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前前
(南京市高淳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影像科 江蘇 南京 211300)
胰腺癌是較為常見的胰腺腫瘤,在我國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1]。胰腺癌患者在早期時診斷較為困難,大多患者發(fā)現(xiàn)時已經(jīng)到了疾病的中晚期,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較低,且預后較差[2]。目前在胰腺癌患者的臨床診斷中,常運用影像學檢查方式進行診斷。為提高胰腺癌患者的臨床診斷準確度,為術前評估提供有力的依據(jù),本文特選取50例在南京市高淳人民醫(yī)院進行檢查、診斷并接受相應治療的疑似胰腺癌患者,通過比較多層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兩種檢查方式的術前評估符合情況,并分析兩種檢查方式的檢出結果,來探討多層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在胰腺癌診斷及術前評估中的價值。
選取2019年5月—2021年6月在南京市高淳人民醫(yī)院進行檢查、診斷并接受相應治療的疑似胰腺癌患者50例,依次給予50例患者多層螺旋CT檢查和磁共振成像檢查。50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齡為43~65歲,平均年齡為(54.32±4.86)歲;50例疑似胰腺癌患者的臨床診斷中,經(jīng)病理學檢查確診的患者有45 例,以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颊呒凹覍倬楸驹囼灢⒑炇鹬橥鈺?。
納入標準:①45例確診患者均符合胰腺癌的相關診斷標準[3];②患者一般資料齊全;③患者均具有較高的臨床依從性;④5例高度疑似患者均具有腹痛、黃疸等臨床癥狀。
排除標準:①一般資料不全者;②臨床依從性較差者;③同時伴有血液系統(tǒng)疾病患者;④合并肝腎功能障礙患者;⑤精神疾病患者;⑥有認知功能障礙患者;⑦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
CT檢查采用西門子Emotion 16螺旋CT機進行檢查,MRI檢查選擇美國GE MEDICAL SYSTEMS公司的Signa HDxt 1.5T磁共振成像系統(tǒng),依次對所有患者進行CT檢查和磁共振成像(MRI)增強掃描檢查。
CT檢查:患者診斷前需保證空腹狀態(tài),于檢查前飲水500~1 000 mL,以保證十二指腸處于充盈的狀態(tài)。檢查時患者取仰臥位,從患者隔頂開始進行平面掃描,直至雙腎下極,先給予患者平掃,然后進行增強掃描。將80~100 mL的碘普羅胺(德國Bayer Pharma AG 分包裝: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規(guī)格:20 mL:12.47 g,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30152)靜脈注射于患者肘靜脈,注射速率保持在3~4 mL/s,給予患者三期動脈增強掃描,注射結束后,動脈期20~25 s掃描速率,胰腺期30~35 s掃描速率,門脈期75~80 s掃描速率。
MRI檢查:行相控陣體部線圈,給予患者常規(guī)的冠狀和軸位掃描,實際操作的參數(shù)設置如下:T2WI軸位通過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成像,TE設置為87 ms,TR為1 800 ms;層間距為1 mm,層厚4 mm;T1WI:TE為4.2 ms,TR為186 ms。胰膽管冠狀位以3D磁共振成像,TE設置為673 ms,TR為1 800 ms,層厚2.2 mm;動態(tài)增強掃描以容積內(nèi)插體部檢測序列進行,TE為2.2 ms,TR為4.8 ms,層厚5 mm。按照0.1 mmol/kg的劑量于患者肘靜脈注射扎噴酸葡胺(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規(guī)格:469.01 mg/mL×10 mL,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080063),注射速率控制在2.0~2.5 mL/s,同時給予患者靜脈注射2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揚州中寶制藥有限公司,規(guī)格:10 mL:90 mg×5支,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2024047);注射結束后15 s給予患者動脈期掃描,結束后40~45 s給予患者胰腺期掃描,注射后300~360 s給予患者延遲期掃描。
術前分期評價:病灶直徑<2 cm,局限在胰腺包膜,無周圍組織器官侵犯和淋巴結轉(zhuǎn)移視為Ⅰ期;病灶侵犯包膜,無血管浸潤和轉(zhuǎn)移,視為Ⅱ期;出現(xiàn)了局部的淋巴結轉(zhuǎn)移,但是未見遠處轉(zhuǎn)移,視為Ⅲ期;出現(xiàn)遠處轉(zhuǎn)移視為Ⅳ期[4-6]。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50例疑似胰腺癌患者的臨床診斷中,經(jīng)病理學檢查確診的患者有45例,行外科手術后,術后分期為Ⅰ期的患者有11例(24.44%),Ⅱ期患者有16例(35.56%),Ⅲ期患者有13例(28.89%),Ⅳ期患者有5例(11.11%);CT檢查結果顯示,術前評估為Ⅰ期的患者有8例,符合率為72.73%(8/11),Ⅱ期患者有7例,符合率為43.75%(7/16),Ⅲ期患者有10例,符合率為76.92%(10/13),Ⅳ期患者有4例,符合率為80.00%(4/5),總符合率為64.44%(29/45);MRI檢查結果顯示,術前評估為Ⅰ期的患者有9例,符合率為81.82%(9/11),Ⅱ期患者有9例,符合率為56.25%(9/16),Ⅲ期患者有11例,符合率為84.62%(11/13),Ⅳ期患者有5例,符合率為100.00%(5/5),總符合率為75.56%(34/45);CT檢查的總符合率與MRI檢查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50例疑似胰腺癌患者的臨床診斷中,經(jīng)病理學檢查確診的患者有45例,經(jīng)CT檢查檢出29例,其中陽性28例,陽性預測值為96.55%(28/29),陰性4例,陰性預測值為19.05%(4/21),誤診患者1例,誤診率為20.00%(1/5),漏診17例,漏診率為37.78%(17/45),CT檢查的準確度為64.00%,靈敏度為62.22%,特異度為80.00%;經(jīng)MRI檢查檢出患者有34例,其中陽性33例,陽性預測值為97.06%(33/34),陰性4例,陰性預測值為25.00%(4/16),誤診1例,誤診率為20.00%(1/5),漏診12例,漏診率為26.67%(12/45),MRI檢查的準確度為74.00%,靈敏度為73.33%,特異度為80.00%。CT檢查和MRI檢查兩種診斷方式的陽性檢出率、陰性檢出率、誤診率、漏診率、準確度、靈敏度和特異度相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表3。
表1 兩種檢查方式的術前評估符合率對比[n(%)]
表2 兩種檢查方式的檢出結果 單位:例
表3 兩種檢查方式的診斷效能比較[%(n/m)]
胰腺癌患者由于在疾病早期缺乏較為典型的臨床癥狀和體征變化,所以在檢查時確診率較低,若患者病情進入中晚期階段,則手術治療的效果十分有限,治愈率較低且病死率較高[7-8]。在消化道惡性腫瘤臨床中,胰腺癌是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該疾病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均較高,且多發(fā)于40歲以上的男性。在胰腺癌患者的臨床檢查工作中,對于早期的胰腺癌患者而言,并沒有較為顯著的臨床癥狀,所以當患者感到異常并于醫(yī)院進行檢查治療時,病情大多已處于中晚期階段,已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所以胰腺癌的病死率較高。胰腺癌患者的臨床癥狀常體現(xiàn)為納差、黃疸、腹痛等,臨床常備誤診為消化道疾病。在胰腺癌患者的臨床診斷中,常應用影像學檢查的方式進行診斷,基于此,本文特選取在我院進行檢查、診斷并接受相應治療的疑似胰腺癌患者50例,通過比較多層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兩種檢查方式的術前評估符合情況及檢出結果,來探討多層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在胰腺癌診斷及術前評估中的價值。
本次研究各項數(shù)據(jù)比較結果顯示,50例疑似胰腺癌患者的臨床診斷中,經(jīng)病理學檢查確診的患者有45例,CT檢查總檢出率為64.44%;CT檢查的陽性預測值為96.55%,陰性預測值為19.05%,誤診率為20.00%,漏診率為37.78%,準確度為64.00%,靈敏度為62.22%,特異度為80.00%。MRI檢查總檢出率為75.56%;MRI檢查的陽性預測值為97.06%,陰性預測值為25.00%,誤診率為20.00%,漏診率為26.67%,準確度為74.00%,靈敏度為73.33%,特異度為80.00%。CT檢查的總符合率與MRI檢查相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CT檢查和MRI檢查兩種診斷方式的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誤診率、漏診率、準確度、靈敏度和特異度相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項研究證實,在胰腺癌患者的臨床診斷工作中,CT檢查可以作為胰腺癌初級篩查中對腫瘤的分期進行確定的初步檢查方式,其優(yōu)勢為掃描速度較快,且獲得的圖像較為清晰,在胰腺疾病的實際診斷工作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胰腺癌患者的診斷過程中,對于較小病灶的診斷效果有著非常大的局限性,無法清晰地顯示較小的病灶、腫塊以及周圍的組織[9-11]。MRI檢查的優(yōu)勢在于分辨率較高,且可多方位成像,相對于CT檢查而言,可準確地評估病情嚴重程度,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對CT掃描不到的較小病灶信息進行明確,能夠進一步地提高臨床確診率[12-13]。
綜上所述,在胰腺癌患者的臨床診斷和術前評估中,應用多層螺旋CT檢查和MRI檢查的應用價值相當,在實際的臨床應用中,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酌情選擇檢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