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菲,楊琦魁,何永見,黃 虹
(1.云南中醫(yī)藥大學,云南 昆明 650021;2.云南省中醫(yī)醫(yī)院,云南 昆明 650021)
患者女,58歲,因“軀干、四肢紅斑、丘疹伴瘙癢3天”至我科就診。現病史:患者于3天前洗澡后軀干、四肢出現散在條索狀紅斑,紅斑基礎上見丘疹、丘皰疹,瘙癢明顯,無破潰、滲出、糜爛,無呼吸困難、腹痛腹瀉及發(fā)熱、關節(jié)痛等癥?;颊呒韧鶡o類似癥狀出現;無內科基礎??;長期居住昆明本地;近期無服藥史,1周前有食用腌制香菇史。體格檢查:系統(tǒng)檢查未見明顯異常;軀干、四肢散在條索狀紅斑,紅斑基礎上見密集丘疹、丘皰疹,皮膚劃痕征(-)(見圖1-3)。皮膚鏡檢查:急性炎癥性改變,表現為紅色背景,毛細血管擴張。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檢查未見異常。
圖1 雙上肢條索狀紅斑
診斷:香菇皮炎
治療:以抗過敏、抗炎、止癢為主。予枸地氯雷他定片 8.8mg,口服,1次/d;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2次/d。2周后電話隨訪,患者皮損完全消退,無瘙癢,無色沉、結痂。
圖2 上肢皮損近照,條索狀紅斑基礎上見丘疹、丘皰疹
圖3 背部皮損近照,條索狀紅斑基礎上見丘疹、丘皰疹
香菇皮炎由日本學者Nakamuraz首次發(fā)現,該學者闡述了該病發(fā)病的誘因及特征性皮損表現[2]。但該病的發(fā)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主要認為與香菇多糖這一化學物質引起的毒性反應或過敏反應有關。香菇多糖不耐熱,在充分加熱后因原有化學結構產生改變而被滅活[3],因此該病患者多有食用未烹飪成熟的香菇史。有學者將香菇多糖輸注入513例患者體內,其中9例產生了香菇皮炎的特異性鞭抽樣條索狀紅斑[4]。有學者用香菇提取物進行免疫斑貼試驗,檢測到部分受試者血清中香菇特異性IgE水平升高[5]。部分化療藥物中常含有香菇多糖這一成分,而有的學者則將香菇皮炎的皮損表現歸結為抗癌藥物引起的副反應[1]。國內也有肺腺癌患者使用“順鉑+培美曲塞”化療后軀干、四肢出現鞭撻樣紅斑的報道[6]。但也有患者在食用完全烹飪成熟的香菇后出現了香菇皮炎的特征性皮損[7],因此該病的發(fā)生還可能存在其它的機制。
該病在皮膚鏡下呈急性炎癥性改變,表現為紅色背景,皮損局部可見水皰、毛細血管擴張。病理學改變無特異性,主要表現為表皮局灶性角化不全或角化過度,海綿樣水腫;真皮乳頭水腫,淺層毛細血管擴張,周圍有嗜酸性粒細胞、淋巴細胞等炎性細胞浸潤[8]。部分患者可出現肝功能異常,主要表現為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4]。
香菇皮炎在臨床上少見,雖然其皮損表現十分具有特異性,但仍需與下列疾病進行鑒別診斷:① 人工蕁麻疹:又稱為皮膚劃痕癥,表現為皮膚沿機械刺激的路線出現條索狀風團性隆起,局部伴瘙癢、灼熱等不適,該病皮損多在數小時內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跡,多有反復發(fā)作史[9]。本例患者皮損部位無機械刺激史,且皮損無自行消退跡象,故不考慮該診斷。② 隱翅蟲皮炎:由隱翅蟲口腔和尾部分泌的毒素引起,多表現為隱翅蟲爬行部位皮膚出現線狀水腫性紅斑、水皰,甚至糜爛,局部有灼痛、瘙癢感[10],本例患者無隱翅蟲接觸史,且隱翅蟲多活躍于潮濕、悶熱的地區(qū)[11],該患者久居昆明,氣候涼爽干燥,故不考慮該診斷。③ 成人still?。菏且环N系統(tǒng)性自身炎癥性疾病,較為罕見[12],其典型皮損與蕁麻疹類似,多發(fā)生在軀干和四肢近端[13],也有少數患者皮損表現為鞭撻樣條索狀紅斑[14],但伴有典型的關節(jié)痛、間歇熱等癥狀[15],實驗室輔助檢查可有鐵蛋白異常[12]。而該患者除皮損表現外無其它異常癥狀,故不考慮該診斷。④ 接觸性皮炎:皮損多表現為與接觸物形狀類似的、邊界清楚的紅斑,因此若致敏物質為條狀,接觸部位也可出現與香菇皮炎皮損類似的條索狀紅斑,而患者在發(fā)病前無明顯接觸史,故不考慮該診斷。⑤ 皮肌炎:是以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為皮膚損害和肌肉炎癥[16],典型皮損表現為Gottron丘疹,面部、前胸后背紅斑性皮疹等[17],也有文獻報道約3%的皮肌炎患者出現鞭撻樣紅斑皮損表現[18],但皮肌炎常伴有免疫學相關檢查的異常,嚴重者還可伴內臟系統(tǒng)的損害,故該患者不考慮該診斷。
香菇皮炎多在食用未烹飪成熟的香菇(24~48)h后發(fā)病[1],但本病例患者的發(fā)病時間為1周后,因此,臨床上若遇見皮損表現為鞭撻樣條索狀紅斑的患者除需進行詳盡的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外,還應詳追病史,為疾病的診斷提供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