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婧,李長虹
(1.淮南師范學院體育學院,安徽 淮南 232001;2.安徽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淮南 232001)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圍繞著青年成長成才問題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形成了立意高遠、內涵豐富的青年成長成才思想,對于青年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以及青年成長成才工作的有序開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和現(xiàn)實應用價值。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在多個場合圍繞青年成長成才過程中“如何學”“學什么”“向誰學”等問題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從青年人應該“樹立終身學習觀念,增強服務本領”的維度,詳盡揭示了青年成長成才與學習之間的深刻關系。
1.養(yǎng)成刻苦學習的習慣。青年要從小樹立學習的觀念,讓勤奮學習成為青年成長成才的強勁動力,要始終保持對知識的追求和渴望,像海綿吸水一樣汲取知識的營養(yǎng),筑牢青年成長成才的知識基礎。
2.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從家庭、學校、社會各個層面為青年成長成才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逐步引導青年樹立樂于學習、勤于學習、善于學習、終身學習的觀念,增強青年對學習重要性的認知和理解。要求青年把學習當作成長成才的階梯,不止步于碎片化、快餐化的學習方式,時時學習、處處學習。鼓勵青年在求知境界上愈來愈高,在理論探索的路上愈走愈遠,將“求真學問,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作為終身學習的目標。
3.強化學思結合的理念。學習是基礎,思考則是學習的延伸和升華,學習過程中是否有自己的思考是決定學習效果好壞的關鍵因素之一?!敖袢帐澜纾蝗涨Ю?,不學無從適應,不思無以應對”,[1]“學而不思”和“思而不學”都是不可取的,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帶著問題去學習,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新問題,要“注重把所學知識內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見解”。[2](P26)
4.遵循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一方面,學習是合目的性和合規(guī)律性相統(tǒng)一的活動,在學習過程中,青年不僅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努力勤奮地學習,還要遵循“今日記一事,明日悟一理,積久而成學”的基本學習規(guī)律,掌握人的記憶理解規(guī)律;另一方面,青年對于學習要保持渴求的態(tài)度,但是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能違背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在學習過程中要勞逸結合,只有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才能更高效地學習,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內在有激情,但是還要從容不迫”[2](P28)的要求開展自身的學習活動。
1.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耙ズ民R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各學科專業(yè)的學生、不同學段的學生都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學生一生成長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2](P38)具體而言,要求青年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方法,并能自覺運用它們觀察、分析、解決學習、生活和工作中面臨的各種問題,“真正搞懂面臨的時代課題,深刻把握世界發(fā)展走向,認清中國和世界發(fā)展大勢”。[3]
2.注重專業(yè)技能的學習。青年一代對未來生活有著美好的憧憬,美好生活靠本領成就,本領源于專業(yè)技能的學習。青年在成長成才過程中應該“樹立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yè)靠本領成就的觀念”,學習過程中“既扎實打牢基礎知識又及時更新知識,既刻苦鉆研理論又積極掌握技能,不斷提高與時代發(fā)展和事業(yè)要求相適應的素質和能力”。[2](P45-46)
3.學習如何做人。青年要從小學習做人,自覺學習和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始終把“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作為提升自身道德修養(yǎng)的首要目標,把踏踏實實做人作為人生的座右銘。
1.向原著經(jīng)典學習。習近平同志強調青年應該加強理論學習,堅持讀原著、學原文,在學懂弄通上下功夫,在強讀強記、常學常新中打牢理論基礎、提升理論素養(yǎng)。要讓青年充分認識學習原著經(jīng)典的重大意義,學習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有助于青年掌握馬克思主義主義基本原理,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學習歷史和黨史著作有助于青年正視中華民族5000年發(fā)展歷史,了解黨和國家事業(yè)的來龍去脈;學習國學經(jīng)典有助于青年增強文化自信,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學習中外經(jīng)典文學名著有助于青年培育品德、陶冶情操。
2.向榜樣學習。青年第一個學習的榜樣就是父母,父母的言行舉止會直接影響青年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好的父母“要善于從點滴小事中教會孩子欣賞真善美、遠離假丑惡。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思想動態(tài)和行為變化,隨時做好教育引導工作”。[2](P33)除了父母之外,青年還要向歷史和身邊的榜樣人物學習,學習他們身上美好的思想品德。例如,學習雷鋒同志無私奉獻的精神,學習錢學森的愛國主義精神,學習老戰(zhàn)士張富清堅守初心、淡泊名利的精神。
3.向群眾學習。作為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青年應該認真學習和掌握唯物史觀,充分認識“人民群眾是歷史創(chuàng)造者”的深刻內涵以及偉大意義;“要堅持到群眾中去、到實踐中去,傾聽基層干部群眾所想所急所盼,了解和掌握真實情況,不能走馬觀花、蜻蜓點水,一得自矜、以偏概全”;[4]要虛心向群眾學習,增強服務本領,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服務理念,時刻將群眾冷暖放在心上,自覺成為群眾的貼心人。
陳云同志曾經(jīng)指出:“一個人無論從事什么工作,有還是沒有唯物辯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思想方法,工作起來會大不一樣。”[5]與陳云同志相似,習近平同志也特別重視思維方法在青年成長成才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從“掌握什么、如何掌握、有什么用”三個方面對當代青年“掌握科學思維方法,夯實理論根基”問題進行了科學闡釋和詳盡論證。
1.抓好思維方法培養(yǎng)的關鍵期。青年時期是學習掌握科學思維方法的關鍵期,通過家庭、學校、社會協(xié)同合作,引導青年“學會用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善于把握歷史和時代的發(fā)展方向,善于把握社會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現(xiàn)象和本質”,[2](P56-57)逐步掌握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等科學思維方法。
2.掌握六大思維方法。掌握歷史思維,加強對中國歷史、黨史國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和世界歷史的學習,善于運用歷史知識、把握歷史規(guī)律、認清歷史趨勢;掌握辯證思維,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認知和理解,熟練運用辯證思維能力觀察、分析和解決現(xiàn)實問題;掌握系統(tǒng)思維,從整體論觀點出發(fā),加強對整體和部分關系問題的理解,把國家、民族與自身發(fā)展問題統(tǒng)籌考慮;掌握創(chuàng)新思維,解放思想,“要樹立科學精神、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挖掘創(chuàng)新潛能、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不斷超越”;[2](P51)掌握底線思維,不觸紅線、不越底線,增強防范風險挑戰(zhàn)的意識和能力。
1.加強讀書學習,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青年在成長成才過程中要養(yǎng)成邊讀書學習邊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充分發(fā)揮大腦的思考作用,勤于思考,樂于思考;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不但能夠提出問題,而且能夠通過讀書學習分析、解決問題;要“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聯(lián)系實際,開動腦筋,對現(xiàn)實中的疑惑進行深入思考,力求把零散的東西變?yōu)橄到y(tǒng)的、孤立的東西變?yōu)橄嗷ヂ?lián)系的、粗淺的東西變?yōu)榫畹摹⒏行缘臇|西變?yōu)槔硇缘摹?;[6]要在學習與思考中,不斷拓寬理論視野,撞擊理論思維,提升自身對理論和現(xiàn)實問題的認知和理解,逐步發(fā)現(xiàn)和掌握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科學思維方法。
2.發(fā)揮思政課的重要作用。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在培養(yǎng)青年學習和掌握科學思維方法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既教會了青年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又教導青年學會和運用科學思維方法抓關鍵、找重點、明規(guī)律、剖問題,還引導青年樹立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
1.可以提高青年駕馭復雜局面、科學處理問題的本領。習近平同志指出,青年涉世未深,思想還不夠成熟,“面對世界的深刻復雜變化,面對信息時代各種思潮的相互激蕩,面對紛繁多變、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社會現(xiàn)象,面對學業(yè)、情感、職業(yè)選擇等多方面的考量”,[2](P27-28)容易陷入迷茫、焦慮、困惑,難以明辨是非??茖W的思維方法有助于引導青年正確地看待問題,合理地解決問題,指導青年在面對人生的陡坡、險灘和彎路等困境時能夠做出科學的抉擇,并能自覺明辨“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的人生成長道理。[2](P48)
2.有助于青年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茖W理想信念的樹立離不開科學思維方法的有力引導,只有思維對了,理想才能正確,信念才能堅定。面對詭譎多變的國際形勢、紛繁復雜的生活現(xiàn)實、林林總總的錯誤思潮,廣大青年應該在科學思維方法的指導下,認真學習科學理論,正確把握歷史規(guī)律,準確認識基本國情,繼而堅定自身的理想信念,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
2013年6月20日,習近平同志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集體談話時指出:“青年時代樹立正確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十分緊要,不僅要樹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輩子都能堅持為之奮斗?!盵2](P23)廣大青年在成長成才過程中要深刻認知和把握理想信念的內涵、重要性以及如何堅定理想信念等問題,從而不斷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筑牢政治品格。
1.從青年個人成長成才角度而言,理想信念的內涵可以表征為愛國主義教育、品德教育、革命傳統(tǒng)教育。首先,作為人世間最深沉的情感,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彰顯著人之為人的大義擔當。熱愛祖國、報效祖國、奉獻祖國的愛國主義情懷是當代青年應該牢固樹立的理想信念,廣大青年應該把自身理想的確立與國家的發(fā)展、人生信念的樹立與民族的前途緊密聯(lián)系起來,矢志不渝地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應有貢獻。其次,理想信念的樹立與人的品德教育息息相關。“人無德不立”,一個人如果品德不好,即使有著高深的理論知識背景、嫻熟的服務技能和本領也難以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難以成為國家和社會需要的棟梁之才。只有注重個人品德教育,“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以德領才、以德蘊才、以德潤才,正確理解和把握是與非、善與惡、大與小、得與失的辯證關系,廣大青年才能真正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在面對人生困境時才能夠做出正確抉擇,成為具有大愛大情大德之人。最后,在青年成長成才過程中,應該加強革命傳統(tǒng)教育,使青年時刻牢記“沒有老一輩革命家的浴血奮斗就沒有今天幸福生活”的客觀事實。在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tǒng)文化的感性教育的基礎上,逐步引導他們從理性上認同革命傳統(tǒng)文化,使紅色文化基因滲入他們的血液之中,烙印在他們的心靈之中,最終激勵廣大青少年自覺弘揚革命傳統(tǒng),樹立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勇?lián)鷷r代使命。
2.從社會發(fā)展角度而言,理想信念的內涵又表征為中國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兩方面。一方面,青年在成長成才過程中會有各種各樣的理想和追求,其中,中國夢是包括每一個青年在內的所有中國人的理想之夢,為青年理想信念的確立筑牢了共同的思想基礎,鼓舞著廣大青年把自己的夢想水滴融入到民族復興的壯闊波瀾之中,激勵著廣大青年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三者統(tǒng)一起來,鞭策著廣大青年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自身成長奮斗的遠大理想。另一方面,歷史的經(jīng)驗昭示我們,信念的缺失會讓廣大青年陷入迷茫困惑的泥淖而不能自拔,崇高的人生信念的確立則可以為其成長成才保駕護航。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下,面對未來的風雨挑戰(zhàn),廣大青年只有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內化于心,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理性思考,從容面對當代西方形形色色的錯誤思潮;外化于行,才能堅定奮斗的決心,勇于實踐,無懼挑戰(zhàn),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堅定理想信念,譜寫青春史詩。
1.理想信念是青年成長成才的精神之“鈣”。習近平同志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yè)成敗。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就容易讓人患上‘軟骨病’”。[7]一個人如果理想信念不夠堅定,不夠硬實,碰到些困難挫折就發(fā)生彎折甚至坍塌,那他的人生很難找尋到正確的方向,很難成功地做人做事。青年在成長成才過程中要不斷補充理想信念這一精神之“鈣”,筑牢做人做事的精神根基,讓自己的理想堅定起來,信念崇高起來,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國家和民族的棟梁之才,才能為“中國夢”的實現(xiàn)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2.理想信念是青年成長成才的勝利之“鑰”。回望過去,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之所以能夠戰(zhàn)勝日本侵略者、推翻國民黨反動腐敗的統(tǒng)治,之所以能夠確立社會主義制度、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關鍵在于我們共產黨人掌握了理想信念這把勝利之“鑰”。展望未來,青年是黨和國家的未來和希望,青年的理想信念是我們黨和國家是否具有發(fā)展活力的重要體現(xiàn),是國家間核心競爭力是否能夠占據(jù)優(yōu)勢的重要因素。只要青年一代堅定理想信念,我們就掌握了勝利之“鑰”,就能夠在國家競爭中脫穎而出,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能夠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3.理想信念是青年成長成才的思想“總開關”。習近平同志認為,理想信念是青年成長成才過程中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思想“總開關”。如果這個“總開關”出現(xiàn)問題,那么廣大青年的理想信念就會發(fā)生最危險的動搖,思想上就會出現(xiàn)嚴重的滑坡,在面對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難題和困境時,將難以運用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科學地應對和處理,各種逾矩越界、跑偏走邪也就難以避免了。
1.堅定理想信念,必須以馬克思主義武裝自身。廣大青年要深刻學習和領會馬克思主義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精髓,努力提升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水平和運用能力,始終保持對理想信念和奮斗目標的孜孜追求;要深刻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價值,堅持勤于學、敏于思、篤于行,自覺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崇高的理想信念,轉化為指引自身實踐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最終實現(xiàn)以科學理論激發(fā)理想信念、以遠大理想照亮前行之路、以堅定信念創(chuàng)造美好明天。
2.堅定理想信念,必須要向榜樣看齊,向楷模學習。跟隨著榜樣和楷模的腳步前行,在他們的偉大事跡感召下,廣大青年也會逐步樹立和堅定理想信念。在成長成才的過程中,廣大青年要以朱德、陳云等無產階級革命先輩為榜樣,學習他們堅守信念,為了革命理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高尚情操;要向南仁東、張桂梅等時代楷模學習,學習他們立足平凡、追求崇高以及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通過學習,逐步引導廣大青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守馬克思主義信仰,堅持中國夢的遠大理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
3.堅定理想信念,必須充分發(fā)揮共青團的引領作用。作為黨和政府與青年之間聯(lián)系的紐帶,共青團必須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點上,把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作為工作中的首要任務?!坝每茖W的理論武裝青年,用歷史的眼光啟示青年,用偉大的目標感召青年,用光明的未來激勵青年”是共青團引導和幫助青年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徑。[2](P64)這種引導和幫助有助于青年堅定人生信念,樹立遠大理想,激發(fā)奮斗精神;有助于青年將愛國情,轉化為立足本職、服務人民的實際行動;有助于青年在檢視和滋養(yǎng)初心的同時,踐行自身的理想信念,筑牢忠誠干凈擔當?shù)恼纹犯瘛?/p>
青年在成長成才過程中的理論學習只是頭腦中的風暴、書齋中的革命,“為學之實,固在踐履”,理論學習的最終目的在于轉化為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有鑒于此,習近平青年成長成才思想把知行合一,勇于實踐擔當作為青年成長成才的最終落腳點,并從學以致用、扎根基層、奮斗即幸福等角度進行了科學闡釋和系統(tǒng)論證。
(一)學以致用“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廣大青年在成長成才過程中僅僅學習一堆大道理是不夠的,只有依靠親身實踐,將學習的知識轉化為運用能力,學以致用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對此,習近平同志要求廣大青年從小就要樹立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yè)靠本領成就的觀念,將學和用、知和行有機統(tǒng)一起來,注重人生經(jīng)驗的體悟和積累、社會知識的學習和運用,注重在學習、生活和工作的實踐中體悟人生、了解社會、加強磨練,提升本領,自覺培養(yǎng)勇于實踐擔當?shù)钠犯窈陀職?。那么,青年成長成才過程中應該如何做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勇于實踐擔當呢?習近平同志強調,廣大青年在學習過程中不要讀死書,避免出現(xiàn)“不唯實,只唯書”的情形。要把社會上廣為關注的重大問題以及與人民群眾利益直接相關的現(xiàn)實問題作為學習的根本出發(fā)點,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逐步提升自身觀察、分析和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從而在實踐中勇立潮頭、求知進取、增長才干、施展才華,最終“在推進偉大事業(yè)中實現(xiàn)人生價值,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8]
(二)扎根基層 青年在成長成才過程中的行之起點不是憑空而起的空中閣樓,而是“萬丈高樓平地起”的基層。習近平同志強調,青年在追求知行合一、勇于實踐擔當?shù)倪^程中,不要好高騖遠,急于求成,要立足自身發(fā)展實際,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才是青年成長成才的正確道路。希望廣大青年加強道德修養(yǎng),提升精神境界,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深入學習和弘揚“自討苦吃“的艱苦奮斗精神,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國家發(fā)展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基層奮戰(zhàn)的第一線,廣大青年要自覺從基層土壤中汲取成長成才的力量,勇于面對現(xiàn)實中困難和挫折的挑戰(zhàn)考驗,逐步培養(yǎng)識天氣、接地氣、聚人氣、揚正氣的能力素質,在學深悟透黨的最新理論上下功夫,在貫徹落實黨的最新部署上下功夫,在弄清實際和聯(lián)系群眾上下功夫,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和群眾打成一片,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政治品格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鶎拥膶嵺`經(jīng)歷對青年而言意義重大,首先,培養(yǎng)了青年艱苦奮斗、勇挑重擔的精神品質,為以后開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成長根基;其次,提高了青年面對復雜艱難環(huán)境的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水平,為以后開展工作提供了履職的科學方法;最后,增強了青年在“學中干,干中學”的決心和勇氣,為以后開展工作構建了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的良性循環(huán)。
(三)奮斗即幸福 習近平同志在多次講話中都強調“青春是用來奮斗的”,[2](P48)“只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9]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作為最有活力、創(chuàng)造性和頑強拼搏精神的奮斗者,青年必將成為建設新時代幸福美好生活的生力軍和中堅力量。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激情奮斗是青春的亮麗底色,也是獲得幸福人生的唯一路徑。偉大的事業(yè)起于遠大志向,基于持續(xù)奮斗,成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青春奮斗的起點是立志和勵志。青年在成長成才過程中要樹立為幸福而奮斗的遠大志向,不斷磨礪自身勇于實踐、敢于擔當?shù)膱詮娨庵?,始終葆有充沛拼搏、積極向上的奮斗精神,在奮斗中求知,在奮斗中踐行,真正實現(xiàn)知行合一。青春奮斗的道路是長期的、艱辛的和曲折的。廣大青年既要正確對待奮斗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艱難困苦,不斷錘煉意志、蕩滌靈魂、堅定理想信念,又要科學認識奮斗過程中出現(xiàn)的曲折,發(fā)揚大無畏精神,敢于實踐擔當,敢于向困難宣戰(zhàn)。青春奮斗的現(xiàn)實落腳點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偉大夢想的實現(xiàn)不是喊出來的,而是闖出來的、創(chuàng)出來的。青年是新時代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主力軍,要有為了創(chuàng)新而百折不撓、一往無前的姿態(tài),要有為了創(chuàng)業(yè)而銳意進取、敢闖敢干的決心和勇氣,要把人生追求和國家發(fā)展、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統(tǒng)一起來,最終在奮斗中實現(xiàn)人生的幸福。
實踐發(fā)展和理論創(chuàng)新永遠在路上,隨著新時代青年成長成才工作的蓬勃開展,習近平青年成長成才思想也必將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和完善。密切關注、積極跟蹤習近平青年成長成才思想發(fā)展的新觀點、新理念,系統(tǒng)研究和深刻闡釋其豐富意蘊,對于深刻認識和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邃內涵,豐富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思想,指導和引領當代青年成長成才工作,都有著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