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友華
上小學時,我的表姐夫是一所中學的校長。表姐夫非常嚴厲,學生若是遇到他,要么立馬掉頭,要么趕緊繞道,要么恨不得變成一股煙趕快消失,我也不例外。但是我有時候又特別想見到他,因為他的抽屜里有很多小人書,他跟我說,只要我在校表現(xiàn)好,就獎勵我小人書。小人書是那時候所有學生迷戀的課外書,為了得到小人書,我拼命地在各方面表現(xiàn)自己。
一次,我寫作文得到了語文老師的表揚,表姐夫得知后送了我兩本小人書?;氐郊遥乙活^扎進小柴房里,一直看到天黑。
同村的小伙伴得知校長獎勵了我兩本小人書,都高興得很。每天一早,還沒等我吃完早飯,他們就來到我家堂屋等我一起上學?!翱禳c吃,今天路上給我們講講啊!”在一群人的催促下,我快速地吞下早飯。一路上,身披春日的暖陽,腳下伴著星星點點的小野花,我的故事便開始了:今天的故事叫《愛國志士辛棄疾》,辛棄疾,山東人也,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詞人……小伙伴們聽得津津有味,眼神里充滿著興奮和期待。
后來,我不斷地得到表姐夫獎勵的小人書,有趙宏本、錢笑呆畫的《三打白骨精》,劉繼卣畫的《筋斗云》,王弘力畫的《十五貫》,賀友直畫的《山鄉(xiāng)巨變》等?!渡洁l(xiāng)巨變》是橫32開,當年很少見。我那時年齡小,也看不大懂,我就根據自己的理解,把圖畫編成故事講給小伙伴們聽。隨著我讀得越來越多,講得越來越多,我也逐漸成了小伙伴們心目中的故事大王。
那些小人書里的故事激發(fā)了我的想象,也潛移默化地對我進行了寫作啟蒙,我學會了腦中繪畫,筆下成文。
爺爺念過私塾,肚子里裝著一堆故事,有歷史故事、民間故事,還有很多妖魔鬼怪故事。
鄉(xiāng)村的夜,整個村子都特別寧靜。爺爺到灶臺的火坑里取些柴火炭,置于陶盆中,再將曬干的艾草稍微噴水打濕后放在柴火炭上,頓時,縷縷青煙伴著絲絲香氣,裊裊地在小院中升起,不一會兒,蚊蟲就被醺得不見了蹤影。
落定,爺爺拿著一把蒲扇躺在搖椅上,有一下沒一下地搖著,似是要搖出什么新鮮離奇的故事。
爺爺清了清嗓子:“大唐貞觀年間,薛仁貴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他的兒子薛丁山……”我和妹妹豎起耳朵聽得非常入迷。爺爺學人物說話,好像那人就在我們身邊。不同的人說話,音調還不同,人物的性格、心理等展現(xiàn)得惟妙惟肖。小時候的我認為爺爺神通廣大,能和故事里的人物相處得這么熟絡。
等爺爺的《薛丁山征西》第一回講完,月亮已經從山崗上露出大圓臉,整個院子晃蕩著細碎的銀光。等爺爺講完,就換我給爺爺講故事。我把從小人書上讀到的故事講給爺爺聽,爺爺夸我講得好,教我如何更好地講故事,告訴我情節(jié)怎么鋪墊才更生動,故事怎么講才更吸引人。更多時候,爺爺會和我一起分析故事里人物的性格特征,指導我在復述該人物的語言時,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語調、情態(tài)、動作。爺爺對人物的透徹理解,讓我明白了要細致地刻畫人物形象,就必須充分地去了解人物,和他成為熟人,只有這樣,才能把這個人物講活,把故事講好。
在鄉(xiāng)村,在那個課外書稀缺的年代,從爺爺肚子出來的那些故事極大豐富了我的知識面,拓寬了我的視野,豐富了我的想象。爺爺講故事時喜歡賣關子、抖包袱,這對我寫作也有很大啟發(fā),讓我學會了很多行文布局的技巧。
走上工作崗位后,我一直從事童書發(fā)行及選題策劃工作,結識了很多作家。每次和作家朋友聊寫作話題時,我的腦子里總會蹦出來很多故事。當我把故事講出來時,他們都說,這么好的故事怎么不寫出來。在他們的鼓勵下,我就把腦子里醞釀成熟的故事寫出來。寫著寫著,原本在腦子里的故事就跑到了各種報刊上,寫著寫著,我就成了一名作家。
每一個作家都是故事大王,而每一個故事大王都是一個幻想家。從看故事到講故事再到寫故事,我發(fā)現(xiàn),寫作其實是對我們頭腦中某些事物的再次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而想象力是這個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人具有想象力,具有想象的勇氣,他便可以創(chuàng)造很多東西,他會把一件無趣的事情變得有趣,把一個動人的體驗變得更加動人。
我想告訴正在學寫作的孩子,你們天生就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寫作就是寫我們腦海中的畫面,展開想象,任由思緒馳騁,你筆下的文字也會變成一個個精彩的故事。
編輯?喬可可?15251889157@163.com
168450052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