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輝龍 王 穎 劉友超 陶紅軍
(1福州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福建福州 350108;2四川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與貿易學院,重慶 400031)
雖然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豬肉生產國,但是生豬生產成本和豬肉價格一直高于其他生豬養(yǎng)殖業(yè)發(fā)達國家。隨著經濟發(fā)展程度的提高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我國居民豬肉消費需求強勁,客觀上需要從國際市場進口一部分豬肉以增加國內豬肉市場供應。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豬肉進口國,豬肉進口有利于調節(jié)國內豬肉市場供求關系,穩(wěn)定國內豬肉價格。同時,活豬和豬肉出口對于增加養(yǎng)殖企業(yè)和豬肉加工企業(yè)收入、提高國內生豬養(yǎng)殖技術水平,優(yōu)化國內生豬產業(yè)結構具有積極意義。因此,豬肉貿易與優(yōu)化生豬養(yǎng)殖和豬肉加工資源跨國配置、提高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穩(wěn)定國內豬肉市場、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以及控制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息息相關。本文通過介紹2021年我國豬肉進口和出口的基本情況和主要特征,分析了2021年國內生豬生產形勢的變化對豬肉貿易形勢的影響,并對2022年我國豬肉貿易形勢進行了展望。
由于受到春節(jié)假期后季節(jié)性需求回落的影響,2021年1—2月份我國豬肉進口量低于2020年12月份的豬肉進口量。2021年1月份,我國進口豬肉38.01萬噸,環(huán)比下降13.64%,同比增加24.40%。2021年2月份,我國進口豬肉32.19萬噸,環(huán)比減少15.79%,同比增加28.30%。2021年3月份,我國豬肉進口量達到45.83萬噸,環(huán)比增加43.23%,同比增加16.10%,是2021年所有月份豬肉進口量中的最高值。2021年一季度各月豬肉進口量也是2016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值(見圖1)。
自2021年4月份開始,我國豬肉月度進口量逐月遞減,5月份豬肉進口量同比增長率由正轉負。2021年5月份,我國進口豬肉36.62萬噸,環(huán)比減少15.34%,同比遞減2.22%。2021年5—12月份,我國豬肉月度進口量連續(xù)8個月下降,同比遞減率在-62.03%~-2.22%。2021年 12月份,我國進口豬肉16.71萬噸,環(huán)比減少17.83%,同比減少62.03%,是2021年所有月份豬肉進口量中的最低值(見圖2)。
2018年的非洲豬瘟疫情使得2019年我國生豬存欄量、生豬出欄量和能繁母豬存欄量大幅下降,國內豬肉供給緊張導致豬肉進口量增加和豬肉進口均價上漲。2020年我國新冠肺炎疫情率先緩解,國內豬肉消費需求加速恢復。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國際豬肉市場需求不旺,豬肉價格下行,在2020年1—8月期間我國豬肉進口平均價格逐月下跌,從2020年1月份的22.40元/kg跌至8月份的16.55元/kg。然而,從2020年9月份開始,國際市場玉米、豆粕和育肥豬配合飼料價格上漲,生豬養(yǎng)殖成本增加。同時,歐洲多國新發(fā)非洲豬瘟疫情,雙重不利因素引發(fā)國際市場豬肉價格上漲,導致2020年9—12月份期間我國豬肉進口平均價格呈現(xiàn)小幅上調(見圖3)。
圖3 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國豬肉進口平均價格月度走勢圖
2020年末我國豬肉進口平均價格上漲的行情并沒有在2021年得以完全延續(xù)。2021年5月份,我國豬肉進口平均價格為18.85元/kg,環(huán)比上漲3.24%,同比下跌1.30%,自2021年1月份起已連續(xù)5個月同比下跌,不過跌幅自3月份起連續(xù)3個月收窄(見表1)。2021年1—6月份,我國豬肉進口平均價格在18.00~19.33元/kg之間波動,在年內維持相對高位。
表1 2021年我國豬肉進口月度平均價格及變化率
自2021年7月份開始,我國豬肉進口平均價格逐月下跌,并于9月份同比增長率由正轉負。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國內豬肉供應充足,豬肉進口需求減弱,另一方面由于歐盟生豬價格持續(xù)下跌。2021年9月份,我國豬肉進口平均價格為15.93元/kg,環(huán)比下跌9.82%,同比增長率由上月的6.68%變?yōu)楸驹碌?4.93%。2021年9—12月份,我國豬肉進口平均價格連續(xù)4個月同比下跌,同比跌幅逐月擴大。2021年12月份,我國豬肉進口平均價格為13.64元/kg,環(huán)比下跌6.71%,同比下跌29.41%,是2021年所有月份豬肉進口平均價格中的最低值。
根據海關商品HS編碼,進口豬肉包括鮮冷凍豬肉、加工豬肉、未煉制或用其他方法提取的不帶瘦肉的豬脂肪。其中,鮮冷凍豬肉可細分為“鮮或冷的整頭及半頭乳豬肉”(02031110)、“其他鮮或冷的整頭及半頭豬肉”(02031190)、“鮮或冷的帶骨豬前腿豬后腿及其肉塊”(02031200)、“其他鮮或冷的豬肉”(02031900)、“凍整頭及半頭乳豬肉”(02032110)、“其他凍整頭及半頭豬肉”(02032190)、“凍帶骨豬前腿豬后腿及其肉塊”(02032200)、“其他凍豬肉”(02032900);加工豬肉可細分為“干熏鹽腌或鹽漬帶骨豬腿”(02101110)、“干熏鹽腌或鹽漬其他帶骨豬肉塊”(02101190)、“干熏鹽腌或鹽漬豬腹肉”(02101200)、“其他干熏鹽腌或鹽漬豬肉”(02101900);未煉制或用其他方法提取的不帶瘦肉的豬脂肪未作細分,HS編碼為02091000。
2021年我國鮮冷凍豬肉進口量同比大幅減少,加工豬肉進口量成倍增長(見表2)。2021年我國進口鮮冷凍豬肉357.37萬噸,同比減少16.93%;進口加工豬肉1 945.02噸,同比增加121.70%。加工豬肉進口量激增,雖然比重僅占我國豬肉進口總量的0.05%,但對國內豬肉加工行業(yè)的競爭仍有一定的影響。同期,我國進口未煉制或用其他方法提取的不帶瘦肉的豬脂肪13.50萬噸,同比增加52.24%。
表2 2021年我國豬肉細分產品進口情況及變化率
2021年,我國豬肉一般貿易進口占9成以上,加工貿易進口比重有所提升(見表3)。其中,我國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豬肉345.31萬噸,同比減少17.40%,占我國豬肉進口總量的93.06%,比重降低2.14個百分點。同年,我國以進料加工貿易方式進口豬肉1.36萬噸,同比上升30.88%。豬肉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的比重雖然提升至0.37%,但是依然偏低。我國豬肉加工貿易和豬肉加工業(yè)發(fā)展水平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表3 2021年各類進口方式下我國豬肉進口量、變化率和比重
2021年,我國豬肉以海關特殊監(jiān)管區(qū)域物流貨物方式、保稅監(jiān)管場所進出境貨物方式進口有所增長,說明我國豬肉產業(yè)已經能部分做到“兩類資源,兩類市場”,即進口國外初級豬肉原料,利用自貿區(qū)建設背景下海關特殊監(jiān)管區(qū)和保稅監(jiān)管場所政策優(yōu)勢發(fā)展豬肉制品加工業(yè),并將加工后的豬肉制品出口到國際市場。
2021年我國自西班牙進口豬肉115.61萬噸,同比增加20.27%,占我國豬肉進口總量的31.16%。西班牙繼續(xù)保持我國最大豬肉進口來源國地位(見表4)。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自2019年起我國對巴西豬肉的進口需求逐漸增強。2021年我國自巴西進口豬肉54.79萬噸,同比增加13.75%,占我國豬肉進口總量的14.77%,居所有進口來源國第2位。2021年美國豬肉供應趨緊,我國自美國進口豬肉大幅減少,僅為40.58萬噸,與2020年相比減少41.94%,占我國豬肉進口總量的10.94%,在我國所有豬肉進口來源國中排第3位。
表4 2021年我國主要豬肉進口來源國及進口情況
2021年,我國進口豬肉主要來源國中,自德國進口同比減幅最大,自意大利進口同比增幅最大。由于德國發(fā)生非洲豬瘟疫情,我國禁止從德國進口豬肉,2021年我國僅從德國進口豬肉0.24萬噸,同比減少99.48%,占我國豬肉進口總量的0.07%,比重降低10.63個百分點。2019年放寬豬肉進口政策后,我國自意大利進口的豬肉數量逐年增加,2021年進口量為3.24萬噸,同比增加84.13%,占我國豬肉進口總量的0.87%,比重提升0.47個百分點。
2021年上海市、廣東省、山東省為我國豬肉進口量前三省市(見表5)。其中,上海進口豬肉90.79萬噸,同比增加2.58%,占我國豬肉進口總量的24.47%,繼續(xù)保持國內豬肉進口第1位的位置;廣東進口豬肉70.84萬噸,同比減少7.37%,占我國豬肉進口總量的19.09%,居第2位;山東進口豬肉69.11萬噸,同比增加2.10%,占我國豬肉進口總量的18.62%,居第3位。
表5 2021年我國各地區(qū)豬肉進口情況
2021年,在我國豬肉進口主要省份中,天津進口同比減幅最大,重慶進口同比增幅最大。受新冠肺炎疫情境外輸入以及進口冷凍食品核酸檢測新冠肺炎病毒陽性影響,天津豬肉進口量僅為24.95萬噸,同比減少67.21%,占我國豬肉進口總量的6.72%,比重降低10.60個百分點。由于部分屠宰企業(yè)大量收儲,重慶豬肉進口量大幅增加,為1.76萬噸,較2020年增加84.73%,比重微升至0.47%。
2018年8月我國發(fā)生非洲豬瘟疫情后,國內養(yǎng)殖戶產生緊張情緒,生豬出欄速度加快,補欄意愿下降,生豬產能下降導致出口量減少。同時,主要出口目標市場限制來自中國大陸的豬肉進口,導致中國大陸豬肉出口量進一步下降。2018年我國出口豬肉4.18萬噸,同比減少18.52%。2019—2020年,受非洲豬瘟疫情持續(xù)影響,新冠肺炎疫情接踵而至,我國豬肉出口持續(xù)低迷。2020年我國出口豬肉1.08萬噸,同比減少59.90%。2021年我國國內生豬產能基本恢復,豬肉市場供應充足,年度豬肉出口量同比變化率由負轉正,全年出口豬肉1.81萬噸,同比增加67.80%(見圖4)。
圖4 2016—2021年我國豬肉年度出口量及同比變化率
2021年1—4月份,我國豬肉月度出口量維持相對低位。自2021年5月份開始,我國豬肉月度出口量逐月增加,同比變化率由負轉正。2021年5月份,我國出口豬肉0.12萬噸,環(huán)比增加71.43%,同比變化率由上月的-22.22%變?yōu)楸驹碌?0.00%。2021年5—12月份,我國豬肉月度出口量連續(xù)8個月同比增加,同比增長率在20.00%~186.10%之間。2021年12月份,我國出口豬肉0.25萬噸,環(huán)比增加19.05%,同比增加186.10%,是2021年所有月份豬肉出口量中的最高值(見圖5)。
2021年我國月度豬肉出口平均價格與月度豬肉集貿市場價格整體變化趨勢相近(見圖6)。2019年下半年,我國生豬存欄、能繁母豬存欄量均持續(xù)減少,豬肉市場供不應求,豬肉集貿市場價格上漲也帶動了出口豬肉平均價格快速上漲。
圖6 2019-2021年我國豬肉出口平均價格與集貿市場價格月度走勢圖
2020年1—2月份,我國豬肉集貿市場價格延續(xù)2019年底上漲行情。春節(jié)假期后,季節(jié)性需求回落和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導致我國豬肉集貿市場價格快速下跌,并于2020年5月份探底。2020年6—9月份,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平穩(wěn),我國豬肉集貿市場價格上漲后保持高位震蕩。2020年第四季度生豬產能恢復加快,我國豬肉集貿市場價格弱勢下跌,但年末節(jié)假日提振效果明顯,2020年12月份豬肉價格有所回升。2020年1—9月份,我國豬肉出口平均價格與集貿市場價格相差不大,在 54.27~58.66元 /kg之間波動。2020年第四季度,玉米、豆粕、育肥豬配合飼料價格上漲,生豬養(yǎng)殖成本大幅增加,我國豬肉出口平均價格持續(xù)上漲。
2021年1—3月份,我國豬肉出口平均價格在59.96~63.63元/kg之間波動,維持相對高位。由于國內豬價持續(xù)下跌,我國豬肉出口平均價格自2021年4月份起逐月下跌,并于5月份同比變化率由正轉負。2021年5月份,我國豬肉出口平均價格為52.70元/kg,環(huán)比下跌12.09%,同比變化率由上月的2.35%變?yōu)楸驹碌?5.83%。2021年5—12月份,我國豬肉出口平均價格連續(xù)8個月同比下跌,跌幅逐漸擴大(見表6)。2021年12月份,我國豬肉出口平均價格為37.65元/kg,環(huán)比上漲2.89%,同比下跌42.56%。此外,自2021年8月份開始,我國豬肉出口平均價格趨于穩(wěn)定,在36.59~38.81元/kg之間波動,與2020年豬肉出口價格比相對低位。
表6 2021年我國月度豬肉出口平均價格及變化率
2021年,我國豬肉細分產品出口量都有所增加(見表7)。其中,我國出口鮮冷凍豬肉1.78萬噸,同比增加67.62%,占我國豬肉出口總量的98.28%。我國出口加工豬肉311.70噸,同比增加76.58%,占我國豬肉出口總量的1.72%。加工豬肉出口比重提升0.09個百分點,國內豬肉加工業(yè)國際競爭力還不高。2021年,在所有豬肉細分產品出口中,“鮮或冷的帶骨豬前腿豬后腿及其肉塊”“其他鮮或冷的豬肉”“凍整頭及半頭乳豬肉”“干熏鹽腌或鹽漬帶骨豬腿”及“干熏鹽腌或鹽漬其他帶骨豬肉塊”出口量實現(xiàn)成倍增長,增幅最高達878.26%。
表7 2021年我國豬肉細分產品出口情況及變化率
2021年我國豬肉出口以一般貿易方式為主,海關特殊監(jiān)管區(qū)域物流貨物出口成倍增長(見表8)。其中,我國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豬肉1.81萬噸,同比增加67.64%,占我國豬肉出口總量的99.69%,比重降低0.08個百分點。我國以海關特殊監(jiān)管區(qū)域物流貨物方式出口豬肉56.17噸,同比增加131.64%,占我國豬肉出口總量的0.31%,以海關特殊監(jiān)管區(qū)域物流貨物方式出口的豬肉數量較少,說明我國豬肉加工業(yè)尚處于發(fā)展的初級階段。初級豬肉出口固然重要,加工豬肉出口則更能優(yōu)化豬肉產業(yè)結構,更能提升豬肉產業(yè)競爭力,對生豬養(yǎng)殖、豬肉屠宰和豬肉物流行業(yè)更能產生正向波及效應。
表8 2021年各類出口方式下我國豬肉進口量、變化率和比重
2021年中國內地對中國香港地區(qū)出口豬肉1.69萬噸,同比增加82.37%,占中國內地豬肉出口總量的93.26%,比重提升了7.46個百分點,中國香港繼續(xù)保持內地豬肉最大出口市場地位(見表9)。中國內地對中國澳門出口豬肉0.12萬噸,同比減少22.35%,占中國內地豬肉出口總量的6.37%,比重降低7.39個百分點。同期,中國內地對其他國家出口豬肉共67.04噸,占中國內地豬肉出口總量的0.37%。表9中的其他國家包括泰國、越南、老撾、尼泊爾、毛里求斯、印度和納米比亞。
表9 2021年中國內地主要豬肉出口目的地及出口情況
2021年我國大陸地區(qū)豬肉出口量超過千噸的省份共4個,分別為廣東省、湖南省、江蘇省和云南省,其中廣東省豬肉出口量成倍增長(見表10)。2021年廣東省豬肉產量為263.20萬噸,同比增加36.78%。廣東省生豬和豬肉產能的恢復促進了豬肉出口。2021年廣東省出口豬肉0.93萬噸,同比增加183.99%,占我國大陸地區(qū)豬肉出口總量的51.35%,比重提升21.01個百分點,繼續(xù)保持我國大陸地區(qū)最大豬肉出口省份地位。
表10 2021年我國各地區(qū)豬肉出口情況
此外,廣東省向中國香港、澳門地區(qū)供應活豬的數量在內地所有省市中排名第1位(見表11)。中國香港、澳門地區(qū)的生豬需求基本由中國內地供應。國家商務部根據港澳市場規(guī)模、容量和內地豬肉生產形勢,通過實行年度配額制管理方式保證港澳活豬供應穩(wěn)定。2021年我國內地供港澳活豬數量共88.08萬頭,同比增加22.65%。其中,供中國香港地區(qū)活豬數量共79.20萬頭,同比增加24.04%。供中國澳門地區(qū)活豬數量共8.89萬頭,同比增加11.50%。
表11 2021年中國大陸相關省份供應港澳地區(qū)活豬數量
伴隨《關于促進生豬產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意見》等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及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平穩(wěn),2021年我國生豬產能得到快速、有效恢復。2021年我國豬肉產量為5 296萬噸,同比增加28.76%,基本達到歷史正常年份水平。生豬存欄量和能繁母豬存欄量是反映生豬生產能力的主要指標。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監(jiān)測,2021年末我國生豬存欄44 922萬頭,達到2017年末的103.69%,同比增加10.51%。能繁殖母豬存欄4 329萬頭,達到2017年末的96.80%,同比增加4.04%。數據表明,2021年我國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非洲豬瘟疫情發(fā)生前的水平(見圖7)。
圖7 2017年4季度至2021年4季度我國生豬與能繁母豬存欄數量
隨著生豬產能恢復,2021年我國生豬出欄量和屠宰量大幅增加。其中,全國生豬出欄67 128萬頭,較上年增加14 424萬頭,同比增加27.37%。全國規(guī)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yè)的生豬屠宰量為26 485萬頭,同比增加62.92%,創(chuàng)近5年最高屠宰量。2021年各月,我國規(guī)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yè)屠宰量皆同比增加。由于節(jié)后需求回調,2021年1—2月份我國規(guī)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yè)屠宰量低于2020年12月份的生豬屠宰量。自2021年3月份開始,我國規(guī)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yè)屠宰量逐月增加,并于10月份達到2021年的屠宰量最高點(見圖8)。2021年10月份,我國規(guī)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yè)屠宰量為3 023萬頭,同比增加110.90%。2021年11—12月份,市場需求不及預期,我國規(guī)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yè)屠宰量有所下滑,同比增幅收窄。
圖8 2019—2021年我國規(guī)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yè)屠宰量及同比變化率
從全年來看,2021年年末我國生豬存欄、能繁母豬存欄基本恢復到歷史正常年份的水平,生豬出欄量和屠宰量大幅增加。國內豬肉供給充裕,進口需求逐漸減弱,導致我國豬肉月度進口量自2021年4月份起逐月遞減,豬肉全年進口量同比減少15.50%。
2021年我國豬肉進口平均價格為17.75元/kg,豬肉集貿市場價格為32.45元/kg,兩者價差為14.70元/kg。2021年1—6月份,我國豬肉集貿市場價格逐月下跌,從1月份的52.73元/kg跌至6月份的24.30元/kg(見圖9)。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國內生豬產能持續(xù)恢復,另一方面是在價格上漲市場預期中,部分養(yǎng)殖戶不斷壓欄,導致出現(xiàn)大量的超大豬集中出欄,短期內豬肉供應增加,引發(fā)國內豬肉價格快速下跌。
圖9 2019—2021年我國豬肉進口平均價格與豬肉集貿市場價格月度走勢圖
2021年6—9月份,我國豬肉集貿市場價格趨于穩(wěn)定,在22.53~25.59元/kg之間波動。2021年第四季度,豬肉進入消費旺季,我國豬肉集貿市場價格略有回升。從全年來看,2021年國內外豬肉價差縮小,進口豬肉價格優(yōu)勢減弱,國內企業(yè)豬肉進口意愿下降。同時,國內豬價下降也帶動出口豬肉均價逐步回落,豬肉出口價格更有競爭力。
2020年,國內生豬產能仍處恢復階段,豬肉供需缺口不容樂觀。我國政府對豬肉進口關稅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從12%調整至8%。從2020年1月份至2021年8月份期間,我國豬肉月度進口量維持相對高位。
2021年12月13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fā)布《關于2022年關稅調整方案的通知》,稱2022年1月1日起,根據國內產業(yè)發(fā)展和供需情況變化,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承諾范圍內,提高部分商品進出口關稅稅率。我國將在2022年取消豬肉進口暫定稅率,恢復執(zhí)行最惠國稅率,從8%調整回12%。豬肉進口關稅稅率提高,進口豬肉企業(yè)的利潤空間將再度被壓縮,對國際市場豬肉進口的需求量將進一步下降。
2021年我國育肥豬配合飼料平均價格較2020年有較大幅度上漲,且全年保持逐步上漲之勢(見圖10)。隨著生豬產能恢復,生豬養(yǎng)殖企業(yè)和農戶對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的需求明顯增加,原料價格帶動飼料價格逐漸上漲。根據農業(yè)農村部監(jiān)測,2021年12月末,我國育肥豬配合飼料平均價格為3.64元/kg,同比上漲7.06%。
圖10 2019—2021年全國玉米、豆粕和大豬配合飼料月度平均價格
2021年國內飼料成本連續(xù)攀升,豬價快速下跌,豬糧比價多次觸發(fā)下跌預警。2021年1—6月份,全國平均豬糧比價快速下降,環(huán)比降幅逐漸擴大(見表12)。2021年6月份,全國平均豬糧比價為5.69∶1,環(huán)比下降22.80%,同比下降61.66%,國家發(fā)改委連續(xù)2次發(fā)布預警并啟動臨時收儲措施。2021年9月份,全國平均豬糧比價為5.05∶1,環(huán)比下降10.78%,同比下降66.56%,是2021年所有月份全國平均豬糧比價中的最低值。2021年9月份,養(yǎng)殖行業(yè)散養(yǎng)生豬每頭凈虧損603元,規(guī)模養(yǎng)殖生豬每頭凈虧損668元。2021年9—12月份,全國平均豬糧比價有所回升。2021年12月份,全國平均豬糧比價為6.49∶1,環(huán)比下降0.31%,同比下降49.14%。
表12 2021年1—12月份全國平均豬糧比價及變化率
從2021年全年來看,國內豬價回落,飼料成本攀升,豬糧比價大幅下跌。生豬養(yǎng)殖企業(yè)利潤縮水,虧損風險加大,養(yǎng)殖戶補欄意愿再次下降。2022年國內生豬市場可能產生“豬賤傷農”問題,生豬產能被破壞后亦可能導致新一輪豬肉價格上漲和豬肉進口增加。如何破解“豬周期”給豬肉市場供給及豬肉貿易的穩(wěn)定造成的破壞仍然是一個具有挑戰(zhàn)性的課題。
2021年,我國自歐盟進口豬肉215.58萬噸,同比減少8.79%,占我國豬肉進口總量的58.10%,比重提升4.28個百分點。自2021年6月份開始,歐盟生豬平均價格持續(xù)下跌(見圖11)。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歐洲各地豬肉供給增加推動豬肉價格下跌,另一方面是由于來自亞洲的進口需求有所減弱。在歐盟內部豬肉需求量變化有限的情況下,歐盟豬肉供給量大于需求量,引發(fā)歐盟生豬和豬肉價格不斷下跌。
圖11 2021年歐盟生豬平均價格月度走勢圖
長期以來,歐盟都是我國豬肉進口的最大來源地。2021年自歐盟進口的豬肉量占我國豬肉進口總量的比重接近60%,其生豬價格漲跌情況對我國豬肉進口平均價格有較大影響。自2021年7月份開始,我國豬肉進口平均價格逐月下跌。
2021年我國生豬產能基本恢復,生豬屠宰量創(chuàng)近5年以來新高。豬肉市場供應充足,豬肉進口需求減弱。國內市場豬價逐步回落,國內外豬肉價差逐漸收窄。在國內市場進口豬肉價格優(yōu)勢被削弱,國內企業(yè)進口豬肉意愿下降。同時,我國生豬養(yǎng)殖業(yè)面臨飼料成本連續(xù)攀升和國內市場豬糧比價大幅下降的壓力。生豬養(yǎng)殖企業(yè)和養(yǎng)殖戶利潤縮水,虧損風險加大,生豬補欄意愿下降。
展望2022年上半年,隨著豬肉進口關稅稅率調升至12%,我國進口豬肉企業(yè)的利潤將下降,豬肉進口量較2021年將進一步減少。根據能繁母豬存欄量及生豬生長周期推算,2022年上半年我國生豬出欄量仍會緩慢增加,國內市場豬肉供給仍較寬松。生豬出欄量或在年中出現(xiàn)拐點。2022年下半年,在下行的豬周期階段,生豬養(yǎng)殖業(yè)將再一次洗牌,一部分虧損企業(yè)退出生豬養(yǎng)殖市場,大型生豬養(yǎng)殖企業(yè)的市場份額和市場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國內市場豬肉價格將逐步上行,豬肉進口量和豬肉貿易量將有所增長。因此,可以預計2022年上半年我國豬肉月度進口量將維持較低水平,下半年月度進口量將略有回升但幅度不會太大。2022年全年豬肉進口量有可能恢復至非洲豬瘟疫情前的水平,為200萬噸左右。
我國活豬和豬肉出口都采取出口許可管理方式,且我國豬肉價格高于國際市場豬肉價格,因此在2022年并不具備豬肉出口量大幅增加的基礎。如果國內豬肉加工業(yè)更加注重新產品研制和國際市場開拓,我國豬肉制品出口有可能上升,并對完善國內生豬產業(yè)鏈產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