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賞析】開頭兩句,可以視作“興”。詩中的興句一般就眼前所見,信手拈起,這兩句卻以相隔遙遠的燕、秦兩地的春天景物起興,頗為別致?!把嗖萑绫探z”當是出于思婦的懸想;“秦桑低綠枝”,才是思婦所目睹。詩人巧妙地把握了思婦復雜的感情活動,用兩處春光,興兩地相思,把想象和懷疑和眼前的真景結(jié)合起來,據(jù)實構(gòu)虛,造成詩的妙境。所以不僅起到了一般興句所能起的烘托情感的作用,而且還把思婦對丈夫的真摯的感情和他們夫妻之間心心相印的親密關(guān)系傳寫出來,這是一般興句不容易做到的。另外這兩句還運用了諧聲雙關(guān)。“絲”諧“思”,“枝”諧“知”,這恰和下文思歸和斷腸相關(guān)合,增強了詩句的音樂美和含蓄美。
三四兩句直承興句的理路而來,故仍從兩地著筆:“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闭煞蚣按簯褮w,足慰離人愁腸。按理說,詩中的女主人公應該感到欣喜才是,而下句竟以“斷腸”承之,這又似乎違背了一般人的心理,但如果聯(lián)系上面的興句細細體會,就會發(fā)現(xiàn),這樣寫對表現(xiàn)思婦的感情又進了一層。元代蕭士赟對此詩評述揭示了興句與所詠之詞之間的微妙的關(guān)系。詩中看似于理不合之處,正是感情最為濃密所在。
詩中的最后兩句,詩人捕捉了思婦在春風吹入閨房,掀動羅帳的一剎那的心理活動,表現(xiàn)了她對行役屯戍未歸的丈夫的殷殷思念之情。從藝術(shù)上說,這兩句讓多情的思婦對著無情的春風發(fā)話,又仿佛是無理的,但用來表現(xiàn)獨守春閨的特定環(huán)境中的思婦的情態(tài),又令人感到真實可信。春風撩人,春思纏綿,申斥春風,是為了表達孤眠獨宿的少婦對丈夫的思念之情。以此作結(jié),恰到好處。
【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xiàn)出蔑視權(quán)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yǎng)和素材,構(gòu)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shù)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