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恒安,黃艷紅,彭學標
(1.深圳市龍崗區(qū)第三人民醫(yī)院,廣東 深圳 518115;2.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515)
生殖器皰疹是由單純皰疹病毒(HSV)引起的一種性傳播疾病。罹患此病可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目前臨床上主要是采用鳥嘌呤類似物類、開環(huán)核苷類抗病毒藥物口服療法治療此病,常使用的藥物有伐昔洛韋、阿昔洛韋、泛昔洛韋等[1-2]。重組人白細胞介素-2(125Ala IL-2)是一種免疫調(diào)節(jié)劑。用此藥治療生殖器皰疹能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本文對我院在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期間收治的200例生殖器皰疹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旨在探討用125Ala IL-2黏膜局部注射療法治療生殖器皰疹的臨床效果。
選取我院在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期間收治的200例生殖器皰疹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納入標準是:1)病情符合《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生殖器皰疹治療指南》(2010年版)[3]中規(guī)定的生殖器皰疹的診斷標準;2)生殖器部位有明顯的皰疹病灶;3)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其排除標準是:1)處于哺乳期或妊娠期;2)存在免疫缺陷;3)對本研究中所用的藥物過敏。根據(jù)治療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A組、B組、C組和D組(50例/組)。A組患者中有男31例,女19例;其年齡為21~52歲,平均年齡(38.28±5.14)歲;其病程為4~8個月,平均病程(6.43±1.24)個月。B組患者中有男29例,女21例;其年齡為21~52歲,平均年齡(37.28±5.57)歲;其病程為4~8個月,平均病程(6.33±1.34)個月。C組患者中有男27例,女23例;其年齡為22~52歲,平均年齡(37.64±5.47)歲;其病程為4~9個月,平均病程(6.24±1.81)個月。D組患者中有男31例,女19例;其年齡為21~53歲,平均年齡(37.51±5.61)歲;其病程為4~9個月,平均病程(6.53±1.24)個月。各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相比,P>0.05。
對A組患者進行口服伐昔洛韋+IL-2黏膜局部注射治療,方法是:1)讓患者口服鹽酸伐昔洛韋片進行治療,0.3 g/次,2次/d,初發(fā)患者連續(xù)服藥7 d,復發(fā)患者連續(xù)服藥5 d。2)為患者采用125Ala IL-2(生產(chǎn)廠家:北京雙鷺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S20040020)進行黏膜局部注射治療,將60萬IU的125Ala IL-2稀釋于2 mL的利多卡因溶液中,采用黏膜局部皮下注射的方式進行給藥,3次/周,持續(xù)用藥1周。對B組患者進行口服伐昔洛韋治療,方法是:讓患者口服鹽酸伐昔洛韋片進行治療,0.3 g/次,2次/d,初發(fā)患者連續(xù)服藥7 d,復發(fā)患者連續(xù)服藥5 d。對C組患者進行IL-2黏膜局部注射治療,方法是:為患者采用125Ala IL-2進行黏膜局部注射治療。將60萬IU的125Ala IL-2稀釋于2 mL的利多卡因溶液中,對患者進行外生殖器皮疹黏膜局部皮下注射,3次/周,持續(xù)用藥1周。對D組患者進行IL-2系統(tǒng)應用治療,方法是:為患者肌內(nèi)注射125Ala IL-2。將60萬IU的125Ala IL-2稀釋于2 mL的利多卡因溶液中,對患者進行肌內(nèi)注射,3次/周,持續(xù)用藥1周。
1)臨床康復指標。記錄四組患者治療后疼痛消失的時間、皰疹消退的時間、皮膚結(jié)痂的時間和皮膚脫痂的時間。2)臨床療效。將四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治愈(治療后,患者皰疹的新生停止,其臨床癥狀消失,皮膚完全愈合)、有效(治療后,患者皰疹的新生停止,其臨床癥狀有所減輕,皮膚損傷得到改善)和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皮膚損傷無明顯變化,甚至在加重)。總有效率=(治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3)實驗室檢查指標。分別于治療前后對四組患者進行實驗室檢查。采集患者的靜脈血5 mL,分離出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標本中白細胞介素-2(IL-2)、干擾素-γ(IFN-γ)、白細胞介素-4(IL-4)的水平。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研究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或F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A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B組患者、C組患者、D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四組患者的療效[例(%)]
治療后,A組患者疼痛消失的時間、皰疹消退的時間、皮膚結(jié)痂的時間、皮膚脫痂的時間均短于B組患者、C組患者、D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治療后四組患者的臨床指標(d,±s)
表2 對比治療后四組患者的臨床指標(d,±s)
組別 疼痛消失的時間 皰疹消退的時間 皮膚結(jié)痂的時間 皮膚脫痂的時間A 組(n=50) 1.64±0.12 1.34±0.11 3.04±0.71 4.54±0.85 B 組(n=50) 1.99±0.43 1.67±0.33 3.77±0.64 5.37±1.03 C 組(n=50) 1.71±0.14 1.41±0.11 3.24±0.71 4.34±0.75 D 組(n=50) 1.91±0.53 1.53±0.43 3.47±0.94 5.27±0.63 A組·B組 t值 5.544 6.708 5.400 4.395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A組·C組 t值 2.684 3.182 2.022 2.495 P值 0.009 0.002 0.046 0.014 A組·D組 t值 3.513 4.620 3.782 4.879 P值 0.001 0.000 0.000 0.000 B組·C組 t值 4.378 5.285 4.147 2.386 P值 0.000 0.000 0.000 0.019 B組·D組 t值 2.580 3.505 2.513 2.382 P值 0.011 0.001 0.014 0.019 C組·D組 t值 0.829 0.522 0.622 0.586 P值 0.409 0.603 0.536 0.559
治療后,A組患者血清IL-2、IL-4的水平均高于B組患者、C組患者、D組患者,其血清INF-γ的水平低于B組患者、C組患者、D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對比治療后四組患者血清IL-2、IL-4、INF-γ的水平(μg/L,±s)
表3 對比治療后四組患者血清IL-2、IL-4、INF-γ的水平(μg/L,±s)
組別IL-2 IL-4 INF-γ A組(n=50)B組(n=50)C組(n=50)D組(n=50)治療前治療前 1.64±0.35 1.84±0.45 39.28±5.75治療后 4.41±1.01 3.77±0.63 21.24±3.75治療前 1.67±0.33 1.87±0.43 39.27±5.73治療后 3.77±1.03 2.87±0.93 26.27±4.43治療前 1.66±0.34 1.82±0.41 39.34±5.55治療后 4.21±0.81 3.31±0.75 23.04±1.75治療前 1.65±0.36 1.84±0.42 39.31±5.85治療后 3.67±1.43 3.54±0.95 25.27±4.43 F值 0.070 0.116 0.002 P值 0.976 0.951 1.000治療后F值 5.201 10.818 18.090 P值 0.002 0.000 0.000
生殖器皰疹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性傳播疾病。此病患者在發(fā)病早期易出現(xiàn)頭痛、低熱等臨床癥狀,其體征為生殖器部位出現(xiàn)小水泡、小丘疹,需要及時進行治療,否則其病情會進一步加重。病情嚴重的此病患者可出現(xiàn)皮膚糜爛、病區(qū)瘙癢及疼痛、陰道及尿道有異常分泌物、排尿困難等癥狀。此病徹底治愈極難,易反復發(fā)作,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可受到嚴重的影響[4-7]。單純皰疹病毒2型感染是誘發(fā)生殖器皰疹的主要原因。有研究指出,單純皰疹病毒2型主要是經(jīng)水皰內(nèi)皰液外滲、病區(qū)部位滲出液及皮膚表面?zhèn)鞑?,不及時進行治療會在患者體內(nèi)快速繁殖,進而可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如胎兒畸形、精子質(zhì)量降低、流產(chǎn)等)。臨床上常使用鹽酸伐昔洛韋片對生殖器皰疹患者進行治療。此藥是一種抗病毒制劑,經(jīng)口服后可在人體內(nèi)快速轉(zhuǎn)化為阿昔洛韋、纈氨酸。阿昔洛韋三磷酸鹽對病毒DNA聚合酶具有競爭性抑制作用,可中斷病毒DNA的合成,阻斷病毒復制[8-9]。本研究的結(jié)果顯示,A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B組患者、C組患者、D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A組患者疼痛消失的時間、皰疹消退的時間、皮膚結(jié)痂的時間、皮膚脫痂的時間均短于B組患者、C組患者、D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在口服伐昔洛韋的基礎(chǔ)上,對生殖器皰疹患者進行125Ala IL-2黏膜局部注射治療的效果較好,可縮短其疼痛消失的時間、皰疹消退的時間、皮膚結(jié)痂的時間和皮膚脫痂的時間。在患者的黏膜局部注射125Ala IL-2可使藥物快速作用于病變部位,從而可有效阻斷病毒的繁殖、復制。125Ala IL-2是在T淋巴細胞分化過程中起到關(guān)鍵作用的細胞因子,其可與CD4+結(jié)合,加快CD4的增殖,提升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的活性,并可誘導IFN-γ及IL-4的合成。IFN-γ可增強人體免疫功能,阻斷寄生在神經(jīng)髓鞘和神經(jīng)節(jié)上病毒的復制。本研究的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A組患者血清IL-2、IL-4的水平均高于B組患者、C組患者、D組患者,其血清INF-γ的水平低于B組患者、C組患者、D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在口服伐昔洛韋的基礎(chǔ)上,對生殖器皰疹患者進行125Ala IL-2黏膜局部注射治療的效果較好,可顯著改善其機體的免疫功能,控制其病情的進展。
綜上所述,在口服伐昔洛韋的基礎(chǔ)上,對生殖器皰疹患者進行125Ala IL-2黏膜局部注射治療的效果較好,可顯著改善其機體的免疫功能,促進其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