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欣慰
(晉能控股煤業(yè)集團煤峪口礦,山西 大同 037041)
隨著煤炭開采深度的增加,煤層底板承壓水的水壓增大,再加上承壓水的水源豐富,且疏放困難,對防治水工作帶來更大的挑戰(zhàn)。煤峪口礦目前可開采的煤層是14 號煤層,距煤層下覆22 m 的巖層富水性極強,隔水性較弱,工作面發(fā)生突水的可能性較大。因此,采用RFPA 數(shù)值模擬軟件對煤層底板裂隙發(fā)育特征進行分析,研究突水通道的形成,并采取合理的防治水措施進行防治[1]。
煤峪口礦81010 工作面位于-350 水平采區(qū),井田內裸露的基巖較多,整體地勢呈東高西低,地面標高為+46.5~+48.8 m,煤層底板平均標高為-419.5 m。工作面總長為3 090 m,寬度為200 m,井田面積為614 000 m2,煤層厚度為6.20~10.40 m/8.91 m,以暗煤為主,亮煤次之,含鏡煤條帶,瀝青光澤,煤層中含2~4 層夾矸,夾矸厚4~10 cm,夾矸的巖性主要以泥巖、灰黑色炭質泥巖為主。井田地質呈單一傾斜構造,傾斜角度為1°~18°/7°,傾斜角度較小,兩翼的傾角平緩,沿煤層傾向方向推進。
礦井的水文地質條件一般,煤頂板砂巖富水性弱,但孔隙裂隙發(fā)育,連通性好,滲流暢通,徑流條件較好,14 號煤層頂板存在含水層,含水層主要是奧灰?guī)r含水層,煤層底板等高線在奧灰水位標高線以下,隔水層的巖體是鋁質泥巖,奧灰水與隔水層的厚度為65.60 m,突水系數(shù)為0.053 MPa/m,屬于帶壓開采,底板帶壓1~4.8 MPa,雖然不會嚴重威脅煤層的開采,但是在開采后,在采動影響下會使頂板出現(xiàn)裂隙而出現(xiàn)涌水事故。在正常回采過程中,81010 工作面有一揭露正斷層F3,傾角為70°,落差為10 m,走向延伸為540 m,在推進過程中,巷道出現(xiàn)淋水現(xiàn)象,容易引發(fā)突水危險[2]。
沿煤層開采方向,受集中應力的影響,在工作面底板巖層處出現(xiàn)加載壓縮區(qū)域,使底板向下彎曲,在拉伸張力的作用下出現(xiàn)底板張拉裂隙;而在采空區(qū)出現(xiàn)卸壓膨脹區(qū)域,使底板向上鼓起,在張拉力的作用下出現(xiàn)底板張拉裂隙。這樣,在加載壓縮和卸壓膨脹交叉部分,受反向剪切應力的影響,便出現(xiàn)底板裂隙帶,示意圖如圖1 所示。
圖1 沿開采方向底板裂隙帶示意圖
為了準確分析81010 工作面在回采過程中煤層底板裂隙發(fā)育特征,采用RFPA 數(shù)值模擬軟件[3],根據(jù)工作面的特征,現(xiàn)建立平面采動模型,模擬模型沿水平方向300 m,沿垂直方向100 m,煤層開切眼處與模型左側邊界的距離為50 m,終采線與模型右側邊界的距離為50 m,已知斷層在水平方向150 m處,煤層的開采步距為5 m,開挖20 步,總開挖100 m,巖層破斷的模擬模型示意圖如圖1 所示。數(shù)值模擬模型各巖層部分力學參數(shù)見表2。
圖2 數(shù)值模擬模型示意圖
根據(jù)數(shù)值模擬結果,得到工作面推進50、60、70、80、90、1 000 m 時煤層底板的裂隙擴展過程如圖3 所示??梢钥闯?,在工作面推進70 m 時,底板巖層有輕微的裂隙,應力集中在斷層面上;在工作面推進80 m 時,底板巖層出現(xiàn)離層裂隙,應力逐步增大;在工作面推進90 m 時,巷道失穩(wěn)出現(xiàn)變形;在工作面推進100 m 時,底板巖層出現(xiàn)裂隙集中帶,巖層破壞深度達16 m,發(fā)生明顯巖層破壞深度約10 m,巖層基本上沒有隔水能力,隨著底板巖層破壞深度的增加,在采動影響下,破壞程度有所減弱的,巖層有一定的隔水能力。
表1 數(shù)值模擬模型各巖層部分力學參數(shù)
圖3 底板裂隙擴展過程的數(shù)值模擬
模擬底板裂隙破斷過程,得到裂隙擴展的聲發(fā)射圖如圖4 所示[4]。
圖4 底板裂隙擴展聲發(fā)射圖
可以看出,在工作面推進50 m 時,主要應力集中在開切眼處,在開切眼處出現(xiàn)剪切破壞裂隙;在工作面推進60 m 時,在底板處出現(xiàn)拉伸破壞裂隙;在工作面推進70 m 時,應力集中在工作面上,在工作面附近出現(xiàn)剪切破壞裂隙;在工作面推進80 m 時,頂?shù)装宄霈F(xiàn)離層,上覆巖層出現(xiàn)拉伸破壞,裂隙逐漸擴展,離層加??;在工作面推進90 m 時,底板出現(xiàn)明顯的裂隙,工作面上剪切破壞加劇;在工作面推進100 m 時,底板出現(xiàn)2 次離層裂隙,剪切破壞裂隙增多,在斷層面附近也出現(xiàn)不同方向的剪應力,底板的破壞帶發(fā)育高度在16 m。
在工作面開挖3 m 后,記錄回采過程中斷層孔隙水壓導升高度,得到導升高度變化曲線如圖5 所示,可以看出,在工作面推進過程中,距離斷層越近,巖層的剪切應力集中范圍在不斷擴大,斷層面也出現(xiàn)不同方向的剪切應力,離斷層越近,斷層內水壓導升高度越高,在斷層處,導升高度達到25.8 m,在距離斷層60 m 范圍內,導升高度漲幅明顯增大,斷層出現(xiàn)活化,裂隙擴展發(fā)育,最終貫通形成導水通道,引發(fā)工作面出現(xiàn)突水危險。
圖5 裂隙水壓導升高度變化曲線
根據(jù)分析,影響底板裂隙突水的主要因素是含水層水壓和煤層開采所誘發(fā)的斷層活化,因此,有針對性地提出防治水措施。
對斷層進行探測分析,對于導水性較好但不能有效加固的斷層,在采動影響下,通過留設防水煤柱的方式進行防水,增加隔水層的范圍,可以提高工作面的防水安全,首先計算工作面的底板破壞深度,上覆巖層是灰?guī)r,屬于堅硬巖一類,因此,底板導水裂隙帶的最大高度為:
式中:L為煤柱寬度,m;P為防水煤柱的靜水壓力,MPa;Ts 為突水系數(shù);α突水系數(shù)。
可以看出,防水煤柱的寬度對煤層底板突水的影響較大,臨界水壓隨著防水煤柱寬度的增加而增大,防水煤柱越寬,底板的承壓能力越強。帶入工作面數(shù)據(jù)后,得到防水煤柱的寬度為63.79 m。
注漿加固目的是防止底板出現(xiàn)突水事故,為提高煤層底板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進行注漿加固。將終孔層設置在與底板垂直向下100 m 處,綜合考慮成本和材料的有效性,注漿材料依據(jù)地層的滲透性進行選擇,參考裂隙寬度、滲透系數(shù)以及顆粒粒徑等參數(shù),注漿材料選用水泥和粉煤灰混合,按照1∶2 的配比,注漿加固時采用下行法進行,在兩順槽內布置注漿鉆孔,上下各布置5 個鉆場,鉆孔夾角為45°,注漿深度為8 m,將掘進面迎頭位置設置為預注漿地方。如果在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局部跑漿,在斷層帶前后分別25 m 的范圍內及時進行加固,如果最后部分區(qū)域沒有達到封堵要求,對局部出水點的頂?shù)装搴蛶筒窟M行局部注漿加固,以達到封堵效果。
根據(jù)模擬結果,在工作面推進過程中,越靠近斷層巖層,剪切應力越集中,斷層內部導水裂隙帶的導水高度也不斷上升。因此,在靠近斷層的位置,增加鉆場內鉆孔數(shù)量,共計施工注漿鉆孔44 個,使用注漿水泥2 103.7 t,粉煤灰4 207.4 t,進尺10 432 m。
注漿加固后,通過布置檢驗鉆孔來檢驗注漿效果,為了保證檢驗鉆孔的有效性,在上下順槽各布置10 個檢驗孔,20 個注漿孔,檢驗孔的孔深和注漿孔的孔深一致,得到檢驗鉆孔的涌水量如圖6 所示。
圖6 檢驗鉆孔涌水量柱狀圖
從圖6 中可以看出,檢驗鉆孔的最小涌水量為0.2 m3/h,最大涌水量為8 m3/h,平均涌水量小于10 m3/h,說明注漿加固防治水效果較好,能確保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針對煤炭開采過程中底板承壓水頻繁發(fā)生突水事故,采用RFPA 數(shù)值模擬軟件建立采動模型,對底板裂隙破斷過程和聲發(fā)射進行模擬,結果如下:
1)在工作面推進過程中,距離斷層越近,巖層的剪切應力集中范圍在不斷擴大,斷層面也出現(xiàn)不同方向的剪切應力,離斷層越近,斷層內水壓導升高度越高,在斷層處,導升高度達到25.8 m,在距離斷層60 m 范圍內,導升高度漲幅明顯增大,斷層出現(xiàn)活化,裂隙擴展發(fā)育,最終貫通形成導水通道,引發(fā)工作面出現(xiàn)突水危險。
2)進行注漿改造后,單個鉆孔的最小涌水量為0.2 m3/h,最大涌水量為8 m3/h,平均涌水量小于10 m3/h,說明注漿加固防治水效果較好,能確保工作面的安全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