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聞,張莉萍,沈 瑤
江蘇省人民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29
甲狀腺疾病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不同程度地影響著患者的身心健康。外科手術是目前臨床采用較多的治療方法,但甲狀腺全切后部分患者會出現周圍重要神經與血管損傷,術后患者易出現不同程度的咽喉不適,影響手術治療效果,加重患者身心痛苦[1-2]。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安全質量,減輕患者術后咽部不適癥狀,是目前臨床面臨的一個重點與難點問題[3-4]。前饋控制是一種“事前控制”模式,是一種有著較高積極性的主動控制管理模式,主要通過對影響因素進行控制來實現管理。本研究擬就基于前饋控制的康復護理干預對甲狀腺術后咽喉不適及滿意度的影響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擇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在江蘇省人民醫(yī)院進行甲狀腺全切術的194例患者。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99例)和對照組(95例)。觀察組中男25例,女74例;年齡16~69歲,平均(40.01±11.57)歲。對照組中男22例,女73例;年齡16~69歲,平均(41.56±10.12)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納入:1)符合甲狀腺疾病診斷標準[5]者;2)無甲狀腺手術禁忌癥者;3)甲狀腺切除患者,包括全切+近全切患者;4)符合知情同意原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3 排除標準排除:1)凝血功能異常者;2)合并腫瘤者;3)轉ICU者;4)不能進行有效溝通、難以配合治療者。
1.4 護理方法
1.4.1 對照組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甲狀腺術圍手術期護理,主要包括:1)術前護理人員熟知患者的基本情況;2)術前護理人員對患者給予常規(guī)病房護理并對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3)術后護理人員嚴密觀察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若有異常及時上報主管醫(yī)生盡快給予對癥處理。
1.4.2 觀察組 給予觀察組患者基于前饋控制的康復護理干預。1)建立基于前饋控制的康復護理干預小組:建立三級安全護理管理體系,小組成員共同制定甲狀腺次全切除術的安全管理制度、護理工作流程、護理風險預警與預防方案。2)加強對護理人員手術相關知識的培訓:讓所有成員熟練掌握疾病的病因、臨床表現、治療方法、術前準備、并發(fā)癥發(fā)生原因與處理方法等知識。對護理人員進行預防咽部不適相關知識的考核,必須全員通過考核。每月底安排研究組組員對護理過程中出現的引發(fā)患者咽部不適的問題進行匯總,以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能力和實踐能力。3)加強護患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術前詳細了解患者的情況,向其詳細講解手術步驟與可能出現的術后并發(fā)癥,幫助患者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緩解其緊張情緒。術后鼓勵患者向家屬或醫(yī)護人員傾訴,幫助其消除疑慮,提高治療的積極性與信心。4)咽部不適健康宣教:護理人員向患者提前告知術后出現咽部不適為正常的現象,以緩解其心理壓力。護理人員向患者與家屬講解術后導致咽部不適的誘因及評估程度的方法,指導患者如何對術后咽部不適的部位、強度、性質和持續(xù)時間等進行有效描述,以及緩解咽部不適的有效方法,使患者對術后咽部不適有正確的認識和應對能力。5)咽部不適的護理:術后護理人員對手術部位進行局部冷敷。指導患者通過冥想、深呼吸、轉移注意力等方式減輕咽部不適感。6)咽部不適的藥物處理:夜間為患者咽部不適感較劇烈的時間段,護理人員應加強夜間巡視工作,對于感覺較為敏感的患者應該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酌情給予適量鎮(zhèn)痛藥物。
1.5 觀察指標
1.5.1 咽喉不適評分 采用自制的《咽部不適評分量表》對患者咽喉不適情況進行評分,主要包括聲音嘶啞、咽部疼痛、咽部異物感等,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情況越嚴重。
1.5.2 治療效果評分 采用自制的《手術質量評定量表》對患者的手術質量進行評定,分別從生理功能、軀體疼痛、情感功能與社會功能等方面進行評定,得分越高表示治療效果越好。
1.5.3 護理滿意度 采用自制滿意度調查表評定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內容包括人文關懷、護患溝通、病情觀察、護理人員專業(yè)知識掌握、對突發(fā)事件處理5個方面,總分為100分。其中得分大于90分為非常滿意,80~90分為滿意,70~80分為基本滿意,小于70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6 統(tǒng)計學方法選擇SPSS 20.0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咽喉不適評分觀察組各時間段咽喉不適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不同時間段咽喉不適評分比較(±s) 分
表1 兩組不同時間段咽喉不適評分比較(±s) 分
?
2.2 治療效果評分觀察組生理功能、軀體疼痛、情感功能與社會功能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效果評分比較(±s) 分
表2 兩組治療效果評分比較(±s) 分
?
2.3 護理滿意度觀察組非常滿意10例,滿意39例,基本滿意50例,不滿意0例,總滿意度100%(99/99)。對照組非常滿意3例,滿意35例,基本滿意49例,不滿意4例,總滿意度95.79%(91/95)。觀察組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
前饋控制屬于前饋控制醫(yī)學的理念,主要通過發(fā)現潛在問題與尋找相關證據,指導護理決策與實踐,能夠作為前饋控制風險的識別與預判的依據,從而有效避免護理過程中的盲目性與片面性,有效提高護理的執(zhí)行力與科學性[6-7]。
甲狀腺全切術后咽部不適是患者術前最關心的問題,而且若術后咽部不適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很有可能會對手術效果與患者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8-9]?;谇梆伩刂频目祻妥o理干預通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幫助患者對甲狀腺腫瘤手術后的不適感進行正確的認識、描述與評估,使患者積極配合護理人員參與到術后不適感的控制中[10]。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在術后、術后6 h,術后1、2、3天的咽喉不適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患者的生理功能、軀體疼痛、情感功能與社會功能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這可能是基于前饋控制的康復護理干預能夠提高護理水平,加強護患溝通以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通過護患溝通可有效緩解患者圍手術期焦慮與恐懼等不良情緒[11-12]。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這可能是由于康復護理干預能夠通過對甲狀腺手術患者圍術期的各個護理環(huán)節(jié)進行風險前饋控制,找出影響甲狀腺手術患者圍手術期安全的危險因素,有針對性的對圍手術期潛在的危險因素進行超前管理,同時,科學的方案更容易被患者接受,保證前饋控制護理方案的可行性與安全性[13-14]。
綜上所述,基于前饋控制的康復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手術的治療效果,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改善患者咽部不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