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艷明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北京 100075)
在材料學科范圍內,結構一般是具有多尺度的,包括原子、分子、晶體以及宏觀結構等。所謂納米材料,是從反映材料外觀尺度的特征出發(fā)進行定義的,即當材料中的某一物質或由該物質組成的單元有一維的尺度在1~100 nm之間時,便定義其為納米材料。研究表明,當一種物質的尺度開始屬于納米范圍時,其特定的一些性能將會產(chǎn)生明顯變化。因此,納米材料的基本特征既包括外觀方面的納米尺度,也有在性能方面區(qū)別于普通材料的反常規(guī)化或特殊性[1-2]。
而隨著現(xiàn)代化土木工程建設項目的推進,實施規(guī)模、周邊環(huán)境以及工況條件等日趨嚴苛,對建設中的應用材料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傳統(tǒng)建筑材料逐漸顯現(xiàn)出一定的弊端,因此亟需新型的高性能材料來滿足特定的工程需求。納米材料擁有普通材料難以具備的特異性能[3-4],能有效契合一定實施條件下的應用需求,且通過相關學者的研究,已經(jīng)積累了不少成果。鑒于此,本文著重對近些年的納米材料研究或應用情況進行總結闡述,并從水泥基材料、水泥土、混凝土等方面出發(fā),總結常見納米材料,如納米尺度的硅粉、二氧化硅及碳酸鈣等在土木工程材料改性領域中的研究情況,分析納米改性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抗裂性能和耐腐蝕性能等的變化規(guī)律,并指出了納米材料存在的問題與發(fā)展前景。
在土木工程領域實踐中,納米材料由于其較高的成本以及高密度特性,難以直接作為建筑材料或功能材料進行應用,故而大多是將納米材料摻入至傳統(tǒng)建材中制備成為新型復合材料,并通過納米材料的改性實現(xiàn)傳統(tǒng)材料某些特定性能的提高,實現(xiàn)更好的工程運用。
對于水泥基材料,早期的研究表明,約有70%的水泥水化產(chǎn)物均具有納米尺度[5],其中包括C-S-H凝膠、毛細孔、凝膠孔以及晶體水化物等,這些納米尺度的物質能充分封堵水泥漿體孔隙,提升漿體的密實程度。該現(xiàn)象也是納米改性水泥基復合材料的理論依據(jù)。同時納米材料的摻入能明顯提升比表面積、表面能以及需水量等,影響水泥基材料的水化過程和產(chǎn)物,并決定了最終的強度和耐久性。
陽知乾等[6]將納米SiO2摻入至聚丙烯纖維中制備獲得改性纖維,并對該改性纖維的分散性、抗裂性等進行研究,同時分析了改性纖維在砂漿和混凝土中的應用情況。結果表明,改性纖維的力學性能優(yōu)良,納米SiO2在纖維表面分布均勻,大幅提升了纖維的抗裂性,且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纖維增強砂漿和混凝土的抗折和抗壓強度。馬保國等[7]將納米SiO2摻入至硫鋁酸鹽水泥中,研究發(fā)現(xiàn)改性水泥砂漿的初始強度顯著增大,相比未加入納米材料的對照組,改性組在56天后的抗折強度提升了約65%,并從微觀層面分析揭示了納米SiO2對于強度作用的影響機理。王瑤等[8]研究了新型納米碳材料氧化石墨烯(GO)對水泥水化產(chǎn)物的聚集態(tài)影響,通過對不同GO摻量的水泥漿體進行自收縮測試,分析表明GO能促進水泥漿體內部大毛細孔的細化,提升毛細孔壓力,促進了水泥基復合材料的自收縮,且摻量越大,自收縮越明顯。王勝等[9]綜合采用納米Al2O3、防凍劑、減水劑以及早強劑等研發(fā)制備了納米復合水泥漿,結合掃描電鏡、水化放熱試驗等,研究了該新型水泥漿的低溫水化過程。研究發(fā)現(xiàn),納米復合水泥漿在-9℃的低溫環(huán)境下仍具備優(yōu)異的流動性,初終凝時間分別為84、101 min,且24h抗壓強度為6.9MPa,很好地解決了低溫地層鉆探時的井壁坍塌和井漏問題。
在土木工程領域,水泥土是一種普遍采用的工程材料,可被用于軟土地層強化加固、基坑周邊止水帷幕以及水泥土攪拌樁體等。在實踐中,通過在水泥土中摻入納米材料制備復合改性材料,能有效提升傳統(tǒng)水泥土的應用性能。
王立峰[10]在水泥土中摻入納米硅基氧化物制備獲得納米水泥土,基于大量試驗,總結分析了納米水泥土的抗壓強度影響條件和發(fā)展規(guī)律,并探究了納米硅和水泥土相互作用以及水泥土增強機理。張茂花等[11]為改進水泥土的工程應用特性,分別將納米尺度的蒙脫石、硅粉和鋁粉等材料加到水泥土中,從摻入量、摻入比和水泥土含水率三個維度出發(fā),通過開展相關試驗,如室內無側限抗壓強度等,分析了納米水泥土的早期強度發(fā)展規(guī)律,探析強度變化機理。研究發(fā)現(xiàn),納米蒙脫石、納米硅和納米鋁對水泥土的強度均具有積極作用,同時分析確定了最適合的納米材料摻入比。
張陳等[12]針對濱海水泥土的性能缺陷,研究了納米MgO摻入后的改性效果,并通過相關的力學和微觀試驗,總結了納米MgO對水泥土的影響規(guī)律。研究結果表明,納米MgO改性水泥土存在1%的最優(yōu)摻入比,且相比未摻入納米材料時主要呈現(xiàn)松散結構的濱海水泥土而言,加入1%的納米MgO進行改性后,水泥土微觀結構呈現(xiàn)致密狀,力學強度得到了大幅提升。陳澤超等[13]針對水泥土在實際應用中存在的變形大、強度低等不足,分別采取納米SiO2、納米MgO和納米Al2O3等納米材料對水泥土進行改性試驗,總結了相關的力學性能影響規(guī)律。研究發(fā)現(xiàn),摻入納米材料均能有效提升水泥土的物理力學特性,且不同納米材料的最優(yōu)摻入比不同,納米SiO2的最優(yōu)摻入比為3.0%~4.0%,納米MgO的最優(yōu)摻入比為1%,而納米Al2O的最優(yōu)摻入比則為2.5%~4.0%。該研究結論與文獻[12]得出的納米MgO最優(yōu)摻入比一致。
隨著工程建設水平的不斷發(fā)展和深入,我國涌現(xiàn)出許多“高、深、大、難”類的工程建設項目,且日趨綜合化、復雜化、功能化,為適應施工特點,要求混凝土具備更多的使用性能和應用特性,如高強、高性能、高流動性等。因此,傳統(tǒng)混凝土材料逐漸面臨需要改善優(yōu)化的難題,以期滿足高性能、高功能及高耐久性等迫切需求。
王委等[14]將不同比例的納米SiO2粉末摻入至普通混凝土中,試驗研究了改性混凝土的力學性能。分析結果可知,納米SiO2的摻量為0.5%~1.0%之間時,混凝土的和易性受影響最大,而1.5%~3.0%摻量的納米SiO2能大幅提高混凝土抗壓強度,考慮抗壓強度因素,試驗得出的最佳納米SiO2摻量為1.5%。朱靖塞等[15]分別制備了摻入量為0.2%的納米SiO2和納米CaCO3的改性混凝土,并經(jīng)由特定試驗裝置測定其相應的動力特性。試驗結果表明,相比未加入納米材料的普通混凝土而言,準靜態(tài)荷載下,納米CaCO3改性混凝土的強度和變形性能最為優(yōu)異,納米SiO2改性混凝土次之,因此基于韌度的評價參數(shù)而言,納米CaCO3材料更能充分展示其對混凝土的增韌特性。
李鵬[16]通過摻入納米α-Al2O3,探究納米材料對隧道用混凝土的力學、抗裂、抗?jié)B以及收縮等性能的影響規(guī)律。研究結果顯示,納米α-Al2O3有助于混凝土早期抗裂性和抗?jié)B性的提升,其中摻入量在2%~2.5%之間時能大幅改善混凝土的抗壓和抗折性能,且當納米α-Al2O3摻量提高時,混凝土呈現(xiàn)早期收縮值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楊江鵬等[17]為提高橋梁混凝土的抗凍防腐性能,根據(jù)設計的配合比要求,將碳納米纖維通過分散劑逐步摻入至水泥混凝土中,制備獲得碳納米纖維混凝土,研究其相應性能。試驗結果表明,經(jīng)碳納米纖維改性的水泥混凝土擁有優(yōu)異的抗凍融剝蝕和耐腐蝕性能,對于沿海地區(qū)或西部鹽堿區(qū)域的橋梁下部結構而言,具有較好的適用性。李婕等[18]分析了不同粒徑與摻量的納米SiO2對混凝土力學性能的影響,通過制備9組改性混凝土并分別開展強度試驗,再借助SEM掃描電鏡進行影響機理分析。研究結果表明,納米SiO2的粒徑和摻量越大,改性混凝土的力學性能增幅均越低,說明適當?shù)牧胶蛽搅靠纱龠M水泥水化反應,過多的納米材料摻量反而不利于水化反應的進行,其中的抗壓、抗拉和抗剪等強度指標互相影響,最佳的納米SiO2摻量為5%。
當前,在納米材料研究領域,我國已經(jīng)制備出納米陶瓷、NiO納米微粒膜、碳納米管等一系列新型的納米材料,并成功應用于材料學、聲光學以及物理化學等專業(yè)學科中,取得了較多的突破性進展,然而目前的研究大多基于實驗室而開展,在實際應用方面仍存在較多的不足。
(1)產(chǎn)業(yè)化投資風險大。納米材料技術的生產(chǎn)成本高昂,生產(chǎn)過程中的規(guī)模經(jīng)濟效應極大,相關涉及生產(chǎn)費用一般需要一次性投入,因此在產(chǎn)業(yè)化方面面臨著較高的資金風險。
(2)納米器件集成不足。目前的業(yè)內研究重點主要為納米材料的研制和開發(fā),在落地應用方面,缺乏相應的核心器件,因此,下一步的關鍵是納米器件的研究和集成應用。
(3)安全性問題。納米材料的化學活性極強,對其環(huán)境釋放量必須給予安全性方面的考慮,否則一旦被吸入體內,將存在一定的危害,如對肺部或心血管等造成損害,因此需要進一步研究其安全性控制措施,以降低環(huán)境釋放量或進入體內的可能性。
納米材料屬于微觀與宏觀之間的介觀范疇,擁有普通材料所不具備的一些特殊性能,在材料、探測、電力、能源以及生物醫(yī)學等眾多專業(yè)方向均有廣泛的應用潛力,如適用于腐蝕性、高壓環(huán)境的納米陶瓷,具有低反射率、高吸收率的納米紅外傳感器,擁有高電阻的納米超導體,高活性的納米催化劑以及高度仿生的納米人工骨等,是“新世紀最有前途的材料”。本文總結闡述了幾種常見納米材料在水泥基材料、混凝土以及水泥土等土木工程領域的應用研究現(xiàn)狀,指出了其未來的發(fā)展前景,可為納米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和研究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