,即使最后一無所獲。
我看流云慢慢地紅暈,無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天總是在將黑未黑時最美。疏影殘陽剪碎金幾許。那落日慢慢地下沉,漸漸把你的影子拉長??赡阕屑毧矗锹冮L的影子正在漸漸變淡,然后消失在落日的余暉中,分不清是融入了大地還是融入了黑夜。一如分不清這歲月何時結(jié)束……
大地,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執(zhí)筆卻沉默,寫不盡蹉跎。它是每一個人的起點,也是每一個人最后的歸宿。它有時是一種虛無縹緲,但它卻又是一種實實在在,它就在每一個人的腳下。
面對眼前的蒼茫大地,恍惚間,思緒飄忽不定。這深深的雪下,是否埋藏著幾個世紀前神秘消失的王國?有時會懷疑雨是云的尸體埋葬在人間……我不知雪下大地里是怎樣的,但我知道這深深的厚土下,一定住著某位失去的親人。
活在珍貴的人間,踩在摯愛的土地上,吃著大地的產(chǎn)物,歲月靜好。渾然天成的土地,土地誕生了跋涉者,它給忍辱負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給苦難者以和平和勇氣。一個偉大的民族需要土地的磨礪和鍛煉,它會使人的脊梁永遠不彎,使人在艱難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愛、博大和不可喪失,懂得祖國之于人的真正含義:當我們愛腳下的土地時,說明我們已經(jīng)擁抱了一種精神。
走遍千山萬水,為何還最眷戀這片土地?因為我對它愛得深沉而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