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苑廣闊
很多認識我的人都知道,不管是外出和朋友聚餐聚會,或者是參加某個活動,再或者是一家人外出旅游,我手上都會帶著一本書,用來打發(fā)那些無事可做的“等待時間”。
這樣的時間很多,如果不用來讀書,我不知道還能做什么。坐公交車,等待到達自己要去的地方;在飯店吃飯,等待服務員把飯菜端上來;去車站接人,等待要接的人走出車站;去醫(yī)院看病,等待醫(yī)生叫到自己的名字……正是這些碎片化的時間,讓我讀完了一本書,又讀完了一本書,長年累月下來,就讀了很多本書。
利用“等待時間”讀書,既是多年來養(yǎng)成的習慣,也是對自我的一種要求。我最怕的,就是無所事事的時候,手邊還沒有一本可以讀的書,那簡直會讓我如坐針氈、坐臥不安。因為養(yǎng)成了習慣,每次全家人一起出門,萬一我忘記了帶書,愛人和兩個女兒,也會馬上提醒我。乖巧的女兒,有時候還會主動把我沒看完的某本書放進自己的背包里,幫我?guī)еK齻兌贾?,外出旅游,隨時都會遇到需要等待的時候,如果我手邊沒書,我就會抓耳撓腮、六神無主。
現(xiàn)在智能手機高度普及,面對信息爆炸,面對各種各樣的短視頻,人都無法拒絕,很多人就把空閑時間,把“等待時間”用來看手機、瀏覽短視頻。這當然是大家的權利和自由,不過我總覺得,偶爾為之還可以,如果一直沉迷手機,還是太浪費時間了。
有一次,我參加當?shù)刈骷覅f(xié)會組織的一次集體學習,他們請黨校老師給我們講課。為了避免講課時有人玩手機,在進入聽課的會議室之前,手機會由會務人員統(tǒng)一暫時代為保管。那天正好講課的黨校老師路上遇到堵車,遲到了差不多半個小時,結(jié)果在這半個小時的時間里,會議室里三四十個人,集體陷入無所事事的狀態(tài),除了相熟的人互相之間聊聊天之外,大多數(shù)人就那么枯坐著,感覺渾身都不自在,真的有人開始抓耳撓腮了。這時候,出門習慣性帶書的我,自然就不用和其他人那樣無所事事了。我在這半個多小時的時間里,讀完了十幾頁書,還構(gòu)思了一篇散文,感覺格外充實。
別人都在看手機,唯獨你在看書,你有時候就難免被當成是另類,不過我從來不在乎這種異樣的目光,喜歡看書又不是什么丟人的事情?,F(xiàn)在不光是我,兩個女兒也受到我的影響,外出的時候喜歡帶上自己喜歡看的書,上初中的大女兒,帶自己喜歡看的小說,上小學的小女兒,喜歡帶自己從學校圖書館借的校園漫畫,大家各取所需、各得其樂。
(郝巧鳳摘自《黔西南日報》2021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