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新
周末,在縣城讀書的他,提前一周回到山里的老家,由于買了一雙好幾百塊錢的名牌運動鞋,他把這個月的生活費超前花光了,只得回來重新朝家里要。
得知他回來要錢,母親欲言又止,臉上露出不滿的神色?!懊魈煳揖蜕仙讲蓭r耳,”與母親不同,父親并未因他亂花錢而不高興,反而異常興奮地對他說,“城里一家飯店昨天朝我要6斤巖耳,給的價格比平時高!”
父親是一名“耳客”,農(nóng)閑時,專門在懸崖絕壁上采摘一種地衣植物——“巖耳”。巖耳含高蛋白質(zhì)和對身體有益的多種微量元素,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極高的山珍。
之前,父親并不是耳客,他曾在一個工地上干活,可由于長期沾涼水,以及惡劣的飲食,最終患上了嚴重的胃病,再也不能干重活,只好回到家里,開始一邊務(wù)農(nóng),一邊采巖耳和賣巖耳,以此來支撐一家人的生活,并供他上學(xué)。
由于平時要在縣城里上學(xué),節(jié)假日還都上補習班,因此他從未有機會得見父親是如何采巖耳的,只是聽母親說過,采巖耳很危險。
第二天,他決定陪同父親一起上山。爬上山頂后,父親將拇指粗的尼龍繩系在身上,扣上自制的保險鎖,再將繩子的另一端拴在一棵樹上。做完這些后,父親開始拉著繩子,在險崖絕壁上一點點地下降,一邊來回移動,一邊采巖耳,他的腳下便是萬丈深淵。
父親在崖壁上的每一秒,都讓他提心吊膽不已,他幾乎不敢去看父親,生怕父親出意外……
好在,幾小時后,父親平安回到地面上,“只采到了半斤多?!备赣H嘆了口氣道,“大的巖耳越來越少了,3年長一個疤,5年銅錢兒大,30年才長巴掌大,老耳客們說的一點都不假?!?/p>
下午,父親決定帶他去另一個崖壁上采,“那上面有很多巖耳,幾年前,我就蓄著一直沒采,現(xiàn)在應(yīng)該都長大了。”
這次的巖壁比上午的更高聳,更陡峭,父親在上面忙碌了很久,但也只采回了一斤多。他不解地問父親:“您不是說上面有很多嗎?為何不全采下來,趁著高價,多賣些錢?”
“是有不少,但很多都很小,”父親回應(yīng)道,“還得繼續(xù)蓄著,我們不能因價高就不顧后果地去采,否則山上的生態(tài)就會遭到破壞?!?/p>
這天下來,父親總共只采到了2斤巖耳,跟飯店要的量還差很遠。
晚上,辛苦了一天的父親很快便睡著了。他開始問母親父親采巖耳都遇到過什么險情。母親告訴他,有一次,拴住父親的尼龍繩纏到遠處一塊凸起的巖石上,任憑父親怎么移動、回蕩,繩子就是動不了,致使父親被懸掛在巖壁上達兩小時,最后才一點一點地被解開。等父親著地后,才發(fā)現(xiàn)繩子已經(jīng)被磨斷三分之二,差點就完全斷掉,那樣自己就會葬身峽谷之中。
母親還告訴他:“老耳客中流傳一句俗語——‘挖煤客’是埋了沒死的,‘巖耳客’是死了沒埋的。由于太危險,現(xiàn)在已無人愿意當‘耳客’了,除了你爸?!?/p>
第二天,父親將巖耳送到縣城里去,順帶用摩托車捎上了他。2斤巖耳,飯店老板給了父親600元,父親留下了50元,剩下的全給了他。
“你先用著,沒了就回來跟爸要?!闭f完,父親便騎上摩托車走了??粗赣H遠去的背影,回想起母親昨晚跟他說的那些事情,他感到特別沉重。
這些貼在萬丈崖壁上的“生活費”,他再也不能輕易就花掉。