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燕, 湯洪波, 周 健
(宜春學院 江西省高校應用化學與化學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江西 宜春 336000)
隨著經濟發(fā)展,生態(tài)問題愈發(fā)嚴重,尤其是各種工業(yè)廢水和染料排放給環(huán)境帶來很大污染,如何環(huán)保有效地處理工業(yè)廢水和染料廢水污染成了全球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近幾年,光催化劑的合成與研究逐漸成為開發(fā)熱點,Bi2WO6作為新型光催化劑不斷受到重視[1]。 光催化技術設備簡單、操作容易、耗能低、無二次污染[2-3],利用光催化法降解處理工業(yè)廢水和染料廢水不僅能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也為環(huán)境凈化和新能源的開發(fā)做出了貢獻[4-5]。 羅丹明B 是印染行業(yè)中應用較廣的堿性染料,直接排入水中色度高、污染濃度大,對生物體毒性非常大[6-8],是常見的有機污染物。 物理法、化學法、生物降解等傳統(tǒng)方法對羅丹明B 染料的處理效果并不理想[9-10]。 由于羅丹明B 易于分析、代表性強,可以使用光催化技術來降解,并利用它來研究光催化劑的催化性能[11-12]。 本文利用水熱法合成Bi2WO6后負載Ag?AgI,制備復合光催化劑Ag?AgI/Bi2WO6,利用X 射線(XRD)和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對樣品進行表征,并通過比較光催化劑Bi2WO6、AgI/Bi2WO6以及Ag?AgI/Bi2WO6對 羅 丹 明B 的 降 解 效 果 來 研 究Ag?AgI/Bi2WO6的催化性能。
主要試劑包括五水合硝酸鉍(Bi(NO3)3·5H2O,分析純,天津市福晨化學試劑廠)、二水合鎢酸鈉(Na2WO4·2H2O,分析純,天津市福晨化學試劑廠)、濃硝酸(分析純,南昌鑫光精細化工廠)、碘化鉀(分析純,上海銀典化工有限公司)、氨水(分析純,天津市永大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羅丹明B(RhB)等。 實驗用水為去離子水。
儀器包括聚四氟乙烯反應罐(上海隆拓儀器設備有限公司)、KQ-100B 型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101-0AB 型電熱鼓風干燥箱(天津市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HJ-6A 多頭磁力加熱攪拌器(常州國華電器有限公司)、WFH-203B 三用紫外分析儀(上海精科實業(yè)有限公司)、PLS-SXE300 氙燈穩(wěn)流電源(北京泊菲萊科技有限公司)、TG16G 離心機(湖南凱達科學儀器有限公司)、WFJ7200 型可見分光光度計(尤尼柯上海儀器有限公司)等。
1.2.1 催化劑Bi2WO6的制備
稱取一定量Bi(NO3)3·5H2O 和Na2WO4·2H2O分別溶解于60 mL 濃硝酸溶液和30 mL 去離子水中,將Na2WO4溶液緩慢加入到Bi(NO3)3溶液中,攪拌均勻并調節(jié)pH 值至6,將混合液轉移到50 mL 聚四氟乙烯反應罐中,160 ℃水熱反應10 h,放置自然冷卻后離心,收集沉淀,用去離子水洗滌4 次,置于干燥箱中60 ℃干燥10 h 后得到Bi2WO6樣品。
1.2.2 催化劑AgI/Bi2WO6的制備
取Bi2WO6樣品粉末2 g 溶解于40 mL 去離子水中,超聲處理30 min,完全溶解后緩慢加入適量KI,磁力攪拌30 min 后,迅速加入AgNO3的氨水溶液46 mL,攪拌60 min,然后離心、洗滌、干燥,得到AgI/Bi2WO6樣品。
1.2.3 催化劑Ag?AgI/Bi2WO6的制備
采用AgI/Bi2WO6制備方法制得反應液,放到500 W紫外汞燈下照射30 min,并不斷攪拌,然后離心、洗滌、干燥,得到Ag?AgI/Bi2WO6樣品。
1.2.4 光催化性能測試
將0.1 g 光催化劑樣品粉末與100 mL(10 mg/L)羅丹明B 溶液依次加入光降解反應器內,避光磁力攪拌30 min 達到吸附?脫附平衡,取2 mL 混合液于離心管中。 將光降解反應器置于250 W 氙燈下照射,每10 min 取樣一次。 離心5 min 后取上層清液于分光光度計中波長550 nm 處測其吸光度。
圖1 為3 種樣品的XRD 譜圖,其中PDF 73?1126(Bi2WO6)為標準譜圖。 由圖1 可見,標準譜圖中2θ為28.3°,33.1°,47.2°,56.1°,58.3°處有衍射峰,而3 種樣品譜圖中也出現了衍射峰,說明3 種樣品中均存在Bi2WO6,但Ag?AgI/Bi2WO6和AgI/Bi2WO6在2θ為33.1°后出現衍射峰的位置都比Bi2WO6稍微偏移,根據衍射峰特點得出是類似峰,但角度更高。 比較3 種樣品的XRD 譜圖峰強,可以得出不同樣品間峰強關系為:Ag?AgI/Bi2WO6>AgI/Bi2WO6>Bi2WO6。
圖1 樣品XRD 譜圖
圖2 為固體樣品Ag?AgI/Bi2WO6的SEM 譜圖,圖3 為選區(qū)電子衍射譜圖,表1 為選區(qū)電子衍射各元素定量分析。 從圖2 可看出,Ag?AgI/Bi2WO6樣品整體結構呈三維花球狀,花球邊界少許模糊,樣品表面負載了10~20 nm 的Ag 和AgI 小顆粒。 由圖3 可看出,在1~2 keV 處出現了W 的特征峰,在2~3 keV 處出現了Bi 的特征峰,在3~3.5 keV 處出現了Ag 的特征峰,在3.5~5 keV 處出現了I 的特征峰,說明樣品中含有W、Bi、Ag、I 元素,由此確定Ag 和AgI 成功負載在Bi2WO6上。 由表1 可以看到,整個實驗基本成功,但Ag 與I比例較小,可能是AgI 見光分解,含量偏小。
表1 選區(qū)電子衍射各元素定量分析
圖2 固體樣品Ag?AgI/Bi2WO6 的SEM 譜圖
圖3 選區(qū)電子衍射譜圖
圖4 為3 種樣品對羅丹明B(RhB)的降解曲線。從圖4 可以看出,在60 min 內Bi2WO6對RhB 的降解沒有明顯變化,而AgI/Bi2WO6和Ag?AgI/Bi2WO6對RhB的降解則明顯下降。 在暗反應階段,3 種樣品對RhB 的降解率分別為14.4%,28.7%,38.5%,表明Bi2WO6負載Ag 和AgI 后制備的新催化劑對RhB 的吸附能力有很大提升。 經過60 min 光照反應后,Ag?AgI/Bi2WO6催化RhB 的降解率達到99.8%,遠高于Bi2WO6(17.2%)和AgI/Bi2WO6(92.9%)催化RhB 的降解率。
圖4 3 種樣品對RhB 的降解率
為了進一步考察光催化劑Ag?AgI/Bi2WO6的穩(wěn)定性,將光催化劑Ag?AgI/Bi2WO6在相同條件下進行5 次重復性降解實驗,結果見圖5。 從圖5 可以看出,光催化劑Ag?AgI/Bi2WO6在5 次重復性實驗后降解率為95.5%,可見光催化劑Ag?AgI/Bi2WO6穩(wěn)定性較好。
圖5 Ag?AgI/Bi2WO6 循環(huán)使用5 次后的光催化性能
圖6 為光催化劑Ag?AgI/Bi2WO6的光催化原理示意圖。 Bi2WO6的價帶和導帶分別為3.21 eV 和0.51 eV,禁帶寬度為2.70 eV;AgI 的價帶和導帶分別為2.36 eV 和-0.38 eV,禁帶寬度為2.74 eV。 Bi2WO6具有可見光響應性,在可見光照射下Bi2WO6被激發(fā),價帶上的電子(e-)發(fā)生帶間躍遷,從價帶躍遷到導帶,在價帶上產生相應的空穴(h+)。 由于Bi2WO6禁帶寬度較大,限制了光催化活性,不能很好地達到實際需求,為了提高其光催化性能,通過摻雜貴金屬改變Bi2WO6能帶結構,產生交錯能帶異質結構。 金屬Ag 特有的表面等離子體共振效應(SPR 效應)[13]可以增加催化劑的可見光吸收范圍,使其對可見光的吸收加強。 在可見光下,SPR 效應可以激發(fā)等離子體電場,被激發(fā)的光生電子向AgI 導帶遷移,空穴被Bi2WO6捕獲,有效阻止電子與空穴再復合[14-15],以此來提高催化劑的光催化性能。
圖6 Ag?AgI/Bi2WO6 光催化原理示意
1) 采用水熱法和光誘導法制備了光催化劑Ag?AgI/Bi2WO6,通過XRD、SEM 和選區(qū)電子衍射分析對光催化劑Ag?AgI/Bi2WO6進行表征,結果表明,光催化劑Ag?AgI/Bi2WO6基本保持了Bi2WO6原有的形貌特征,表面成功負載了Ag 和AgI 顆粒。
2) 3 種不同催化劑的光催化性能分析結果表明,Ag?AgI/Bi2WO6對羅丹明B 的降解效果較好(降解率99.8%),AgI/Bi2WO6次之(降解率92.9%),Bi2WO6較差(降解率17.2%)。 通過光催化降解羅丹明B 和重復性降解實驗驗證了光催化劑Ag?AgI/Bi2WO6的光催化性能比純Bi2WO6更好,且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
3) 通過摻雜貴金屬Ag 后形成復合光催化異質結構,有效阻止電子與空穴再復合,Ag 的表面等離子體共振效應拓展了催化劑在可見光波段的吸光范圍,增加了其對可見光的吸收,催化劑的光催化性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