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陽
2021年11月,淮安成功入選“世界美食之都”,成為繼成都、順德、澳門、揚州之后,中國第五個躋身“世界美食之都”行列的城市。我出生、成長于淮安,對淮揚菜的熱愛無需贅述。據(jù)我所知,淮揚名菜點有1300余種,白袍蝦仁、開洋蒲菜、欽工肉圓、朱橋甲魚羹……美食再多,也有“愛”與“最愛”之分,在我心中,淮揚菜的“頭牌”當屬軟兜長魚。
提起軟兜長魚,繞不過淮安老字號玉壺春飯店。這家飯店烹飪出的長魚被芡汁包裹,油潤明亮,造型美觀,其味甚美,具有淮安“軟兜長魚第一”的美譽。春節(jié)前,我?guī)б晃煌獾嘏笥褜iT去玉壺春飯店品嘗,他形容:“長魚在嘴中滑溜溜的,蔥香、蒜香、魚香、胡椒香接踵而來,清爽利口。”
品嘗完美食,朋友產(chǎn)生了疑惑,這道菜肉眼可見的食材是鱔魚,為什么叫軟兜長魚?
“長魚”其實是淮安方言,也是黃鱔的別名,兜是布兜、兜肚之意。軟兜的說法有三:一是因為早年間淮安作坊小,鍋小,汆殺鱔魚時怕它逃走,故先用布兜或軟兜兜起,再放入開水中燙殺;二是指成菜上桌后,客人用筷子夾其脊肉,脊肉兩端下垂,像小孩的肚兜;三是指當?shù)仫L土人情,待客時面前總要擺三樣——一雙筷子、一個湯匙、一只小酒杯,因為長魚好吃,油汁卻易滴在桌上,不夠文雅,故要用湯匙在下面兜著。
相傳,乾隆十八年,里運河決口,洪災泛濫。國丈高斌依仗權勢,隱瞞實情,整日吃喝玩樂,結(jié)果被其他大臣參了一本。乾隆下旨:罷官,戴上枷鎖示眾,拉到刑場斬首。但那會,高斌還在飲酒作樂,并為一道鱔魚菜構思著名字,結(jié)果名字還沒想好,圣旨卻到了。圣旨最后寫道:“吃不了,兜著走!”躲在屏風后的廚師聽后卻覺得,皇帝不可能把國丈怎么樣,肯定是把他“軟兜”(淮安方言,指巧妙地免除懲罰)了,廚師靈機一動,便將這道菜取名“軟兜長魚”。
正宗的軟兜長魚有兩樣主料,一是鱔魚脊背肉,二是紫皮大蒜,后來又逐漸發(fā)展加入蔥、韭菜、紅椒等輔料。備料過程需要先將活的鱔魚倒入沸水鍋中,煮至魚嘴張開,再加入少量清水,燜鍋三分鐘,隨后將鱔魚撈出洗凈、取脊背肉。軟兜長魚整道工序十分簡單,過程耗時短,只需倒入適量豬油,將蒜片爆香后便可倒入鱔魚翻炒。
操作簡單,并不意味每個人都能做出正宗的軟兜長魚。玉壺春飯店的一位老師傅介紹說:“想學軟兜長魚,要學三寒四夏。”也就是說,要三個冬天四個夏天,才能真正掌握這道菜的“命門”。
一盤正宗的軟兜長魚,口感必備幾大特點:軟嫩、鮮嫩、活嫩。單說活嫩,鱔魚被活汆時就要嫩,還要有嚼口,這個分寸需經(jīng)年累月積累,才能拿捏精準。另外,這道菜還得有三香:蒜香、醋香、淡淡的白胡椒辣香,吃起來口感層層遞進,用淮安本地話形容為“肴肴疊出,品品味味”。
據(jù)說清光緒年間,兩江總督左宗棠到淮安云梯關視察淮河水患,淮安知府用軟兜長魚招待過他,左宗棠吃了贊不絕口,便在慈禧太后七十大壽時推薦為淮安府的貢品。1949年,在中南海勤政殿舉行的開國第一宴上,原本第一道熱菜是白袍蝦仁,但因洪澤湖的鮮蝦運到北京時大多已經(jīng)奄奄一息,不符合淮揚菜鮮活鮮嫩的標準,于是,軟兜長魚順勢替補登場,成為國宴的頭道熱菜,并贏得了“開國第一菜”的美譽。
(編輯 邢多多 1048572239@qq.com)
398350058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