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米
蝗災來臨時,遮天蔽日,仿佛末日。那么多的蝗蟲集體行動,飛行速度極快,如此密集,卻沒有任何磕磕碰碰的“交通事故”發(fā)生,實在是讓人類動不動就擁堵、時不時發(fā)生車禍的交通狀況汗顏。
蝗蟲的大腦很厲害,具有一種叫作“巨葉移動探測器”(LGMD)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LGMD神經(jīng)元對兩種信號作出反應——一種來自眼睛,當看到一只接近的蝗蟲時,它會立即被觸發(fā),并隨著其他昆蟲的靠近而增強;另一種則是蝗蟲的相對角速度。
蝗蟲防撞機制的快速反應和低能耗,讓自以為聰明的人類無地自容。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的工程師們向蝗蟲學習,試制了一款防撞探測器,希望能朝著智能、低成本、特定任務、節(jié)能和小型化防撞系統(tǒng)前進一大步。
善于學習是人類的優(yōu)點,但是也有沒法學的。
有一種螞蟻叫撒哈拉沙漠銀蟻,每秒可以走50步,前行距離達到85.5厘米。這些螞蟻生活的撒哈拉沙漠里,溫度有時高達60℃,在沙漠中尋找昆蟲和小動物,時刻受到高溫的炙烤,動作稍慢,它們的細腳就會深陷在沙子里。而跑得最快的“飛人”博爾特,每秒只能邁出4步。
差距不是一點點。
一直以為人類看到的色彩世界無比神奇,人類可以分辨“三原色”,是因為人類具有對應的視錐細胞,由此衍化出赤橙黃綠青藍紫的顏色差別。我們以為貓和狗的視錐細胞僅有兩種,只能看到藍色和綠色,挺可憐的。如此說來,蜂鳥也可以認為人類可憐,它有第四類視錐細胞,而人類并不具備。
科學家做了實驗,在蜂鳥的喂食器上,通過科技手段投放了很多人類看不到的顏色,并定期對喂食器的位置進行調整。
實驗結果表明,蜂鳥真的能通過顏色準確找到食物,而且無論計算機生成的顏色多復雜,它們都可以準確地識別,比方說,它們能看見太陽光的色彩,而人類不能。
在好萊塢影星史蒂夫·麥昆主演的科幻片《變形怪物》中,果凍般的外星怪物“幽浮魔點”在一個小鎮(zhèn)上吞噬了它遇到的所有人。
現(xiàn)實中還真有這樣的怪物。
2019年10月,巴黎動物園向公眾首次展出外號為“魔點”的神秘生物。它沒有四肢和翅膀,卻能自行移動;沒有嘴也沒有胃,卻能吃東西;沒有大腦,卻能學習,有記憶力和適應能力;還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會走迷宮。
天外有天,人類只有持謙卑與收斂之態(tài),方能與萬物共存。
(編輯? 張建? 445718228@qq.com,西米繪圖)
3516500589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